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20251003-20251010):美政府“关门”难解,欧美股市多数调整-2025101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2 18:47
全球市场动态 - 美国政府自10月1日起关门超过10天,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欧美股市多数下跌[3][7]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8个基点至4.05%,美元指数上涨1.13%至98.8[3][7] - COMEX黄金价格上涨2.71%,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3.78%[3][7] 资金流向 - 过去一周外资总体流入中国股市3.53亿美元,其中主动基金流出0.40亿美元,被动基金流入3.93亿美元[3][19][21] - 美国固收基金本周流入182.7亿美元,权益基金流入178.6亿美元;日本权益基金流出23.6亿美元[3][16] - 美股资金流入医疗保健(8.1亿美元)、金融(8.1亿美元)和材料(3.3亿美元)行业,科技(-14.1亿美元)流出较多[22] 资产估值 - 标普500和德国DAX的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位于10年来的94.7%和93.1%,估值较高[3][33] - 上证指数、恒生国企和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分位数修复至50%以上,但绝对估值水平仍低于美国[3][33] - 巴西圣保罗、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的ERP分位数较高,显示中国股市具配置价值[3][33] 风险情绪指标 - 标普500认沽认购比例从10月6日的1.03升至10月10日的1.19,市场对冲需求上升[3][42]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股价超过5日均价的比例仅13%和12%,动量较弱[43][47] - 沪深300期权在4650-4800价位持仓量上升,但市场对高价位弹性预期减弱[3][61] 经济数据与预期 - 美国9月制造业PMI边际走强至49.1%,但新订单PMI边际走弱至48.9%[66] - 中国9月制造业PMI边际回升至49.8%,但仍低于荣枯线[67] - 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30%,12月降息至3.5%-3.75%的概率为91.70%[3][68][72]
9月私募调研A股上市公司近2800次!看上了啥?
上海证券报· 2025-10-12 15:25
私募调研总体情况 - 9月共有979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合计调研频次达2789次[3] - 调研活动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529只个股[3] - 其中41家百亿级私募参与调研,覆盖27个行业中的189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为318次[3] 受青睐的行业板块 - 电子行业是私募调研频次最多的行业,78只个股被调研,合计调研频次达554次[6][7] - 机械设备板块紧随其后,86只个股被调研,合计调研频次为444次[6][7] - 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和基础化工行业同样受关注,被调研频次均不少于100次,被调研个股数量均高于30只[6] - 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板块备受私募青睐[1] 重点调研个股 - 迈威生物(医药生物)是9月最受关注的个股,获得88家私募扎堆调研,当月股价上涨2.33%[4][5] - 澜起科技(电子)被调研71次,当月股价上涨25.96%[4] - 炬光科技(电子)被调研67次,当月股价上涨17.47%[4] - 晶盛机电(电力设备)被调研63次,当月股价大幅上涨50.85%[4] 私募布局逻辑与市场观点 - 私募看好中国权益资产的基本面、资金面和趋势支撑,认为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演绎[1] - 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科技、医药板块以及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工程机械、化工行业龙头股被重点关注[1] - 市场观点认为美联储降息、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以及中国经济逐步修复过程中,中国资产值得深入挖掘[5] - 美元走势趋弱将促使全球资金寻求成长性机会,A股因估值合理及优势产业驱动可能成为国际资金关注方向[5] - 淡水泉在9月兑现部分收益,同时增配景气度上行确定性更高的电子板块头部企业及优质医药公司[8]
私募调研步履不停,近2800次调研!看上了啥?9月调研次数排名前十个股出炉
上海证券报· 2025-10-12 15:21
私募四季度的布局思路,可在9月调研路径中窥得端倪。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超900家私募参与到A股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中,合计调研近2800次。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板块备受青睐,接受私募调研的频次居前。 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大量海外资金和居民财富重新配置,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中国权益资产的基 本面、资金面和趋势上都有支撑,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演绎,尤其是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科技、医 药板块,以及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工程机械、化工行业龙头股,值得重点关注。 私募调研步履不停 9月以来,市场震荡加剧,但私募调研依然火热。 煜德投资近日发布观点分析称,回顾过往的巨大行情,政策效应和产业革命共振往往是共同的驱动力。 如今国内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AI技术革命也日新月异,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诸多可为的配置机会, 资源价值重估和创新成长两个核心方向值得挖掘。具体来看,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煤炭行业、科技创 新领域的优质企业、中国优势制造业出海的机会,是接下来布局的重点。 从个股来看,创新型生物制药龙头企业——迈威生物备受私募关注,9月获得了88家私募扎堆调研,其 中不乏淡水泉、高毅 ...
利好来了,七部门重磅部署;国家医保局严查药品“阴阳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7:21
今日关注 1、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多项主要任务,强调要加强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 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 2、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10月12日至15日举办。 宏观经济 1、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高度关注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问题线索,严 肃核查处置"阴阳价格"问题。 2、1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计划每天安排开行旅客列车超1.3万列、货物 列车超2.3万列。 3、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 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15个 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十四 五"期间,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 3000多万群众。 4、央行就《金融机构客户受益所有人识别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办法》 ...
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A股估值扩张,有色金属行业继续领涨
西部证券· 2025-10-11 20:45
核心观点 - 本周A股市场总体估值呈现扩张态势,有色金属行业在国庆期间利好因素推动下继续领涨 [1][8] - 从不同估值维度比较,部分行业展现出低估值与高盈利能力或高增长预期的特征,例如石油石化、农林牧渔以及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基础化工、传媒等行业 [2][3][54][57] - 股市相对于债市的吸引力本周有所下降,风险溢价和股债收益差均出现收窄 [3][60][64] 本周估值概览 - A股总体PE(TTM)从上周的22.36倍升至本周的22.78倍,PB(LF)从上周的2.17倍升至本周的2.21倍,显示整体估值扩张 [10] - 有色金属行业整体PB(LF)处于历史87.8%分位数,其中细分行业铜、铝、锂、黄金的PB(LF)分别处于历史92.1%、96.3%、40.7%、83.6%分位数,锂行业估值提升空间相对更大 [1][8] 各板块估值变化 - 主板PE(TTM)从上周的17.76倍升至本周的18.00倍,PB(LF)从上周的1.82倍升至本周的1.84倍 [17] - 创业板PE(TTM)从上周的81.61倍升至本周的82.22倍,扩张幅度高于主板但低于科创板,PB(LF)从上周的4.85倍微升至本周的4.88倍 [19] - 科创板PE(TTM)从上周的272.77倍大幅升至本周的276.66倍,PB(LF)从上周的6.72倍升至本周的6.81倍 [21] - 算力基建(剔除运营商/资源类)的相对PE(TTM)从上周的5.80倍降至本周的5.66倍,相对PB(LF)从上周的5.69倍降至本周的5.54倍 [23] 大类行业估值分位数分析 - 从PE(TTM)看,可选消费、中游制造、大消费、周期类、中游材料的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均高于历史中位数,其中可选消费和中游制造高于历史90%分位数;资源类、必需消费则低于历史中位数,服务业、金融服务、必需消费的相对估值低于历史10%分位数 [27] - 从PB(LF)看,TMT、中游制造、可选消费的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均高于历史中位数;金融服务、必需消费则低于历史中位数,其中大消费、必需消费的相对估值低于历史10%分位数 [29] - 从全动态PE看,可选消费、中游制造、TMT、周期类的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均高于历史中位数,其中可选消费、中游制造绝对估值高于历史90%分位数;资源类、必需消费则低于历史中位数,其中必需消费相对估值低于历史10%分位数 [37] 一级行业估值特征与投资机会 - 基于PB历史分位数(赔率)和ROE历史分位数(胜率)的综合比较,石油石化、农林牧渔等行业当前显示出低估值高盈利能力的特征 [54] - 基于全动态PE(赔率)和2025-2026年一致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速(胜率)的综合比较,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基础化工、传媒等行业兼具低估值与高业绩增速的特征 [57] - 部分一级行业估值处于极端水平,例如商贸零售、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的PE(TTM)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均高于历史90%分位数;而非银金融、房地产、综合、钢铁等行业则低于历史10%分位数 [41] 股债性价比变化 - 从静态估值看,A股非金融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的0.80%降至本周的0.76%;股债收益差从上周的-0.19%降至本周的-0.24% [60] - 从动态估值看,A股非金融重点公司全动态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的2.76%微升至本周的2.77% [64]
港股打新罕见万倍认购 香港IPO市场为何能不断刷新认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1 19:37
作为今年首支登陆香港创业板(GEM)的公司,金叶国际的募资规模极为迷你,这为造就惊人的认购倍数提供了条件。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收2.15港元,较 0.5港元的发行价飙涨330%,成交额达1.3亿港元,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关注度。 港股IPO市场正不断以新面目示人,认购倍数更是不断刷新认知。 10月10日,金叶国际集团(08549)以超过1.15万倍的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成为港股史上首只"万倍认购股",将打新热情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金叶国际仅是年内港股IPO火爆现象的冰山一角。一个更为深刻的趋势是,截至目前,年内超千倍认购的新股已多达18只。与此同时,新股首日破发率骤降 至23.18%,创下近九年新低。 赚钱效应的强势回归,并非无源之水。中信证券研究分析指出,其背后是制度、资金与产业的三重坚实支撑,港交所持续的制度优化吸引了更多企业;充裕 的市场流动性为打新提供了弹药;而新经济公司比重的增加,则重塑了市场的产业逻辑。 在这一派火热景象之下,作为港股IPO"定盘星"的基石投资者,其布局逻辑的演变同样揭示了市场深层的理性选择。纵观今年市场,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资金 正愈发向优质龙头企业集中。龙头企业凭借清晰的商业模式和 ...
退到“墙角”的“私募大佬们”
36氪· 2025-10-11 07:44
核心观点 - 部分知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如林园、但斌)因坚守传统投资风格,其产品业绩在过去一年显著落后于市场 [1][2][3][4] - 业绩落后的核心原因是其重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传统消费板块,而未能参与市场主流的热门科技板块(如AI、半导体)行情 [14][15][16] - 这种坚守源于其长期形成的“买入并持有”投资理念及对特定行业(如“老年人经济”、白酒文化)的长期看好,但正面临市场风格持续不切换的巨大压力 [18][25][26] 林园投资业绩表现 - 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9月30日)林园投资部分产品出现两位数净值回撤,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50%,业绩差距超过30个百分点 [7][8] - 2024年二季度后,当市场热门股上涨时,林园产品净值反而走向相反方向,几乎“完美”错过近一年行情 [10] - 在百亿私募近一年业绩榜单中,林园投资多只产品居于末端 [3][7] 林园投资持仓分析 - 产品净值主要受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贸零售等传统板块的负贡献拖累,其中食品饮料公司持仓对净值拖累最为明显 [15][16] - 尽管在公用事业、电子、钢铁和银行等板块的持仓产生正向收益,但不足以弥补在食品饮料单一行业上的损失 [16] -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于其熟悉的传统领域,对AI、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科技领域几乎“视而不见” [14] 林园投资逻辑与理念 - 投资框架建立在“长期重仓,买了不卖,永远不卖”的底层逻辑上,对持仓标的的选择标准极为严苛 [18] - 明确看好中医中药等“老年人经济”赛道,预测其未来十年符合增长率接近双位数以上 [18] - 认为白酒板块依然低估,其坚守已超越财务分析层面,上升到文化自信与人性需求的维度 [18] - 配置思路偏向高股息、稳定现金流资产(如食品饮料、公用事业),与市场追逐成长性的偏好形成对比 [18] - 对科技股投资“没有把握”,难以预测未来龙头公司,承认“这个钱我赚不到” [18] 但斌投资业绩对比 - 东方港湾但斌旗下产品业绩出现显著分化,其打榜产品近一年收益超过25个百分点,但名下另有产品收益同期仅有12%,后者显著落后于沪深300指数 [27] - 表现逊色的产品与林园多只产品共同居于百亿私募近一年业绩排名的尾部 [27][28] - 业绩分化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产品对美股AI板块的重仓力度不同,表现落后的产品或是其A股组合的“样本”,展现了其“传统思维” [28] 历史背景与行业现象 - 当前情况与1999年网络股行情中巴菲特、老虎基金罗伯逊等投资家业绩落后的历史类似 [5] - 回看50亿以上主动权益私募机构,过去一年投资策略走向两个方向:要么跟上市场行情(转向科技大周期、AI、半导体等),要么坚守以往品种和投资思路并面临压力 [12][13] - 林园等第一代成功基金经理的投资体系基石早在多年前奠定,源于对1990年代-200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成功感知,这份成功经验铸就了其今日的“执念” [25]
2025年三季度港股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10-11 06:40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恒生指数累计上涨约33.88%,恒生科技指数领涨,涨幅近45% [1] - 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总额达4,1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74亿港元增长253.30% [1][4] - 股权融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IPO与再融资均实现大幅增长 [1] 股权融资市场概览 - 股权融资总额中,IPO融资规模为1,862亿港元,同比增长233.97%;再融资规模为2,286亿港元,同比增长270.77% [1][4] - 从融资方式分布看,配售是份额最大的融资方式,募集金额2,181.95亿港元,占比52.61%;IPO募集金额1,862.00亿港元,占比44.89% [8][11] - 硬件设备、医药生物和汽车与零配件为募资金额前三的行业,募资金额分别为634亿港元、603亿港元和570亿港元 [12] 首次公开发行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共68家企业在主板成功IPO,较去年同期45家增加51.11% [18] - IPO募集金额合计1,86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58亿港元大幅上升233.97% [21] - 电气设备行业IPO募资规模最高,达436亿港元,主要由宁德时代贡献;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 [25][31] - 前十大IPO项目共募集1,299.54亿港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69.79% [31] 再融资市场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再融资募集总额为2,285.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16.48亿港元大幅上升270.77% [38] - 再融资项目数量为400起,较去年同期298起增长34.23% [38] - 硬件设备行业再融资金额最高,达507亿港元,主要来自小米集团的配售;汽车与零配件和医药生物行业分列二、三位 [42] - 比亚迪股份再融资规模达435.09亿港元,为再融资项目榜首,占再融资总规模的19.04% [48][49] 金融机构业务排名 - IPO保荐规模方面,中金公司以328.13亿港元位居榜首,中信证券和摩根士丹利分列二、三位 [2][52] - 再融资承销规模方面,高盛以308.84亿港元位列第一,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紧随其后 [2][66] - 从承销家数看,招银国际在IPO承销家数排行榜位列第一,参与了35家IPO;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分列二、三位 [64] 中介服务机构表现 - 安永参与了27家IPO,位列核数师排名首位;毕马威和德勤分列二、三位 [72]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参与了28家IPO,位列境内业务律师排名第一;通商和君合律师事务所分列二、三位 [74][75] - 高伟绅事务所参与了13家IPO,位列境外业务律师排名第一 [76]
主力资金 | 2股尾盘获主力资金逆市抢筹
搜狐财经· 2025-10-10 19:45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929.6亿元,其中创业板净流出415.71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396亿元 [1]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50.74亿元,其中创业板尾盘净流出64.69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69.14亿元 [6] 行业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18个行业上涨,建筑材料行业涨幅居首达1.92%,煤炭、纺织服饰、石油石化和美容护理行业涨幅均在1%以上 [1] - 13个行业下跌,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均跌超4%,计算机行业跌3.7%,有色金属、传媒和通信行业均跌超2% [1] - 6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金额居首达5.2亿元,农林牧渔、纺织服饰和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均在1.4亿元以上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金额均超210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104.47亿元,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和汽车等行业净流出均超30亿元 [1]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 - 6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其中15股净流入均超2亿元 [2] - 光刻机概念股新莱应材"20cm"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5.12亿元居首 [2] - 军工股长城军工主力资金净流入4.57亿元,蓝黛科技、广发证券、凯美特气、新特电气等净流入均超3亿元 [2] - 凯美特气、新特电气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7亿元 [2]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净流入1.92亿元,美的集团净流入1.90亿元 [3]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 逾22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其中21股净流出均超10亿元 [3] - 立讯精密和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30亿元,阳光电源、东方财富、胜宏科技、三花智控净流出均超21亿元 [4] - 先导智能净流出18.43亿元,山子高科净流出17.63亿元,领益智造净流出13.36亿元 [5] - 中际旭创、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长盈精密等净流出均超10亿元 [5] 尾盘个股资金流向 - 15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均超4000万元,其中2股净流入均超1亿元 [6] - 存储芯片概念股香农芯创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24亿元居首,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融发核电尾盘净流入1.1亿元居次席 [6] - 新莱应材、凯美特气、长城军工等热门股亦出现在尾盘净流入前20名单中 [7] - 31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1亿元,其中13股尾盘净流出均超2亿元 [7] - 宁德时代、中际旭创、东方财富和胜宏科技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5亿元 [8]
主力资金丨2股尾盘获主力资金逆市抢筹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8:58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929.6亿元,其中创业板净流出415.71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396亿元 [2] - 尾盘阶段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50.74亿元,其中创业板尾盘净流出64.69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69.14亿元 [6] 行业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18个行业上涨,建筑材料行业涨幅居首达1.92%,煤炭、纺织服饰、石油石化和美容护理行业涨幅均在1%以上 [2] - 13个行业下跌,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均跌超4%,计算机行业跌3.7%,有色金属、传媒和通信行业均跌超2% [2] - 6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金额居首达5.2亿元,农林牧渔、纺织服饰和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均在1.4亿元以上 [2]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金额均超210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104.47亿元,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和汽车等行业净流出均超30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 - 6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其中15只净流入均超2亿元 [3] - 光刻机概念股新莱应材主力资金净流入5.12亿元居首,该股“20cm”涨停,龙虎榜显示其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8.34亿元,净买入2.84亿元 [3] - 军工股长城军工主力资金净流入4.57亿元,该股涨停 [3] - 蓝黛科技、广发证券、凯美特气、新特电气等热门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亿元,其中凯美特气、新特电气涨停,净流入均超3.7亿元 [4] 个股资金流出 - 逾22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其中21只净流出均超10亿元 [5] - 行业龙头股立讯精密和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30亿元,阳光电源、东方财富、胜宏科技、三花智控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21亿元 [5] 尾盘个股资金动向 - 15只个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均超4000万元,其中2只净流入均超1亿元 [7] - 存储芯片概念股香农芯创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24亿元居首,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融发核电尾盘净流入1.1亿元居次席,后者今日上涨5.05% [8] - 31只个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1亿元,其中13只尾盘净流出均超2亿元 [9] - 宁德时代、中际旭创、东方财富和胜宏科技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5亿元,新易盛、立讯精密、三花智控、比亚迪等热门股尾盘净流出金额居前 [9] 相关ETF资金流向 - A50ETF(159601)最新份额为24.2亿份,减少13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614.4万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