汽车智能化
搜索文档
十亿升级,享界S9增程版如何构筑安全和豪华新体验?
36氪· 2025-05-01 00:2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50%,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3] - 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中,中国品牌销量占比超60%,成为主力军 [4] - 消费者对豪华车的诉求转向智能化和安全,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进展缓慢 [5] 国产豪华车竞争优势 - 国产豪华车以技术突破传统豪华屏障,强调技术与体验领先而非单纯溢价 [6] - 配置更丰富,包括高精度传感器、广域主动安全、环保健康座舱等 [7] - 享界S9在中汽中心C-GCAP测试中获健康、能效、低碳三项超五星评级 [8] - 提倡"入门即顶配"理念,高配置与亲民价格结合改变消费者选购习惯 [11][12] 享界S9增程版技术亮点 驾乘与安全 - 采用华为途灵平台,融合智能空簧、可变阻尼减振器及ADS全维感知系统,实现驾驶与舒适性平衡 [19] - 晕车舒缓2.0技术降低电动车加速眩晕感,提升乘坐舒适性 [19] - 主动防滑控制、打滑防跑偏功能提升湿滑路面安全性,配置对标百万级豪车 [20] - 华为雪鸮智能增程系统通过四大算法优化续航与性能:WLTC工况纯电续航365km,综合续航1355km,百公里油耗5.93L [21][22][23] 智能化与智驾 - 搭载HUAWEI ADS 3.3,配备30个感知硬件(含4颗激光雷达),支持跨场景泊车代驾与隔空召唤功能 [29][31][32] - 4D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实现全天候障碍物识别,覆盖低矮、悬空及负向障碍物 [37] - OTA升级能力持续强化车辆安全与功能 [40] 豪华体验重塑 - 外观设计融合浩宇蓝/寰宇红配色及星河大灯,内饰采用nappa真皮、纯羊毛地毯等高端材质 [44] - 华为车语系统提供交互式迎宾光毯、户外投影等场景化功能,增强仪式感 [46] - 预设多模式座舱(小憩、观影、会客厅等),搭配华为音响与隐私遮阳帘,满足多元需求 [47] - 重新定义豪华情绪价值,兼顾个人驾驶、家庭出行与商务场景 [49] 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享界S9增程版定价30.98-36.98万元,标配空气悬架、4激光雷达等,72小时订单达5200辆 [55] - 华为与北汽合作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整合华为雪鸮增程系统、途灵平台等技术 [58][59][60] - 鸿蒙智行产品矩阵逐步抢占BBA市场份额,技术普惠理念颠覆传统豪华溢价逻辑 [57][63]
晶方科技(603005):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汽车CIS驱动高增长,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4-30 23: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CIS晶圆级封装细分赛道龙头,技术积累深厚,客户结构优质,新业务拓展顺利,有望持续受益于汽车CIS需求高增长及CIS新应用场景的出现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30亿、15.57亿、20.28亿、24.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7%、37.8%、30.2%、22.7% [2] - 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亿、3.92亿、5.15亿、6.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4%、55.1%、31.4%、29.3% [2] - 2024 - 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39元、0.60元、0.79元、1.02元,市盈率分别为72倍、46倍、35倍、27倍,市净率分别为4.2倍、3.9倍、3.6倍、3.2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65,217.17万股,已上市流通股65,217.17万股,总市值181.17亿元,流通市值181.17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9.20%,每股净资产6.66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37.40/17.07元 [3]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1.30亿元,同比+23.72%;毛利率43.28%,同比+5.13pct;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3/2.17亿元,同比+68.40%/+86.74% [6] - 2025Q1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环比+20.74%/-3.15%;毛利率42.38%,同比/环比-0.06pct/持平;归母/扣非归母后净利润0.65/0.55亿元 [6] 业务分析 - 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芯片封装及测试收入8.17亿元,同比+33.55%,毛利率44.83%,同比+9.06pct;光学器件收入2.93亿元,同比-1.08%,毛利率37.26%,同比-5.72pct;设计收入0.19亿元,同比+307.29%,毛利率67.73%,同比+29.74pct [6] 市场需求与布局 - 消费领域,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1%,预计安防CIS出货量同比增长2%,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承接下游回暖需求,业务企稳回升 [6] - 汽车电子成亮点,公司建成全球首条12英寸车规级TSV封装量产线,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车载CIS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 - 2029年汽车CIS出货量CAGR达13.46%,公司也在积极布局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6] - 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光学领域推进产品应用,功率半导体领域布局车用高功率模块,在马来西亚投建生产基地,2024年研发投入1.60亿元,同比+17.4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12% [6] 投资建议 - 对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2/5.15/6.66亿元,对应EPS为0.60/0.79/1.02元,给予2025年58倍PE,目标价为34.9元/股 [6]
单季营收增三成,亿咖通全球车型搭载破870万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2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人民币(约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 [1] - 毛利润2.4亿元人民币(约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毛利率维持在20% [1] - 出货量同比增长81%,达68.4万件,全球累计搭载技术产品车辆超过870万辆 [1] - 完成上市后首次公开发行,募资4,500万美元,用于全球供应链与研发体系构建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与吉利银河合作的多款新车型销售增长,3月吉利银河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90% [2] - 新增获得吉利旗下8款新车型项目订单,其中6款搭载Venado®平台,2款采用安托拉®系列平台 [2] - 安托拉®1000SPB中央计算平台实现单芯片"舱行泊一体"功能稳定运行并完成实车测试 [2] - 基于NVIDIA DRIVE AGX平台拓展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 [2] - 车载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进入量产准备阶段,首发搭载于一汽红旗天工系列车型 [2] 全球化战略 - 筹备在新加坡设立全球供应链与研发中心,强化东南亚与国际市场交付能力 [3] - 与HERE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一代全球车载导航系统 [3] - 在中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典、马来西亚等地设立12个全球运营中心 [4] - 服务对象包括大众、沃尔沃、吉利、极星、红旗、东风、长安等国内外车企 [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聚焦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中央计算平台等核心赛道技术优势 [1] - 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覆盖芯片模组、智能座舱、中央计算、AI大模型及软件平台 [4] - 全球整车制造商对智能座舱及高级辅助驾驶需求持续增长 [3] - 生成式AI在车载人机交互、软件平台构建等领域的应用深化 [3]
2025年,什么样的燃油车会被排队围观?
36氪· 2025-04-30 19:55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上海车展1300辆展车中超过七成是新能源车,BBA和保时捷等传统品牌均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1] - 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等新势力展台人流量密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关注度高[1]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3月达51.1%,但燃油车仍占展车三成[1][11] 燃油车市场现状 - 长城汽车展出全新自研4.0T V8发动机及坦克300虎克版,沃尔沃XC90凭借高安全定位吸引消费者[3][5] - 保时捷展台18台展车中9台为博物馆藏品,雷克萨斯设置"时光"主题区展出初代LS400[8][10] - 汽车之家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仍有超四成用户买车只看油车[11] 消费者偏好分析 - 30%纯电车主表示后悔并计划下次购车回归燃油车阵营,主要因机械质感和驾驶乐趣无法替代[14][16] - 95后燃油车主更偏爱机械美感,认为电车同质化严重,燃油车个性鲜明[16] - 部分消费者因情怀关注经典燃油车型,如雷克萨斯LS400和丰田世纪老款车型[10][14] 燃油车差异化策略 - 宝马M4纽博格林限量版售价108.8万元,搭载3.0T发动机并融合赛道元素[17][19] - 保时捷911 GT3 Touring预售价226.8万元,优化动力操控并配备电动调节扰流组件[18][21] - 奥迪A5L Sportback和Q5L燃油车型搭载华为乾崑ADS3.0高阶智驾系统,实现"油电同智"[20][23] 未来市场趋势 - 燃油车需在性能纯粹性和智能便捷性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可能失去立足之地[23] - 行业预计燃油车将从小众市场寻求发展,通过独特设计和高性能产品满足特定需求[16][20]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或长期共存,各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23]
华域汽车(600741):业绩暂受合资拖累,智能化开拓提速
华泰证券· 2025-04-30 14: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4.53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域汽车24年业绩受合资拖累,但高技术附加值产品落地和大客户上汽智能化转型有望使业绩修复 [1] - 25年公司紧跟汽车智能化机遇,智能座舱和底盘业务有望成新增长点 [4]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4年营收1688.5亿元(yoy+0.2%),归母净利66.9亿元(yoy - 7.3%),扣非净利57.6亿元(yoy - 11.5%);25Q1营收403.7亿元(yoy+9.1%,qoq - 18.2%),归母净利12.7亿元(yoy+0.6%,qoq - 42.7%) [1] 业务板块 - 24年内外饰件营收1193.6亿元,同比+5.6%;功能件营收同比 - 9.0%至259.7亿元;金属成型和模具/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业务营收分别同比 - 34.5%/-15.1%/-3.6%至66.0/61.5/5.6亿元 [2] 客户结构 - 24年上汽集团以外客户营收占比提升8.4pct至62.2%,新获订单中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突破50% [2] 毛利率与费用 - 24年毛利率同比 - 1.0pct至12.1%,归母净利率同比 - 0.3pct至4.0%;25Q1毛利率同比 - 1.7pct至10.8% [3] 智能化业务 - 25年座舱领域XiM25等获沃尔沃、大众、华为等配套定点;底盘方面线控转向获多家新能源客户定点,子公司推进EMB技术研发并完成首个线控车型功能演示装车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 - 26年净利8%/6%至71.1/78.1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87.1亿元;给予25年10.9x PE,目标价24.53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68,594|168,852|181,843|197,687|215,34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7,214|6,691|7,105|7,812|8,71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2.29|2.12|2.25|2.48|2.76| |ROE(%)|14.62|12.49|12.35|12.64|13.09| |PE(倍)|7.43|8.01|7.54|6.86|6.15| |PB(倍)|0.93|0.86|0.80|0.75|0.69| |EV EBITDA(倍)|2.45|3.01|2.38|1.91|1.17| [7]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市值(亿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5E PE(倍)|2026E PE(倍)| |----|----|----|----|----|----|----| |002048 CH|宁波华翔|131|1.48|1.58|10.8|10.2| |000887 CH|中鼎股份|228|1.32|1.56|13.2|11.1| |600104 CH|上汽集团|1,805|0.99|1.18|15.7|13.2| |平均| |721| - | - |13.2|11.5| [17]
奥士康(002913):24年及25年Q1营收稳步提升 积极推进全球产业布局助力未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6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31.88% [1][2]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19.16%,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0.61% [1][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积极推进全球产业布局,泰国基地重点承接AI服务器、AIPC及汽车电子等高端PCB产品的海外订单 [2] - 公司与日本名幸电子达成深度合作,助力泰国基地突破高精密、高附加值PCB制造技术壁垒 [2]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聚焦自动驾驶高端产品研发,切入新能源汽车ECU、VCU等核心产品线,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及Tier1供应商建立合作 [3] - 在AIPC领域,依托HDI工艺技术积淀,产品已实现稳定供货且量增,巩固市场优势 [3] - 在数据中心及服务器领域,公司实现关键平台迭代供应,布局下一代技术研发,推出高性能PCB产品 [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3/5.53/6.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 [4] - 基于汽车智能化、AI服务器等领域景气度提升,公司产品能力持续增强,业绩有望稳健增长 [4]
汽车产业链股拉升,菱电电控、精进电动20%涨停,斯菱股份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4:14
汽车产业链股表现 - 汽车产业链股30日盘中大幅走高,菱电电控、精进电动20%涨停,斯菱股份涨近12%,金麒麟、兴民智通、嵘泰股份等均涨停,超捷股份、祥鑫科技涨近9% [1] 政策驱动因素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 [1] - 驾驶辅助(L2)方面: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 [1] - 自动驾驶(L3)方面: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1] - 工信部于4月中旬召开行业会议,进一步规范产业链公司对于辅助驾驶的宣发、测试、OTA升级等活动 [1] 行业影响分析 - 监管态度明确,对L2和L3设立了清晰的宣传界限和责任认定 [2] - 产业链公司已开始规范相关表述,例如华为调整表达为L2组合驾驶辅助,地平线将HorizonSuperDrive表达为城区辅助驾驶 [2] - 主机厂预计将进一步收敛软硬件架构以保证产品成熟度,并加速数据收集 [2] - 能够提升系统鲁棒性的激光雷达有望加速渗透 [2] - 功能边界明确、安全责任划分清晰的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有望获得更多资源投入 [2] 投资机会 - 智能驾驶研发进展领先的主机厂 [2] - 激光雷达头部供应商 [2] -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仿真测试服务头部公司 [2] - 其他智能驾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 [2]
均胜电子(600699):重组夯实安全主业,智能化与机器人打开成长新空间
东北证券· 2025-04-30 13: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改善,但海外业务重组一次性费用拖累表观利润;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毛利率持续优化,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分业务看汽车安全系统和汽车电子系统各有表现 [2] - 汽车智能化全栈布局和机器人产业链取得重要突破,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558.64亿元,同比增长0.24%,归母净利润9.60亿元,同比下滑11.33%;2025年Q1营收145.76亿元,同比增长9.78%,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1.08% [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6.22%,同比增长1.14pct,2025年Q1毛利率17.90%,同比增长2.39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638.4/692.6/743.8亿元,归母净利润15.5/18.9/22.0亿元,对应EPS为1.10/1.34/1.56元,对应PE为14.68/12.01/10.34倍 [3] 业务情况 - 汽车安全系统2024年收入386.17亿元,同比增长0.23%,毛利率14.81%,同比增长2.27pct [2] - 汽车电子系统2024年收入166.00亿元,同比下降1.13%,毛利率19.71%,同比增长0.63pct [2] - 智能驾驶业务与Momenta合作开发全场景解决方案,获海外客户L2/L2++域控定点,2025年底量产;发布基于高通、地平线等芯片平台的域控制器,探索中央计算单元 [3] - 智能座舱业务包括鸿蒙座舱等产品持续放量,新获百万台级区域控制器项目订单 [3] - 新能源与车联网业务中,800V高压平台产品获全球车型订单130亿元,2025年启动交付,且5G - V2X进入量产周期 [3] - 机器人产业链方面,定位“汽车 + 机器人Tier1”,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研发嗅觉传感器,并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 [3] 股票数据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6.11元,12个月股价区间13.49 - 20.52元,总市值22,694.18百万元,总股本1,409百万股,日均成交量22百万股 [5] - 近1M、3M、12M绝对收益分别为 - 12%、 - 5%、 - 7%,相对收益分别为 - 9%、 - 5%、 - 11% [8]
上海车展迸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09:24
2025上海车展核心观点 - 2025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成为汽车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风向标[2] - 车展规模庞大,包括1300余辆展车、千余家中外企业参展、193场新品发布会,凸显行业创新活力[2] - 中国汽车品牌凭借自信与实力站到车展中心位,跨国车企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并加大在华投资力度[8][9] 新车发布与产品创新 - 首发新车超过100款,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合资品牌紧追猛赶,跨国品牌展现"更中国"战略[3] - 比亚迪展示多款首发新车包括腾势概念超跑、海狮06DM-i等,以及仰望U8加长版豪华车[3] - 奔驰全球首发基于VAN.EA纯电架构的概念车Vision V,宝马发布三款"新世代"概念车及全新操作系统X[3] - 极氪、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展示兆瓦级超充技术,极氪V4极充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兆瓦,华为产品最大功率1.44兆瓦[3] 智能化与安全趋势 - 车企在智能化宣传上更加克制,减少L2+++等夸大表述,转而强调安全性能[5][6] - 岚图CEO指出部分企业存在技术能力宣传与实际产品不符的问题,呼吁正确引导用户认知[5] -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域智能安全体系,奔驰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6] - 行业认为智驾发展需以安全为前提,本届车展可能成为踏实发展智驾技术的新起点[6] 国际化与出海战略 - 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16%,显示海外需求旺盛[7]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建议加快海外本地化战略[7] - 跨国车企改变策略,在中国设计新能源汽车再推向全球,体现中国市场重要性[8] - 日产汽车宣布2026年底前在华追加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开发电动汽车[9] 市场与消费趋势 - 车展与上海"五五购物节"联动,叠加各级补贴政策,促销优惠力度空前[10] - "汽车+"生态构建新消费场景,促进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变[10] - 跨界融合项目成为政策新导向和行业新趋势,有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0]
长安汽车今年海外销量目标百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23:05
文章核心观点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合作、海外市场布局等方面有积极进展和规划,同时行业呼吁规范驾驶辅助功能宣传,公司将根据风险和可持续性做优化调整 [1][2][3][4]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智能化走在世界前列,智能驾驶行业正从技术竞速转向理性沉淀 [1]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呼吁企业规范驾驶辅助功能营销宣传,落实用户告知义务 [1] 公司智能化发展 -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朱华荣认为应尽快出台汽车智能化相关标准,车企不应过度夸大驾驶辅助功能 [1] - 朱华荣表示大数据不成熟,需根据用户需求做安全冗余解决驾驶辅助技术和产业问题 [1] - 长安汽车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多款数智汽车及空中交通、仿生机器人等领域成果,目的是探索未来机会 [2] - 长安汽车党委副书记谭本宏称若发现机会点会推进技术预研和商业化搭载 [2] - 长安汽车规划到今年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2] - 未来5年长安汽车将投入超500亿元用于相关领域 [2] 公司合作情况 -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转型坚持“自主研发+合作共创”,与华为合作进一步深化 [2] - 阿维塔和华为合作从HI模式升级为HI PLUS模式,合作范围扩展至多领域 [2] - 华为有300多人入驻阿维塔为后续旗舰车型作准备 [2] 公司海外市场布局 - 朱华荣认为全球化是车企优胜劣汰关键因素之一 [3] - 长安汽车已建成9个海外工厂,泰国工厂5月投产 [3] - 长安汽车将五大海外区域市场提升到与中国市场同等战略高度,全球布局市场容量从3000万辆扩展到5000万辆 [3] - 朱华荣认为人才本地化决定公司未来成本,海外市场员工60%为本地人 [3] - 朱华荣实施“5+2”方案并推出第二套方案加速海外市场本地化 [3] - 2024年长安汽车海外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2025年计划实现海外销量100万辆 [3] 公司应对策略 - 谭本宏表示虽全球经济不确定,但公司目标不变,会根据风险和可持续性优化调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