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准基金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类“平准基金”已成A股定海神针
北京商报· 2025-04-22 21:58
继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示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之后,"国家队"择机、适时出手,极大缓解了市场的恐 慌情绪,并且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流动性。受此影响,A股三大指数持续走稳,上证综指更是近11个交易 日中10个交易日实现上涨,从实际结果来看,类"平准基金"已成A股定海神针。 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表现平稳。任凭外围市场暴风骤雨,A股市场走势一直是稳中有升。特立独行 走势的背后,国家队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功不可没。 每逢指数盘中重挫,总有大资金坚定入场护盘;上证50、沪深300等主流ETF在多个交易日尾盘成交额 均出现放量上涨。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汇金公司兑现了"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的承诺,有效平抑了市场 异常波动,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从策略端来看,类"平准基金"的交易策略有较为明显的"优先级"。一方面重点配置沪深300、上证50等 核心指数权重,直接稳定蓝筹股板块,让重要指数先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兼顾中证500、中证1000 等中小盘指数,均衡增持结构,体现出多元化的投资布局,进一步贴合市场需求。 资本市场有其固然的运行规律,过多干预可能形成负反馈,发力过轻则可能起不到维稳的效果,类"平 准基金"的发力尺度考验着监管 ...
持仓超万亿!“国家队”大买!
天天基金网· 2025-04-22 20:17
摘要 真话白话说财经,理财不说违心话 --这是第1338 篇白话财经- - 今天,沪指成功收红,逼近3300点,和美股对比来看,A股走出了独立行情! 持仓超万亿!国家队加仓名单! 从4月7日A股跳空下跌以来, "国家队"资金维护大盘的态度坚定,也让沪指出现了连续的上涨,K线实现了8连阳 。 历史上,沪指出现"8连阳"的时间节点也都比较特殊,不是牛市初期就是牛市高点,对应的是市场情绪快速修复或者逐渐亢奋。 | 上证指数 | 深证6 | | --- | --- | | 3299.76 | 9870 | | 8.33 0.25% | -35.48 | 1、今天,A股经受住了美股大跌的考验,沪指成功翻红,逼近3300点,K线8连阳。 2、"国家队"最新持仓曝光!一季度增持了多只沪深300ETF。 3、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盘点基金调仓方向,这些板块值得关注!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4/22,不作投资推荐) 两市成交额继续在万亿以上,盘面上,跨境电商相关的物流、贸易板块领涨,水泥建材等地产链继续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投资者关于内外部的疑虑消减,中国股市也有望走出升势,战略性看多。 (图片来源: ...
中央汇金,持仓曝光
新华网财经· 2025-04-22 20:11
中央汇金增持ETF动态 - 中央汇金首次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在4月市场巨震中大举增持ETF提振市场信心[2] - 2025年一季度中央汇金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3.63亿份,期末持有26.98亿份占比31.72%[4] - 同期增持华夏沪深300ETF 1.57亿份至11.8亿份占比29.77%,增持嘉实沪深300ETF 1.17亿份和易方达沪深300ETF 5.02亿份[7] 中央汇金ETF持仓规模 - 截至2023年底持有ETF合计1248亿元,2024年6月底增至5905亿元,2024年底突破万亿元[9] - 持仓结构:沪深300相关ETF约6905亿元,上证50相关ETF超1000亿元,中证1000相关ETF 902亿元,创业板和科创板ETF合计超500亿元[9] - "国家队"ETF配置比例从2023年底的4%大幅提升至2024年底的20%[9] 市场影响与政策信号 - 4月7日-18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达2313.35亿元,华泰柏瑞/华夏/易方达沪深300ETF分别获433.37亿/355.67亿/322.92亿净申购[12] - 南方中证500ETF和1000ETF分别获182.61亿和134.78亿净申购[13] - 中央汇金表态将继续均衡增持各类ETF,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11] - 市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进入"2.0时代",形成以中央汇金为核心的平准基金机制[14]
财经早报:多家A股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增 全球资金“借基”持有中国资产
新浪证券· 2025-04-22 08:07
突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这份意见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从目标来看,意见强调,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 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 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 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点评:意见还提出,要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建设先进产业集群,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协同 联动。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等。 频创新高!黄金暴涨,美元暴跌,资金正从美元资产流向黄金 4月21日,美元指数持续走低,盘中先后跌破99、98整数位关口,创出三年新低;国际金价则持续攀 升,黄金期货、现货价格双双续创历史新高。4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跌超5.5%,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 过9%。机构人士称,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令市场无法达成一致预期,美国3月好于预期的零售数据并 未打消市场对于美国经 ...
债市启明|读懂汇金(一):解码中国版平准基金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14 08:10
▍ 中央汇金:首次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以答记者问形式,介绍了其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中的定位和作用,并首次 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汇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形成"政策工 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的闭环。虽然中央汇金是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这一概念,但历史上 已经多次发挥救市托底的重要作用。梳理中央汇金公司的救市举措,可以发现在过去多年中呈现 出一些明显的变化趋势:例如,从单一操作到组合拳、从短期救市到长期布局、从单一资金到多 元化资金协同以及从市场稳定到生态重构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救市效率,也为资本 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平准基金的实践经验与规律总结。 文 | 明明 章立聪 史雨洁 杨宏宇 通过比较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平准基金救市历史,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和经验:①平准基 金的入市时机通常是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市场交易量萎缩,且常规政策 手段效果有限的情况下;②平准基金的规模一般占市场总市值的2%- 7%,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 稳定市场。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出资和市场出资;③平准基金在短期内能 ...
财知浅见|平准基金的前世今生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1 18:02
中国版平准基金政策 - 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 中央汇金公司作为"稳定器"通过增持ETF等市场化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稳定市场情绪[2] - 截至2025年4月 汇金公司对ETF配置规模达1.05万亿元 涵盖48只ETF产品[2] 平准基金功能与机制 - 平准基金是政府或特定机构设立的市场稳定基金 通过逆大盘指数方向操作熨平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作用机理类似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4] - 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 维护市场秩序 提振市场信心和防范系统性风险[5] 国际平准基金实践案例 - 英国18世纪初设立国债平准基金(减债基金)通过复利机制偿还国债 奠定"逆周期调节"理念[5] - 美国1934年依据《黄金储备法》设立外汇平准基金(ESF)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过TARP计划实施一揽子救市措施[5] - 日本2010年央行启动ETF购买计划构建制度化股市稳定工具 依托《金融再生法案》等法律框架形成分阶段托底机制[5] - 韩国2003年信用卡危机中设立4000亿韩元专项投资基金收购不良债权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成立5150亿韩元股市稳定基金并构建行业自治与市场稳定双重防护体系[5] 资管团队专业背景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权益团队基于全球视野扎根中国研究 覆盖计算机 医药 周期 消费等多个领域[7] - 团队坚持"深度研究 价值投资 绝对收益 长期考核"理念 2024年荣获证券时报"中国证券业资管权益团队君鼎奖"及同花顺"资管权益优秀奖"[7] - 团队管理的4只产品列入私募排排网《券商资管产品(混合型)2024年度收益20强》[7]
财知浅见|平准基金的前世今生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1 18:02
政策发布与市场稳定 - 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将继续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 [2] - 中央汇金公司通过增持ETF等市场化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截至2025年4月对ETF配置规模达1.05万亿元,涵盖48只ETF [2] 平准基金的定义与作用 - 平准基金是政府或特定机构设立的市场稳定基金,主要用于市场剧烈波动时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定市场情绪 [4] - 平准基金作用机理类似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逆大盘指数方向操作熨平证券市场非理性波动 [4] - 平准基金主要作用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维护市场秩序、提振市场信心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4] 国际平准基金案例 - 英国18世纪初设立国债平准基金(减债基金),奠定"逆周期调节"理念 [4] - 美国1934年设立外汇平准基金(ESF),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过TARP实施救市 [4] - 日本2010年启动ETF购买计划稳定股市,构建制度化股市稳定工具 [4] - 韩国2003年设立4000亿韩元专项投资基金应对信用卡危机,2008年成立5150亿韩元股市稳定基金 [4] 资产管理团队概况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权益团队基于全球视野,扎根中国研究,覆盖计算机、医药、周期、消费等多个领域 [6] - 团队2024年荣获"中国证券业资管权益团队君鼎奖"和"资管权益优秀奖",4只产品列入私募排排网券商资管产品年度收益20强 [6]
首次明确平准基金定位,关注稳定资本市场的战略力量
东方证券· 2025-04-11 13:02
资本市场稳定举措 - 央行支持中央汇金增持指数基金,必要时提供再贷款支持[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4]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各地国资跟进[4]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主动增持国内股票并将继续增持[4] 汇金相关情况 - 今年2月财政部向中央汇金划转数家金融机构股权强化其资产实力[4] - 4月7日中央汇金称每年获稳定现金分红,可动用自有资金规模大[4] - 中央汇金首次公开定位为“平准基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4] 风险提示 - 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影响资本市场的风险[4] - 关税引发产业链重构致全球增长减速传导到上市公司盈利的风险[4] - 历史与境外经验归纳存在方法论缺陷的风险[4]
关税烽火中的A股信心战:做好自己的事
天天基金网· 2025-04-10 19:09
全球贸易环境与市场影响 - "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混乱,特朗普政府强硬态度加剧不确定性,中国资本市场出现"金融保卫战"迹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显示韧性 [1] - 美国对等关税设计粗糙但幅度历史罕见,政策解释权集中于特朗普核心团队,可能重塑全球产业分布和贸易格局 [12][13] - 主流经济学认为对等关税将导致通胀上行、企业利润下降和经济活力下行,形成双输局面 [11] 资本市场应对策略 - 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国家队"增持股票和宽基ETF,央企及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形成系统性股市保卫战 [6][8] - 央行向中央汇金提供无限量流动性支持,类平准基金机制启动,通过逆向操作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 [7][8] - 建议投资者构建反脆弱配置:短期布局大盘/高股息/高现金流资产降低波动,宏观明朗后增配科技自主方向 [9] 中国经济内生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14亿消费者市场及科技创新生态,中长期将重构全球经济增长范式 [13] - 政策层面通过降准降息、特别国债、刺激内需等组合拳提供"可预期的规则",巩固全球确定性高地地位 [14] - 2018年贸易战及2022-2024年资产价格拉锯战积累的经验,增强了对当前市场波动的应对能力 [8] 投资方法论调整 - 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指出当前环境对未来的可知性低于历史任何时期,需区分波动与风险 [3][4] - 建议投资者构建流动性安全垫(覆盖应急需求+错杀机会弹药)和经得起压力测试的进攻性资产组合 [5] - 市场修复三大线索:关税危机转机、流动性改善信号、长期资金进场,近期已出现多项积极迹象 [6]
媒体视点 | 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脉络清晰了!
证监会发布· 2025-04-10 19:06
中国版平准基金与稳市组合拳 - 中央汇金发挥"平准基金"作用,果断增持A股,明确释放市场稳定信号 [1][3] - 央行、社保基金、国资委及地方国资联合表态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央企宣布增持计划 [1][3][4] - 政策组合涵盖国家队、险资、银行理财子等多主体,形成"政府+市场"合力,政策颗粒度精确到小时 [3][7][13] 国家队与机构资金入市行动 - 中国国新首批增持央企股票及ETF金额达800亿元,中国诚通拟使用1000亿元再贷款资金增持 [3][7] - 社保基金主动增持国内股票并计划继续加仓,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上调5% [8] - 银行理财子(如苏银理财)、公募(博时、招商等合计1.45亿元自购)、私募(淡水泉等)同步入场 [8][9] 上市公司回购与增持动态 - 沪市24小时内新增32家回购计划(51.85-97.7亿元)和33家增持计划(116.14-216.5亿元) [9] - 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集体提速回购,22家A股公司盘后披露最高2亿元及以上回购/增持计划 [4][12] - 券商回购溢价显著(如东方证券回购价溢价41.84%,国泰海通溢价1.5倍) [10][11] 行业机构观点与市场共识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强调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承诺加大中长期资金投入 [14] - 外资公募(摩根资产管理、宏利基金)看好科技自主、内循环及"一带一路"外需机遇 [17][18] - 中金公司、光大证券等认为A股估值优势和政策空间可抵御外部扰动,市场韧性凸显 [15][16]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应 - 政策组合推动市场从"恐慌抛售"转向"理性定价",20小时内完成情绪扭转 [2][13] - 金融监管总局优化险资比例,央行承诺无限流动性支持汇金,形成"短期托底+长期塑市"机制 [3][16] - 行业普遍认为关税冲击短期影响可控,企业基本面与政策发力将主导后续市场修复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