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等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上半年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000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9-17 08:11
核心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剔除金融行业后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2] 板块与行业分化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营收增幅显著 分别达9.03%/4.9%/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 [2]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速4.8% 净利润增速10.01% 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0个百分点 [2]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 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农林牧渔业等7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盈利 电气电子及通讯等4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重点产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领域净利润增长超30% 家电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增长24.82% [3] - 文化消费需求释放 游戏影视院线等代表性行业净利润增速超70%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3] - 船舶制造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3] - 境外收入达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占比连续3年提升 [3] 研发创新投入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整体研发强度2.33% [4]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4]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4] 资本市场政策与结构 - 科创债市场累计发行824只 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 民营企业发债规模1004.2亿元占比9.84% [4] - 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5] -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 营收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5] - 清洁能源领域水电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 [5] 股东回报机制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6] -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6]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5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 [6] - 今年以来新增首发上市67家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66% 电子机械设备行业集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九成 [6]
服贸会上“绿”意浓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18
绿色科技产品创新 - 北京一轻控股展示红橘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柑橘加工废料可提取天然甜味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甜度相当于蔗糖1500-1800倍)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环保材料[1] - 京东方推出新派充系列充电设施 太阳能座椅配备光伏板与无线充电模块 分体式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达250千瓦并支持动态功率分配[1] - 钙钛矿组件搭建零碳小屋 装机容量7千瓦 年均发电量3800千瓦时 年减少1.15吨标准煤消耗和2.98吨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国际防火防雷认证[2] - 北京纯锂新能源展示全固态电池技术 具备针刺/剪切/高空跌落不起火爆炸特性 配套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系统覆盖充换管用全需求[2] 氢能产业链布局 - 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项目) 年产绿氢2万吨 当前氢气年产能445万吨 拥有11个供氢中心和144座加氢站[3] - 中国石化同步展示地热/风光发电/生物燃料等多类新能源应用[3]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公司为园区供应清洁蒸汽与生物燃气 西藏扎布耶盐湖项目采用槽式光热电站 通过熔盐储热实现24小时供热发电[3] - 河北华通科技提供零碳园区一站式服务 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工业综合能源管理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能源利用率达86.8% 年碳排放减少31.5%[3] - 北京京能科技展示零碳园区沙盘 包含追光式光伏太阳花/移动充电车/双向充放电充电桩等设施[4]
回应企业关切提振民间投资
经济日报· 2025-09-13 10:11
民间投资现状 -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以更大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释放积极信号[1] - 民间投资出现增长乏力迹象 今年前7个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9% 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1] - 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晴雨表 其活力源于良好外部环境和民营企业自身韧性[3] 政策支持措施 - 聚焦企业关切突出问题 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务实举措[1] - 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围绕民企准入难、回款难、维权难等问题出台细化举措 提升企业获得感[2] - 从制度保障、资源供给、协同创新和政策扶持等多层面综合施策 加大融资扶持力度[2] 投资领域方向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2] - 不断破除民间投资壁垒 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开 民间项目投资显著改善[1] 市场竞争环境 - 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反内卷"行动持续升级[3] - 监管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产业上下游积极配合 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3] -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1] 创新发展挑战 -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较大创新压力 出现"不愿创新、不敢创新、不知道如何创新"的心态[2] - 部分企业陷入"不创新等死 创新找死"的困境[2] - 企业是创新主体和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2]
解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33
制造业整体表现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 [2] - 制造业投资增速达7.5%,显著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2.8%的增速 [2] - 货物贸易出口增长7.2%,其中机电产品占比达60% [2][7]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2] 制造业转型趋势 - 高端化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占比持续提升 [3] - 智能化表现为工业数控化率提升,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加深 [4] - 绿色化转型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两位数,风电光伏装机全球领先 [4] - 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统一,形成内生动力而非成本负担 [5] 制造业比重分析 - 2024年制造业占GDP比重24.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 [9] - 制造业比重下降与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后服务需求上升相关 [9] - 德国制造业占比20%左右,可作为参考基准 [10] - 建议未来十年保持制造业比重不低于20% [11] 制造业竞争力 - 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制造业占全球比重30%左右 [18] - 范围经济带来独特竞争力,600多个工业小类形成生产网络 [19] - 综合水平突出但需提升科技水平、质量效益和文化价值含量 [21] - 美国在前沿科技、德国日本在质量工艺方面各具优势 [20] 制造业发展策略 - 供给侧需兼顾高端突破与基础产业稳定 [13] - 需求侧需提升国民收入优化分配创造消费场景 [13] - 开拓新兴市场如东盟非洲,出口增速达两位数 [7] - 智能化产品将带来新一轮消费升级和换代需求 [14] 制造业新内涵 - 服务型制造推动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的转变 [16] - 数字技术驱动工业互联网和主动服务模式 [16] - 产业边界模糊,"具身智能"融合二三产业 [17] - 研发设计分离与生产性服务融合并存 [17] 重点发展领域 - 传统产业需向高附加值转型如纺织设计钢铁高端化 [24] -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制药快速成长 [24] - 未来产业聚焦通用目的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25] - 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带来变革 [25]
跨界进入机器人丝杠,墨西哥工程配套特斯拉,这家公司看点多!| 0818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8-18 22:2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31.69点,创2015年8月20日以来近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创两年新高 [1] - 北证50指数盘中突破1500点,创历史新高 [1] 资金流动与产品发行 -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2025年以来发行979只基金,总份额6474.70亿份 [3] -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显著增长,2025年8月15日前备案7443只,同比增幅76.12% [3] - 两融余额达20626亿元,低于2015年峰值22730亿元,但高于2021年的16648亿元 [3][4] 两融余额占比分析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3%,低于2015年8月18日的3.30%和2021年2月18日的2.43% [4] - 历史峰值出现在2015年6月18日,占比达4.27% [4] 板块轮动表现 - 液冷服务器、机器人、东数西算/算力、芯片等板块多次进入单日涨幅前五 [5] - 芯片板块在百日新高板块中持续领先,单日上榜个股数量最高达101只 [5] - 算力、医药、机器人概念板块频繁出现在百日新高榜单,算力板块单日上榜82只个股 [5]
惠州市宸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7 05:17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惠州市宸涨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五金产品研发、电子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 [1] - 业务涉及电池制造与销售,包括电池零配件生产与销售 [1]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与销售也是公司的重要业务方向 [1] - 公司还从事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的制造与销售 [1] - 橡胶制品制造与销售、五金产品制造与批发零售也是公司经营范围的一部分 [1] - 公司业务延伸至汽车零配件批发、办公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等领域 [1] - 网络设备销售与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也是公司业务组成部分 [1] - 公司还涉及玩具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软件开发等业务 [1] - 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也是公司经营范畴 [1] - 太阳能热利用装备及产品销售、太阳能热发电装备及产品销售是公司特色业务 [1] 行业覆盖范围 - 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行业,特别是电池和光伏领域 [1] -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销售显示公司涉足电子制造业 [1] - 橡胶制品和五金产品业务表明公司参与传统制造业 [1] - 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业务显示公司涉足信息技术行业 [1] - 太阳能热利用和热发电产品业务表明公司布局可再生能源领域 [1]
【奋楫前行•强国建设新高度】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6:43
制造业规模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2]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 产业体系最完整[2] 企业创新能力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较2020年增长1.7倍[4] - 570家以上工业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25%[4]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前十企业中含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 - 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5] 重大技术成果 - 5G通信设备 复兴号动车组 光伏发电装备 大飞机 大型LNG船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4] - 高铁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新突破[5] -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5] 产业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33.7%提升至2024年34.6%[6] - 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5.1%上升至16.3%[6] - 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246台/万人提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6] - 全球灯塔工厂达189家 其中中国79家居全球首位[7] 绿色制造转型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产值占比约20%[7]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较2020年增长9.4倍[7]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8] -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升[8] -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取得前沿成果[8]
ETF资金周报(7/28-8/1)|香港科技板块获大幅资金流入,化工ETF(159870)连续12日净申购、规模突破39亿
搜狐财经· 2025-08-05 19:35
一、全市场概况 截至上周末,全市场权益类ETF总规模38985.97亿元,过去一周场内总规模减少710.20亿元,总份额增加191.59亿份,资金净流出70.29亿元。 从大类来看,香港&海外板块ETF净流入居前,达+160.87亿元,主要系香港科技板块流入;宽基&策略板块ETF净流出居前,达-302.36亿元。 二、资金加减仓方向 具体到细分板块,宽基&策略板块ETF中,净流入前三大板块依次为:策略-红利、自由现金流、科创200;净流出前三大板块依次为:沪深300、中证 A500、科创50。 行业&主题板块ETF中,净流入前五大板块依次为:证券、创新药、证保、食品饮料、主要消费;净流出前五大板块依次为:半导体芯片、泛医药、光伏、 基建、计算机。 | | | 当周净流入前五及后五的行业 | | | --- | --- | --- | --- | | गरास | 本周流入资金 | 本周规模变动 | 本年流 | | 证券 | 36.26 | -5.15 | 162 | | 创新药 | 25.83 | 32.35 | 127 | | 证保 | 23.45 | 17.44 | 114 | | 食品饮料 | 16.8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7-29 16:54
工业经济基本盘巩固措施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并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 [1] -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 - 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1]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并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1] - 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1] 重点产业链与资源保障 - 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并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1] - 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1] 绿色发展与资源回收 -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2] -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2] 数字基础设施与通信技术 -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 [2] - 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并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 [2] 企业培育与行业治理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 - 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 [2]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 [2] - 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并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2]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2] 规划与改革推进 - 加快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并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
中国工信部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突出“强筋壮骨”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21:38
扩大内需与工业经济巩固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以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 [1]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并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1] -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 [1] 重点产业链发展与风险应对 - 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并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1] - 推动优化重点产业链全球布局以应对风险挑战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 [1]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 [1] - 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1] 数字技术赋能与工业融合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 [1]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并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1] 绿色发展与管理 - 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2] -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2] 信息通信业发展与优化 - 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并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2] - 全面推广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并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 [2] 企业培育与服务改进 - 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 [2] - 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并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 [2] 行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 - 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并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2] - 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