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
搜索文档
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267个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4:10
招商引资总体成效 - "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267个,落地项目6132个,项目落地率达到84.4% [1] - 借助投洽会、消博会、哈洽会等省内外平台密集组织招商对接,并搭建亚布力论坛企业恳谈会、外资企业龙江行等省级招商平台 [1] - 赴瑞士、沙特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形成一批招商引资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1] 招商引资项目结构 - 签约落地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849个,占总落地项目的13.8% [1] - 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等六强企业项目435个,总投资额达6050亿元 [1] - 聚焦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 [1] 营商环境与服务能力 -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在黑龙江投资信心 [1] - 深耕黑龙江省多年的双城雀巢、凯斯纽荷兰等外资企业持续扩能增资,对黑龙江省营商环境投出信任票 [1]
宏观研究:PMI走势弱于季节性,投资性需求应阶段性加力
中邮证券· 2025-11-04 14:26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报告 发布时间:2025-11-04 从当前时点往后看,关注三点内容:一是关注"反内卷"升温。 "反内卷" 是全年政策基调,若价格再度走弱,年内政策存在升温预 期,将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力度;二是短期或可关注金 融支持稳地产相关政策,如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加大保障性住房再 贷款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房亦是政策抓手之一;通过扩大城中村改 造的库存购置和现金补偿实现去库存(详见报告《高频数据看货币政 策加力的必要性》);三是四季度或提前部署明年财政政策。例如提 前下达明年政府债务限额、提前增发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为 "十五 五" 开局开门红做好铺垫。若该预期兑现,货币政策有望同步宽松以 配合财政发力,维持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 风险提示: 海外主权债务风险走高;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 预期。 近期研究报告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学习》 - 2025.10.30 宏观研究 PMI 走势弱于季节性,投资性需求应阶段性加力 核心观点 从 9 月 PMI 指数来看,供需两端放缓,制造业景气度转入荣枯线 之下。从分项来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约问题,前期生产 端回暖并未传导至需求端 ...
前三季度十大经济强省“门槛”跃上4万亿元台阶——地区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彰显
经济日报· 2025-11-04 06:31
经济总量与区域格局 - 全国31个省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多个省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1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或持平于全国5.2%的平均水平 [1] - 经济总量前十省份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其中广东和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双双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5176.98亿元和102811亿元 [2] - 山东和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7115亿元和68495亿元,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同处4万亿元区间,上海和湖南经济总量首次跃上4万亿元台阶 [2] - 前十强省份的经济门槛由去年同期的3.7万亿元抬高至4万亿元 [2] -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超过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近四分之一,且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3] 经济增长速度 - 21个省份增速跑赢或持平于全国5.2%的平均增速,其中中西部地区省份有13个 [3] - 西藏同比增长7.1%增速领跑,甘肃同比增长6.1%连续15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同比增长6% [3] - 宁夏同比增长5.8%,浙江同比增长5.7%,山东、河南、北京增速均为5.6%,四川、上海、河北、新疆增速均为5.5% [3] - 江苏、湖南、安徽、江西增速均为5.4%,陕西、重庆、广西、吉林增速均为5.3%,福建同比增长5.2%与全国水平持平 [3] 外贸韧性表现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八成 [4] - 浙江省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站上4万亿元、3万亿元、1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安徽省货物进出口总额7262.5亿元,同比增长15.7%,河南、湖北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4] 消费与投资需求 - 海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大宗商品交易、家具家装消费、汽车销售、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持续高速增长 [5] - 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2%,在经济大省中名列前茅 [5] - 在文体活动带动下,江苏省规模以上艺术表演场馆前8个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 [5] - 北京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超八成,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相关项目为主要带动力量 [5] 创新动能与产业发展 - 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 [7] - 江苏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7%、10.3%,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7] -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7% [7] - 河南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6%,为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 [7] - 湖北省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5.8个百分点 [7] - 重庆市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增速达80.4% [7] - 北京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7] - 湖南省规模以上研究和试验发展前8个月营业收入增长41.9%,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1% [7] - 河南省微短剧产业链带动影视节目制作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107.8% [7]
河南18城三季报全部揭晓丨极刻
搜狐财经· 2025-11-01 19:47
河南省整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 [2] - 全省18个城市及地区中有15个城市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2%,其中13个城市增速跑赢或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 [2] - 漯河市和许昌市以7%和6.6%的增速领跑全省,南阳市、鹤壁市、焦作市增速分别为6.5%、6.4%、6.4% [2] 核心城市经济引领作用 - 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GDP总量稳居全省前三,其中郑州市GDP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5.4% [4] - 三市作为核心增长极,合计贡献全省接近四成的经济总量,具体占比分别为郑州22.9%、洛阳9.12%、南阳7.67% [6] - 洛阳市GDP增速达5.8%,分别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速0.6和0.2个百分点 [4]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支撑 - 郑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和11.8% [4] - 洛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6% [4] - 南阳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快于规上工业增速8.8个百分点 [6] 消费与投资格局 - 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工业韧性强、消费动能足、投资分化收敛”格局,70%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以上 [7] - 许昌、开封、焦作、驻马店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7%及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2% [7] - 已公布数据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4.4%以上,各地投资增速差距有所缩小 [7] 产业发展与政策导向 - 未来河南省将聚焦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城市有望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下优化增长结构 [9] - 县域经济有望通过特色产业集聚与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夯实全省经济增长底盘 [9] - 四季度工作全面展开,会议强调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持续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工作 [9]
10月PMI降至49.0%:制造业景气度放缓,新动能与服务业支撑经济韧性
华夏时报· 2025-11-01 10:32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断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 [2]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 [2] 制造业供需分析 - 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自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 [3] - 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回落 [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至45.9%,外需压力显现 [4] 制造业内部结构分化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5%,装备制造业PMI为50.2%,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新动能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5] - 消费品行业PMI为50.1%处于扩张区间,而高耗能行业PMI为47.3%,较上月有所回落,景气有所分化 [5]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产需活跃 [4] - 纺织服装服饰、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行业供需偏弱 [4] 非制造业表现 - 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0.1个百分点至50.1%,重返扩张区间 [2][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在节日效应带动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6] - 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带动,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加快增长 [6] 建筑业与基建投资 - 10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7]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显示基础建设投资活动加速启动 [7] - 政策发力为基建投资提供支撑,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投放 [7] 企业预期与展望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多数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56.1%的较高景气水平,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7]
中采PMI点评(25.10):10月PMI偏弱的“三大症结”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21:18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较前值回落0.8个百分点,剔除供应商配送影响后实际回落1个百分点至49%[1][7] - 非制造业PMI为50.1%,较前值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1][6] 生产指数显著走弱 - 生产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时隔6个月再度落入收缩区间,回落幅度明显弱于季节性[1][7] - 采购量指数下降2.6个百分点至49%,下行幅度超过新订单指数[11] 需求结构内外分化 - 新订单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内需订单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2%[13][15]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至45.9%,为年内次低点[2][13] 行业影响与政策因素 - 高技术、装备制造、消费品行业新出口订单分别下降3.5、3.3、2.1个百分点,PMI相应下滑[2][13] - 高耗能行业PMI进一步下滑至47.3%,建筑业PMI下降0.2个百分点至49.1%[3][17] - 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如5000亿元债务结存限额)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3.6个百分点[3][17] 非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PMI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2%,从业人员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46.1%[4][21] - 节日效应带动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21]
供需双弱,价格分化
天风证券· 2025-10-31 20: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PMI数据呈现“制造业回落、非制造业微升”组合,制造业PMI超季节性回落,呈“供需双弱”格局,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可能边际放缓 [3][9] - 10月制造业供需双弱,新出口订单下滑,价格上“上游热、下游冷”,中下游加工行业利润承压 [4][10] - 10月非制造业中服务业有韧性,建筑业回落,但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继续改善 [5][6][11][12] 各部分总结 10月制造业PMI情况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较前值降0.8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水平;非制造业PMI为50.1%,较前值升0.1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较前值降0.6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 [3][9] - 制造业PMI超季节性回落,“供需双弱”,主因“十一”长假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生产和内需同步回落及国际环境复杂出口景气度下滑 [3][9] 10月制造业供需与价格情况 - 供需方面,10月生产指数为49.7%,比上月降2.2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以下;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降0.9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为45.9%,比上月降1.9个百分点,为年内次低,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致相关行业出口下滑 [4][10] - 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2.5%,比上月降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为47.5%,比上月降0.7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剪刀差阔至5个百分点,中下游加工行业利润承压 [4][10] 10月非制造业服务业与建筑业情况 - 服务业PMI为50.2%,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及“双十一”促消费活动带动部分行业,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景气度偏弱,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企业信心强 [5][11] - 建筑业PMI为49.1%,比上月降0.2个百分点,仍在荣枯线以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比上月升3.6个百分点,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改善 [6][12]
2025年10月PMI点评:双节弱化9、10月制造业PMI表现
招商证券· 2025-10-31 17:39
制造业PMI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0.8,跌至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且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1][4] - 生产指数为49.7,环比下降2.2;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下降0.9,均回落至收缩区间[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环比下降1.9,为今年次低点,仅高于4月美国对等关税推出时[4] - 行业表现分化,环比变动为基础原材料>消费品制造>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4] 服务业与建筑业PMI表现 - 10月服务业PMI为50.2,环比微升0.1,节日效应带动接触型服务业景气度超60%[1][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持续位于高景气区间,显示企业信心较强[4] - 10月建筑业PMI为49.1,环比下降0.2,处于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1][4] - 房土木工程建筑指数环比升幅大于5,升至55以上景气区间,基建活动有加速启动迹象[4] 未来展望 - 11月制造业有望因“双十一”、圣诞需求及中美贸易共识而回升,但需政策发力显效[4] - 四季度基建资金投放及转化预计提速,但建筑业PMI回升幅度或有限,仍处历史低位[4] - 11月服务业消费因假期效应消退和天气转冷可能回落,“双十一”或提供一定支撑[4]
博时基金市场异动陪伴10月31日:沪深三大指数调整,创业板指跌超2.3%
新浪基金· 2025-10-31 15:23
市场表现 - 10月31日,沪深三大指数调整,创业板指下跌超过2.3% [1] 市场调整原因解析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共识,利好落地后部分资金选择阶段性兑现收益 [2] - 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回落,显示制造业活动出现短期波动 [2] - 主要指数在前期积累一定涨幅后,自身存在技术性整固需求,叠加部分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波动,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抑制 [2] 经济数据结构性亮点 - 10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2]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2]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中美经贸关系的缓和迹象有望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但具体实施细则仍需观察 [3] - 考虑到前期政策预期已部分兑现,市场可能进入阶段性震荡整固期,等待更多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的确认 [3] - 配置方面建议保持均衡,或可关注受益于贸易环境改善的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内需修复背景下消费品和服务业的景气回升机会 [3] - 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力,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空间打开,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释放,A股市场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稳、动能足、质效升、韧性足、潜能大
新华财经· 2025-10-31 13:37
宏观经济运行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1] 产业发展动能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9%和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和0.8个百分点 [1]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12.2% [1] - 民用无人机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2%和29.8% [2] - 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7%和46.9% [2] 企业效益与出口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2] - 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 [2] - 前三季度货物出口保持7.1%的增速 [2] -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和9.6%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速连续8个月提升 [2] 消费与服务业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 [2] - 随着免签政策实施,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