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
搜索文档
两大央企合体,国运之战提速!2000亿超级工程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48
藏粤直流工程概况 -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由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合作建设,由两网联合成立的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运营 [1] - 工程是首个跨过中国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额定输电容量达1000万千瓦,线路全长2681公里,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度绿电 [1][7] - 工程将穿越197公里超高海拔区、高寒冻土、地震断裂带以及37公里无人区,近90%线路穿行于山地之间,30%位于高山大岭区域 [8] 西藏新能源资源潜力 -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0136万千瓦,占全国29%,居首位;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000万千瓦,占全国20.3%,居第二位 [3] - 西藏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500小时以上,拉萨周边可达3400小时,水平线太阳能总辐射水平显著高于新疆、四川 [3] - 西藏是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区,高温地热能居全国之首,但当前电力总装机规模仅109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50%,与新疆1.12亿千瓦装机规模相差两个数量级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挑战 - 西藏本地消纳能力极低,常住人口不到400万,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千亿左右,周边省份如四川、云南自身为能源大省,无法消纳西藏多余电力 [4] - 西藏地处第一级地理阶梯,海拔4000米,存在高寒冻土等复杂地质条件,向东需跨越地震带上的横断山区,电力外送面临技术和工程难题 [5] - 项目建设积累的经验将为后续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建设提供技术方案与施工标准,成为破解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高压建设难题的"样板工程" [9] 对AI及算力产业的战略意义 - 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未来5年全球算力需求每年增速超50%,大型语言模型训练耗电巨大,GPT-4训练耗电量达2.4亿度 [13][14] - 东部地区集聚全国70%数据产业,但能源资源匮乏;西部清洁能源富集却算力建设滞后,存在算力与能源的区域错配 [15][16] - 工程将西部绿电输往东部,以稳定能源供应与低廉用电成本保障AI产业发展,解决能源瓶颈 [18] 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 工程送端昌都、林芝将受益,吸引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8] - 具体发展路径包括深化水能、太阳能、风能综合开发,延伸装备制造、绿色数据中心等产业链,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19][20][21][22][23][24] - 需加强生态保护与政策支持,与东部建立长效供需对接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建设 [26][28][29]
发改委推动基建REITs扩围探索文旅、养老设施等领域发行
证券时报· 2025-09-13 03:21
市场扩围扩容 - 优先申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的优质基础设施项目 [1] - 加快成熟资产类型项目申报包括收费公路、清洁能源、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 [1] - 加大供热、水利、数据中心等潜在发行空间较大资产类型项目的组织力度 [1] - 积极探索铁路、港口、特高压输电、通信铁塔、市场化租赁住房、文化旅游、专业市场、养老设施等零案例领域发行路径 [1] 扩募支持政策 - 已上市基础设施REITs首次发行满6个月后即可申报新购入项目 [2] - 通过省级发改委或中央企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新购入项目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直接受理、优先评估符合条件的项目以加快推荐进度 [2] 项目申报优化 - 鼓励申报发售基金规模较大、对市场扩围扩容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 [1] - 通过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帮助零案例领域项目尽快满足发行条件 [1]
全国绿氢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新华社· 2025-08-22 09:12
核心观点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 这是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 标志着能源投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1] - 特高压工程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通过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对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形成强大拉动作用[3]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全面提速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额超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 投资结构持续向新能源领域聚集[2] 特高压工程建设 - 宁电入湘工程总投资281亿元 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 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70%创同类工程新高[1] - 工程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 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可满足湖南省1/6用电需求[2] - 今年已投产三条特高压直流工程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计划12月投产 特高压成为清洁能源基地外送重要趋势[3] 能源投资态势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 新增投资持续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2] - 陆上风电投资实现翻倍增长 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集中式光伏投资增长24.5% 分布式光伏投资增长超70%[2]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翻番 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近70% 新型储能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长均超30%[4] 产业发展机遇 - 特高压工程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对电力装备、工程机械、建设施工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强大拉动作用[3] - 衡阳换流站使用双极高端换流变压器等多种设备来自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 实现工程与产业双向赋能[3] - 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绿氢等赛道因能缓解新能源并网不稳定问题 具备较大增长潜力[4]
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能源投资"向绿向新"
新华网· 2025-08-21 15:31
核心观点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投产 标志着我国首条以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正式运行 凸显能源投资向绿色化、新型化加速聚集的趋势 [1][2] - 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增长 上半年重点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 新能源发电、特高压、储能等领域成为投资重点 [2][4]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绿氢等赛道具备显著增长潜力 下半年投资势头预计延续 [2][4] 特高压工程建设 - 宁电入湘工程总投资281亿元 额定送电能力800万千瓦 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可满足湖南1/6用电需求 [1][2] - 配套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 其中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 创同类工程新能源装机新高 [1] - 工程采用新装备新技术 拉动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上下游产业 实现工程与产业双向赋能 [3][4] 新能源投资进展 - 上半年新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 集中式光伏投资增24.5% 分布式光伏投资增超70% 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2] - 广西新疆陆上风电投资额翻番 光热发电投资接近翻番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2][4] - 沙戈荒基地、海上风电等项目加快推进 新疆基地计划12月投产 上海金山海上风电项目完成吊装 [3] 电网及配套投资 - 电网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 特高压成为清洁能源外送重要趋势 智能电网、新型储能投资增超30% [3][4] - 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 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超30% 调节性基础设施投资加速 [4] - 特高压工程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 [3][4]
城市24小时 | 克服“先天不足”,湖南的“外援”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3:59
“宁电入湘”工程投产与湖南能源结构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全面投产,输电距离1616公里,途经六省市 [1] - 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创同类工程新高 [1] - 工程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占湖南最高负荷近10% [2] - 每年可替代湖南标准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相当于10亿棵树年吸收量 [1] - 湖南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同比增4.3%),人均用电3628度,外购电量539亿千瓦时占22.7% [2] - 工程投产后湖南外来电占比将接近30%,但能源对外依存度仍达74.6%,需再建3-4条外电通道使外电占比超40% [2] 区域能源战略与政策动态 - 湖南代表团2023年及2025年全国两会均提交能源建设建议,要求加大“宁电入湘”“疆电入湘”支持力度 [1][3] - 建议将“疆电入湘”纳入国家“十五五”电力规划,并推进遵义—吉安天然气管道怀化—衡阳段建设 [3][4] 地方产业发展与政策目标 - 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2024年营收超9000亿元,2025年有望成为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6] - 重庆计划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7] - 东莞修订人才入户政策,放开学历及技能类人才年龄限制,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入户渠道 [8] 消费趋势与户外经济 - 小红书报告显示“周末短途户外”成城市主流生活方式,北京上海笔记曝光量分别达18.96亿次和14.88亿次 [11] - 北京户外内容搜索量同比增72%,上海发布量同比增108%,西藏云南新疆为自然探索热门目的地 [11] 外贸与产业运行数据 - 深圳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8万亿元(同比持平),结束连续6个月负增长 [12] - 出口1.56万亿元(降5.4%),进口1.02万亿元(增9.4%),一般贸易占比54.9% [12]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9万家(同比增2300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占近七成 [12] 行业监管动态 - 西安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及特惠单,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9] - 广东清远、河南开封、江西鹰潭等多地已要求平台禁止强制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9]
大国工程看新疆丨这条特高压够绿!——走近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项目概况 - 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份 [1] - 工程即将竣工,使命是将西北的清洁能源输送至重庆 [1] 绿色能源特征 - 工程配套电源总装机1420万千瓦,其中风、光、热等新能源装机达10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创下同类工程新高 [2] - 建成后每年可向重庆送电360亿千瓦时,其中超过180亿千瓦时来自风力和光伏发电,相当于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50万吨 [2] - 工程采用“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模式,1020万千瓦新能源与400万千瓦火电协同调节,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2] 技术创新与工程挑战 - 工程面临风、冰、寒、山四重极限挑战,有316千米线路位于大风区,全年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达115天,另有54.78千米线路需在东天山酷寒环境架设 [3] - 建设首次采用落地双摇臂抱杆技术,抗风能力提升50%,施工效率提高一倍,部分区段采用新设计铁塔,塔重共增加超4600吨 [3] - 通过7条索道组成“空中走廊”解决山区运输难题,单条索道最大运输重量达8吨,将塔材运输周期从15天缩短至5天 [3] - 换流站14台换流变压器单台容量约40万千瓦,实现了±800千伏换流变压器100%国产化 [3] 经济与产业影响 - 哈重直流工程直接投资286亿元,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并激活4万余人的就业市场 [5] - 工程直接拉动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0亿元,促进了塔筒、叶片等核心部件的本地化全流程制造,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依托特高压通道,当地正构建“风光储输造”一体化产业集群,一个年产值数百亿元的绿色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5]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工程建成后将助力新疆成为全国能源战略保障基地,形成外送规模超3300万千瓦的“三直两交”输电通道 [6] - 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第四条直流和第三条交流外送通道的建设,以将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6]
雅下水电站行情继续演绎,建材ETF(159745)、基建ETF(159619)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05
雅下水电站行情及基建建材板块表现 - 建材ETF(159745)大涨6.76%、基建ETF(159619)大涨6.44% [1] 需求端分析 - 新增需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涉及水电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高压输电、设备制造、民用爆炸、水泥建材供应等多个产业链环节 [3] - 存量需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后续配套政策有望加快出台落地,拉动建材和基建相关更新需求 [3] 供给端分析 - 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包括钢铁、建材等在内的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建筑企业联合倡议反内卷,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政策助推和企业配合有望优化行业格局 [3] 投资逻辑 - 顺周期板块估值逻辑从"弱预期-弱现实"转化为"强预期-弱现实",底部区域逐渐清晰,配置性价比凸显 [4] - 建材、基建、钢铁等板块有望直接受益于"超级工程"落地投建,业绩和估值存在较大扩张空间,相关ETF包括建材ETF(159745)、基建ETF(159619)、钢铁ETF(515210) [4]
南瑞助力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低端送电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13:36
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概况 - 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2] - 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800万千瓦[2] - 线路全长1616千米,起于宁夏中卫市中宁换流站,止于湖南衡阳换流站[2] - 预计9月整体竣工投产,目前双极低端已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1][2] 南瑞集团技术参与情况 - 旗下多单位协同参与高压交流保护装置、低压保护测控装置、换流阀、通信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2] - 变电公司部署自主研发NSR-300系列高压保护、NSR-3600系列低压测控装置[3] - 中电普瑞为中宁换流站提供4套晶闸管换流阀及配套设备,已完成219项试验[5][8] - 信通科技建设1600千米智能光纤通信网络,单纤传输容量达100Gbps[7][11] 技术创新亮点 - 衡阳换流站实现交流系统"零缺陷"投产[3] - 中宁站阀冷系统采用自主可控型抗风沙低噪声"空串水"外冷设备[9] - 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带宽较传统方案提升10倍[7] - 衡阳站调相机外水冷系统首次应用扩大单元制工艺流程[9] 工程建设进展 - 已完成双极低端送电[1] - 调试阶段实现设备一次上电、一次解锁成功[5] - 通信系统实现跨区通信"零中断"[7] - 武汉南瑞完成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项目[12]
城市24小时 | 动真格了?江苏“十三妹”想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3:01
常州足球发展 - 常州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包括青少年足球发展、校园足球普及、专业队伍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及体育与文旅融合 [1] - 常州在"苏超"联赛中表现不佳(前五轮零分零进球),但通过创意营销(如9.9元门票套餐、A级景区免票、恐龙文创等)获得网络热度 [1] - 常州此前已有多项足球发展政策:2021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校园足球布局和专项资金投入,2023年《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足球产业布局和赛事引进 [2] - 常州足球面临职业俱乐部缺失、球员外流、青训薄弱等问题,计划借鉴南通经验(构建"特色学校+训练营+职业队"体系)实现"逆袭" [2][3][4] 四川文旅产业 - 四川省委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文旅产业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800亿元、旅游总花费2万亿元,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5] - 计划引育文旅链主企业,打造特色文旅业态,到2030年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5] 低空经济 - 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实现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等服务 [6] 水利工程 - 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拟选址宁夏中卫,总用地119.1494公顷(农用地99.020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等 [7][8] 能源基建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投运,初期送电能力400万千瓦,9月将达800万千瓦,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输电通道 [9] 轨道交通 - 长三角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开工,全长132公里,连接沪苏浙(上海水乡客厅站-杭州萧山机场),被称"超级地铁" [10] 旅游产业 - 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榜单显示:2024年县域平均接待游客580.79万人次(+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44个县域收入超200亿元 [13] - 浙江(34席)、四川(11席)、江苏(7席)领跑百强县,新疆90个县域实现旅游指标双增长,阿勒泰市首次入围百强 [13][15] - 内河航运发展显著:2024年我国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2012年的2.3倍),货运量49.5亿吨(2012年的2.2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