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

搜索文档
 天力锂能:公司董事李明辞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8:58
 公司人事变动   - 李明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 但仍继续在公司工作 [2]     公司财务结构   - 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中锂电材料占比97.36% 其他业务占比2.64% [2]     市场数据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29.55元 [2]
 天力锂能:共同实际控制人王瑞庆、李雯、李轩累计质押股份数量2552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8:5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王瑞庆、李雯、李轩累计质押股份数量2552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54.44% [2]     公司营收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中锂电材料占比97.36%,其他业务占比2.64% [2]
 容百科技上半年转亏 2019年上市2募资共2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14: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9.46万元,上年同期为1027.79万元,同比下降765.4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7930.53万元,上年同期为-380.90万元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2亿元,上年同期为-8.40亿元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03亿元,同比下降1.64% [2]   - 总资产236.77亿元,同比下降3.84% [2]     募集资金   - 2019年IPO募集资金总额11.98亿元,净额11.01亿元,其中8.26亿元用于"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2.75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3]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3.34亿元,净额13.25亿元 [4]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25.32亿元 [5]     发行与股权   - 2019年IPO发行4500万股,发行价格26.62元/股,发行后总股本4.43亿股 [2]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获承销及保荐费8005万元,其子公司跟投获配180万股,金额4791.60万元,锁定期24个月 [3]   - 2024年三季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9股,除权日为2025年3月6日 [5]
 财说丨半年报首亏、实控人撤离,翔丰华滑向“泥潭”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0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80%至6.88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盈利3824万元转为亏损294.59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479.72万元同比暴跌159.65% [1] - 2024年公司营收13.88亿元较2022年23.57亿元减少9.69亿元 净利润4955.46万元较2022年1.61亿元减少1.11亿元 三年间利润缩水近七成 [2] - 2025年一季度录得上市来最大单季亏损815万元 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685万元 [1]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2.44%较2020年28.79%的高点缩水57% 二季度毛利率10.43%创历史冰点 [1] - 净利率由上年同期5.3%降至-0.49% 意味着每销售100元产品反而倒贴0.49元 [1] - 2020至2024年间负极材料价格累计下跌40% 行业利润跌幅高达98% [2]   产能与行业状况 - 截至5月公司石墨负极材料产能达9万吨 福建三明基地2024年完成改造新增2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及1.5万吨配套石墨化产能 技改后总产能提升至5万吨/年 [2] - 2020至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能从81.1万吨激增至354.6万吨 增幅高达337% 相当于每天新增近2000吨产能 [2] - 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增速26%远低于动力电池装车量41.5%的增速 2025年负极材料需求约247万吨而产能将突破360万吨 [4]   财务风险 - 截至6月末有息负债17.33亿元同比增17% 其中短期借款5.67亿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4亿元 长期借款5.86亿元 应付债券4.76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2.06%较2024年底增长超3个百分点 公司及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9.85亿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4% [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364.68%至净流出1.81亿元 应收账款飙升至6.69亿元同比增32% [5]   偿债能力 - 2025年一季度短期借款5.67亿元 账面货币资金3.1亿元 速动比率1.12低于健康值1.5 [6] - 上半年财务费用因可转债利息超过3000万元 筹资现金流净额3.65亿元用于弥补经营现金流枯竭 [6] - 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仅5500万元同比减少3.39亿元降幅达86% [5]   资产减值与存货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329.99万元相当于净利润绝对值的147.92% 其中存货跌价损失高达5411万元 [4] - 每卖出1亿元产品就有390万元因存货贬值化为乌有 [4]   公司治理与项目 - 实控人周鹏伟2024年11月减持2%股份 重要股东钟英浩2025年1月减持0.41%后退出5%以上股东行列 [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两次推迟至2026年7月 6万吨人造石墨项目延期至2026年底 [8] - 可转债募资8亿元导致财务费用激增进一步蚕食利润 [8]   行业竞争与技术 - 人造石墨占据87%市场份额 技术同质化导致价格战成为唯一竞争手段 [9] - 上半年研发费用2336万元 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例不足4% 低于贝特瑞、宁德时代等巨头5%以上的投入水平 [9] - 行业集中度下滑 磷化工企业、钛白粉巨头和汽车零部件商等新玩家通过不同方式涌入市场 [9]   业务转型与挑战 - 试图在硅基负极等新技术及转型高端产品方面寻找突破口 但高端负极材料认证周期通常需要18-24个月 [9] - 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达64%远高于动力电池 但负极材料在储能领域占比仅18%且更倾向低成本路线 [10] - 行业陷入"越生产越亏损 越亏损越扩产"的死亡螺旋 公司在建的6万吨产能命运难测 [9]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3:42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3月24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及农业银行张家港分行提供的股票回购专用贷款,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1]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含),回购价格上限为32元/股(含) [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后12个月内,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回购股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009,491股,占总股本1.26%(总股本1.595亿股) [2]   - 回购成交价区间为18.34元/股至21.80元/股,累计支付资金总额4220.9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2]   - 回购进度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既定方案要求 [2]     信息披露与后续安排   - 公司按月披露回购进展,相关公告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查询历史文件 [2]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万润新能7月获19家机构调研 固态电解质小批量送样测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6:53
 公司经营与展望 - 7月有19家机构对公司进行调研 涉及三季度经营展望、库存管理、固态电池布局和行业反内卷等话题 [1] - 三季度为行业传统销售旺季 公司目前排产情况良好 [2] - 上半年持续发力客户开拓 战略客户订单放量和新客户顺利导入 预计三季度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 实现产销两旺 [2]   固态电池研发布局 - 固态电池部分型号已进行小批量送样测试工作 [1] - 正极材料方面申请多项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和包覆技术相关专利 部分技术可服务于固态电池材料需求 [2] - 拥有针对正极材料表面改性的专利技术 改善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接触 [2] - 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已有研发布局 以匹配固态电池对高电压窗口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2] - 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不同路线固态电解质方面布局研发 部分型号已向客户进行小批量送样测试 [3]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 同比增长68% [2] - 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477GWh 同比增长49% 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 同比增长128% [2] -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 呼吁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4] - 反内卷有助于推动行业落后产能出清、驱动技术创新升级 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推动行业公平良性高质量发展 [4] - 2025年7月中国市场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排产量138GWh 环比减少4% [4] - 头部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和稳定客户基础维持70%以上开工率 中小厂商面临产能闲置困境 落后产能加速退出 [4] - 行业粗犷式竞争模式逐步被取代 有望迎来价值创造时代 [4]
 总投资10亿元!江西年产5万吨碳酸锂项目一期环评公告
 鑫椤锂电· 2025-08-04 16:35
 项目概况 - 奉新九岭锂业有限公司拟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区建设年产50,000吨锂电材料项目,分期进行建设 [1] - 本期环评项目为"年产20,000吨碳酸锂联产铷铯盐项目及万吨级全过程中试工程与数字化管控先导C配套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立项投资额),其中环保投资约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1.2% [1]   项目规模 - 项目总规模为年产50,000吨锂电材料 [1] - 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20,000吨碳酸锂 [1] - 一期工程还包括联产铷铯盐项目及万吨级全过程中试工程 [1]   项目地点 - 项目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区 [1]   项目特点 - 项目包含数字化管控先导C配套项目 [1] - 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式 [1]
 中伟股份:累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296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2:57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占比47.48% [1] - 新能源金属业务占比33.52%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9.0% [1]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296万股 [3] - 回购股份数量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45% [3] - 回购价格区间为30元/股至41.21元/股 [3] - 累计回购金额达7.97亿元 [3]   市场数据 - 公司最新股价为33.46元 [3] - 公司证券代码为SZ 300919 [3]
 格林美:公司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拥有规模化量产与稳定供应的能力,该产品月出货量2000吨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2:10
 产品技术与市场定位 - 公司最新量产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代表锂电前驱体制造领域全球最高技术成就 [2] - 产品100%供应国际头部企业供应链 面向全球高端电动汽车市场 [2] - 产品满足对续航里程和动力稳定性有更高要求的市场需求 [2]   产能与销售表现 - 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月出货量达2000吨以上 [2] - 预计年内实现万吨以上销售规模 [2] - 拥有规模化量产与稳定供应能力以保障客户需求 [2]   财务与业绩影响 - 产品因优异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具备优秀盈利能力 [2] - 将成为新能源材料板块重要增长引擎 [2] - 对公司营收和利润产生积极贡献 [2]   战略意义 - 产品极大稳定公司全球市场地位 [2] - 有效应对全球性市场挑战 [2]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2:3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005,简称为容百科技,专注于新能源科技领域 [1]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但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保证其真实性 [1]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1.01亿元,实际到账11.14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1.69亿元,其中专户余额0.29亿元,理财产品余额1.4亿元 [5]   - 2022年度定增募集资金净额为13.2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无专户余额 [7][8]     募投项目调整   - 将"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产能从6万吨调减至3万吨,节余资金1,848.52万元用于补流 [5][20]   - 调整原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及公司经营状况,剩余3万吨产能需求将用自有资金建设 [6]   - 仙桃一期项目4万吨正极产能已完成,剩余6万吨预计2026年12月前建成 [9]     财务数据与减值   - 2025年上半年计提减值损失5,953.09万元,其中信用减值425.22万元,存货跌价5,527.87万元 [42][43]   - 减值损失影响当期利润总额5,953.09万元,但未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4]     公司治理与决策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减值准备计提等议案,认为财务报告公允反映公司状况 [24][26][46]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要求,无违规情形 [37][38]     行业动态   - 公司根据新能源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调整产能规划,反映行业需求波动 [6][9]   -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优化显示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视 [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