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期货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连环反制,美指期货等暴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20:24
市场反应 - 美指期货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幅达3.26% 标普500指数期货下跌3.02% 道琼斯指数期货下跌2.97% [3][4] - 美国2-5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下跌20个基点 其中2年期收益率跌近5% 创2022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4][5] - 欧洲股市大幅下挫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6.84% 爱尔兰综指跌5.51% 瑞士SMI跌5.07% 德国DAX跌4.75% [7][8] - 商品市场波动 LME伦铜 现货白银 纽约期银盘中跌幅均接近2% [9] - WTI原油价格暴跌8.13% 最低触及60.81美元/桶 [11][12] 中方反制措施 - 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实施 [13][21] - 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14] - 对进口医用CT球管启动反倾销调查 涉及美国和印度产品 [15] - 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包括钐 钆 铽 镝 镥 钪 钇 [16] - 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涉及高粱 禽肉骨粉和禽肉产品 [18] 事件背景 - 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中方已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17]
两会|罗卫:以投资者为本,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
券商中国· 2025-03-09 21:11
强化资本市场监管执法 - 建议在北京上海试点金融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 实现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一站式"处理 提升审判效率和司法权威 [3][4] - 深圳金融法庭已率先探索证券期货纠纷案件"三合一"改革 有利于统一司法标准并提升投资者救济效率 [4] - 监管执法需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原则 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5][9]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 - 当前该罪名因条文原则性过强、经济损失认定标准模糊 导致刑事追责案件数量较少 [4] - 证监会联合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已推动司法解释制定工作 目前研究较为成熟 建议尽快出台细则 [4] 投资者保护监管措施 - 2024年证监会对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定增减持套利"案罚没超2亿元 打击"以合规掩盖违法"行为 [6] - 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追责体系 实现全链条追责与投资者赔偿 [6][11] - 强调精准执法 需区分违法行为严重程度 对主动改正者从轻处罚 同时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10] 监管与市场活力平衡 - 规范市场秩序是激发长期活力的基础 严打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可重塑市场诚信生态 [9] - 需防治并举 既重点打击恶性违法行为 也通过源头治理遏制苗头性问题 [11] - 强化与司法系统协同 优化行政刑事衔接机制 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11]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罗卫:以投资者为本 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
证券时报· 2025-03-09 16:43
强化资本市场监管执法 - 建议在北京上海试点金融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实现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一站式"处理,提升审判效率和司法权威 [4][5] - 深圳金融法庭已率先探索证券期货纠纷案件"三合一"改革,试点有利于推进国家金融战略和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5] - 加快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因条文原则性较强导致刑事追责案件较少,目前相关研究已成熟 [3][5] 监管执法"投资者为本"理念 - 坚持从严执法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如中核钛白案罚没超2亿元 [7] - 坚持精准执法,既要打击违法者又要防止误伤,强调"打首恶"与"惩帮凶"并举 [8] - 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立体追责体系,让投资者获赔偿且违法者付出代价 [9] 监管与市场活力平衡 - 监管执法需弥补市场失灵,严惩违法行为不会抑制市场活力,反而通过规范秩序保障长期活力 [11][12] - 区分违法行为严重程度,对主动改正者从轻处罚,运用先行赔付等机制平衡执法力度与温度 [13] - 注重源头治理和防治并举,强化与公安司法机关协同,提高违法成本 [13][14] 监管能力建设 - 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优化从线索发现到刑事移送的全流程衔接 [9] - 推动证券违法领域民事赔偿、刑事追究司法解释出台,细化执法制度"颗粒度" [9] - 加强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结合中小投资者需求提升监管针对性 [9]
大消息!香港,重磅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2-28 07:22
香港证监会持仓限额调整 - 香港证监会建议将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期货及期权合约持仓限额分别提高50%、108%及43%至15000、25000及30000份[1][2] - 调整背景为香港股市过去10年大幅增长,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市值分别上升约60%和250%,成份股日均成交额分别增长约160%和300%[3][4] - 截至2024年10月,恒生指数衍生工具持仓限额名义价值仅占未平仓合约总数的4%或总成交额的8%,显示限额提升空间[4] 香港金融市场优化措施 - 港交所优化股票交收费结构,取消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元收费限额,新规将于2025年6月生效[6] - 香港证监会支持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措施,包括筹备"科企专线"以简化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流程[6] - 计划研究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并探讨设立退市后场外交易机制[7] 香港交易所2024年业绩 - 2024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22374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9][10] - 股东应占溢利1305亿港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上升31%至64亿港元,净利润同比上升46%至38亿港元[9][10] - 2024年新股集资额880亿港元全球排名第四,债券通北向通成交金额及投资者数创新高[10] 市场机构观点 - 里昂将港交所目标价上调至374港元,预计IPO复苏和南向资金流入为2024年主要动力[11] - 摩根士丹利将港交所目标价上调至450港元,预测2026年日均成交额将达2000亿港元[11]
港股不休息,继续暴涨
猫笔刀· 2024-10-02 22:12
香港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暴涨6.2%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7.08%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8.53% [1] - 港股账户扭亏为盈 此前亏损超250万港元 [1] - 离岸资金主导港股暴涨 南下交易通道关闭期间仍大幅上涨 [4] A50期货市场动态 - A50指数期货从14000点上涨至15066点 涨幅达7.6% [2] - 期货合约每点价值1美元 15000点对应约15000美元/手 折合10万人民币 [4] - 交易量从冷清期10-15万手激增至50-80万手 对应市值500-800亿人民币 [4] - 每日交易时间达20小时 仅北京时间凌晨5-9点休市 [4] 行情性质分析 - 排除超跌反弹逻辑 因涨幅已远超2950点技术位 [4] - 超越政策救市范畴 境内外资金共同推动中国资产上涨 [4] - 可能属于对前期低估值的暴力纠偏 存在追赶海外市场的补涨空间 [4] A50指数构成 - 由富时罗素编制 包含50只A股大盘股 [4] - 成分股总市值约占A股市场三分之一 [4] - 与上证50指数具有较高相似度 [4] 期货市场机制 - 新加坡交易所为民营机构 未受国内监管约束 [4] - 多空双方互为对手盘 盈亏内部结算 不直接影响A股市场资金 [4] - 保证金比例通常在5%-15%之间 近期因波动加大而提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