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丨站稳20万亿元!中国外贸底气何在?
央广网· 2025-07-16 11:07
当然,这只是成果之一。今年上半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规模仍站稳20万 亿元的台阶。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背后支撑中国外贸底气的,正是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从日常的劳 动密集型产品,到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产品、高端装备,一应俱全。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 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 这表明,我国不仅能满足全球市场对于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在高端产品领域也逐渐崭露头角。更值得关 注的是,凭借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我国外贸能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对供电紧 张地区,我们针对性地研发了太阳能充电手机;对沙漠地貌较多的地区,推出防沙尘、耐高温的发动 机,得到了来自海外客户的广泛点赞和好评。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 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我国进出口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 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亿元。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外贸保持较强韧 性。譬如,我国工业机器 ...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述评(上)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0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 - 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 [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比持续提升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2] 产业结构与升级方向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具有较大潜力 [2] - 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仪器装备与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2] - 需做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如船舶工业、水产种质资源),做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做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 [3] 区域政策与产业布局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广东提出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4] - 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发布政策推动海洋产业能级提升 [4] - 需立足区位优势形成特色化海洋经济格局(如山东生态牧场、福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模式) [4][5] 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 远洋捕捞需通过数智化技术提升鱼种识别、海域监测等精细化水平 [6] - 山东"耕海1号"平台实现渔业养殖、文旅、科研教育三产融合 [5] - 福建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储能"等跨界模式 [5] 要素支撑与生态管理 - 需科学划分海域范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6] - 对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土地、海岸线等资源 [6]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海洋产业 [6]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北约秘书长将访美;事关科创板!上交所发布;“杭州六小龙”两位创始人成香港特首智囊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05:49
贸易与金融数据发布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7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将介绍上半年进出口情况 [3] - 国新办7月14日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 [3] - 中国6月贸易数据即将公布 [3] 国际会议与外交 - 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会议将于7月14日至18日召开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调中俄关系的战略价值 [5] - 国防部回应日本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事件,指出日方抵近侦察是安全风险根源 [5] 科创板改革 - 32家未盈利企业被正式纳入科创成长层 [6]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 [6]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6] 公司动态 - 中国海油自主建造的24套2000米级超深水吸力锚启运巴西,展示深海装备技术实力 [13] - 吉林大学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关键技术 [14]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预计全年交付超300台 [16] - 福达合金拟收购TOPCon电池银浆公司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 [17] - SpaceX将向xAI公司投资20亿美元,占其50亿美元融资的近一半 [19] 上市公司公告 - 兆龙互连定增计划获深交所审核通过 [20] - 达实智能预中标1.22亿元采购项目 [20] - *ST松发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8亿~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 - 中国神华6月煤炭销售量同比下降4.3% [20] - 罗博特科全资子公司签订1418万美元合同 [20] - 国金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40%~150% [20] - 长城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85%~95% [22] - 蔚蓝锂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79.29%~115.15% [22] - 澜起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85.50%~102.36% [22] - 利民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719.25%~782.27% [22] - 紫金矿业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 [22]
我国承建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全部交付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40
项目交付 - 海油工程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将应用于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 [2] - 交付的吸力锚结构总重约2674吨,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 [2][3] 技术突破 - 吸力锚最大建造单体高达21米,直径8米,壁厚仅25毫米,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调试建造工艺 [3] - 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总装方案,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模拟测试等技术,自主研发"米字支撑工装"等施工装备 [3] - 实现质量合格率超过99.9%,精度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整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行业影响 - 吸力锚具有可高效安装、可回收复用、高承载力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田、海上风电等领域 [2] - 中国海油成功建成"深海一号"能源站、"海基二号"平台、"海葵一号"FPSO等深水油气装备,并对外交付巴西P67/P70、企鹅圆筒型FPSO等国际深水油气装备 [3] - 公司在国际深水油气装备市场擦亮"中国制造"名片,推进海洋能源高水平对外合作 [3]
400亿大单没问题!全球最强海工船厂再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7-12 20:32
三星重工FLNG订单与市场地位 - 公司近期与非洲船东签订一艘FLNG前期作业合同,金额8694亿韩元(约6.35亿美元),占去年营收8.8% [2] - 合同包含生产设计等前期作业,预计后续正式建造合同总价值25亿美元(约179.38亿元人民币) [2] - 今年以来累计承接新船订单19艘、33亿美元(约236.8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接单目标34% [3] FLNG技术能力与项目经验 - 公司已交付全球首艘深水FLNG(Coral Sul项目),水深2000米,年产能340万吨,船体规模世界第二 [3] - 目前全球新建FLNG订单仅10艘,其中5艘由公司承接并已交付3艘,包括壳牌"Prelude"号(36亿美元)等 [5] - 在建FLNG包括马来西亚"PFLNG TIGA"号(15.38亿美元)和加拿大Cedar LNG项目(15亿美元) [6] FLNG市场前景与行业优势 - FLNG是海洋工程中技术门槛最高、附加值最大的产品,利润率通常达两位数 [5] - 公司在全球FLNG市场份额达55%,被公认为"全球FLNG最强者" [5] - 预计今年将获至少4艘FLNG订单(总金额55亿美元),潜在客户包括美国Delfin Midstream等 [3][5] FLNG产品特性与行业趋势 - FLNG无需陆地液化设备或海底管道,可保护海底生态系统,单位成本降低推动市场加速发展 [5] - 公司建造的"Prelude"号是全球最大FLNG,年产能360万吨LNG,排水量60万吨 [6] - 俄乌冲突后能源安全关注度提升,海工设备投资持续增加 [3]
浙江海洋大学贺义雄:浙江海洋经济差异化突围,需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中国经营报· 2025-07-11 15:26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和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 - 广东省、山东省、海南省等沿海省份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形成标杆样本 [1] 浙江省海洋经济现状 - 2024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2012.4亿元,同比增长6.5% [1] - 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沿海省份中位居中游,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2] - 与广东省、山东省相比,浙江省在海洋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差距 [1] 浙江省海洋经济优势 -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完善,出台一系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3] - 产业基础雄厚,涵盖油气全产业链、临港装备、港航物流、海洋渔业、滨海文旅、海洋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3] - 海洋交通运输和船舶制造具有显著优势 [3] - 开放合作水平高,与多国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4] - 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优化资源配置 [4]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建议 - 统筹资源、资本、技术、制度、数据等要素,实现高效配置 [4] - 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5] - 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海洋信息化水平 [5] - 依托宁波舟山港优势,发挥数字化条件,搭建专业平台,结合航运、金融、贸易、物流资源 [6] - 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新能源、工程装备、新材料、绿色渔业等高科技产业 [7] -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环境建设,深化科研机构、高校与龙头企业合作 [7] - 推动海洋科技国际交流合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培育创新型涉海企业 [8]
我国持续推动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转化
科技日报· 2025-07-10 09:30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 中国经济前4年平均增速达5.5%,2024年经济总量预计140万亿元,增量超35万亿元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1]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1] - "三新"经济增加值2024年超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GDP总和 [1] 研发投入与创新主体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68%,规模增至3.6万亿元(全球第二) [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2] 关键技术突破 - 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量约1900亿块 [2] - 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新突破 [2]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2] 新兴产业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10.4%(提高2.6个百分点) [2] - 在研创新药累计达4000余款,占全球30% [2] 人才与创新生态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全球第一,STEM专业毕业生年超500万 [3] - 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开源生态,形成独特技术创新路径 [3]
向海图强:十万亿海洋经济赛道创投新机
Wind万得· 2025-07-10 06:35
海洋经济政策演进 - 海洋经济定义为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涵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5] - 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海洋经济分为五大类:海洋经济类、海洋科研教育类、海洋公共管理服务类、海洋上游相关产业类、海洋下游相关产业类[7] - 海洋油气成为重要能源增长极,中国海油国内原油累计增产占全国同期总增量的70%[7] 全球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全球海洋经济总产值约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4%[8]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8] - 海洋船舶工业2024年增加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突破50%[13]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2024年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13] 深海技术与新兴领域发展 - 深海装备如"梦想"号钻探船、"海葵一号"油气平台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14] - 海底数据中心能效显著,服务器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12.5%,能耗降低29%[14] - 深海AI识别系统实现深海生物、地质构造的自动识别,推动海洋科技智能化[15] 区域海洋经济表现 - 山东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801万亿元,占全国17.1%,七大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16] - 广东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20%,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16] - 海南聚焦深海油气开发,推进陵水气田和天然气水合物试采[16] 海洋经济投融资现状 - 2020年以来海洋经济领域融资事件约600起,占总体融资事件的1%[17] - 投融资集中在海工装备、海洋电子、水下机器人等赛道,区域集中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17] - 数字化转型通过物联网、AI等技术重构海洋产业形态,推动向技术驱动型转型[18]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 2025-07-09 19:36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超过35万亿元[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5.5%[2]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比"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2]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每年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3] 创新突破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1.2万亿元,研发强度达2.68%[5] - 集成电路年产量增长7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5] - 在研创新药4000余款占全球30%,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5] - 建成全球最多5G基站,拥有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和社会保障体系[3] 绿色发展成效 - 森林覆盖率超25%,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25%[7] - 新能源发电装机超煤电,清洁发电占比达33%[7] - 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增长5倍)[7] - 废钢循环利用率超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7]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200万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8] - 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5%,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8] - 新增402种医保药品,跨省就医结算惠及4亿人次[8]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64.6%,托育服务中心覆盖300多地级市[8] 改革与开放成果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减至106项,清理4218件妨碍公平竞争规定[9] - 外商直接投资累计4.7万亿元(超"十三五"总量),外资贡献1/4工业增加值[10] - 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数据基础制度与国家数据局组建[10] - 推广88条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民营经济促进法推进实施[9][10]
主题策略专题:把握海洋经济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 2025-07-02 20:23
核心观点 - 国内海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政策支持与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走高 [3] - 深海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语境下的未来产业,正加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AI技术深度赋能展现巨大投资潜力 [3] -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未来投资脉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3] - 海洋经济主题指数表现强劲,关注深海油气与海洋生态服务领域投资机会,细分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海洋经济政和产业脉络 热点事件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项举措,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等 [7] - 2025年6月多个事件发布相关报告和案例,如《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显示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状况 [7] 政策概览 - 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宏观指导和战略规划,《海洋环境保护法(2024修订)》提供法律保障 [8] 产业成效与挑战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较上年增长5.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海洋各产业有不同程度发展 [8] - 面临海洋科技资源不足、开发方式粗放、产业结构需深度调整等挑战 [8] 发展指数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等多方面指数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 [18] 生态预警监测 - 近岸海域表层海水部分指标无明显变化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重点生态系统状况优良或稳定 [19] 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 多地有不同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如辽宁锦州退养还湿等 [20] 深海科技产业链 政策驱动 - 2025年3月中央及地方加速布局深海科技,多地发布相关规划和意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23] 产业增速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5.9%),深海相关产业增速突出,政策支持领域进入加速培育期 [24] 产业崛起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术突破为商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25] AI赋能 - AI技术优化资源勘探、提升作业效率,新兴应用加速试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25万亿 [25] 深海油气开发 -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潜力大,开发兼具战略和商业价值,政策推动下海洋油气企业有望受益 [35] 深海生态服务 - 2023年国内渔业总年产值达1.60万亿元,海洋渔业接近8000亿元,海洋养殖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 [44] - 发展远洋渔业是重要战略目标,头部企业份额可持续扩张 [44]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投资线索 产业概述 -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49] 产业链环节 - 上游为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为装备制造商,下游为应用市场 [53] 政策支持 - 国家陆续推出政策文件,从“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均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56] 产业分布 - 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按市值和专利统计分布有不同集中区域 [60] 融资与园区 - 2014 - 2023年中国船舶行业融资事件17起,融资金额5.67亿元,2021年融资最多 [64] - 中国船舶行业有20个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江苏 [64] 海洋经济指数梳理和分析 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日盘后,海洋经济指数和海洋科技指数半年内分别上涨9.3%和13.7%,有两次行情催化 [69] 指数拆解 - 海洋经济指数样本股行业分类以工业为主,主题指数分布均匀偏集中 [73] - 指数中市值百亿以下标的近半数,按标准筛选得到18个A股成分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