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

搜索文档
7家上市公司齐秀硬实力 北上协《股东来了》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 2025-06-25 19:42
投资者保护与市场发展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联合券商举办《股东来了》系列活动 4月10日至6月24日期间带领400多名行业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走访7家上市公司 [1] - 活动聚焦民营企业 展现北京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方面的活力与进取性 [1]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正式施行 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1] 上市公司展示硬实力 - 煜邦电力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69项、发明专利28项 研发强度在科创板企业中位居前列 [3] - 煜邦电力2024年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67.35%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77% [3] - 诺诚健华坦昔妥单抗2025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奥布替尼和坦昔妥单抗构建血液瘤领域护城河优势 [3] - 诺诚健华泛TRK抑制剂zurletrectinib获优先审评资格 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TRK抑制剂 [4] - 三未信安展示XS100密码芯片实现"单芯片替代五芯片"技术突破 推出抗量子密码芯片系列产品 [4]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煜邦电力紧密贴合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6] - 中科金财持续加码AI技术探索和应用 聚焦数据要素领域帮助客户挖掘数据价值 [6] - 佳讯飞鸿研发基于5G-R的指挥调度产品及解决方案 形成数智化产品体系 [7] - 四维图新展示基于8155的舱泊一体解决方案 实现智能交互与泊车场景深度融合 [7] - 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脊柱外科、骨科创伤等主要手术类型一机覆盖 [8] 资本市场长期发展 - 新"国九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加强投资者保护 [9] - 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等举措陆续落地 [9] - 北上协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帮助投资者深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前景 [10]
全省首个!南京试点工业领域AEO制度
南京日报· 2025-06-19 11:52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南京市出台全省首个工业领域AEO制度试点方案《实施方案》,采用"免申即享+告知承诺"方式提升行政检查效率并减轻企业负担 [1] - 该政策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1] - 试点部门涵盖工信、公安、人社、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认定部门包括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司法局等 [1] 试点范围与认定标准 - 试点企业限定为非化工类规上工业企业,重点覆盖电子、汽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产业 [1] - 企业认定程序由市工信局会同统计局提出名单,各部门根据企业接受行政检查情况开展"风险+信用"量化评级 [2] - 认定结果分为"达标"与"不达标"两档,达标企业需在"宁捷查"系统签署承诺书并获得"工业领域AEO企业"标签 [2] 分级检查机制 - 低风险事项免于现场检查且3年内免日常检查 [2] - 中风险事项年检查不超过1次 [2] - 高风险事项和违法线索个案不纳入试点范围 [2] 配套便利措施 - 鼓励各部门对名单内企业实施简化流程、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个性化便利措施 [2] - 试点企业名单每半年动态调整一次 [2] - 政策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市工信局将跟踪执行情况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2]
南京江宁区:以“智”引领,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南京日报· 2025-06-13 08:39
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与增长 - 1—5月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产值达901 14亿元 同比增长11 2% [1] - 江宁区锚定2025年南京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五千亿级"目标 [1] -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已成长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多次获工信部"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认证 [6] 南瑞集团技术突破 - 南瑞持续推进构网型技术研究 覆盖五大产品线近20个子产品系列 [4] - 构网型技术可实现毫秒级高倍率短路电流支撑和零延时惯量响应 入选2024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4] - 该技术已在西藏建成我国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 提升当地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2 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7]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 构网型技术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7] - 技术延伸至工业园区、海岛微网等场景 形成"源网储直"协同控制解决方案 [7] -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融合 南自自动化开发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9][11] 人工智能赋能电力系统 - "华电睿智"产品运用学习预测、视觉分析技术 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及监视 [11] - 产品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应用于多个工业控制领域 [11] - 公司打造学习预测、视觉感知、分析决策三大AI能力体系 覆盖新能源基地、智能运维等场景 [13]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江宁区已集聚25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7家上市公司 智能控制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6] - 2025年目标全区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 建成"三站三中心"超百个 [13] - 2024年江宁区14个智能电网市级"双百"项目中 亿元以上项目占13个 [15]
中元股份(300018) - 300018中元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7:52
公司业务范围与市场覆盖 -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智能化记录分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智能电网产品应用广泛 [2] - 我国在建及在运的 17 座核电站均已应用公司产品 [2] - 主营业务聚焦国内市场,客户主要为国内电力企业,少量产品通过国内集成商应用于国外场景 [3] 市场份额与拓展 - 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暂无权威统计数据,从合同签订情况看,智能电网领域市场地位稳固并拓展 [3] - 2024 年签订合同总额达 65,716.83 万元,同比增长 20.45%;2025 年第一季度签订合同总额达 19,228.05 万元,同比增长 24.05% [3] - 未来将巩固现有产品优势,推进智能变电站等业务发展,开展电力系统运维服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服务类型 [3] - 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强化技术性销售团队建设,定制差异化销售策略 [4] 业绩增长原因与表现 - 2024 年业绩增长原因包括产品升级、丰富产品结构、调整业务结构控本增效 [4][5]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53,692,697.60 元,同比增长 23.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6,972,845.35 元,同比增长 28.05% [5]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9,488,069.81 元,同比增长 22.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6,228,580.89 元,同比增长 192.35% [5] 股权激励与创新成果 - 2024 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激发核心团队主动性与创新活力,实施后业绩明显增长 [5] - 截至目前参与国家、行业等标准起草并发布实施多达 39 项,拥有发明专利 74 项、实用新型专利 43 项、软件著作权 297 件 [6] 市值管理举措 - 深化智能电网布局,研发新产品,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拓展盈利空间 [7] - 构建长效激励体系,通过股权激励绑定股东、公司与员工利益 [7] - 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构建稳定科学的现金分红体系 [7] - 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7] 新兴领域计划与毛利趋势 - 聚焦智能电网,暂无拓展其他业务板块计划,将深耕智能电网领域 [7][8] -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上升因调整业务结构,缩减医疗信息化业务投入,智能电网产品毛利率相对稳定 [8]
内拓外延紧盯高精尖强江宁开发区千亿集群映照新质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6-12 07:51
经济贡献与增长 -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全市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1%的地区生产总值、22%的工业经济、25%的实际使用外资 [1] - 1—5月规模工业产值达1447.2亿元,同比增长7.3%,工资投资123.3亿元,同比增长23.1% [1] 招商引资策略 - 采用"内拓外延"双截棍式招商策略,内拓通过提升产业生态激发存量项目增量,外延沿产业链延伸 [2] - 5月22日法雷奥动力总成中国区总部项目签约落户,3月底引入国网电科院智能电网产业集聚项目(百亿级) [2] - 投促公司储备在谈项目约300个,2024年目标招引重点项目不少于180个 [3] 产业培育与集群 - 智能电网产业为四大千亿级集群之一,"智能电网谷"聚集200多家企业,国内产业聚集度最高 [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70%,形成"南瑞双千亿""埃斯顿双百亿"等特色生态圈 [6] - 世界500强中100家落户,拥有842家规上工业企业、58家上市企业,梯次培育矩阵包括30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98家高新技术企业、225家瞪羚独角兽企业 [7] 项目建设与服务 - 中储国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五证齐发",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开工 [4] - 美埃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40亿元)厂房封顶,泉峰新能源项目(30.15亿元)内部装修,英飞源华东基地(10亿元)主体封顶 [5] - 2024年40个省市重大项目总投资588亿元,11个新开工项目中9个已开工 [5] 产业升级与创新 - 埃斯顿成为首个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国产品牌,实施"双百亿"行动 [6] - 将军大道区域从农田发展为工业带,吸引阳光电源、恒立液压等新龙头入驻 [6] - 开发区持续推动智能电网、绿色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6]
新风光(688663)每日收评(06-10)
和讯财经· 2025-06-10 17:26
公司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7.54元,短期支撑位27.27元,股价突破短期压力位,短线有望走强 [1][2] - 中期压力位28.90元,中期支撑位25.84元,中期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显示底部反转信号(★好友反攻★),但长上影线表明上档压力沉重,升势受阻 [2][3] - 主力成本分析显示当日主力成本27.40元,5日主力成本27.25元,20日主力成本25.60元 [1] 资金流向数据 - 2025年06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13.80万元,占总成交额7% [2][3] - 超大单净流入668.87万元,大单净流出55.0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30万元 [2][3] - 北向资金数据暂无 [3] 财务数据 - 2025年06月10日财报显示每股收益0.2元,营业利润0.36亿元 [2][3] - 销售毛利率22.638%,净利润29,993,169.3元 [2][3] - 市盈率数据未披露 [2][3] 行业关联表现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表现:电网设备-0.06%、铁路基建-0.66%、储能-0.84%、智能电网-0.65% [2][3]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科技镇长团跑出产学研融合“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6-10 05:35
科技镇长团的工作成果 - 由6名"双一流"高校专家组成的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累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余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0多名[1] - 创新"人才+项目+产业"三维联动机制,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1] - 科技镇长团入驻以来带动园区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2] 技术转化与产业合作 - 吴日铭教授促成新城杭集高新区与中数复兴智能科技公司达成模具智能化升级合作,其智能设计系统可提升行业30%的设计效率[1]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选派20余人走进企业,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良性循环[1] - 电子科技大学与扬州未来产业联合研究院共建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预计3年内孵化3-5家高新技术企业[1] - 闵锐教授团队提出的"场景驱动"研发模式可缩短技术转化周期40%以上[1] 新兴产业培育 - 刘霖教授团队在低空经济领域达成深度合作,优先转化无人机导航系统等专利[1] - 新城已形成"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创新联合体,加速构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生态[2] -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低空经济等领域,创新成果持续转化[2] 人才培养与引进 - 倪中新教授创新"场景化引才"模式,组织新城代表参观上海IC芯片实训中心等重点平台[1] - 推动华东航空谷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定制航空科技专项课程,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1] - 科技镇长团深度参与国网双创科技园、数据产业园等五大专班建设,形成全链条服务机制[2]
6月9日连板股分析:逾百股涨超9% 市场热点百花齐放
快讯· 2025-06-09 15:45
市场整体表现 - 今日共65股涨停,连板股总数13只,其中三连板及以上个股4只 [1] -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超9% [1] - 连板股晋级率33.33%(不含ST股、退市股),上一交易日共12只连板股 [1] 个股表现 - 共创草坪晋级6连板,继续向上拓展连板高度 [1] - 联化科技走出8天6板,近10个交易日累计大涨112% [1] - 高位股中超控股、百利电气涨停并创阶段新高 [1] - 昂利康5天3板,常山药业、热景生物等创新药个股创历史新高 [1] 板块热点 - 创新药概念再度大涨,昂利康5天3板 [1] - 稳定币概念早盘走强,金时科技5连板,恒宝股份7天5板,中嘉博创4连板,元隆雅图7天4板 [1] - 固态电池、农药化工、养老机器人、体育、可控核聚变、稀土永磁等板块均有不俗表现 [1] 连板股晋级情况 - 5连板晋级率100%(1/1):共创草坪(体育) [2] - 4进5晋级率50%(1/2):金时科技(RWS+摘帽) [2] - 3进4晋级率50%(2/4):中嘉博创(摘帽+算力+数字货币) [2] - 1进2晋级率23%(9/38):长青股份(农药)、德新科技(固态电池+机器人)、金鹰股份(锂电池)等 [2] - 其他涨停个股:中超控股25天13板(核电+机器人+军工)、均瑶健康10天6板(新消费)、南华期货5天4板(大金融) [2]
【财经分析】10块钱门票,万亿级家底!数据揭秘“苏超”刷屏真相
新华财经· 2025-06-09 13:15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现象 - "苏超"赛事热度超越欧冠决赛 国内社交网络玩梗文化推动其成为新顶流 [1] - 赛事上座率达2.2-2.6万人/场 票价仅10-20元 主要由企业赞助和城市补贴支撑 年费用约千万元 [4] - 516名参赛球员中仅29名职业球员 其余来自学生、教师、程序员等职业群体 [1] 江苏省经济基础 - 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 增量全国第一 13个地级市GDP均超4500亿元 实现"城均破万亿" [5][8] - 经济均衡发展消解城市强弱对立 形成"江苏自信"的竞争氛围 [8] - 南通打造"616"产业体系 培育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11][12][13] 重点城市产业格局 南通市 - 家纺产业链评分92分全国第一 拥有1.5万家企业 63家高新技术企业 罗莱家纺等上市公司 [15] - 船舶制造规模占全国1/10 海工制造占1/4 产业链评分90分 聚集中远海运川崎等龙头企业 [20] 南京市 - 电力自动化设备产业链评分90分 6个细分节点全国第一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值1932.58亿元(+10.6%) [20][24] - 软件信息产业评分90.66分全国第6 拥有12万家企业 近三年年均专利申请超1.6万件 [27][29][33] 盐城市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9倍 悦达起亚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 [37][40] 镇江市 - 眼镜片年产量4亿副 占全国75% 全球50% 眼镜片模具等细分领域全国第一 [42][47] 宿迁市 - 白酒产业评分84.51分全国第13 产值占江苏近80% 拥有洋河股份等数十家酒企 [48][49][52] - 候车亭产业全国第一 聚集500多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53] 徐州市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年产值超2000亿元 全国市场占比超20% 相关企业超1万家 [56] 泰州市 - 船舶制造产业评分87.92分全国第4 造船完工量超千万载重吨 [61][63] 淮安市 - 岩盐储量1300亿吨世界第一 盐矿产业评分全国第一 [67] 连云港市 - 非金属矿产评分88.6分全国第一 水晶产业全国领先 5个石英细分领域第一 [68][71] 扬州市 - 杭集镇年产牙刷75亿支 全球市占率1/3 形成4000家企业集群 年销售300亿元 [78] 苏南三市产业优势 苏州市 - 2024年GDP达26726.98亿元 电子制造服务产业评分93.11分全国第一 产值1.43万亿元(+9.2%) [81][84][86] - "1030"产业体系覆盖10大集群30条产业链 生物医药等领域评分均超85分 [81][89] 无锡市 - 装备制造业十余个细分节点全国第一 2024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占全省50% [92][95]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望2025年破万亿 [95][100] 常州市 - 绿色能源产业评分88.36分全国第10 2024年产值7200亿元 聚集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 [100][102] - 碳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先 蜂巢能源等本土企业走向全球 [100]
林洋能源年内揽获4.43亿订单 全球化布局境外业务营收增34%
长江商报· 2025-05-30 07:51
核心观点 - 林洋能源预中标国家电网1.65亿元采购项目,2025年累计中标国、南网金额达4.43亿元 [1][3][4] - 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营收11.26亿元,同比增长34.22%,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1][4]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9.05亿元,技术投入持续加大 [1][7] - 公司智能电网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国网、南网合计中标12.32亿元,同比增长超30% [4] - 新能源板块成为核心引擎,2024年持有电站超1.3GW,总运维规模突破18GW [6][7] 订单情况 - 预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第三十一批采购项目,共7个包,总数量68.82万台,金额1.65亿元 [1][2] - 2025年1月中标南网2.78亿元项目,涵盖三相智能电能表等4个包 [3] - 2025年累计中标国、南网金额达4.43亿元 [4] - 2024年国网、南网合计中标12.32亿元,同比增长超30% [4] 海外业务 - 2024年境外业务营收11.26亿元,同比增长34.22% [1][4] - 聚焦欧洲、中东、亚太、非洲等5大核心市场 [1] - 子公司EGM在波兰市场获超8亿元订单,市场份额超30% [4] - 亚洲区域智能电表交付超百万台,印尼市场实现规模性交付 [4]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1亿、1.39亿、1.43亿、2.23亿、2.69亿元 [7] - 五年累计研发费用达9.05亿元 [1][7] - 自主开发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等 [6] 业务板块 - 2024年电能表及配件营收27.04亿元,同比增长18.94% [6] - 光伏产品营收8.34亿元,同比增长34.41% [6] - 电站销售营收11.86亿元,储能业务营收9.19亿元 [6] - 持有新能源电站超1.3GW,覆盖多元化场景 [7] - 2024年新增运维容量6GW,总运维规模突破18GW [7]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56.23亿元 [7] - 其中货币资金44.65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31.41亿元 [7] - 2019-2024年资产负债率保持在29.41%-44.53%区间 [7]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36.2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