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

搜索文档
留不下的北京,回不去的家乡:“跨城通勤”候鸟的生存算法
虎嗅· 2025-07-31 18:44
《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常住外来人口815万人,占 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3%,这意味着,在北京,每3个人里就有1个"北漂"。 他们一头扎进了这个霓虹灯璀璨的大都市,想要争取一席之地。然而,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昂的房价、 子女的教育......等年轻人逐渐步入中年,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诸多现实问题就浮现出来,成为需要重 新衡量生活的契机。 为了兼顾事业和家庭,跨城通勤的"北漂"们选择在另一座城市安家,定期往返于两座城市,是他们生活 的真实写照。跨城通勤的路上,每一分钟都需要精打细算。这种割裂开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到"不得 已"时才会结束。那些"不得已",可能是家人需要更近距离的照顾,可能是失去这份工作,也可能是自 己的体力无法再支持动辄四小时的通勤路途…… 这份坚持,是对现实的妥协,更是对家庭的责任。他们舍弃了当下的安逸,在两个城市之间,努力撑起 一个关于"更好生活"的模糊轮廓,哪怕这轮廓,需要用年复一年的舟车劳顿来描摹。 年复一年的跨城通勤 如往常一样,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李未坐上熟悉的那班高铁,在座位上坐定长舒一口气,因为赶路而紧 张的神经才放松下来。 快到站的 ...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学习:“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
中银国际· 2025-07-31 10:32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为实现全年5.0%目标奠定基础[3] - 生产端表现强劲,基建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增速[3] - 净出口对经济整体贡献较大[3] 政策导向 - "十五五"规划将聚焦制度、市场、产业、人才优势,应对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环境[2] - 财政政策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3] - 未提及提高赤字率、降准降息等具体措施[3] 风险挑战 - 房地产产业链尚未止跌企稳,平减指数偏弱[3]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或显现,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大[3] - 地方政府债务需有序推进平台出清,防范金融风险[4] 内需与消费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如育儿补贴)[4]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4] 改革与开放 -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4] - 12月海南"封关"将作为对外开放新举措[4]
3.6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背后的中国叙事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21:59
外汇收支与人民币国际化 - 2025年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规模达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币占比达53% [2] - 银行结售汇规模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为历史同期次高显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保持活跃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对外资产10.7万亿美元对外负债7.1万亿美元净资产3.6万亿美元资产类型和持有主体多元化 [2] - 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占比达53%实现历史性跨越体现从贸易货币向投资货币进化支付系统独立性提升及金融市场吸引力增强 [6] - 2024年中国投资收益项实现净收益719亿元带动"净误差与遗漏"项目自2010年来首次转正 [7] 国际投资与资本流动 - 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30亿美元逆转去年下半年净流出态势 [3] - 1-5月股权性质对外直接投资519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对外证券投资保持活跃 [3] - 中国对外净资产从2014年1.6万亿美元增至2025年3月3.6万亿美元储备资产占比从70%降至不足40%非储备资产持续扩张 [4]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持有美国长期国债余额降至7563亿美元创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7] 海南自贸港建设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制度 [7] - 2020-2024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超建省后前32年总和货物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超30% [8] - 海南发布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首批试点额度100亿元构建人民币计价-结算-清算闭环生态 [8] 经济与市场表现 - A股上证指数于7月24日站上3600点6月以来温和上涨受益于中美贸易摩擦趋缓及经济数据超预期 [2] - 1-5月外资在华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7%对外投资收益增长12%投资收益逆差基本稳定 [5]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9%汇率在7.15-7.35间双向浮动保持基本稳定 [6]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2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08:25
股市与债市行情 - A股市场持续冲高,上证指数7月24日收盘站上3600点,自4月上旬的年内低点反弹逾16% [1] - 债市遭遇罕见调整,国债期货持续飘绿,大批中长期纯债基金出现回撤 [1] - 多只债基密集公告遭遇大额赎回,市场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加深 [1] - 机构认为本轮股强债弱格局背后驱动因素可能是流动性变化 [1] 固态电池产业 - 固态电池被视为全球动力电池下一代技术竞争的焦点 [1] - 7月以来多家企业披露固态电池领域最新进展,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 [1] - 预计明年行业目光将转向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 [1] 保险经代渠道变革 - 保险公司大幅压缩经代渠道营销费用和佣金水平 [2] - 经代行业未来将从比拼产品性价比转向提供附加价值 [2] - 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发展成为经代渠道出路 [2] 私募基金发展 - 今年以来近30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 [3] - 新登记私募创始人大多具有公募、券商等行业从业经历 [3] - 私募行业迎来新鲜血液释放积极信号 [3] 环保产业智能化 - 环保产业正经历AI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 [3] - 环保头部企业积极携手科技公司推进AI技术创新应用 [3] - AI技术在垃圾焚烧、环卫服务、水务管理等场景深度应用 [3] 稀土市场 - 7月24日国内氧化镨钕价格为52万元/吨,较年初上涨30.5% [4] - 稀土、稀土永磁板块表现强势,广晟有色、中科三环涨停 [4] - 稀土市场火热是供需和预期共振的结果 [4] 医药集采规则优化 - 第11批集采工作已启动,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5] -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 [5] - 要求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 [5] 私募从业人员管理 - 中基协上线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强制注销"通道 [5] - 解决从业资格"挂而不销"现象 [5] - 有助于保障私募从业人员职业权益 [5] 人民币汇率走势 - 7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至7.1385 [6] - 较月初累计调升149个基点 [6] - 人民币汇率升值动能进一步积蓄 [6] 外资公募机构动向 - 外资公募延续"科技+医药"核心配置 [7] - 显著增加高股息资产持仓 [7] - 形成"进攻+防御"均衡布局 [7] AMC增持银行股 - AMC多次"加码"银行股 [7] - 增持行为被视为对银行股价值的认可 [7] - 有助于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7] 反内卷行情 -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多领域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Wind反内卷指数7月以来涨幅17.17% [8] - 行情主要围绕上游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展开 [8]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第一财经· 2025-07-21 11:11
欧盟对俄制裁涉及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 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清单 [1] - 欧盟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两家中国金融机构 [1] -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 - 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1] - 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 [1] - 欧方行为对中欧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1] - 中方敦促欧方立即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错误做法 [1] -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当合法权益 [1]
2025年6月图说债市月报:信用债市场量价齐升,关注科创债ETF落地后投资机会-20250718
中诚信国际· 2025-07-18 19:59
核心观点 - 内外因素支撑债券配置价值,收益率中枢或维持低位,首批科创债ETF落地,可关注有关投资机会,当前是债券发行合适时间窗口,发行人可提前布局融资计划 [5] 债券市场回顾 债市风险 - 6月债券市场月度滚动违约率为0.28%,与上月持平,新增1家违约主体武汉天盈投资集团,5家主体进行债券展期 [11][15] - 6月19家主体评级被上调,32家主体评级被下调,主要原因包括营业收入下滑、业绩亏损加大和债务负担加重等 [16] - 6月信用利差走势分化,中短期票据1年期和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多数走扩,5年期普遍收窄,等级间利差普遍收窄 [17][19] 债券市场运行 宏观及货币环境 - 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月回升,财新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27] - 6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2844亿元,各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多数上行 [25][28] 一级市场 - 6月信用债发行升温,发行规模共计13687.12亿元,较上月增加5283.58亿元,净融资额较上月增加2055.38亿元至2559.96亿元 [39] - 6月科技创新类债券发行热度升温,发行只数为223只,发行规模为2404.15亿元,科创金融债发行16只,发行规模为275.70亿元 [40] - 信用债平均发行利率涨跌互现,多数行业发行成本回落,不同地区发行利率普遍下行 [40][41][43] 二级市场 - 5月债市杠杆率为107.11%,较前一月下降0.18个百分点,6月二级市场债券日均交投活跃度升温 [50] - 6月债券市场收益率全面下行,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普遍下行1 - 12bp,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下行1 - 15bp [51] - 6月多数行业和地区利差走扩 [52] 展望及策略建议 债券收益率走势 - 国内经济弱复苏,政策呵护,外部风险犹存,预计债券收益率仍维持低位运行 [5][7] 投资机会 - 关注首批科创债ETF投资机会,但需注意其流动性和赎回压力 [5][8] 发行建议 - 目前债券发行成本低位波动,发行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布局融资计划 [5][10]
美元飙升:广场协议魔咒将再现?中国会步日本后尘吗?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34
美元霸权的运行逻辑 - 美元具有双面性,既是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资产,又是收割全球财富的金融武器 [2] - 美元微笑曲线两端上扬代表美元最强势时刻:全球金融恐慌时资本避险流入,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时全球资本套利涌入 [2] - 美联储通过加息降息控制全球资本流动,加息导致他国资本外流、本币贬值、资产价格暴跌,降息时廉价美元抄底收购优质资产 [3] 日本经济危机的根源 - 日本经济问题本质是金融自由化和超宽松政策催生的资产泡沫,资金空转于股市和房地产而非实体经济 [5] -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近一倍,出口制造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 [5] - 日本央行错误采用更激进宽松政策对冲升值冲击,进一步吹大泡沫后急刹车加息,导致资产价格崩盘和经济长期停滞 [5] 中国与日本的差异化应对 - 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掌握干预权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恐慌性资本外流 [7]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内循环能力有效对冲输入性通胀压力 [8] - 中国通过开放债券和股票市场吸引长期资本流入,为汇率提供支撑并补充经济建设资金 [8] 中美博弈的深层差异 - 中国拥有完全独立主权和战略纵深,中美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不同于美日附庸关系 [8] - 美国过度依赖美元霸权导致反噬效应,美元武器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削弱其信用基础 [8] - 中国政策工具箱和宏观调控体系更成熟,产业基础坚实,具备应对复杂博弈的长期韧性 [8]
上半年新旧动能加速切换,内外需平衡改善
交银国际· 2025-07-16 14:53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内外需平衡仍待优化,内生动力需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需进一步巩固[1][2] 各部分总结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2季度同比增长5.2%,较1季度稍有放缓但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三大需求协调性较1季度明显改善,内需贡献增长,外需有韧性,6月数据呈分化态势[1] 工业生产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当月增长6.8%,制造业增长7.0%,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上半年分别增长10.2%和9.5%,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季度产能利用率74.0%,工业利润前五月累计下降1.1% [2] 消费市场 - 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长5.0%,6月当月增长4.8%,较5月回落,消费升级品类和“以旧换新”政策涉及品类表现亮眼,服务消费需求稳步恢复,下半年期待政策提振[3] 投资情况 - 2025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制造业投资增长7.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民间投资下降0.6%,6月投资增速回落,未来新动能方向有投资增长空间[5] 房地产市场 - 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降3.5%和5.5%,6月数据不佳,各线城市房价有调整趋势,供给端数据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1.2%,期待政策推动回稳[6] 对外贸易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9%,出口增7.2%、进口降2.7%,贸易顺差扩大,6月数据持续改善,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贸易伙伴多元化成效明显,需关注贸易政策扰动[7] 社融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流动性结构和信贷结构有积极变化,体现金融支持政策效果[8]
海外高频 | 关税豁免到期,发达市场多数下跌(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13 14:19
大类资产表现 - 发达市场股指多数下跌,标普500下跌0.3%,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0%,德国DAX、法国CAC40、英国富时100分别上涨2.0%、1.7%、1.3% [2][4] - 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胡志明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开罗CASE30分别上涨5.1%、4.0%、1.5%,巴西IBOVESPA指数、印度SENSEX30分别下跌3.6%、1.1% [4] - 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下跌,金融、日常消费和通讯服务分别下跌1.9%、1.8%和1.2%,能源、公用事业和工业上涨2.5%、0.7%和0.6% [9] - 恒生指数全线上涨,恒生科技、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指数分别上涨0.9%、0.9%和0.6% [14] 债券市场 - 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悉数上行,德国上行16bp至2.8%,法国上行14bp至3.4%,意大利上行13bp至3.6%,美国上行8bp至4.4% [18] - 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土耳其上行92bp至29.7%,巴西上行26bp至13.9%,南非上行15bp至9.9% [25]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上涨0.9%至97.87,日元兑美元贬值2.0%,英镑兑美元贬值1.1%,欧元兑美元贬值0.7% [31] -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兑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为7.1710和7.1736 [42] 大宗商品 - WTI原油上涨2.9%至68.5美元/桶,布油上涨3.0%至70.4美元/桶 [48] - 有色金属涨跌互现,LME铜下跌2.4%至9640美元/吨,LME铝上涨0.1% [54] - 贵金属悉数上涨,COMEX黄金上涨0.8%至3359.8美元/盎司,COMEX银上涨5.9%至38.9美元/盎司 [54] 关税政策 - 美国宣布提升14国关税,生效日期为8月1日,包括日本25%、韩国25%、南非30%等 [2][65] - 美国对进口铜产品征收50%关税,对巴西商品征收50%的关税 [65] 美联储动态 - 6月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对于政策利率前景分歧显现,部分官员认为关税将会导致一次性价格上涨,多数与会者认为关税可能会对通胀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81] - 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明显下降,当前市场预期9月、12月降息,9月概率下降至57.40% [81] 欧元区经济 - 5月欧元区零售销售量环比-0.7%,同比1.6%,均较4月回落,居民消费者信心低迷仍然是经济掣肘 [84] 美国财政 - 截至7月8日,美国2025日历年累计财政赤字规模804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725亿美元 [69] - 累计支出规模4.4万亿美元,去年同期4.1万亿美元,累计财政税收收入2.8万亿美元,去年同期2.6万亿 [69]
我们的钱,被西方偷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49
全球贸易格局 - 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中长期占比超过14%,疫情后一度逼近18%,而美国基本维持在8%左右 [2] - 2023年全球制造业产值中,中国占比超过30%,与G7七国总和相当 [2] - 全球金融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和清算体系仍由西方主导,跨境结算中美元占比超过80%,人民币不到2% [2] 金融体系与利润分配 - 全球石油交易95%以上使用美元结算,能源进口国需先兑换美元购买原材料 [5] - 中国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方,但这些债券收益难以跑赢通胀,实质上是为美国财政缺口融资 [7] - 中国企业承接全球供应链订单时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做十块钱的活只能拿两块钱的回报 [7] 国际金融权力结构 - IMF投票权中美国占16.5%,中国仅6.08%,但中国资本金贡献排名全球第三 [5] - 美元通过美联储利率调整就能对新兴国家造成资本流出冲击,影响其外汇市场稳定 [7]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通过石油美元重新绑定全球资源和资本,形成金融权力中心 [8] 改革尝试与挑战 - 中国推动本币结算和互换机制,但只要美元仍是大宗商品结算基础,这些努力难以根本改变体系 [10] - 制造业回流背景下,西方国家可通过货币工具、资本市场和国际信用来应对产业链安全挑战 [12] - 国际金融制度由西方主导,话语权与信用和制度直接挂钩 [13] 供应链现状 - 中国拥有效率极高但利润极低的供应链体系 [14] - 企业辛苦参与全球生产但难以参与规则制定 [14] - 当前体系下改变难度大,需先确保生存再谈重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