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老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回收体系建设
快讯· 2025-07-24 10:33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7月24日举办的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老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回收体系建设。主要开展 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修订发布《新 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发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的作 用,兼顾把电动自行车报废电池一并综合利用处理。二是开展专项行动。去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 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展开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人民财讯) ...
从宁德到图林根,一座工厂里的中欧“绿色共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4 01:08
中欧绿色产业合作 - 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建设现代化电池工厂,总投资18亿欧元,年产能达3000万枚电芯,可为约20万辆电动车提供动力 [1][2] - 工厂采用中欧团队协同模式,初期从中国派驻数百名员工保障生产,随着本地员工培训体系成熟,中方员工人数持续减少,目前电芯模组集成、系统组装等环节已主要由本地员工完成 [2] - 工厂融合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与欧洲气候治理创新理念,通过绿电使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措施,成为宁德时代首家实现"零碳"运营的海外工厂 [3] 技术协作与本地化发展 - 中德团队在组件装配区密切协作,中国工程师将关键工艺参数调试经验传授给德国同事,本地团队已能够独立开展制造工作 [2] - 工厂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开发电池寿命预测模型,旨在提升电池耐用性与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3] - 宁德时代德国公司发言人表示,项目带来了整套质量标准、管理流程与绿色理念,中国企业在电芯和电池组的研发、技术积累与大规模制造方面已形成系统性优势 [3] 区域经济影响 - 图林根电池工厂被当地视为小城振兴引擎,带动住宅区扩建、日托中心建设等项目落地实施,持续的投资和新增税收反哺城市发展 [3] - 图林根州经济部长表示,项目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可靠性、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表现,推动当地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电池生产与研发高地 [4] -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指出,中国电池项目在欧洲成功落地成为中欧合作的"稳定锚点",展现双方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 [4] 产业链协同升级 - 中国电池企业加快构建欧洲本土产能网络,宁德时代推进在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工厂建设,国轩高科在斯洛伐克布局重大投资项目,欣旺达在匈牙利建设首座欧洲工厂 [2] - 中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与欧洲产业合作,比亚迪在匈牙利建设整车工厂,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生产电动车,上汽集团计划在欧洲设立整车基地 [4] - 德国汽车业专家认为,中国在电池制造、整车智能化和充电生态等领域建立领先优势,与德国车企在驾驶体验和工业设计方面的竞争力形成互补,双方可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共赢 [4]
重磅!孚能科技获广汽定点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7 月 22 日,孚能科技( 688567 )发布公告,近日,公司 收到广汽集团的某车型零部件《定点开发通知书》。 广汽集团选择公司为其开 发和供应电池组箱总成,预计将在本年内开始供货。 该项目车型采用基于 SPS 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设计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此次收到定点开发通知书标志着公司 SPS 电池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并且与广汽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 目前,孚能科技 SPS 大软包产品已正式量产,取得重大突破。在市场拓展上, SPS 产品已获得广汽、吉利、东风、江铃等知名车企客户项 目定点。 SPS 超级软包大规模交付 此前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预计, 2025 年将成为公司 SPS 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大规模出货的元年。 今年年初,江铃集团新能源全新升级先锋轿跑车型羿驰 05 重磅发布,该车型搭载的就是孚能科技超级软包 SPS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 作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推出的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 SPS ,电芯能量密度高达 330Wh/kg ,体积利用率达到 75% , 且电池循环寿命超过 3000 次,在续航里程、充电效率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 SPS 超级 ...
看好中国股票,韩国掀“买入热潮”
环球时报· 2025-07-23 06:49
韩国散户对中资股的投资热情升温 - 中国股票成为韩国散户交易最活跃的海外资产之一,仅次于美股 [1] - 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高增长企业成为韩国散户投资重点 [1] - 韩国券商和研究机构纷纷上调对中资股的配置建议 [1]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交易额及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7日,韩国散户对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金额达55.14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 中国市场在韩国个人投资者的海外交易市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2] - 港股恒生指数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超过16%,表现远超韩国综合股指和美国主要股指 [2] 韩国散户的投资组合偏好 - 韩国散户偏好港股中的小米集团-W、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累计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6亿美元、6243.77万美元和6085.39万美元 [3] - 投资组合呈现"科技+消费+金融"三位一体的特点,老铺黄金、工商银行H股、携程等股票也受到青睐 [3] - 韩国散户近期加仓老铺黄金、三花智控、小米集团、中国财险、中国宏桥等,投资策略日趋多元 [3] 动力电池板块的关注度提升 - 宁德时代成为韩国散户重点关注的标的,因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被认可 [4] - 韩国散户对本土电池企业的技术进展感到"失望",认为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领域领先 [4] 韩国投资者对港股的态度和市场预期 - 韩国投资者认为港股科技与消费类企业更具成长潜力,部分资金可能从美股转向中国或印度市场 [5] - 1月1日至3月14日期间,韩国散户投资中国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达8.62%,高于日本和韩国本土市场 [5] - 外资对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的看好程度提升,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层领先 [5] 政策红利与投资建议 - 中国政府推出的内需刺激政策(如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发行)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6] - KB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市场的AI、高股息、新消费与稀土等板块 [6] - 下半年中国有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相关板块投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7]
《财富》500强出炉:头部民营车企、新势力集体“升咖”
第一财经网· 2025-07-22 21:12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汽车行业表现 新势力车企集体跃升 - 赛力斯排名从404位飙升至169位(升幅235位),营收201.77亿美元(+298.5%),实现扭亏为盈[1] - 小米集团首次进入百强(76位),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超30%[1] - 小鹏汽车排名从452升至351位,营收56.8亿美元(+31.1%)[2] - 理想汽车排名从184升至171位,营收200.77亿美元(+14.8%),但利润下降32.5%至11.16亿美元[2][4] - 蔚来集团排名从312升至269位,营收91.36亿美元(+16.3%)[2] - 零跑汽车首次上榜(423位),营收44.7亿美元(+89%)[2] 民营车企整体上升 - 比亚迪排名从40升至27位,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26.9%和31.8%[2] - 吉利控股排名从54升至41位,营收增长13.6%,利润微增2.8%[2] - 长城汽车排名从158升至140位,营收增长14.9%,利润大增77.8%[2] 央国企表现分化 - 东风汽车排名从64降至73位,营收下降10.9%,但扭亏为盈(从亏损3.91亿转为盈利3.18亿美元)[3] - 上汽排名从30降至38位,营收下降17.1%,利润暴跌88.4%[3] - 一汽排名从35降至43位,营收下降13.1%,利润暴跌70.8%[3] - 广汽排名从53降至66位,营收下降21.5%,利润暴跌168%[3] - 奇瑞汽车排名从100跃升至49位,营收596.94亿美元(+52.7%),但利润下降21.7%,出口114.5万辆(+21.4%)[3][4] - 北汽排名上升但营收微跌1.0%,利润暴跌超70%[3] 供应链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排名下降9位至77位,营收下降11.2%但利润增长13.2%[4] - 国轩高科排名从442升至394位,营收增长10.2%,利润大增26.5%[4] - 中创新航排名从489升至471位,营收微增1.1%,利润近乎翻倍(+97.5%)[4] - 均胜电子排名从311升至300位[4] - 德赛西威首次上榜(474位),营收38.38亿美元(+24.0%),利润2.79亿美元(+27.5%)[4]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快速增长但竞争加剧[1] - 价格战持续至2025年,行业分化和整合加速[4] - 出海成为重要增长点(奇瑞、宇通客车等)[3] - 智能驾驶供应链企业表现突出[4]
大咖共探动力电池回收破局之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2 11:27
近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支持的"促进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业内专家、企业 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行业现状、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正逐步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退役总量 或将超过200GWh。妥善回收和处置大量报废的动力电池,成为保障资源安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已初步建立,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孟庆瑶介绍,国家层面以生产者责 任延伸制度为核心的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中央与地方均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白名单"企业及示范项目发展。技术层面,我国已形成以湿法冶金为主的回收 体系,部分龙头企业的镍、钴、锰金属回收率超98%,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企业方面也在积极探索。以蔚来为例,蔚来电池资产管理负责人舒戴龙表示,该公司的BaaS电池租用模式通过"车电分离"技术、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平 台、BaaS电池租用服务三大模块,构建 ...
新视野丨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安徽省将汽车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已形成高端整车引领、核心零配件龙头汇聚、后端检测服务齐备的产业集群 [2] - 合肥市肥西县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投入生产,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完善 [2]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框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资源配置效率本质是"社会总劳动时间的按比例分配","时间节约规律"是其核心表达 [3]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要素流动与宏观调控引导结构优化的"双轮驱动" [3] - 增量培育与存量优化构成"动态平衡系统",需协同推进以避免"边际效益递减"陷阱 [4] 资源配置三维优化路径 - 空间维度:通过"腾笼换鸟"政策实现土地再配置,建立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和产业链图谱引导机制 [5] - 时间维度:实施隐性债务置换政策,将短期高息债务转化为长期低成本融资,优化跨周期资源配置 [6] - 价值维度: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平衡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 [6] 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 - 破除要素用途管制刚性约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存量资产流动性 [8] - 将数据、专利等新型要素纳入盘活范畴,构建"要素价格市场化纠偏机制" [8] - 建立全要素生产率考核体系,解决"僵尸企业"处置难题 [8] 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 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存量资产盘活,构建财政贴息、专项债券、资产证券化联动机制 [9] - 将碳排放权交易收益定向用于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形成"减排创造增量、技改提升存量"激励 [9]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试点"飞地经济"模式,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 [9]
4家园区入选四川省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 探索建设零碳园区 四川这样破题
四川日报· 2025-07-22 08:25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3月,《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 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到2027年,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4个月后,四川省首批零碳 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正式公布,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攀枝花西区 经济开发区、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4家园区入选。 探路"零碳",四川为何以工业园区"破题"?首批试点园区都有什么基础,又将怎样建设? 为何建? 工业园区是产业聚集区,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地,改造潜力大 ●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四川零碳工业园区采取"4+2"建设路径,即清洁能源规模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色低碳技 术支撑、智慧能碳系统建设4个主要路径,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固碳和碳汇开发2个补充手段 ●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将零碳工业园区纳入支持范围,对通过验收的零碳工业园区符合条件的项目给 予后补助支持;鼓励相关产业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加大对园区内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支持 四川零碳园区建设的探索之路按下"快进键" ...
从半程成绩单看浙江新兴产业三重“走向”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0:35
新兴产业向高发展 - 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明显快于面上[3] - 1-5月浙江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收均比一季度加快[3] 新兴产业向新发展 - 1-5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增速比营业收入高2.1个百分点[3] - 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8%,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3] 新兴产业向智转型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企业[3] - 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模型、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3] - 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件、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呈现两位数增长[3] - 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增速远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3]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浙江省委提出到2030年实现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基本建成"[4] - 浙江将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4]
外资争做港股IPO基石投资者的三重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7-22 00:21
港股IPO市场外资基石投资者参与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港股IPO项目中基石投资者投资金额占比达45.2%,其中外资基石投资者占比59.3%,较2024年的40.4%显著上升 [1] - 基石投资者通过约定价格提前认购股份并设定禁售期,其参与度是衡量市场热度和资本对企业价值判断的重要指标 [1] 外资争做港股基石投资者的核心逻辑 逻辑一: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 外资重点布局恒瑞医药(创新药)、海天味业(调味品)、蜜雪集团(茶饮)、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三花智控(制冷控制)等龙头企业 [3] - 外资基石投资者投资领域集中在新能源、消费、医药生物、先进制造等与中国产业政策高度契合的行业 [3] 逻辑二:港股市场活跃度提升 - 2025年6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同比增长33% [4] - 前六个月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大幅上升118%,流动性改善使基石投资者退出路径更通畅 [4] - 市场活跃使外资从"保发行"转向通过基石渠道提前锁定优质资产 [4] 逻辑三:全球资本再配置与中国资产重估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美元资产波动促使全球资本增配港股 [5] - 恒生AH溢价指数从年初144.69点回落至7月21日的125.44点,港股估值吸引力显现 [5] - 中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外资重新评估中国资产价值 [5] 外资持续加码港股的核心动因 - 表层原因是港股流动性修复与全球资本再配置的共振 [5] - 深层原因是外资对中国产业升级方向核心资产及市场制度韧性的认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