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

搜索文档
突破3100℃ 中国空间站“炼丹炉”刷新世界纪录
财联社· 2025-08-24 11:23
太空材料实验技术突破 - 中国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成功将钨合金加热至超过3100℃ 创造世界纪录 [1] - 实验装置位于天和核心舱内 已运行四年 专注于高温材料研发 [4] - 研发重点包括钨合金 铌合金等耐高温材料 应用于火箭发动机等极端环境 [4]
时代新材20250624
2025-06-24 23:3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风电叶片、新型材料(聚氨酯、电池包壳体等)、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 - 公司:时代新材(风电叶片龙头,新型材料领域快速扩张)[1][2] --- **核心业务发展** **风电叶片业务** - 2025年订单接近130亿元,需求旺盛,产能供不应求[3] - 交付比例改善:2024年上下半年交付比例为3:7,2025年上半年有所优化但仍集中在下半年[3] - 产能扩张:鄂尔多斯和射阳基地产能释放良好[3] - 价格与成本:设备价格自5月初上涨5%-8%,原材料上涨3%-5%[4] - 未来规划:海外市场拓展(越南基地2026年投产),国内聚焦三北地区和海上项目[33][34] **新型材料板块** - 产品线:高性能聚氨酯(汽车减震、风电防护膜)、电池包壳体(有机硅、高压复合材料)、芳纶等[4][16] - 产能布局:成渝地区新基地(重庆、成都、宜宾),轻资产模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6] - 订单与盈利:2025年新型材料订单超4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10%[17][18] - 技术优势:HPRTM工艺(第四代技术)突破宁德时代、华为认证[18] **轨道交通与工业工程** - 2024年表现良好,2025年重点为产线搬迁和智能制造升级[7] - 新产能释放:预计2026年完成,毛利率31%-35%,净利润率提升至13%[30] **汽车零部件** - 传统业务增长平缓,但高性能聚氨酯产品线(减震支柱)预计未来几年快速增长[8][24] - 合作客户:一汽红旗、比亚迪、重汽等[24] --- **财务与资本动态** - 2025年财务预期:新型材料板块扭亏为盈,整体显著改善[9] - 融资情况:近期3亿元溢价发行,资金用于产业应用(80%已投入)[28] - 资本开支:轨交板块智能制造基地约5亿元,自有资金为主[30] --- **国际化布局与战略** - 博格华纳团队:2025年为2.0经营改善开启年,计划调整全球产能(欧洲产能降至30%,亚太增至50%)[12][13] - 国际化优势: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近40%,布局覆盖亚太、欧洲、美洲[11] - 关税规避:利用墨西哥、巴西产能就近配套[13] --- **新兴领域布局** - 低空经济:军方合作项目(无人机订单),湖南专项基金支持[25] - 固态电池:材料开发中,与国新高科合作[26] - 人形机器人:研发对接中,未来或通过博格平台推广[27] --- **市场前景与策略** - 风电行业:未来三年收入乐观,与中材共同垄断市场(60%份额)[33][35] - 新材料市场:细分规模5-6亿元,高毛利率[23] - 发展重点:未来两年聚焦海外业务,新型材料板块为第二增长曲线[36][37] --- **其他关键信息** - 聚氨酯防护膜:国内市占率超50%,应用扩展至机车、动车领域[21][22] - 商业模式创新:与大厂(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研发+交付,形成长期稳定订单[19] - 反向路演:2025年7月举办,展示新型材料业务进展[20] --- **风险与挑战** - 产能释放时间:风电叶片交付集中下半年,需平衡上下半年比例[3] - 设备搬迁损耗:2025年搬迁调试对短期业绩有轻微影响[10] - 国际竞争:博格华纳需进一步整合中外团队共识[14]
泉果基金调研恒铭达
新浪财经· 2025-06-05 13:47
调研机构概况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管理资产规模170.90亿元,管理7个基金,旗下5位基金经理 [1] - 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9.74%)、混合C(9.30%),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7.83%)、混合C(7.40%),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6.90%)、混合C(6.49%) [1] 公司核心技术能力 - 精密柔性结构件需通过多层复合技术、材料优选方案及工艺创新设计满足终端设备升级需求 [1] - 具备适配智能终端设备轻薄化、柔软化、功能集成化的生产能力,能精准满足客户新技术要求 [1] - 依托行业积淀的技术底蕴和前端研发经验,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 [1] 2025年一季度经营表现 - 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52.59% [1] -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3.69% [1] - 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加速推进产品品类多元化拓展 [1] - 强化研发投入驱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并拓展新业务增长点 [1] 业务布局与产能规划 - 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 [1] - 构建覆盖昆山、惠州、越南的多区域产能协作网络 [1] - 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节奏,为全球客户交付做好准备 [1] 新兴业务拓展方向 - 精密结构件及功能性器件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新能源行业 [1] - 持续关注机器人、AI眼镜、新型材料等领域发展趋势 [1] - 积极把握新兴领域机遇以创造新增长点 [1] 股权激励与股份回购 - 股权激励目标基于长期战略规划制定,目前未调整且保持积极态度 [1] - 股份回购实施细节需结合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及合规要求统筹安排 [1] 客户订单与经营稳定性 - 当前与主要客户合作关系稳定,生产经营有序推进,订单交付未受显著影响 [1] - 通过优化产能配置、深化客户合作及拓展新兴场景增强抗风险能力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技术研发实力与创新工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 - 高效供应链管理与快速响应能力保障交付效率 [1] - 消费电子、通信及新能源领域的多元化业务布局 [1] - 稳定管理团队深化与国内外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 [1]
七丰精工(8731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19:2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0 日,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陈跃忠等 [3] 研发与创新 - 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展高强度紧固件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进行高强度高端紧固件内部质量的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研究 [4] - 致力于产线自动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以创新驱动高端市场增长 [4] 财务与扩张 - 资产负债率为 16.54%,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良好,后续将以主业升级为根基、战略投资为补充推动扩张计划 [5] - 并购重组在战略考量范畴内,有合适机会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业绩情况 - 2024 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29.01%,2025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36.23%,波动受销售产品结构影响 [6]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0.02% [12] 业务拓展 - 通过设立办事处等手段加强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客户拓展 [7] - 2025 年 3 月投资控股浙江汉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占比 50%,有利于业务布局等 [8][9] 市场与竞争 - 是成飞公司合格供应商,控股子公司为核电提供相关产品 [11] - 采取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技术工艺升级等措施平衡境外市场拓展与盈利能力提升 [12] - 目前尚无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 [12] - 通过技术引领等五维联动巩固中高端市场份额,瞄准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增长目标 [12] 资金与股价 - 认为股价长期稳定取决于基本面价值提升,将深耕核心业务稳定股价 [10]
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铝产业成幕后大赢家?
钛媒体APP· 2025-04-25 14:07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与轻量化材料需求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轻量化设计成为产品竞争力核心要素,特斯拉Optimus Gen-2整机重量从106公斤降至73公斤,续航时间从1.8小时延长至4.2小时 [1][2] -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5.2万台,轻量化设计评分前20%的产品占据73%市场份额 [2] - 波士顿动力Atlas采用7075铝合金后腿部结构重量从38公斤降至12公斤,膝关节落地瞬间承受8000牛顿冲击力 [1] 铝产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机遇 - 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铝量达12.8万吨,中国占比63%,7075航空铝现货价较建筑用6063铝材高出220% [2] - 机器人专用铝材毛利率达42%,远高于传统建筑铝材8%的利润率,壁厚公差要求≤0.05mm [3] - 中铝集团开发Al-Mg-Sc-Zr合金抗拉强度提升至650MPa,洛阳铝加工厂LC4铝合金导电率提升至58%IACS [2][3] 铝产业转型与产业链协同 - 南山铝业机器人铝材车间24小时生产,建筑铝型材产线开工率降至65% [3] - 坚美铝业与博智林机器人开发一体压铸铝基机器人胸廓,将86个零件整合为1个铸件,生产成本降低40% [4] - 忠旺集团机器人铝材业务单吨净利润1.8万元,是建筑铝材的6倍 [4] 铝产业面临的挑战 - 铝合金疲劳寿命不足钛合金60%,6061铝合金在-80℃条件下冲击韧性下降47% [5][6] - 生产1吨电解铝碳足迹达7.84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增加每吨铝材€213成本 [6] - 俄铝纳米铝基复合材料生产成本每吨增加$850,南山铝业再生铝纯度99.93%未达机器人用铝标准 [7] 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年复合增长率60%,铝材需求从千吨级向百万吨级跃进 [8] - 镁合金企业推出Mg-Gd-Y-Zr合金密度仅1.8g/cm³,具备电磁屏蔽特性 [7] - 铝产业通过再生铝技术、复合材料创新与智能制造升级,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8][9]
超强导电,碳纳米管为何成为材料界新宠?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4 10:54
材料特性 -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状新型材料 最早于1991年由饭岛澄男发现 [1][2] - 长径比和碳纯度是影响导电性的核心指标 管径越细且长度越长则导电性能越好 [1][2] - 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 强度可达钢的100倍 密度仅为钢的1/6 杨氏模量约为钢的6倍 同时具备极高韧性 受压弯曲后仍能恢复原状 [2] 电学与热学性能 - 碳原子以正六边形结构形成显著共轭效应 电子可大范围自由运动 理论导电性能仅次于超导体 能量损失极低 [3] - 沿管长方向导热性能优异 理论导热效率约为金刚石的3-6倍 是目前已知最好的导热材料 [3] 化学稳定性与应用 - 化学性质稳定 耐酸性和耐碱性突出 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阻酸抗氧化性能 [3] - 适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及军工等高技术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