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文档
连续5日,A股成交额超2万亿
财联社· 2025-08-19 15:3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全天冲高回落 三大指数微跌 沪指跌0.02% 深成指跌0.12% 创业板指跌0.17% [1][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58亿 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超2万亿 [1] - 个股涨多跌少 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表现 强势板块 - AI硬件股维持强势 工业富联涨停续创历史新高 [1] - 机器人概念股午后大涨 拓普集团等涨停 [1] - 华为概念股一度冲高 诚迈科技20CM涨停 [1] - 白酒 华为海思 CPO 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 [2] 弱势板块 - 军工股展开调整 烽火电子跌超5% [1] - 保险 军工 证券 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2] 短线交易数据 - 涨停表现封板率77.00% 封板73家 触及23家 [6] - 昨涨停今表现4.78% 高开率80% 获利率80% [6]
下游需求偏弱 沪锡震荡整理【8月19日SHFE市场收盘评论】
文华财经· 2025-08-19 15:33
锡价走势 - 沪锡主力合约收涨0 46%至268090元/吨 短期维持宽幅震荡 上下空间有限 [1] - 缅甸锡矿复产受雨季 地震及矿区筹备影响 实际出矿预计推迟至四季度 中国锡矿进口维持低位 [1] 供应端情况 - 云南与江西两省精炼锡冶炼企业合计开工率59 23% 环比小幅回落 [1] - 云南地区原料短缺加剧 采购竞争导致低品位矿加工成本高企 电力成本上升 部分厂家计划停产检修 [1] - 江西地区面临废锡供应链断裂困境 供应增量有限 [1] - 云南原料锡矿库存不足一个月 部分炼厂停产检修应对 [2] 需求端情况 - 下游需求进入淡季 订单水平维持下滑态势 家电排产订单不足 [1][2] - 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由逻辑和存储器引领 受AI 云基础设施 先进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推动 但部分产品细分市场萎缩 [2] - 光伏焊料需求维持弱势 6月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下滑 订单环比下滑严重 [2] 库存与供需平衡 - 精炼锡库存环比两周去库 绝对量维持在10080吨高位 [2] - 短期供需维持双弱 刚需补库为主 [2]
招银理财袁尧:黄金不单是进攻类资产,还是对冲尾部风险的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5:08
看好AI、高分红资产和黄金 "当下是AI爆发前夜,很多AI基础设施的建设类企业爆发力非常强,酝酿了很多市场机会。顺应AI时代 的发展,硬件端、软件端机会非常大。"袁尧指出。 (原标题:招银理财袁尧:黄金不单是进攻类资产,还是对冲尾部风险的资产) 8月16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 举行。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与波动共舞,解锁多元资产配置之路"圆桌论坛上,招银理财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兼 FOF投资部总经理袁尧指出,黄金不单是进攻类资产,还是对冲尾部风险的资产。 从组合配置的角度考虑各类资产之间的再平衡 对资管机构而言,各类资产之间的再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袁尧认为2025年是多资产、多策略在银行 理财端配置的元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是个很大的坎,因为票息不足以覆盖债市波动。回看日 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后,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比例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几年,我们强调分散化,刚开始是做股债之间的分散,后面重点在做策略波动率之间的分散、国 别之间的分散。在实践的过程中,资产充分分散了以后,就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做再平衡。因为股债之 间、策略 ...
鹏鼎控股(002938):AI端侧、服务器齐头并进,推动公司开启新一轮成长
华创证券· 2025-08-19 15:07
投资评级 - 鹏鼎控股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73.5元(当前价52.40元)[2][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63.74亿元(YoY +24.75%),归母净利润12.33亿元(YoY +57.22%),毛利率19.07%(YoY +1.1pcts)[2] - 2025Q2单季度营收82.88亿元(YoY +28.71%,QoQ +2.49%),归母净利润7.45亿元(YoY +159.55%,QoQ +52.59%),毛利率20.28%(YoY +4.8pcts,QoQ +2.45pcts)[2]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82/56.87/67.12亿元(原预测41.95/52.72/60.24亿元)[8] 业务分项 - 通讯用板业务营收102.68亿元(YoY +17.62%),毛利率15.98%[8]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51.74亿元(YoY +31.63%),毛利率24.52%(YoY +2.8pcts),受益于AI眼镜等端侧产品量产[8] - 汽车/服务器业务营收8.05亿元(YoY +87.42%),受AI服务器需求驱动[8] 技术布局 - 折叠终端领域:动态弯折FPC与超长尺寸FPC技术成为折叠手机、AI眼镜核心供货商[8] - AI服务器领域:推出用于GPU的高阶HDI产品满足高算力需求[8] - 光通讯领域:高阶mSAP设计瞄准800G/1.6T升级窗口,合作开发3.2T产品[8] 产能扩张 - 泰国工厂一期25年5月竣工试产,聚焦AI服务器/光通讯产品[8] - 台湾高雄软板生产线进入试产阶段[8] - 淮安三园区一期工厂生产6阶以上HDI及SLP产品,服务于AI服务器/光模块[8] - 控股股东臻鼎科技规划今明两年资本支出300亿新台币,50%用于高阶HDI/高多层产能[8]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8倍(2025E),预测2026年PE降至21倍[4] - 目标价对应2026年30倍PE估值[8] - 总市值1,214.66亿元,流通市值1,208.75亿元[5]
1H’25国内消费级XR市场销量26.1万台,全年预期同比增长6.5%
CINNO Research· 2025-08-19 14:37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XR市场整体销量26 1万台 环比增长9% 同比下滑21% [2][5] - VR设备销量7 5万台 创近三年新低 主要因内容生态投入不足且无重量级新品发布 [5] - AR设备销量18 6万台 同比增长35% 环比增长28% 受益于新品发布 国家补贴及618促销 [5] - 2025年全年XR销量预测60 6万台 同比增长6 5% AR设备为主要驱动力 [5] 品牌趋势 - VR市场PICO以46%市占率居首 Meta(28%)和Goovis(7%)分列二三位 头部厂商通过成本控制维持份额 [6] - AR市场雷鸟创新以35%份额领跑 XREAL(22%)和星纪魅族分列二三位 雷鸟凭借多维度战略布局保持优势 [6][7] - AI眼镜赛道崛起 Meta带头转型并推动PICO 大朋 HTC等厂商加速技术迭代 [6] 技术趋势 - VR设备中Fast LCD屏幕份额回升至87% 搭配菲涅尔光学方案 Micro OLED仍以高端产品为主 [8] - AR设备Micro OLED屏幕占比87% 索尼主导但视涯科技份额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 [8] - 光波导技术份额稳定在13% 鲲游光电 至格科技通过工艺优化将模组成本降低40% 并推出视场角超50°产品 [8] 投融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XR融资37笔 金额445亿元 同比笔数减少34笔但金额增加335亿元 显示资本向头部集中 [9] - 投融资呈现资本集中化 技术核心化 场景生态化 地域集群化四大特征 聚焦Micro LED 硅基OLED等核心器件国产化突破 [9]
腾讯豪掷5.5亿再度回购,什么信号?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交投活跃
新浪财经· 2025-08-19 14:20
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表现 - 8月19日早盘持续高溢价成交 溢折率在0.7%附近 成份股软通动力、同程旅行、岩山科技涨超6% 拓维信息、东华软件、用友网络、人民网涨超2% 网易云音乐、阅文集团、中国软件、指南针、京东健康、快手等涨超1% [1] - 8月以来交投活跃 获4900万份申购 [1] - 跟踪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 覆盖50只沪港深互联网龙头 前十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同花顺、京东健康、东方财富、快手、金山办公、科大讯飞 [5] 腾讯控股回购动态 - 8月18日斥资5.5亿港元回购931,000股普通股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405.93亿港元 为港股回购金额最大公司 [1] - 总股本降至十年最低 大额注销式回购直接增厚每股收益 增强股东回报 [1] - 2025年年初提出年内回购目标800亿元 目前已完成400+亿元 在股价创近4年新高后仍持续回购 [3] 腾讯业务与财务表现 - 半年报显示营收增长14% 净利润同比增16% 超出市场预期 [2] - 二季度将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 驱动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显著增长 [2] - 自去年四季度AI战略加速以来 累计资本开支达831.6亿元 当期自由现金流保持在430亿元充裕水平 [2] 互联网板块估值修复 - 伴随政策拐点和AI叙事新逻辑 互联网板块估值修复信号显现 部分龙头在利润恢复驱动下市值明显提升 [3] - 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2024年上涨28.40% 2025年1-6月上涨15.33% [7] - 腾讯高位回购被视为行业信心信号 带动互联网ETF成份股普涨 [4]
南向+外资持续流入,增量资金护航港股长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4:20
南向资金流入趋势 - 2024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9400亿港元,为港股通开通以来流入最快的一年,并已超去年全年流入总额 [1] - 1-3月南向资金在国产AI价值重估背景下大幅持续流入 4月外部关税风险导致港股大跌后南向加速布局,单月净流入1667亿港元 5月市场修复后流入放缓,5月12日单日净流出185亿港元 [1] - 5月底重启流入趋势,6月和7月净流入合计超2150亿港元,日均净流入51亿港元 [1] 外资配置动向 - 被动外资近期连续8周净流入港股,合计69.3亿美元 [1] - 主动外资目前大幅低配中国权益资产,后续有望转为流入 主投新兴市场和亚太非日本基金的中国资产仓位达40%-60%历史分位 全球共同基金的中国仓位仍处历史低位,有望成为流入主力 [1] 科技行业前景 - AI正引领新一轮全球科技浪潮,加速渗透至经济和社会各层面 [2] - 中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关键 科技产业持续获得政策重点支持 [2] 港股科技板块优势 - 港股科技板块汇聚国产AI全产业链核心资产,涵盖算力、模型、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龙头企业 [2] - 板块已成为中国资产重估先锋,并将在AI加速渗透过程中持续受益 [2] 相关投资产品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企业 [3]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认购代码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目前处于火热发行阶段 [3]
AI重塑半导体需求结构 华天科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4: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0亿元,同比增长15.81% [1] - 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11亿元,环比增加6.43亿元,单季度收入规模创新高 [1]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其中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45亿元,比一季度增加2.64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品包括DIP/SDIP、SOT等多个系列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消费电子、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1] - 汽车电子、存储器订单大幅增长 [1] 技术研发 - 开发完成ePoP/PoPt高密度存储器及车规级FCBGA封装技术 [2] - 2.5D/3D封装产线完成通线 [2] - 启动CPO封装技术研发,关键单元工艺开发进行中 [2] - FOPLP封装完成多家客户产品验证并通过可靠性认证 [2] 生产运营 - 通过材料管控、生产过程控制、设备参数优化、导入自动化设备及AI辅助缺陷检测强化制程稳定性 [2] - 推进生产自动化和少人化工厂建设,降低生产成本 [2] - 华天江苏、华天上海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步释放产能 [2] - 先进封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2]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整体回升,封测行业市场需求稳步提升 [1] - AI驱动的高性能计算需求成为半导体行业核心增长引擎 [2] - AI发展重塑半导体行业需求结构,带动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技术升级 [2] - 2025年下半年半导体市场需求回升明显,全球市场延续乐观增长走势 [3] - AI及大模型技术应用突破普及,智能终端与具身智能、算力新基建等推动硬件创新 [3] - 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加速 [3]
宋雪涛:全球TACO牛市,谁泡沫更大?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19 14:18
一、全球风险偏好改善的根源——美元流动性 本轮全球股市上涨的主要根源来自于美国 :政策端体现为特朗普对外频频TACO,赋予了资金进一步 押注的信心;资产端体现为美元流动性愈发宽松,对全球市场产生外溢效应。美元流动性覆盖多市场、 多资产,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跨境资本流动等因素均有密切联系。 近期我们观察到美元流动性在以下五个维度发生变化: 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及股市上涨的核心在于美元流动性宽松,风险可能来自于联储政策或跨 境资本流动变化造成美元流动性逆转,AI资本开支被阶段性证伪导致科技股回调,特朗普 政策变化导致TACO预期反转。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 对 等 关 税 后 全 球 市 场 风 险 偏 好 回 升 的 程 度 令 人 惊 叹 。 每 一 次 TACO ( 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交易之后,是资金更加笃定地下注。发达市场中的美股、欧股、日股,新兴市场中的韩股、台 股、越股均创下新高, A股、港股也在新热点和新叙事的引领下进入牛市氛围,股债跷跷板效应强 化。 除了"政策风险变利好"的TACO交易外,全球风险偏好改善的根源在何处?如何丈量市场的泡沫?我们 尝试从赔率的视角观察 ...
港股科技板块后市怎么看?四大核心逻辑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4:09
港股科技板块现状 -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处于预期重塑和价值重估的关键阶段,上半年表现亮眼源于AI技术突破和中国资产整体重估带来的估值修复 [1] - 近两个月震荡调整反映市场对短期盈利压力(如电商和新能源车价格战)、国内经济修复程度以及海外流动性、中美关系、地缘政治的担忧 [1] 估值与配置价值 - 港股通科技指数PE估值24.9倍(截至8月15日),位于过去10年的30%分位处,较一季度明显回落,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和配置价值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今年以来净流入超9300亿港元(截至8月15日),资金对港股科技龙头的配置需求旺盛 [1] 盈利预期与行业趋势 - 盈利预期有望触底回升,"反内卷"监管信号加强,平台经济竞争格局有望边际改善,利润率压力或缓解 [1] - AI商业化在云服务、广告、内容创作等领域加速落地,带来新增长点,市场有望修正过度悲观的盈利预期 [1] - 海外科技龙头Q2业绩表现强劲,AI和云业务增速亮眼,谷歌、微软、Meta继续上调资本开支,AI推理和应用需求快速增长趋势不减 [3] 海外流动性影响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大,11月和12月也可能降息,海外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改善利好新兴市场科技成长股 [2] - 港股市场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提升,IPO融资全球第一,国际资金或将持续流入 [3] 下半年展望 - 对下半年港股科技板块持乐观态度,短期可能仍有波动,但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尤其是科技成长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