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重要会议提及扩大内需,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盘中冲击五连阳,机构:四季度关注消费、医药等轮动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1:27
市场表现 - 10月16日A股三大指数盘中震荡飘红,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居前 [1]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上涨0.28%冲击五连阳,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上涨0.70%,实时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居同标的之首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连续三日(10月13日至15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超8500万元 [1] 个股与ETF详情 - 食品饮料ETF成分股中,古越龙山涨幅超过4%,汤臣倍健、金达威、新诺威等个股跟涨 [1] - 生物医药ETF成分股中,迪哲医药-U涨幅超过5%,百利天恒、荣昌生物、药明康德等涨幅靠前 [1]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等大市值龙头股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选取市值和流动性综合排名前30的股票作为样本 [2] 行业与政策动态 - 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用好各类促消费举措 [2]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举行,多个国内创新药企重磅口头报告即将披露 [2] - 国金证券分析指出,四季度内需消费有望迎来风格与政策驱动下的新消费成长标的与增长型红利标的配置机会 [2] 机构配置观点 - 财通证券建议四季度抱紧三条主线并在内部适度高低轮动,包括周期交易PPI触底、科技受益AI+出海浪潮(关注创新药等)、消费重视情绪和服务消费 [3]
【盘中播报】三生国健盘中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1:19
股价表现 - 10月16日盘中三生国健股价涨停,报63.60元,涨幅20.00%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6.35亿元,换手率为1.74%,振幅达20.08% [1] - 科创板市场出现分化,截至发稿上涨个股221只,其中22只涨幅超5%,下跌个股356只 [1] 资金面分析 - 公司上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8.38万元,但近5日主力资金呈净流出状态,累计净流出4414.37万元 [2] - 最新两融余额为2.5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5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58.16万元,降幅1.00% [2] - 融券余额为138.83万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增加41.58万元,增幅达42.75% [2] - 近10日两融余额合计减少786.95万元,降幅为2.96% [2] 机构观点 - 近一个月公司获得1家机构买入评级,华创证券于9月18日发布研报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60.30元 [2]
20cm速递丨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科技自主、国产替代和新质生产力建设有望成为政策主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1:02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中银国际指出,在中性情形下,A股市场虽短期承压,但整体风险可控,市场重心有望回归国内基本 面。政策层面或将继续加快"自主可控+内循环"体系建设,核心方向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补短板 与能源安全体系强化。科技自主、国产替代和新质生产力建设有望成为政策主线,高端制造、半导体设 备、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链等板块有望持续受益。同时,消费、医药、数字经济等内需驱动型板块在经 济修复与政策托底中或将展现韧性。整体来看,A股市场在该情形下的特征是"稳中有进、防御中寻成 长",投资主线建议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内循环"方向。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达20%,该指数从科创板与 创业板中精选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覆盖半导体、新能源、生 ...
智造先行,郑州品牌闪耀世界舞台
郑州日报· 2025-10-16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 郑州市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为"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1][4][12] 产业发展成就 - 郑州市已培育出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4]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55家,5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12] - 郑州市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和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超硬材料、气体传感器生产基地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50.9%,较2019年大幅提高38.5个百分点 [10] -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磅礴动能 [1] - 全市未来产业规模已超1500亿元,前瞻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六大方向的15条新赛道 [12] 重点企业表现 - 宇通客车在2025年比利时世界客车博览会斩获"年度最佳客车大奖"等七项荣誉,推出行业领先的"车电同寿"技术并全球应用 [5] - 宇通新能源客车全球累计销售超18万辆,客车已进入欧洲超25个国家 [5][6] - 汉威科技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70% [1] - 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已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 郑州比亚迪基地在2023年11月迎来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500万到600万仅用时3个多月刷新全球纪录 [6]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郑州比亚迪焊接车间自动化率高达97%以上 [6] - 郑煤机集团智慧园区(河南省首家数字化灯塔工厂)投产使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 [6] - 省级智能工厂(车间)达281家,是2019年的4.61倍 [10] - 中铁装备打造全断面掘进机工业互联网平台,强调数据沉淀和发掘对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7]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1至202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5% [10] - 2024年,全市计算机整机年产量超200万台,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10] - 上汽郑州基地产量突破150万辆,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产量超260万辆 [6]
“港股IPO,至少能火到2026年”
搜狐财经· 2025-10-16 10:23
港股IPO市场前景 - 投行家普遍共识是港股IPO市场火热态势预计至少持续到2026年,市场处于政策、资金、情绪三重共振期 [2] - 2025年港股IPO市场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 [2][11] IPO申请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年内共有26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材料,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6月递表数量达65家,为年内最高,9月递表数量达60家 [2] - 2025年以来已有83家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数量超过过去10年总和 [2] 行业分布特征 - 递表公司行业分布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可选消费、材料、日常消费占比较高 [2] - 南下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板块,与IPO递表行业分布高度一致 [14] 政策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迎来多重政策利好,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4][5] - 2025年港交所进一步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5] - 2025年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合作,简化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审批流程,推动两地上市机制常态化 [5] 市场效率与优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平均审核周期为4.2个月,远低于A股的8-12个月 [6] - 香港市场兼具国际化和安全性优势 [7] - 某AI芯片公司2025年9月在港股发行市盈率达45倍,远高于A股同类企业的30倍水平 [7] 中概股回归趋势 - 2025年已有超过20家中概股完成港股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包括拼多多、爱奇艺、微博等 [9] - 港股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IPO聚集地 [8][9] - 港股市场正在经历估值修复,过去两年被低估的优质资产通过IPO和二次上市实现价值重估 [10]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金额已超过45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4] - 某头部人民币基金合伙人表示其投资组合中超过30%的项目正在筹备港股上市,认为港股是目前最具可操作性的退出路径 [14] - 知名私募景林资产指出港股市场估值洼地效应明显,新经济板块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14] 投行业务动态 - 面对港股IPO热潮,投行纷纷调整策略加大在港布局,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等中外投行在2025年频繁担任港股IPO联席保荐人 [10] - 以东鹏饮料为例,其2025年10月再次递表港交所,保荐人团队包括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10]
“乐城-澳门”医疗健康合作机制建立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20
"乐城-澳门"医疗健康合作机制建立 推进资源互补优势共享 此次访问旨在将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双方医疗健康领域合作向纵深推进。乐城代表 团一行先后拜访了澳门卫生局、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澳门大学等机构,就国际创新药械同步使用、医 疗人才双向执业、中医药产业化,以及联合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等核心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保障合作长 效推进,两地将建立"乐城-澳门医疗健康合作工作组"年度会商机制,实现政策高效衔接、信息实时互 通、资源深度融通。 代表团还参加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机遇推介会。会上,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及随团企业与澳门 企业、协会集中签约,共签署了5项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涵盖生物医学新技术、健康与美食融合、国际 产品引进、医疗人才交流及智慧健康等多个领域。 乐城先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乐城-澳门"医疗健康合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琼澳两地在医疗健康 领域进入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的新阶段。未来,澳门的先进药械有望通过乐城的政策通道加速进入内地 市场,惠及更多患者;同时,乐城也能依托澳门的国际化平台,链接全球顶尖医疗资源,共同推动琼澳 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区域合作的智慧与力量。 海南日报博鳌1 ...
港股生物医药股集体拉升 康方生物涨超7% 医药板块三季度业绩有望逐渐回稳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1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生物医药股集体拉升,康方生物和复宏汉霖涨幅超过7% [1] - 君实生物、荣昌生物、诺诚建华涨幅超过4%,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涨幅超过3% [1] - 生物医药指数当日上涨51.241点,涨幅达3.70%,收于1435.868点 [2] - 板块成交额为17.95亿,成交量为2984.21万,总市值为1.36万亿 [2] 生物医药板块关键指标 - 板块市盈率为49.871,市净率为5.393,换手率为0.21% [2] - 板块52周最高价为1620.413点,52周最低价为630.804点 [2] - 当日板块内上涨公司数量为14家,无下跌公司 [2] 医药行业细分领域展望 - 创新药板块中部分优质龙头凭借产品管线优化与国际化进展预计维持快速增长 [2] - CRO/CDMO行业经历短期调整后,受益于全球订单恢复与运营效率提升,业绩有望逐步企稳 [2] - 器械板块整体表现稳健,影像设备等细分赛道已有回暖趋势 [2] - 体外诊断考虑DRG/DIP推广等外部因素或阶段性承压 [2] - 部分中药及医疗服务企业受政策与行业周期影响,仍面临短期增长压力 [2]
北向资金三季度持续加仓A股 科技制造板块获重点配置
环球网· 2025-10-16 10:0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达2.58万亿元,分别较 今年二季度末、一季度末增长12.9%和15.59%。这也是北向资金对A股持仓市值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增 长,今年前三个季度累计增加逾3400亿元。 三季度,北向资金明显流向科技制造领域,特别是半导体设备和AI算力相关板块。电子行业持仓市值 较二季度末增加超过1500亿元,持股数量增加18.21亿股。该行业持仓市值占行业总市值比重达 15.17%,较二季度末大幅提升4.9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各行业之首。 重仓股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招商银 行、北方华创、汇川技术、紫金矿业、恒瑞医药、长江电力和福耀玻璃。与二季度相比,北方华创、恒 瑞医药和福耀玻璃新晋前十大重仓股,而比亚迪、中国平安和迈瑞医疗则退出前十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的加仓趋势在9月末进一步强化。国金证券研报显示,ETF资金与北向资金在 国 庆中秋长假前成为市场主要增量资金来源,而两融资金则呈现季节性净卖出特征。 从行业配置来看,截至三季度末,申万一级行业中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前三位分别为电力设备(44 ...
新一轮排兵布阵落子“科创策源”“关键领域” 把加速引擎调整到最佳状态 上海国资国企激活发展新动能
解放日报· 2025-10-16 09:52
记者 张杨 创下多项年度纪录的地方国资母基金、新"国九条"实施以来首例头部券商合并重组、全国首创在国 企分类监管体系中设立科创层……这些"第一"背后,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创新持续涌 现。 改革与创新为国企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上海国企资产总额与利润规模保持全国地方国资第一,截至 2025年9月,全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1.98万亿元,同时延续经营发展向好态势,效率效益进一步提 高,1至9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8%。 有进有退,上海国资还开展存量基金"四个一批"整合,截至2024年底,基金管理人品牌减少15个、 国资存量基金数量减少71只、基金认缴规模缩小403.1亿元,国资退出资金预计173.5亿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双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当 前,上海国资国企正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重大战略、"五个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集聚,向关系 超大城市基本运行和基础保障的重点领域集聚,向三大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作为国资国企重镇,上海的每一次落子,不仅牵动着城市未来发展的走向,也在为全国国资国企改 革探索新的路径。 一只基金背后的创新引领 当下, ...
港股早评:三大指数小幅低开,科技股多数走低,澄清传闻三花智控跌5%
格隆汇· 2025-10-16 09:33
美股与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中概股指数大幅上涨1.7% [1] - 港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恒生指数下跌0.08%,国企指数下跌0.0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4% [1] - 新股云迹科技首日上市表现强劲,开盘涨幅超过49% [1] 大型科技股走势 -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百度下跌1.4%,美团、京东、网易、腾讯均有跌幅 [1] - 阿里巴巴与小米股价逆势飘红 [1] 行业板块表现 - 重型机械股集体回调,三花智控下跌近5%,中国重汽下跌近4% [1] - 海运股、生物医药股、光伏股、稀土概念股均走低 [1] - 巨子生物股价大幅下跌近9% [1] - 濠赌股延续昨日反弹行情 [1] - 快递物流股、家电股、内险股、新消费概念股、中资券商股多数上涨 [1] - 海信家电与泡泡玛特均上涨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