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15
中泰国际· 2025-07-15 09:33
港股市场 - 7月14日,恒生指数上升64点或0.3%,收报24,203点,恒生科指上升0.7%,收报5,283点,大市成交金额2,104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82亿港元[1] - 主板1,070只股票上升,生物医药、能源及材料板块表现突出,三生制药升12.2%,博安生物升22.3%,恒瑞医药收市升3.4%[1] - AI产业及机器人相关股份造好,金山云、万国数据及优必选升2.9%-8.5%[1] 宏观经济 - 6月中国M1同比增长4.6%,M2同比增长8.3%,M1 - M2负剪刀差收窄至3.7%,社融同比多增9千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2]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27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6.5%,环比下跌37.3%,一、二、三线城市同比分别下跌36.2%、23.3%、19.3%[2] 行业动态 - 361度二季度主品牌和童装线下零售额同比增10%,线上流水同比增20%,上半年开设约50家超品店,全年目标80 - 100家[3] - 赛晶科技以1.8亿人民币增发新股收购湖南虹安全部股权,交易公布后单日上升1.5%[3] 重点行业 - 医药行业昨日上涨2.1%,创新药目录出台预期推动股价上涨,昭衍新药预计扭亏获5,032 - 7,049万元股东收益[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上升,火电板块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上升1.4% - 6.4%,但煤价上升或不利投资情绪[5] 公司研报 - 天伦燃气预计FY25起再现盈利增长,FY24 - 27股东净利润CAGR达12.0%,目标价3.68港元,上调评级至“增持”[6] - 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预计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0%,预计2027年达6,586亿美元,2024 - 2027 CAGR为47.0%[13]
我省印发行动方案,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15 09:00
行业发展规划 - 海南省出台《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1][3] - 提出"5+8+N"发展路径:聚焦海洋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两大特色创新,重点发力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生物化工与能源五大领域 [2] - 实施八大任务攻坚行动,包括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特色产业链创建等 [2] 产业空间布局 - 计划2027年形成"双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海口三亚为双核,儋州琼海为两翼,联动定安、文昌、澄迈等多市县 [3] - 2023年底将组建海洋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培育标志性产品并谋划中试及重点产业链项目 [3] 发展目标 - 2027年目标构建"重点产业清晰、地域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的互补发展格局 [3] - 通过引育龙头骨干企业,构建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2]
活力张家港 “才”聚创新城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盛夏七月,张家港活力涌动。一年一度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张家港分会场如期而至,再次向全球 英才发出诚挚邀约,共赴"盛夏之约"。这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各行各业人 才满怀理想而来,共觅发展天地。 "才"是主角,来了就是港城人。 近3年来,张家港招引5000个科技项目,累计引育张家港市级以上领军人才超1400名,去年国家级 人才新增45人,连续3年实现倍增,其中企业海外引才入选数,列全国县域第一。依托"精英创业周"平 台,张家港累计吸引高层次人才超3500名、落户优质项目超1600个。这一系列亮眼数据,正是张家港聚 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的有力见证。 当今的城市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对张家港来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构筑城 市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关键所在。当下,张家港持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礼遇之城、创新创业 之城,让天下英才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 全球人才来与张家港"轧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眼下,张家港正将海内外英才"请"到家里。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的科技前沿、光束汽车的现代 制造,再到沙洲优黄文化园的醇香底蕴,新朋友们以citywalk感受这座滨江城市的 ...
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圆满收官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成果 - 本届创业周市县两级意向合作项目达2388个 其中创业投资项目2267个 创新合作项目121个 [1] - 意向合作项目中高端装备占比19.4% 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18.5% 新材料占比11.9% 软件与信息服务占比9.9% 新能源占比6.2% [1] - 公共服务平台征集人才项目量质齐升 全市300余家载体提前线上对接 [1] 高校技术转移与人才对接 - 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集结24所高校 41家企业 展出超1300项科技成果 吸引4200余人观展洽谈 [2] - 首届"春晖创新训练营"吸引百余名海外人才线下参与对接 [2] - 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汇聚30余名顶尖院士 60余名AI领域学者探讨科研范式变革 [2] 科创大会与人才基金 - 主会场开幕式合并举办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 国际科创大会 超1700名海内外嘉宾参会 [3] - 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成立 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3] - 发布全流程智能招聘平台 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平台等3个"AI+"工作平台 [3] 产业与人才集聚效应 - 活动推动苏州"1030"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战略领域 [1] - 科学家日活动吸引14名院士 54名教授 81名企业家共议人工智能产业机遇 [2] - 4000余名苏州学子参与观摩学习 强化本地人才储备 [2]
中原有城“势”已成——写在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两周年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7-15 07:40
中原医科城建设进展 - 河南省重建医学科学院并打造中原医科城,拉开建设大幕 [1] - 经过两年发展,形成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强磁场",实现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2] - 在基因治疗、智能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3] 产业集聚情况 - 累计签约项目88个,263家生物医药类企业注册落地 [4] - 碧迪医疗等跨国巨头入驻,全国医药工业百强覆盖率超30% [4] - 华润医学诊断技术公司日检测能力达万份样本,可开展2000余项检测项目 [3] - 组建6只生物医药发展基金,认缴规模185亿元 [4] 人才与科研 - 柔性引进院士12人,课题负责人107个,科研人员500人 [4] - 建成11个临床研究所和4家省级实验室 [6] - 2024年转化科研成果130项,总金额近4亿元 [6] 技术创新成果 - 全球首个纳米酶中试生产线年产值达1亿元,可使农作物增产10%-15% [5] - 河南耀速科技研发的"器官芯片"与赛诺菲、辉瑞等国际巨头合作 [7] - 开发国内首个临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和离体心脏温血转运系统 [7] 基础设施与服务 - "八纵五横"主干路网形成,市政照明覆盖率95%,绿地覆盖率36% [6] - 提供注册、检验、申报等全流程"区内办"服务 [6] - 省直人才公寓和梅河芳邻公寓可拎包入住 [6] 未来发展目标 - 打造全球首个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科学新城 [8] -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创新策源地 [8] - 形成世界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 [8]
上海市工商联举办媒体采风活动 解码松江创新创业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5:00
活动现场,上海市工商联发布了2025年度创新创业专题宣传片。宣传片通过"点亮梦想、学成归国、厚 积薄发、扬帆出海"四个篇章,呈现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突出营商环境优势,展示城市魅力。 采风活动通过走访参观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松江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中的 创新实践。上海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剑明,松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大章,松江区委常 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参加活动。 中新网上海7月14日电(范宇斌)近日,2025年度上海市工商联媒体采风活动在上海市松江经开区正泰智 电港举行。该活动以"双向奔赴的创新创业生态"为主题,旨在搭建媒体与民营企业对接桥梁,发掘优秀 企业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松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松江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沈伟表示,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 承载区,松江区坚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务实的举措赋能创业。 在企业交流环节,正泰智电港、上海世纪利通、尼信电子、强昕鼎益、快思瑞科技、泰氢晨能源、睿速 创生医疗、睿植康医疗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在松江的创业故事与深刻感悟。(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活动现场。范宇斌摄 采 ...
创投市场频现“A+++”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2:29
近日,浦东创投集团参与完成上海恩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恩凯赛药")A+++轮融资。恩凯赛药 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核心产品临床试验及新产品管线开发,加速NK细胞药物临床转化。 ◎记者 邓贞 谭镕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创投市场近年频现"+++"甚至"++++""+++++"轮次,集中出现在半导体、生 物医药、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部分创业企业难以一次性满足下一轮融资门槛,技术研发与商业 化验证周期长,遂通过多次"+轮"融资延长发展周期;同时,一级市场估值推高迹象明显,机构出手谨 慎却不愿错失好项目,于是以"小步快跑"方式完成融资。 在受访专家看来,"+轮"密集出现,意味着企业原本完整的一轮融资被拆分为两次甚至多次完成,融资 周期被动拉长。 机构出手谨慎 对于这些获得市场青睐的创业企业而言,原本拿一笔钱就能走完一个阶段的周期,为何如今却需要多次 融资? 茹华杰介绍,按照以往对融资轮次的界定,A、B、C、D轮标准明确,代表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 同轮次间往往代表着里程碑式事件的达成,并且在估值逻辑和估值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轮"融资扎堆 近两年,Pre-A+、A+、A++、B+、B++等案例屡见不鲜。 ...
香港发出首个正式的士车队牌照;深圳私募创投在投本金超9700亿元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01:15
深圳私募创投行业 - 截至2024年4月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达9702.75亿元覆盖全国1.25万家企业投资项目总数2.04万个 [1] -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项目数量同比增长均超2%其中初创科技型企业项目数量和在投本金分别增长3.89%和3.93% [1] - 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工具的应用有助于缓解募资压力并为科技企业提供精准资本支持 [1] 香港交通服务业 - 香港运输署向星群的士服务有限公司发出首张正式混合车队牌照有效期五年车队将提供网约服务 [2] - 的士车队制度旨在通过专业化管理和科技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为行业引入新运营模式 [2] 生物医药创新 - 深圳某医院首次开具国产减重新药玛仕度肽和替尔泊肽处方两款药物通过多通路协同显著改善顽固性肥胖疗效 [3] - 药物应用体现中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深圳在医疗科技前沿的探索地位 [3] 海洋科技装备 - 我国首艘2000吨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正式交付该船于2024年4月在南沙开建 [4] - 该船将推动海洋学科从基础研究向技术应用转型构建科研全链条体系 [4] 深交所市场动态 - 7月14日深证成指收跌0.11%报10684.52点 [5] - 长荣股份欣灵电气德固特分别以20.03%19.99%19.98%涨幅领涨元道通信*ST紫天C同字跌幅达20.00%17.76%12.50% [6]
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新华网· 2025-07-14 22:5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 [3] -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 [3] - 截至5月底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96.76% [3] - 前5个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3] 民间资本参与关键领域 - 核电项目民资参股比例从2020年2%提升至当前最高20% [2] - 国务院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均引入民资且参股比例达10% [2] - 民资参与促进核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2] 公平竞争环境优化 - 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4] -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数量占比超80% [4] - 招投标领域取消不合理资质要求,降低企业成本 [4] 跨区域协同发展 - 川渝高竹新区实现跨省域社保办理,企业办事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 [5] - 新区作为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省级新区,改革成果显著 [5]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 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注册企业约5500万家 [6] - 广州"信易贷"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6] 商贸物流效率提升 - 新西兰鲜奶实现72小时从牧场到中国消费者餐桌 [7] - 创新监管模式推动乳制品从一二线向四五线城市渗透 [7] 特色产业市场拓展 - 东方甄选刺梨原汁累计销售1930万瓶,加工1.15亿颗刺梨果 [8] - 直播电商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融入国内大循环 [8] 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 商业航天供应链企业从100余家扩展至1300余家 [9][10] - 银河航天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构建低轨宽带通信星座 [10] 产业链协同创新 - 复兴号动车组串联6900余家供应链企业,数字化平台提升韧性 [11] - 云南白药联合全国机构开展中药材种业攻关,缩短科研周期 [10]
血亏超4亿,募资缩水,护肤品败走!禾元生物“带伤”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9:29
科创板上市进展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成功过会 距上市仅一步之遥 [1] - 2024年7月4日正式提交注册申请 [1] 募资情况 - 本次拟发行近9000万股 拟募集资金约24亿元 [2] - 募资规模较2022年计划的35亿元大幅缩水 [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16.58亿元)、新药研发(超6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2][3]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406.14万元 占比95.42% [6] - 其他业务(主要为美妆原料销售)收入115.47万元 占比4.58% [6] - 美妆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8.23万元、79.12万元、115.47万元 [5][6]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87亿元、-1.51亿元 [8][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14.31万元(同比下滑37.88%) 净利润-4819.52万元(同比下滑超60%) [10]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700-1300万元 净利润-8700至-7300万元 [10] 研发与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III期临床 2024年9月NDA获受理 [11] - 该产品研发历时19年 有望打破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进口依赖 [11] - 目前公司尚无获批上市药品 收入主要来自药用辅料和科研试剂 [10] 诉讼风险 - 涉及与美国Ventria Bioscience的专利纠纷 包括337调查和法院诉讼 [12] - 2024年公司发起反诉 指控对方侵犯其多项美国专利 [12] - 诉讼涉及培养基领域专利 不影响HY1001药品研发和销售 [13] 历史业务尝试 - 曾布局护肤品牌"叁的三次方"和"MAGGIC DOCTOR" 均已注销 [7] - 医美企业华熙集团、朗姿股份曾通过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82%股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