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增长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LED企业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深圳商报· 2025-09-22 00:55
公司业绩表现 - 洲明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7.38%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0.61% [2] - 奥拓电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下降6.19% 归母净利润832.26万元同比增长251.82% [4] - 艾比森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0.84% [6] - 雷曼光电2025年上半年营收5.64亿元同比下降14.23% 归母净利润485.92万元同比下降35.89% [6] AI技术布局 - 洲明科技升级LED+AI战略 构建"AI大模型+AI智能体+AI交互空间"三位一体创新生态 推动显示产品智能化交互化升级 [2] - 公司开发基于华为鸿蒙的AI SOC系统 将端侧多模态大模型集成至芯片 自研山隐大模型聚焦情感陪伴与文化传承 已进入网信办双备案审核阶段 [3] - 山隐大模型在南京牛首山项目成功应用 实现AI版"苏轼"互动对诗 在香港部署AI一体机提供智能导览 在庐山风景区开发AI数字人讲解历史 [2] 虚拟现实业务拓展 - 奥拓电子控股子公司创想数维专注XR虚拟扩展现实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新签订单金额约2250万元同比增长32.03% 实现营业收入1033.8万元同比增长30.35% [4] - 创想数维为海尔/周大生/星巴克等50余个头部品牌提供虚拟直播服务 品牌总支付GMV与核销GMV均突破亿元 [4] - 奥拓电子全球累计承接105个XR/VP虚拟影棚项目 报告期内新增13个项目 客户包括英伟达/腾讯/微软/亚马逊等世界500强企业 [5] 行业竞争态势 - 深圳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LED产业集群 产业链覆盖上游衬底材料/外延芯片至下游应用环节 [2] - 艾比森与雷曼光电均提及市场竞争加剧及技术革新落后风险 强调需紧跟行业前沿技术演进趋势 [6] - 企业通过新技术储备开发/试产规模化应用/创新产品品类拓展等方式应对技术革新风险 [6]
复牌!跨界半导体,重大资产重组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1 18:24
公司复牌安排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午开市起复牌 [1] - 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为63.8亿元 [1] 股价表现 - 8月29日股价放量大涨15.83% [1] - 9月5日停牌前大涨11.96% [1]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兮璞材料100%股权和贝得药业40%股权 [2] -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2] - 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2]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兮璞材料专注于高端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 [2] - 核心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高纯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和金属基前驱体 [2]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扩散、蚀刻和薄膜沉积等关键工艺环节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兮璞材料2023年营收3854.18万元,2024年营收9854.4万元,同比增长155.7% [2] - 兮璞材料2023年净利润4.08万元,2024年净利润1376.52万元,大幅增长 [2] 战略转型意义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 [2] - 此举将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 - 公司此前已剥离传统光伏业务,开始聚焦医药板块 [3] 机构持股变化 - 摩根士丹利截至9月5日持有642.55万股,持股比例0.5% [3] - 较2025年二季度末增持72.48万股 [3] 公司历史业绩 - 2020-2024年净利润总体呈下滑态势:0.56亿元、0.53亿元、-113.87万元、0.22亿元、782.73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8.33%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6.07万元,同比下降35.68% [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48万元,同比下降94.46% [3]
科顺股份(300737)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9:08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政策,主动调整产品价格并收紧信用政策,倡导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2] - 中小企业因环保要求、防水新规及头部企业挤压导致市场份额下降,部分企业因订单下滑和资金问题退出市场 [2] - 头部企业市占率加速提升,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固,中小企业难以恢复原有份额 [2][3] 业务发展规划与结构 - 未来收入结构目标:零售业务占比30%、海外业务占比20%、工建及同心圆业务占比50% [5][6] - 深耕防水主业,重点开发C端零售、修缮及海外市场,并参与国家大型基建项目(如雅下水电站、新藏铁路) [4] - 推进"同心圆"战略,通过技术优势拓展细分市场,培育"小而美"产品矩阵 [4] - 依托产业并购基金探索新材料、新科技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零售业务增长与策略 - 零售业务增长动力:品牌知名度提升、全国8万多个经销网点覆盖、产品系列丰富化(涵盖防水、瓷砖胶等) [7] - 零售发展计划:2027年零售占比目标超30%,加强网点布局、新媒体品牌推广(抖音、小红书)及供应链能力建设 [8][9] - "科顺好工长"会员规模已突破108万人,未来将通过门店网络扩大会员规模及转化率 [9] - 切入存量房改造市场,提供一站式家装维保服务 [9] 财务与运营优化 - 毛利率提升原因:收入结构优化(高毛利零售及海外业务增长)、产品结构调整、自研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改进 [11] - 持续加强应收老款催收,降低应收比例以改善现金流 [4][13] - 顺德国资委入股带来业务支持(如本地基建项目优先)、信用加持(融资成本降低)及产业并购合作 [12] 市场与成本环境 - 原材料价格整体平稳,未来存在下降空间 [10] - 行业需求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有所减少 [2]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7:32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股价受宏观经济、市场预期及资本市场整体环境影响 [2] - 管理层已实施股权激励、股份回购及现金分红等市值管理措施 [2][3] - 公司致力于通过提升内在价值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2] 业务发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继续聚焦热熔胶主业发展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3] - 热熔胶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公司正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新赛道 [3] - 目标是将公司逐步打造为综合性胶黏剂企业 [3] 风险提示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并理性投资 [3] -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董事长、财务负责人及董事会秘书共同参与投资者沟通活动 [2]
李子园逆势扩产能:销量持续下滑产能利用率低 产品创新能否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03
核心观点 - 公司终止含乳饮料产能扩张项目 因销售下滑及产能利用率低 同时面临产品老化及渠道变迁冲击 正通过新品开发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但成效尚待观察 [1][2][3][6][8] 产能状况 - 终止云南含乳饮料生产线投资项目 原计划投资2亿元 因土地规划及行业需求变化等原因解除协议 [2] - 当前5个工厂总产能37.59万吨 实际产能24.88万吨 产能利用率仅66% 预计随销量下滑进一步降低 [3] - 在建5个项目总预算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提升至59.26万吨 较2024年增加58% [3] 财务状况 - 上市后累计募资13.76亿元(2021年IPO募资7.76亿元+2023年可转债募资6亿元) 主要用于扩产 [3] - 2021-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5.06亿元 经营活动净流入12.53亿元 筹资活动净流入6.7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款1.58亿元 固定资产9.3亿元 在建工程1.09亿元 [4] 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53% 含乳饮料收入下滑11.19% [3][6] - 核心产品甜牛奶乳饮料占比约90% 收入自2022年起停滞 [1][6][7] - 华东、华中、西南三大市场收入均下滑 其中华东与西南降幅超10% 经销商净减少415家 [7] 行业挑战 - 含乳饮料市场份额回调 受健康化趋势及新式茶饮(奶茶/咖啡/植物饮料)替代冲击 [7] - 运动饮料与植物饮料同比增长超30% 即饮果汁增速较好 含乳饮料因含糖量争议处于下降通道 [7] 战略转型 - 2024年推出风味调制乳/每日五黑/每日五红 2025年推营养素饮料/调制乳/果蔬汁类饮料 [8] - 投资3.2亿元建设宁夏生乳深加工项目 包含奶粉/浓缩奶/奶酪等生产线 [8] - 重点布局AD钙奶和功能性饮料赛道 目前新品收入规模较小 [8]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率从12%升至2024年14% 2025年上半年接近15% 管理费用率从5%升至2024年7.46% 2025年上半年超8% [8] - 2024年毛利率提升3.23个百分点 但净利率下滑近1个百分点 因费用增长抵消原材料成本下降效益 [8]
激光雷达企业 积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5:48
● 本报记者 王婧涵 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212.80港元/股,上市首日股价盘中一度冲高至 244港元/股,9月18日收盘报231港元/股。继202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禾赛科技在实现两地上市的同 时也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发展前景可期。 专家表示,随着各家汽车厂商对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口径从强调自主决策能力的"高阶智驾"转向强调安 全保障的"辅助驾驶功能",作为安全保障的激光雷达又一次成为了汽车品牌着力宣传的"标配产品"。加 之机器人市场为激光雷达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和广阔前景,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 奏上逐渐形成领先优势,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 业绩趋势向好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在上市致辞中表示:"过去十年,依托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 系,原本售价10万美元/台、仅限科研机构使用的激光雷达,已经降至200美元/台,成功搭载于百万辆 汽车之上,先进、安全与智能的技术持续惠及大众。" 禾赛科技是激光雷达行业头部企业。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按收入计算,2022年、2023年、2024年禾赛科 技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2024年12月,禾 ...
激光雷达企业积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4:24
● 本报记者 王婧涵 图达通披露的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29.6万美元,毛利率达到12.6%, 毛利为319.7万美元,延续了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毛利由负转正态势。 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212.80港元/股,上市首日股价盘中一度冲高至 244港元/股,9月18日收盘报231港元/股。继202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禾赛科技在实现两地上市的同 时也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发展前景可期。 专家表示,随着各家汽车厂商对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口径从强调自主决策能力的"高阶智驾"转向强调安 全保障的"辅助驾驶功能",作为安全保障的激光雷达又一次成为了汽车品牌着力宣传的"标配产品"。加 之机器人市场为激光雷达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和广阔前景,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 奏上逐渐形成领先优势,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 业绩趋势向好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在上市致辞中表示:"过去十年,依托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 系,原本售价10万美元/台、仅限科研机构使用的激光雷达,已经降至200美元/台,成功搭载于百万辆 汽车之上,先进、安全与智能 ...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先导智能“买入”评级,有望开启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
格隆汇· 2025-09-18 15: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增长456.29% 环比增长2.67%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3.53亿元 同比大幅转正 增幅达231.33% [1]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2.34亿元 推动业绩高增长 [1] 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 - 毛利率达40.27% 海外营收占比超过17% [1] - 深度绑定大众 宝马 LG SK等全球知名企业 [1]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迈上新台阶 [1] 业务板块发展 - 光伏智能装备业务收入5.31亿元 同比增长32.04% [1] - 受益于BC 钙钛矿等新技术迭代 [1] - 3C智能装备与智能物流系统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 - 平台化布局有效平滑单一行业周期波动 [1] 行业地位与增长前景 - 作为行业龙头 业绩拐点已明确 [1] - 是固态电池整线龙头 有望开启强劲第二增长曲线 [1]
两年关店上万家,加盟模式大败退,这个行业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36氪· 2025-09-18 10:30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四家卤味上市企业合计营收65.07亿元,同比下滑11.25%,净利润合计4.65亿元,同比下滑20.78% [2] - 绝味食品营收下滑15.57%至28.20亿元,净利润缩水40.71%至1.75亿元,紫燕食品营收缩水11.46%,净利润几近腰斩至1.05亿元 [2][3] - 周黑鸭净利润同比增长228%至1.08亿元,煌上煌净利润增长26.9%至0.77亿元,但增长主要因2023年业绩基数较低,周黑鸭净利润仍仅为2021年同期2.3亿元的一半水平 [3] 企业历史业绩轨迹 - 绝味食品2021年净利润达9.81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2023年净利润降至2.33亿元和3.44亿元,但营收持续增长至2023年72.61亿元顶峰,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3.84%至62.57亿元 [4] - 周黑鸭与煌上煌在2021年达到近五年业绩峰值后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集体性大幅下滑 [6] - 绝味食品加盟商批发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5%至45.99亿元,加盟商管理收入从2023年8304.98万元降至6122.02万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0.28% [9][10] 门店规模变化 - 绝味食品在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4年9月10725家,净减少5225家 [10] - 周黑鸭门店数量从2023年3816家降至2024年6月2864家,其中加盟店减少934家 [10] - 煌上煌门店从2023年4497家降至2024年上半年2898家,紫燕食品门店从2024年6月6308家降至最新5315家 [12] - 四家上市企业2023年以来累计减少门店超8700家,全行业闭店总数超万家 [13] 行业困境核心原因 - 消费者价值感不足导致购买意愿下降,产品被贴上"价格刺客"标签,休闲卤味作为可选消费品类面临激烈替代竞争 [6][8] - 同质化竞争与新兴渠道分流加剧行业压力,频繁促销未能扭转高价认知反而侵蚀利润 [6][8] - 依赖加盟扩张的旧增长模式失效,门店规模收缩与单店营收下滑形成负向循环 [9][10][12] 企业战略调整 - 绝味食品推出"绝味Plus"新店型拓展休闲餐饮业态,投资策略转向谨慎 [14] - 周黑鸭启动品牌升级与散称产品回归,关闭低效门店聚焦高势能渠道,跨界拓展椰子水、复合调味料及方便速食 [14] - 煌上煌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推行品类多元化布局 [14] - 行业需进行渠道、产品与组织的深层重构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消费意愿走低 [14]
中集环科(301559) - 2025年9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17:10
罐箱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罐箱营业收入92,424.63万元 [1] - 罐箱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 [1] - 当前罐箱业务处于历史低位周期,视为市场重整机会 [1] - 罐箱毛利率下降主因:化工行业承压、竞争加剧及需求下降 [1][2] 核心竞争优势 - 规模优势:具备设备投资、成本控制与协同生产能力 [2] - 品牌优势:20余年行业积累,供应链成熟且通过全生命周期验证 [2] - 范畴优势:提供全系列罐箱(液体/气体/粉末)及全尺寸(10-52英尺)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协同优势:拥有智能化供应链体系,保障质量与供货稳定性 [2] 新兴业务增长数据 - 医疗设备部件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12.88%,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6.12% [3] - 后市场业务(清洗/维修/翻新等):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92.20万元,同比上升0.95% [3]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相关多元化:通过高端装备、医疗设备、智能装备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4][5] - 医疗领域拓展:紧跟医疗核磁前沿技术,扩大高端影像设备零部件全球交付 [5] - 智能装备布局:构建"感知-预知-执行"软硬件能力,助力化工物流数智化转型 [5] - 资本运作计划:通过并购投资布局高端医疗设备与智能装备制造领域 [5] - 战略目标:三至五年内形成"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新场景"矩阵,向全球高端装备技术平台跃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