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0703
瑞达期货· 2025-07-03 1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晶硅市场价格暂稳,供应端厂家降负荷运行,新产能投放预期增强,多数企业亏损,生产积极性受挫,部分企业暂停交割品产线;需求端疲软,下游光伏组件排产下调,硅片和电池片企业预计减产,终端市场观望情绪浓,采购积极性不高,需求面临较大压力;库存处于高位,压制市场价格;今日上涨源于光伏行业减产消息带动,市场将其视为产能出清、需求见底信号,后续现货价格36000元/吨成为压力价位,操作上短期可买入看跌期权保护并跟随多头,中长线高空为主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多晶硅为35050元/吨,环比无变化;主力持仓量多晶硅为76908手,环比减少18097手;8 - 9月多晶硅价差为745元/吨,环比增加75元/吨;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为27040元/吨,环比增加200元/吨 [2] 现货市场 - 品种现货价多晶硅为36000元/吨,环比增加1500元/吨;基差多晶硅为950元/吨,环比减少850元/吨;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为4.22美元/千克,环比减少0.03美元/千克;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为30元/千克,环比增加2元/千克;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为36元/千克,环比增加6.5元/千克;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为33元/千克,环比增加2元/千克 [2] 上游情况 - 主力合约收盘价工业硅为8010元/吨,环比减少200元/吨;品种现货价工业硅为8650元/吨,环比增加150元/吨;工业硅产量为299700吨,环比减少36050吨;工业硅社会库存总计为54.2万吨,环比减少1.7万吨;出口数量工业硅为52919.65吨,环比减少12197.89吨;进口数量工业硅为2211.36吨,环比增加71.51吨 [2] 产业情况 - 多晶硅产量当月值为9.5万吨,环比减少0.1万吨;进口数量多晶硅当月值为793吨,环比减少161吨;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为4.89美元/千克,环比增加0.01美元/千克;中国进口均价多晶硅为2.19美元/吨,环比减少0.14美元/吨 [2]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产量为7056.9万千瓦,环比减少135.9万千瓦;平均价太阳能电池片为0.82元/W,环比增加0.01元/W;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当月值为103399.98万个,环比增加19610.66万个;光伏组件进口数量当月值为12098.49万个,环比减少8021.95万个;光伏组件进口均价当月值为0.29美元/个,环比增加0.02美元/个;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为21.67,环比无变化 [2] 行业消息 - 多晶硅市场价格暂稳,截至7月2日,P型多晶硅菜花料主流市场价格在31元/kg,N型致密料主流市场价格在32元/kg,N型复投料主流市场价格在34元/kg,N型颗粒硅主流市场价格在33元/kg,N型多晶硅主流市场价格在32元/kg;宏观面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计划周五在众议院就特朗普的法案投票,法案限制较多新能源,影响新能源行业需求;中央第六次财经委员会引领下,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减产30%,多晶硅出现涨停,供应端厂家均降负荷运行,市场对新产能投放预期增强 [2] 重点关注 - 今日暂无消息 [2]
雅达股份(430556):深耕智能电力测控产品,推出数字化产品迎合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新需求
华源证券· 2025-07-03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雅达股份“增持”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达股份主要从事智能电力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凭借丰富产品经验和技术创新实力,持续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看好其发展潜力 [8]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日,雅达股份收盘价11.08元,总市值17.8737亿元,流通市值13.0928亿元,总股本1.6132亿股,资产负债率13.40%,每股净资产3.24元 [3] 投资要点 - 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智能电力测控产品,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7.35%;2024年营收3.20亿元,归母净利润2515.56万元;2025Q1营收0.76亿元,归母净利润623.02万元 [5] - 受益于“新基建”、节能行业发展,电力监控行业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电力测控产品营收2.82亿元,占比88.26%,毛利率33.01%;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营收0.19亿元,占比6.07%,毛利率23.95% [5] - 产品下游覆盖多领域,2024年成立雅达新能源布局光储充电站赛道;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420万辆,未来十年充电桩建设缺口约6300万台 [5] - 推出系列化产品满足数字化新需求,募投项目预计2026年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达产后新增电力监控仪表年产能131万台、电力监控装置年产能106万台、传感器年产能602万台 [5][6]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314|1.38%|39|-9.04%|0.24|7.26%|45.69| |2024|320|1.76%|25|-35.69%|0.16|4.88%|71.05| |2025E|371|15.97%|32|26.20%|0.20|6.06%|56.30| |2026E|430|16.00%|37|17.05%|0.23|6.97%|48.10| |2027E|498|15.89%|43|16.37%|0.27|7.95%|41.34|[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51|/|9|6| |应收票据及账款|192|/|193|200| |预付账款|3|/|4|4| |其他应收款|2|/|2|2| |存货|106|/|112|112| |其他流动资产|134|/|129|132| |流动资产总计|488|/|449|457| |长期股权投资|0|/|0|0| |固定资产|113|/|133|165| |在建工程|2|/|36|15| |无形资产|5|/|4|4| |长期待摊费用|2|/|2|1| |其他非流动资产|6|/|12|14| |非流动资产合计|129|/|188|199| |资产总计|616|/|637|656| |短期借款|1|/|0|0| |应付票据及账款|50|/|56|60| |其他流动负债|45|/|51|59| |流动负债合计|96|/|107|119| |长期借款|3|/|3|2| |其他非流动负债|2|/|5|4| |非流动负债合计|4|/|8|6| |负债合计|100|/|114|125| |股本|161|/|161|161| |资本公积|172|/|172|172| |留存收益|182|/|190|200| |归属母公司权益|516|/|524|533| |少数股东权益|0|/|-1|-2| |股东权益合计|516|/|523|531|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616|/|637|656|[9]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320|371|/|430| |营业成本|220|254|/|293| |税金及附加|3|/|3|4| |销售费用|24|/|27|32| |管理费用|19|/|23|26| |研发费用|29|/|33|39| |财务费用|-1|/|-1|0| |资产减值损失|-6|/|-6|-8| |信用减值损失|-4|/|-4|-4| |其他经营损益|0|/|0|0| |投资收益|0|/|1|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0|0| |资产处置收益|0|/|0|0| |其他收益|10|/|11|10| |营业利润|25|/|31|36| |营业外收入|1|/|1|1| |营业外支出|0|/|0|0| |其他非经营损益|0|/|0|0| |利润总额|25|/|31|37| |所得税|/|1|/|1| |净利润|/|25|/|30| |少数股东损益|-1|/|-1|-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32|37| |EPS(元)|0.16|0.20|/|0.23|[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25|/|19|25| |折旧与摊销|14|/|20|25| |财务费用|-1|/|-1|0| |投资损失|0|/|-1|-1| |营运资金变动|-14|/|8|2| |现金流量净额|-22|-42|-3|10| |其他经营现金流|11|12|11|11|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35|58|61|73|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40|-75|-36|-30|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17|-24|-28|-33|[9][10]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营收增长率|1.76%|15.97%|16.00%|15.89%| |营业利润增长率|-41.32%|25.12%|16.93%|16.5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5.69%|26.20%|17.05%|16.37%|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33.84%|67.02%|6.33%|18.60%| |盈利能力|/|/|/|/| |毛利率|/|31.04%|31.38%|31.96%| |净利率|/|7.68%|8.22%|8.29%| |ROE|/|4.88%|6.06%|6.97%| |ROA|/|4.08%|4.98%|5.66%| |ROIC|/|5.58%|8.11%|8.52%| |估值倍数|/|/|/|/| |EV/EBITDA|28|33|27|25| |P/E|71.05|56.30|48.10|41.34| |P/S|5.59|4.82|4.16|3.59| |P/B|3.47|3.41|3.35|3.29| |股息率|0.90%|1.33%|1.56%|1.81%|[9][10]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会员突破100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6:44
联盟发展情况 -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不到两年会员突破100家,涵盖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销售与服务全产业链 [1] - 今年以来联盟会员数量快速增长,预计年底有望达150家 [1] - 联盟由武汉汽车行业协会和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等民间团体于2023年9月发起成立 [1] 联盟合作成果 - 联盟已促进10余家台资企业与大陆车企达成合作意向 [1] - 推动会员厂商在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合作 [1] - 东风汽车作为联盟支持单位已与多家台企在技术研发、产品配套等方面开展合作 [2] 两岸产业优势互补 - 台湾企业在精密制造、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车载信息系统、智能传感等方面具备竞争力 [1] - 大陆拥有广阔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强大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及创新生态和应用场景 [1] - 两岸企业合作从"供应链互补"升级为"创新链共生" [2] 行业活动 - 海峡两岸(武汉)汽车产业技术与产品对接会在武汉举行,200余名两岸行业组织、企业代表参加 [1] - 联盟聚焦整合武汉整车、零部件技术资源与台湾汽车电子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1]
长城电工连板狂欢:量化携手游资收割,多概念傍身亦难改连亏8年困局
钛媒体APP· 2025-07-03 15:13
股价表现 - 长城电工7月3日高开至11.39元创近9年新高,午盘报10.61元涨2.51%,上午换手率达28.32% [2] - 近期经历两轮暴力连板行情:第一轮5月26日起连收3涨停板,第二轮6月30日起再连收3涨停板,两轮行情累计涨幅近50% [2] - 股价活跃但基本面羸弱,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8年,归母净利润连亏5年 [2] 资金动向 - 龙虎榜显示量化资金与游资频繁操作:开源证券西安太华路5月25-26日买入1631万,27日卖出1794万;摩根大通中国银城中路27日卖出779万 [3] - 7月1日龙虎榜前五买入席位合计2917万元,前五卖出席位合计5469万元,主要卖方为量化席位(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卖出1502万,华鑫证券上海云锦路卖出1291万) [5] - 东财拉萨军团多次高位接盘,6月3日及7月1日均为主要买入方 [3][5] 业务概况 - 主营高中低压开关设备、电器元件等产品,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12个领域 [6] - 2024年核电市场累计订货金额近1亿元,光伏项目收入4467万元同比降71.48%,毛利率仅6.2% [6] - 产品毛利率普遍下滑:2024年电器元件毛利率9.14%(降3.5pct)、开关柜毛利率17.8%(降4.39pct),仅母线毛利率20.84%同比增17.44pct [7] 财务数据 - 2017年以来连续8年扣非亏损,累计亏损11.83亿元;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累计8.18亿元 [8]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85亿元同比降26.23%,归母净利润-3992万元同比降43.27%,扣非净利润-5116万元同比降59.05% [8] - 公司多次提出通过产品研发、市场转型等措施扭亏,但未见实质性改善 [8] 概念炒作 - 被贴上核电、光伏、氢燃料、海洋经济、军工等多重概念标签 [6] - 实际业务支撑薄弱:持有氢燃料电池企业新源动力仅6.39%股权,子公司天水二一三虽有船用电器业务但规模有限 [6] - 股价上涨伴随平台"吹票"小作文泛滥,资金借热点轮动炒作 [6]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涨超1.8%,固态电池与光伏治沙驱动行业景气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4:12
固态电池领域进展 - 美国公司QuantumScape成功将Cobra隔膜制造工艺整合进基准电池生产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商业化潜力 [1] 中国风机在欧洲市场接受度 - 欧洲市场对中国风机的接受度提升 约半数银行开始考虑为使用中国风机的项目提供融资 [1] - 反映出中国风机制造商在成本和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1] 光伏行业高景气 - 5月国内新增装机同比增长388% [1] - 《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提出到2030年新增253GW装机目标 [1] 数据中心绿色电力需求 - Meta扩大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合作 新增791兆瓦清洁能源供电 [1] - 凸显数据中心对绿色电力的旺盛需求 [1]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 - 跟踪创新能源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重点覆盖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及节能环保等行业 [1] - 指数采用成长股风格配置 旨在反映新能源相关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最新交易日跟踪指数涨幅达1.22% [1]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成立“王永志实验班”,培养航天科技拔尖人才
新京报· 2025-07-03 13:03
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 - "王永志实验班"以航天科技领域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拓展、实践、特色"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 - 课程体系引入航天航空、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生物基因、新能源、海洋极地、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内容 [2] - 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航天强校合作,强化航天科技领域人才培养 [2] 课程与资源建设 - 设立共享实验室、永志图书馆、永志科技馆等优质教育资源 [2] - 举办永志科学沙龙和永志研学营,设立永志奖学金 [2] - 课程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根基,围绕学科教学大纲核心内容,构建"扎实基础+前瞻视野"的教学模式 [2] 人才培养目标 - 培养爱党爱国、志向远大、自力更生、团队协同、热爱执着、敢为人先的创新人才 [3] - 注重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选拔标准强调航天精神传承 [3] - 目标是为祖国科技事业输送满怀报国之志的拔尖创新人才 [2] 产业与教育结合 - 经开区将教育贴近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产业,依托区内高端制造产业优势 [3] - 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医药、航空、航天、汽车自动驾驶等产业实践中学习 [3] - 航空航天事业是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应时应势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港交所科企专线推出 - 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服务,帮助解答关键问题并满足上市规定 [1] - 科企专线允许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避免过早披露营运策略或专有技术带来的风险 [1] - 该政策使科创企业上市流程更便利、不确定性减少,降低上市进程对业务的影响 [1] 港交所制度改革成效 - 2018年以来港交所推行多项改革,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推出SPAC机制及特专科技公司主板上市 [2] - 改革后港股市场生态从传统产业转向新经济主导,腾讯、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占比显著提升 [2] - 2024年香港新股集资额达880亿港元(全球第四),科技企业贡献超八成融资额 [2] 香港资本市场战略定位 - 港交所通过精准解决科创企业上市痛点,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巩固其作为新兴及创新公司首选上市平台的地位 [2] - 政策协同效应有望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资本博弈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内地及全球科创企业赴港上市 [1][2]
★中国—中东欧合作驶入"快车道" 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注入强劲信心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成果 - 展期进口采购订单达109 8亿元 专业采购商数量1 7万人次 境外采购商约4000人 [1]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 8% 进口年均增长7 4% 均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 [1] - 2024年双边贸易总值1422 7亿美元 同比增长6 3% 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 5个百分点 [1] 中东欧商品在中国市场机遇 - 宠物健康产品采购大单达2 4亿元 塞尔维亚原装宠物保健品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2] - 匈牙利奥乐奇境VR乐园引入国内商圈 瞄准Z世代对电子消费品和数字媒体的高接受度 [2] - 中国市场潜能释放 催生多元化消费需求 为中东欧产品提供广阔空间 [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 - 中国新能源 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助力中东欧产业升级 如国轩高科 吉利控股在斯洛伐克推动电动出行发展 [2] - 斯洛文尼亚形成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 欢迎中国企业设厂 [3] - 宁波淘金数智科技AI智能空域调度系统在中东欧农田监测等领域有应用前景 [3] 博览会溢出效应 - 实现"中东欧+"扩容 吸引法国 葡萄牙 荷兰等9国企业参展 [3] - 平台功能延伸 为全球商品和资本进入中国提供便利 [3]
★特色投资标的提质扩容 深交所发布创业板电池等5条指数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5
新指数发布 - 深交所将于6月27日发布5条创业板主题指数,包括创业板电池指数、创业板医疗指数、创业板算力基础设施指数、创业板传媒指数、创业板金融科技指数 [1] - 5条指数聚焦创业板特色产业优势,各选取5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股票构成样本股 [1] - 创业板在电池、医疗领域上市公司市值分别达1.8万亿元、1.0万亿元 [1] - 创业板算力、传媒领域上市公司在同类A股公司中市值占比超30% [1] - 创业板金融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在同类A股公司中数量占比近50% [1] 创业板电池指数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电池产业核心领域的企业 [1] - 样本分布于电池产品、电池材料及零部件、电池生产设备等细分领域 [1] - 代表性公司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新宙邦、当升科技、先导智能等 [1] 创业板医疗指数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医疗核心领域的上市公司 [2] - 样本分布于医疗用品、医疗设备、医药研发服务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新产业、泰格医药、华大基因等 [2] 创业板算力基础设施指数 - 选取算力基础设施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 [2] - 聚焦计算芯片、计算设备等核心领域 [2] - 样本分布于网络、运维、计算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景嘉微、奥飞数据、首都在线等 [2] 创业板传媒指数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传媒领域的上市公司 [2] - 样本分布于游戏、广告、影视动漫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光线传媒、昆仑万维、神州泰岳等 [2] 创业板金融科技指数 - 样本分布于金融数字化服务、金融数据服务、财富管理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润和软件等 [2] "创系列"指数发展现状 - "创系列"指数覆盖宽基、主题、策略、ESG等主要类型 [3] - 跟踪产品规模超过2000亿元 [3] - 创业板指已成为A股创新创业企业标杆 [3] - 创业板50指数在近六年上涨行情中表现亮眼,年内有12只相关新产品发行 [3] 行业影响 - 新指数发布有利于精准表征新质生产力发展 [3] - 为投资者把握转型升级红利提供优质载体 [3] - 机构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赛道加大创业板主题指数产品布局 [3]
基金公司下半年投资策略,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9:45
公募基金对2025年下半年A股行情的展望 - 多家基金公司如华宝、平安、汇丰晋信、国联安、银河等召开中期策略会或发布投资策略观点,普遍对下半年A股市场持积极乐观态度 [1] - 国内稳增长政策助力经济温和复苏,货币宽松政策落地增强流动性,为A股和港股提供支撑 [2] - 市场预计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投资机会从结构性往更广范围扩散 [2] 市场环境与投资逻辑 - 国内利率降至较低水平,居民储蓄积极寻找优质投资出口,A股估值处于全球显著低位,吸引力凸显 [3] - 海外政治周期可能改善地缘环境,国内企业盈利周期逐步回升,市场有望在多维度形成向上共振 [3] - 三季度宏观环境预计"东稳西荡",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回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配置机会 [3] 重点投资领域 - 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是下半年重点关注领域 [1][4] - 政策发力下市场下跌风险较小,需聚焦安全与战略产业、政策支持方向及新兴趋势如新消费、技术前沿 [4] - AI引领创新周期,新消费成为内循环新载体,新能源走出"内卷",投资者可采取"深挖Alpha、等待Beta"策略 [4] 细分行业机会 - 全球云计算和AI产业进入稳步爬升复苏期,重点关注海外AI算力如CPO和PCB等行业,板块业绩与估值匹配度高 [5] - 创新药行业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类似几年前的半导体,是长期布局赛道 [6]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初期叠加建军百年强军计划下,将迎来两到三年上行阶段 [6] - 国内IP运营市场呈单寡头格局,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平台化运营能力平抑经营波动,出海空间广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