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式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台湾企业对日投资急剧增加
日经中文网· 2025-07-03 14:24
台湾企业对日投资趋势 - 台湾对日直接投资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 投资件数同比增至22倍达99件 2025年1-5月同比增至18倍达50件 [2] - 2024年台湾对日投资总额达54902亿美元 同比激增26倍 主要受台积电熊本工厂项目推动 [2] - 投资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日元贬值 台币升值 以及台湾企业寻求商业模式转型 [2] 国巨收购芝浦电子战略 - 国巨董事长陈泰铭强调收购后将芝浦电子产品推向全球市场的战略意图 [1] - 公司以高于美蓓亚三美的报价发起对芝浦电子的公开要约收购 旨在实现车载领域协同效应 [1] - 收购仍需通过日本外汇法审查 但已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1] 两岸产业竞争格局 - 台湾电子企业依托大陆量产基地的规模效应获得全球订单 但面临大陆自主供应链建设的竞争压力 [1][2] - 早稻田教授指出台湾企业看重日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以弥补单纯量产效率的不足 [2] - 两岸竞争加剧促使台企寻求与日企合作 形成"台湾量产+日本创新"的互补模式 [2] 日台产业合作前景 - 日企若能深度融入苹果 英伟达等美企供应链 结合台企量产优势 可形成互补关系 [3] - 芝浦电子收购案凸显日台合作模式分歧 美蓓亚三美主张技术自主 国巨强调合作优势 [3] - 日本产业界面临如何应对台湾投资热情的长期课题 [3]
★对接渠道与商业模式转型两手抓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现状 - 永辉超市自4月7日开通绿色通道以来已收到500多封合作邮件,与300多家企业进入洽谈阶段,并在多家门店外贸专区上架相关商品 [1] - 京东推出规模达2000亿元的扶持项目,通过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平台优势与渠道协同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内销通道 [3] -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超600家次入驻 [4] 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深海鱼加工企业今日食品80%产品出口欧美、中东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显著 [2] - 珠海金稻电器60%以上产品用于外销,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产品严重积压 [3] - 外贸企业面临供应链与生产模式调整挑战,国内订单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需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调整 [4] - 国内外消费者不同消费习惯和产品偏好构成挑战,如国内消费者对罐头接受度不高 [6] 企业转型策略与案例 - 今日食品针对国内消费者推出辣味、黑松露等新口味金枪鱼罐头,改进包装设计 [7] - 聚亿新材入驻京东京喜后采用C2M方式生产,能提前一个月排产,京喜已成为其国内销售增长最快渠道 [6] - 富岭股份2024年境内销售占比已达29%,客户主要是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和连锁茶饮企业 [8] - 美团闪购成立出口转内销专项工作组,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 [4] 政策建议与长效机制 -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沟通对接,促进外贸企业与国产龙头品牌合作 [8] - 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展会、洽谈会 [9] - 建议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消费券补贴等政策扶持外贸企业,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9] - 建议从促消费角度支持出口转内销,避免价格"踩踏",如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相关产品 [9]
康辰药业20250630
2025-07-01 08: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康辰药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营销模式转型**:2024 年 Q2 启动由联盟转向自营的营销模式转型,目前 60%市场已完成,转型初期影响营收但 Q4 恢复,预计 2025 年销售稳定,目标自营比例提升至 70%-80%[2][3][6] - **创新药研发进展** - **KC1,036**:晚期食管鳞癌临床试验入组约 180 人,晚期胸腺肿瘤完成二期入组计划启动三期,儿童晚期尤文肉瘤入组顺利,预计 2025 年输出胸腺肿瘤数据,2026 年底食管癌数据可用于申报[2][4][5] - **KC1,086**:靶点为开特优治疗乳腺癌,IND 申请已提交,预计 2026 上半年出数据下半年启动二期试验,分子设计优化半衰期短于辉瑞同类药物有望提高疗效[2][5][11] - **创新中药 5,301 项目**:预计 2025 年 7 月提交 NDA,2026 年 Q3 获批上市,针对妇科炎症后慢性疼痛,拟合作推广,预计峰值销售规模至少 5 亿元[4][17][18] - **产品情况** - **苏灵品种**:2025 年销量目标增长 20%以上,收入增长不低于 10%,未来五年发展为 10 亿级别品种,销售费用率下降利润影响小,增值税率上调影响可控[2][6][7] - **密盖息品种**:面临集采降价压力,去年浙江集采中标价降 11%,预计全国价格齐平,今年消化集采影响应对广东联盟可能降价 10%-20%,通过自营拓展市场,今年保销售额,明年恢复增长,目标恢复到 5 亿销售体量[8] - **宠物版速领**:补充材料已提交农业部等待审批,审批通过后将进入市场丰富产品线[2][6] - **财务表现**:2025 年 Q1 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前五月销售维持去年 Q4 水平,月均销量超 100 万支,预计全年销售稳定[3] - **研发体系改进**:2023 年 7 月刘总加入后进行营销改革和研发体系重塑,补充中层干部和专家,提出“四梁八柱”概念,关注未满足临床需求细分,未来聚焦小分子领域并合作扩展到其他领域,每年推一两个品种到 PCC 再到 IND[1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应对研发周期长的措施**:除自研外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及收购品种,如并购密盖息,希望差异化定价影响集采方,以自营为主或结合分销拓展市场[19] - **收购新产品的挑战**:需考虑集采控费背景和地方集采压力,收购难度增加,理想产品要覆盖院内到院外,自营模式要求公司有操作能力,并购弥补产品线空档有难度但仍寻求合作机会[20]
郁亮卸任后,首次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8 08:03
作 者丨吴抒颖 李燕娜 编 辑丨张伟贤 池伟嘉 刘雪莹 2025年6月27日,万科举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万科董事会主席辛杰、万科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华翠、李刚等新管理层班底悉数亮相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现场 今年已偿还公开债超1 6 0亿元,年内已无境外公开债 万科方面表示,公司2024年获金融机构大力支持,融资模式稳步转型,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 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4%,新增经营性物业贷293亿元,已上报178个"白名单"项目。 万科方面称,大股东深铁集团持续给予公司大力支持,帮助公司进行资产和股权处置、参与 消费基础设施REIT认购、积极协调各类金融资源等。在各方积极支持下, 万科2024年完成了 约197亿元境内外公开债券的兑付,2025年以来已偿付公开债超160亿元。 万科A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持有的货币资金为755.0亿元;有息负 债合计365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29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今年一季度,万科实现营收近380亿,销售近350亿, 回款率超过100%, 偿 债有序推进,一季度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年内已无境 ...
安联投资:环球资金流向出现明显转变 看好中国股市
智通财经· 2025-06-26 14:3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急挫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温导致环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剧 [1] - 美国关税、消费者信心、通胀及经济衰退风险等议题将主导下半年经济格局 [1] - 中东军事行动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情绪 [1] - 对美国政策可信度和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推动资金流向亚洲 [1] - 亚洲区域性货币走强为经济增长创造新机遇 [1]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美国国债和美元遭抛售预示美国GDP增长将放缓 [1] - 投资者寻求全球非美元资产机会体现在欧洲股票及黄金的强劲表现 [1] - 亚洲经济体持有约8.6万亿美元美国发票及固定收益资产 [1] - 部分资金回流亚洲将显著支持区内货币并提升股票及固定收益市场表现 [1] 亚洲市场投资机会 - 看好由内需驱动、政策利率有降息空间的亚洲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及澳洲 [2] - MSCI亚太指数预测市盈率为14.2倍估值仍具吸引力 [2] - 亚太地区股票市场充满投资机遇特别是大型流动性高且内需稳健的市场 [2] - 建议在增长型、价值型及股息型股票中作多元配置 [2] - 可把握创新、消费模式转型及企业管治改革等投资主题机会 [2] 重点市场分析 - 中国定下约5%的GDP增长目标显示推动内需及加强贸易联系的必要性 [2] - 中国出口商逐渐演变为全球跨国企业尤其在电动车和机器人领域潜力巨大 [2] - 中国政府支持股市的措施有助稳定市场 [2] - 中东紧张局势可能推高原油价格影响亚洲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 [2]
上海物贸: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08
公司2024年度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17亿元,同比下降42.59%,主要系汽车销售同比减少所致[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3.74万元,同比减少63.9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20.19万元,同比减少80.50%[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8%,同比减少8.61个百分点[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8亿元,同比下降22.86%[19] 主营业务分板块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35.34亿元,同比下降50.29%,毛利率3.45%[19] - 金属业务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34.69%,毛利率11.70%[19] - 化工业务通过品牌授权实现新零售模式转型,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18] - 仓储物流业务聚焦稳定基本盘,提升数字化水平,推进外拓发展[4] 重大事项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因母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为负7.33亿元[23] - 拟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21万元[25] - 2025年度拟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9.6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0.86%[32] - 全资子公司晶通化学拟收购关联方晶通发展持有的危化市场28%股权,交易价格324.73万元[36] 公司发展战略 - 汽车业态向服务商转型,构建新能源车商场店+快闪店+销售中心运维模式[11] - 有色金属业务打造"平台+园区"核心功能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12] - 化工品业务推进危险化学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12] - 仓储物流业态深耕黑色金属主业,探索延伸有色金属物流服务[12]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监事会会议4次[7][13] - 拟修订公司章程及附件,取消监事会设置,相关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35] - 2024年董事薪酬情况:董事长税前109.48万元,其他董事按岗位领取薪酬[30]
时隔三年再冲击IPO 同富股份向资本求解“贴牌软肋”
北京商报· 2025-06-24 23:2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8.20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生产模式将从"外协生产"为主转向"自主生产"为主 [1][3] - 公司曾于2022年尝试沪市主板上市未果,2024年转战北交所 [4]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7000万只不锈钢器皿产能,解决当前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的问题(2024年利用率达95.65%) [3][7][8] 业务模式与品牌结构 - 公司90%收入来自贴牌产品,自有品牌仅占10% [1][5] - 2024年不锈钢器皿产量中65.56%依赖外协生产,自主生产占比34.44% [5] - 公司承认在欧美日韩市场难以突破品牌壁垒,需借助资本力量转型 [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总资产20.37亿元,股东权益11.77亿元,资产负债率16.35% [2] - 2022-2024年营收从19.73亿元增长至27.60亿元,CAGR达18.3% [3] - 同期净利润从2.18亿元增至2.31亿元,2023年出现下滑 [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国内保温器皿需求量从2020年1.376亿个增至2024年1.7817亿个,预计2030年达2.2044亿个 [7] - 行业正从制造向品牌转型,资本将加速整合,头部企业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1] - 外协生产模式存在供应商替代风险,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交付周期 [5][6] 产能与供应链 - 2022-2024年实际产量从1220万只增至2152万只,产能利用率从87.8%提升至95.65% [7] - 当前产能无法满足订单需求,部分订单依赖外部工厂加工 [7] - 募投项目将新增3500万只不锈钢器皿和1500万只塑料器皿年产能 [3]
10.7亿元!这家房企出售物业抵债
券商中国· 2025-06-20 20:52
房企资产出售动态 - 荣万家与荣盛发展订立债务抵偿框架协议 荣盛发展将出售1.27万个停车位、5479套储藏间及112套住宅等物业抵销10.7亿元债务 交易通过资产抵债完成不涉及现金支付 [2][3] - 中交地产拟以1元价格向控股股东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聚焦物业管理等轻资产业务 实现战略转型 [2][5] 荣万家债务抵偿交易细节 - 清偿物业包括分布在全国多地的停车位、储藏间及住宅单位 其中停车位主要位于河北(2376个)、江苏(3221个)、辽宁(2196个)等省份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存货将增加10.7亿元 应收账款等额减少 后续物业转售将带来收入及现金流增长 [3][4] 中交地产战略调整 - 剥离资产前房地产开发业务持续亏损 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35.79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89.75% [6] - 通过剥离亏损资产预计将降低负债率 优化资产结构 公司表示将加速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 [5][6] 行业转型趋势 - 房企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业务转型 荣万家案例展示物业公司通过资产抵债方式解决关联方欠款问题 [3][4] - 中交地产案例反映部分房企选择退出开发业务 转向物业管理等轻资产领域以改善财务状况 [5][6]
10.7亿元!这家房企出售物业抵债
证券时报· 2025-06-20 18:40
房企资产出售动态 - 多家房企近期传出出售资产消息,包括荣万家和中交地产等[1] - 荣万家与控股股东荣盛发展订立债务抵偿协议,以10.7亿元代价收购清偿物业抵销应收款项[2][4] - 中交地产拟以1元价格向控股股东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实现向轻资产运营转型[3][7][8] 荣万家债务抵偿交易细节 - 清偿物业包括1.27万个停车位、5479套储藏间及112套住宅/公寓/商业单位,分布在广东、河北、江苏等多地[5] - 交易采用资产抵债方式,不涉及现金支付,完成后公司存货增加10.7亿元,应收账款减少同等金额[6] - 公司计划通过后续转售清偿物业增加收入和现金流,并拟向在管物业业主或公开市场第三方出售[6] 中交地产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末房地产开发业务归母净资产为-35.7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75%,面临退市风险[9] - 剥离亏损资产后,公司将聚焦物业服务和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预计显著降低负债总额[9] - 此次重组标志公司从传统开发模式向轻资产运营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9]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中国-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生态系统与转型中心首次高级别研讨会
快讯· 2025-06-19 16:45
中国-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生态系统与转型中心高级别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立足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推动生态系统修复" [1]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会议并致辞 [1] 中国绿色发展成果 - 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 [1] - 以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为重要支撑 [1] -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快模式转型 [1] -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能耗和污染排放显著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