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

搜索文档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落户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27 08:51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建设 -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位于苏州高新区,总投资超23亿元,搭载1000余套国际顶尖科研设备,将于年内全面投入使用[3] - 基地聚焦智驾智舱、新能源、无线通信、智能底盘等前沿领域,构建覆盖"材料—芯片模组—零部件—整车"全链条的一站式研发测试评价体系[3] - 基地将成为实现汽车电子通信与软件"开发-测试-认证"全周期整合的国家级技术枢纽[3]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 -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成立,由中汽院江苏公司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组建[3] - 平台旨在促进业务交流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共研,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3] - 平台覆盖从材料到部件再到整车的全链条测试需求,包含整车性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等近800项研发、测试服务能力[3] 技术成果发布 - 现场发布了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高可信虚实融合测评装备及认证体系等一批成果[3] - 发布了汽车无线通信技术联合创新平台、ICDT智能底盘全链条测评能力和智能异响诊断专家系统[3]
日联科技20260626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瑞凌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品与业务布局** - 已构建全系列 X 射线检测产品矩阵,2024 年推出 180 千瓦 B 型 X 射线管等新品,2025 年扩大生产规模 [2][3] - 通过国内外六大研发生产基地实现全球化布局,国内侧重核心部件及不同设备生产,海外服务当地客户及头部厂商 [2][3][6]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涵盖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积极拓展新应用场景,降低对单一行业依赖 [2][3][4] - **订单与业绩** - 2025 年 1 - 4 月新增订单同比翻番,预计上半年订单接近翻番,受益于消费电子和锂电产业回暖及核心部件技术提升 [2][5] - 一季度应收账款增长 40%,存货增长 20%,合同负债增长 26%,固定资产增长 35%,表明业务扩张,对全年业绩有积极影响 [2][10] - 订单转化周期平均一到两个季度,集成电路类订单转化较快 [2][11] - 二季度收入和利润环比一季度改善,上半年业绩整体趋势向好 [9] - **市场与行业情况** - 2025 年消费电子和锂电产业订单量明显增加,出现边际改善 [7] - 电压影响检测精度,功率与穿透性能相关,高电压、高功率是检测设备发展趋势 [12] - 大功率小焦点摄像源市场空间最大,其次是闭管摄像源,开管摄像源市场空间较小 [12] - **并购情况** - 6 月 13 日并购珠海九源电力,其核心技术涉及电能变换和控制,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测试等领域 [14] - 并购将丰富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产品系列,提供多样化检测解决方案,拓展至微电网系统变流器等领域 [14] - **下游领域发展** - 消费电子领域高速发展,上半年锂电设备订单同比增长超 100%,半导体和 AI 相关设备接近翻番增长,汽车电子和零部件同比增速达几十个百分点 [16] - 国内工业 X 射线检测设备国产化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大,公司在各细分领域市占率低,提升空间大 [16] - **不同类型订单情况** - 2025 年 1 - 6 月,约 40%新订单与新电池检测设备相关,约 35%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相关,约 20%涉及最佳安全基线及检测设备,还有部分小额订单 [21] - 开孔设备订单超出年初预期,截至 5 月中旬有超 20 次试用员订单,主要应用于封装行业 [19] - **海外业务与毛利率** - 2025 年马来西亚基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匈牙利基地 4 月投产进展稍慢,去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8%,未来两到三年希望提升至 20% [22] - 过去几年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预计趋势延续,自制摄像头比例提高、高附加值设备销售增加、检测仪器对外销售增多等将提升毛利率 [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锂电技术持续性与上一波高景气度有差距,但 2025 年年初以来市场回暖超预期,国内一线厂商扩产,海外需求逐步释放,今明两年锂电需求强度可期待,但长远持续性不确定 [17][18]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未确定,固固结合材料对 X 射线检测有刚需,检测设备价值量高,目前面向固态电池的成熟检测设备未完全成熟 [20] - H 客户目前电子制造端设备营收达几千万级别,公司正尝试导入其半导体领域业务 [25]
机械板块三季度策略及重点个股汇报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械、工程机械、军工检测、锂电设备、科学仪器、轨交、固态电池、自主可控 - **公司**:兴业证券、兆威机电、联赢激光、三一、柳工、徐工、中联、华荣股份、广电计量、苏试试验、思维列控、杰瑞、中密控股、涛涛车业、春风动力、江滨家居、汇川技术、蜂巢科技、福洋机电、顶阳科技、广日股份、第一拖拉机股份、郑煤机、文科股份、火炬电子、骄成超声、汇成真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投资策略 - **整体策略**:从出口、科技、困境反转和高股息四个维度分析机械板块,划分顺周期、泛出口和科技三条主线,盈利增长集中在出口链,估值提升聚焦科技方向,每年叠加困境反转和高股息等投资方向[1][3] - **出口链**:北美消费链建议持有业绩良好公司,若美联储降息或带来积极变化;“一带一路”出口链的油气设备值得持有并考虑加配,叉车、高机和工程机械建议关注[1][3][4] - **科技成长**:聚焦人形机器人和光刻机相关机械设备,推荐汇川技术;人形机器人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和计划在H股发行的公司,传感器公司也值得关注[1][5][6] - **困境反转**:包括锂电设备和军工,军工检测下半年业绩有望兑现,锂电设备关注主业反转和固态电池概念[1][7][8] - **高股息**:机械行业中部分具备成长性的高股息公司股息率超5%,可作为配置逻辑,如华荣股份、广日股份等[1][11] 各行业及公司情况 - **工程机械**:2025年6月国内市场数据偏悲观但全年挖掘机销量或正增长,二季度主机厂内销增速有差异;海外市场底部略有复苏;板块估值合理偏低具备配置价值,推荐三一和柳工[14][15][16][17][18] - **化工设备**:2025年4 - 5月国内需求边际转弱,央国企大项目重启概率低,新疆煤化工项目进展快但需考量经济性和项目审批节奏;海外油气化工行业景气度高[19][20][21][22] - **流程工业**:国内公司出海步伐加快,华荣股份海外市场份额有望提升,估值约14倍,股息率约5%[1][23][24][25] - **军工检测**:下游景气度高、业绩兑现能力强,广电计量和苏试试验有投资价值,利润弹性或超预期[1][26][28] - **轨交行业**:景气度良好,思维列控高股息率与业绩增长结合,预计2025年业绩增长、股息率可达7%[29][30] - **人形机器人**:兆威机电在T链获多数份额,近期减持结束、计划H股上市等,主业二季度业绩大概率超预期,在智能驾驶领域也有布局[2][31][32] - **锂电设备**:有望受益于头部电池厂扩产和固态电池新技术,联赢激光2025年业绩增速预计近70%,骄成超声预计2025 - 2026年增速超50%[33][36][46] - **汇成真空**:主营PVD镀膜设备,消费电子业务占比最大,2025年二季度新签订单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后续业绩表现预计亮眼[47][48][51] - **自主可控**:2025年6月下旬以来板块情绪好转,下半年或有更多催化事件[5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联赢激光2025年前五月整体订单接近2024年全年,锂电订单达2024年全年水平,在固态电池领域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并已出货装配线[36][37] - 骄成超声耗材业务在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收入超1亿,2025年一季度订单翻倍,半导体业务未来两三年将快速放量[39][40][44] - 汇成真空是苹果手机中框镀膜设备独家供应商,近两三年拓展新领域,在精密光学领域因国外设备断供进入且是国内唯一供应商,前期订单三季度交付,后续有望获小批量订单[47][48][49][50]
Kiwa(琦威)与贵州绿环科技携手,共绘西南TIC行业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27
2025年6月6日,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合作,全球检测、检验和认证行业 (TIC)的引领者Kiwa与贵州绿环科技检测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此举不仅标志着双方 在检验、检测、认证(TIC)领域的深度合作自此启航,也为贵州TIC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 黔品"出山、出黔、出海"搭建起坚实桥梁。 国际标准+本土实践,共促贵州生态优势变经济优势 贵州——国家生态战略要地。地理禀赋独特,产业发展与生态紧密相连,新时代下,各行业高质量发展 亟需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赋能。 Kiwa作为一家检测、检验、认证的公告实体,不仅是独立公正的TIC行业全球引领者,更是国际TIC理 事会全球董事会成员,全球拥有12000多敬业的员工和专家,遍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 大洋洲,业务遍布 35 个国家,凭借其专业的技术、严格的资质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可为全球客户提供 高质量的 TIC 及技术支持服务。 贵州绿环科技深耕贵州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多年,是一家集农产品、食品检测、中药材检测、环境检 测、环保咨询、生物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培训为一体的优秀第三方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其在本地化 服务网络和产 ...
CareDx (CDNA)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6 00:40
市场机会与产品发展 - CareDx在移植护理市场的机会超过60亿美元,目标是为美国医疗系统中需求最高的患者提供服务[20] - 每年美国进行约40,000例移植手术,预计未来5-10年该市场有潜力翻倍[32] - CareDx的AlloMap和AlloSure产品在心脏和肾脏移植中获得了医疗保险覆盖,预计将推动患者的采用率[34] - CareDx的多中心研究显示,非侵入性检测在临床场景中的额外应用[51] - CareDx计划在2024年和2025年进行多中心研究投资,以提供关键证据支持支付方覆盖[51] - CareDx的产品组合包括尿液基因表达分析和血液基因表达分析,预计将在2024年获得CMS覆盖[56] - CareDx的心脏移植结果研究SHORE涉及超过2700名患者,显示出其临床效用[53] - CareDx的数字决策支持工具将推动其在移植领域的创新和市场领导地位[57]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总收入为2.803亿美元,超出2023年更新指引的高端[76] - 测试服务收入为2.097亿美元,2023年交付约165,700个患者结果[77] - 患者和数字解决方案的收入为3710万美元,同比增长29%[77] - 产品收入为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7] - 2024年收入指引为2.6亿至2.74亿美元,假设中位数为低至中单位数的测试服务收入增长[10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可市场证券约为2.354亿美元,无债务[77] - 2023年回购290万股普通股,耗资2750万美元[77] 收入与毛利分析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77.3百万美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65.6百万美元增长了17.9%[109] - 2023年第一季度GAAP毛利为51.3百万美元,GAAP毛利率为66%[109] - 2023年第一季度非GAAP毛利为53.5百万美元,非GAAP毛利率为69%[109]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为70.3百万美元,较第一季度下降了9.1%[109] - 2023年第二季度GAAP毛利为44.4百万美元,GAAP毛利率为63%[109] - 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为67.2百万美元,较第二季度下降了4.4%[109] - 2023年第三季度GAAP毛利为42.7百万美元,GAAP毛利率为64%[109] - 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为65.6百万美元,较第三季度下降了2.4%[109] - 2022年全年GAAP毛利率为65%,2023年预计保持在66%[109] - 2022年全年非GAAP毛利率为68%,2023年预计为69%[109] 未来展望与策略 - 预计2024年非GAAP调整后EBITDA损失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全年逐季改善[101] - 超过70%的器官移植中心使用一种或多种CareDx数字患者旅程解决方案[63] - 2023年测试服务的现金收集连续五个季度超过测试服务收入[92]
开源晨会-20250625
开源证券· 2025-06-25 22:44
报告核心观点 - 金融工程领域通过深度学习挖掘技术因子,合成因子表现优异;胜科纳米作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业绩增长快、技术强、客户多,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AI眼镜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多种趋势且有众多受益标的 [3][4][18] 各行业及公司研究总结 金融工程 - 基于技术指标挖掘因子,结合遗传算法有效因子得到的LSTM_deap_tech表现更优,RankIC从2019年至今为9.27% [7] - 基于图形识别挖掘因子,转变方案人为定义图形状态构建因子,LSTM_graph从2019年至今RankIC为9.01% [8] - 将LSTM_deap_tech和LSTM_graph等权合成,得到LSTM_deap_tech_graph,从2019年至今RankIC为10.18%,RankICIR为4.99,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为36.18% [3][9] - LSTM_pro与LSTM_deap_tech_graph等权合成,因子绩效更好,从2019年至今RankIC为11.93%,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为39.85% [10] 中小盘(胜科纳米) - 胜科纳米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2021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CAGR分别达35%和43%,2023年在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市占率达7.86% [4][14] - 公司检测分析能力覆盖3nm工艺制程,2024年H1先进工艺收入占比近八成,募投项目将拉动先进制程收入提升 [4][14] - 公司凭借海内外六个实验室满足客户时效性要求,已服务全球2000余家客户 [4][14] - 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2027年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180 - 200亿元,头部企业将扩大市场份额 [15] - 胜科纳米卡位优质赛道,技术实力强、资质认证领先,客户基础优质稳固且有国际化优势 [16] 电子(AI眼镜) - Meta发布OakleyMetaHSTN,有望推出联名智能眼镜和AR眼镜Hypernova;小米将发布相关新品,下半年国内外眼镜接力发布 [5][18] - 智能眼镜呈现电致变色、SIP封装、AR/VR显示、骨传导等趋势 [19][21] - 受益标的涉及ODM&品牌、摄像头、SoC、AR光波导、结构件、镜片、硅基OLED、其他IC等领域 [22] 市场表现 - 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4.458%)、国防军工(3.364%)、计算机(2.985%)、电力设备(1.656%)、商贸零售(1.567%) [1] - 昨日涨跌幅后五行业为煤炭( - 0.999%)、石油石化( - 0.572%)、交通运输( - 0.207%)、美容护理(0.177%)、食品饮料(0.254%) [2]
制造成长周报(第19期):杭州召开国际人形机器人展览会 蚂蚁集团首次投资灵巧手
新浪财经· 2025-06-25 19:09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近期密集发布应用成果:铁路专业机器人应用成果发布[1] 蚂蚁集团首次投资灵巧手[1] 美的自研人形机器人实现工厂应用[1] 星动Q5智能机器人新品发布[1]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览会筹备中[1] - AI基建进展:阿里云6月底将在韩国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1] - 3D打印行业增长显著:5月全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40%[1] 政府政策 - 证监会明确支持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2] 企业合作与投资 - 德马科技与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协议[2] 秦安股份战略投资墨现科技[2] 飞荣达联合果力智能推出枭尧灵巧手[2] 福然德股份与开普勒机器人合资成立德普智擎[2] 重点投资标的 - 本周关注标的包括龙溪股份、金帝股份、奕瑞科技、应流股份、鼎阳科技[3] 行业投资方向 人形机器人 - 核心环节布局:关节模组(恒立液压、汇川技术等)[4] 灵巧手(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4] 减速器(绿的谐波、金帝股份等)[4] 丝杠(恒立液压、绿的谐波等)[4] 关节轴承+连杆(龙溪股份)[4] 电机(雷赛智能、步科股份等)[4] 本体代工(蓝思科技、永创智能等)[4] 传感器(汉威科技)[4] 设备(博众精工、秦川机床)[4] - 其他关联标的:德马科技、奥普特、国机精工等[4] AI基建 - 受益环节:燃气轮机/冷水机组(汉钟精机、冰轮环境等)[4] 应流股份、豪迈科技等[4] 自主可控 - 电子测量仪器(普源精电、鼎阳科技等)[4] 光刻机真空镀膜设备(汇成真空)[4] 低空经济 - 核心环节:整机/发动机/电机(应流股份、宗申动力等)[5] 智能焊接机器人 - 钢结构领域开始放量 长期市场空间近千亿(柏楚电子)[5] 3D打印 - 技术优势:复杂结构/轻量化/研发周期短 重点关注铂力特、华曙高科[5] X射线检测设备 - 医疗/工业需求驱动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需求(奕瑞科技)[5] 核聚变 - 能源变革方向(应流股份、江苏神通等)[5] 商业航天 - 火箭技术进步推动卫星组网(上海沪工、广电计量等)[5]
自动出入库、机械臂传送……看这一试验室里的“黑灯”科技
齐鲁晚报· 2025-06-25 17:00
智慧检测产业园投产 - 中铁十四局铁正公司自主设计建设的智慧检测产业园于2024年11月投产使用,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检测模式 [1] - 产业园采用自主研发的混凝土试块养护及抗压、钢筋力学性能、水泥试块强度检测三大智能核心系统 [1] - 产业园实现了混凝土试块从入库到报告生成的"一键"启动全流程自动化 [2] 混凝土试块检测系统 - 混凝土试块养护及抗压检测系统是第三代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与智能养护系统和LIMS试验室管理系统的外接搭载 [2] - 系统采用激光点位测量法,将试块检测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分钟,效率大幅提升 [2] - 系统可实现24小时自动试验,每天最多检测约300组混凝土试块,效率提升三倍以上 [4] - 压力机均匀施压,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2分钟完成抗压强度检测 [4] 钢筋检测系统 - 钢筋检测机器人"小白"可精准抓取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钢筋,并自动识别尺寸、形状和表面状况 [5] - 系统采用先进伺服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加载速度和力度,实时监测应力应变情况 [6] - 系统自动记录数据并停止试验,极大减少了人为误差 [6] - 检测人员从繁重的手动监控中解放,可同时处理其他工作 [8] 水泥试块检测系统 - 水泥试块养护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保持恒温环境,确保28天养护周期质量 [9] - 系统能灵敏捕捉试块断裂瞬间的力值,准确计算抗折抗压强度 [11] - 系统提供应力-应变曲线图,让专业人员更全面了解试块力学性能 [11] - 检测流程从数人花费数天缩短至1人完成入库,后续检测全自动进行 [12] 智能化成果 - 公司已完成3个无人智慧试验室、20余套设备物联及多套数字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12] - 智能化平台将传统人工检测转变为高效、精准的自动化操作 [12] - 实现智慧无人"黑灯"试验室,检测过程可实时远程监控 [12]
厦门质检院获ITS认可实验室 赋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54
合作概况 - 厦门质检院获得Intertek(天祥集团)认可实验室资质 [1] - Intertek在中国市场拥有110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本土化服务网络 [1] 合作协同价值 - 检测能力升级:接入ITS全球技术网络后,厦门质检院将在新能源产品检测认证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突破,重点提升锂电池、光伏组件等出口产品的国际合规性检测能力 [1] - 市场服务延伸:依托ITS覆盖100多个国家的网络,协助本地企业对接国内外标准体系,为新能源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 [1] - 产业协同赋能:以检测认证为纽带,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实现国内标准与国际认证无缝衔接,助力厦门打造内外贸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集群 [1] 厦门质检院业务进展 - 2024年起创新推出外贸产品优化升级解决方案与CB快速认证绿色通道服务 [2] - 已为77家国内企业提供近百次技术服务,帮助3家知名企业突破贸易壁垒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2] 未来发展规划 - 强化检测认证+贸易服务协同机制,形成国内检测-国际认可-市场拓展全链条服务模式 [2] - 聚焦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深化与权威机构技术联动,提升服务效能 [2]
胜科纳米(688757):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失效与材料分析领军者
开源证券· 2025-06-25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在技术、客户等方面有优势,所处行业需求增长且头部优势显著,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扩大市场份额 [1][2][3] 各部分总结 稀缺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服务,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1][9] - 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 3nm,先进工艺营收占比近八成 [9] - 2023 年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市占率 7.86%,位居头部 [1][3][9] - 累计服务全球 2000 余家客户,布局六个实验室满足时效性要求 [1][9] - 2024 年上半年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等高附加值业务收入占比 97.09% [10] - 2021 - 2024 年营收和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35%和 43%,2024 年毛利率 46.86% [1][13] - 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项目投资额 2.97 亿元,预计 2025 年底建成投产 [20] - 2024 年多项关键财务数据处于可比公司前列,研发费用率 11.03%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23][24]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具备逆周期韧性的高景气赛道 行业存在逆周期韧性,Labless 模式大势所趋 - 半导体检测分析是产业链重要环节,为保证产品良率需专业检测分析服务 [25] - 产业链上游是设备等制造商,中游是检测分析厂商,下游是检测报告使用者 [25] - Labless 模式具经济性、专业性、中立性优势,将为行业创造发展空间 [30][31] - 行业需求受半导体产业扩张驱动,且在下游景气降低时有反周期韧性 [32] 半导体技术迭代、产业国产化和工艺容错要求提升拉动行业需求增长 - 半导体技术更新迭代催生研发投入,推动第三方检测分析需求增长 [33] - 先进制程迭代提升容错率要求,带动测试与分析需求增长 [33] - 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和国产替代加速,为测试分析市场提供契机 [33][34] - 预计 2027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66.77 亿美元,国内达 180 - 200 亿元 [2][35] 时效性需求致使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但头部效应明显 - 市场呈“小、散、弱”特征,集中度低,参与者分五类 [40] - 头部民营机构如闳康、胜科纳米等占据主要份额,解决高端技术难题 [40] -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将强化 [41][43] 检测范围可触达 3nm 工艺,客户覆盖全球超 2000 家优质厂商 卡位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两大优质赛道,在细分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 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技术难度、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 [44] - 2024 年 H1 公司失效分析、材料分析业务收入占比 97.09%,2023 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7.86% [48] 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与 know - how,资质认证数量领先 - 依托核心技术构建高附加值业务体系,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 3nm,2024 年 1 - 6 月先进工艺收入占比 77.29% [49] - CNAS、CMA 认证项目数量在可比公司中领先 [53] 拥有优质且稳固的客户基础与认证壁垒,兼具独特的国际化优势 - 累计服务全球 2000 余家客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有良好市场认可度 [57][60] - 创始人在新加坡创办实验室,在东南亚有领先优势,与国内对手比有国际化优势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