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东兴证券晨报-20250521
东兴证券· 2025-05-21 18:48
黄金珠宝行业 核心观点 金价上行压抑黄金珠宝消费需求,行业收入和业绩表现较弱且公司业绩分化,呈现产品和品牌重要性提升、高端品牌引领新模式、消费客群年轻化与工艺提升共振等趋势,投资可关注高性价比投资类产品占比高及产品设计和品牌力强的品牌 [2][3][7] 行业表现 - 2024 年 A 股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同比降 4.73%,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17.75%;A 股 + 港股营收同比增 3.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9.87%;上海黄金交易所 Au9999 黄金价格全年涨 27.87% [2] - 2025 年一季度 A 股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同比降 25.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3.46% [2] 公司业绩分化 - 投资金条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如菜百股份受益,其贵金属投资产品营收 129 亿元,同比增 45.28% [3] - 品牌属性强、产品差异化设计的公司如老铺黄金、潮宏基、曼卡龙等有独特竞争优势 [3] 行业趋势 - 金价上行通道中,渠道驱动性减弱,产品和品牌重要性提升,行业拓店速度减慢,部分公司门店数量下降 [3] - 高端品牌引领行业探索品牌化发展之路,如老铺黄金从传统贸易商转变为品牌商 [4] - 消费客群年轻化和情绪化显现,与黄金加工技术提升同频共振,黄金产品时尚度和设计感提升 [4] 展望与投资策略 - 长期金价受央行购金需求支撑,中短期或小幅回调后大幅震荡;黄金珠宝消费需求压制或缓解,投资类需求或好于消费类,部分品牌有望延续好表现 [7] - 投资关注高性价比投资类产品占比高及产品设计和品牌力强的品牌,长期看好技术领先、品牌力打造能力强的品牌 [7] 快递行业 核心观点 4 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通达系单价下探但“以价换量”效果减退,行业竞争倒逼企业重视服务质量转型升级,建议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龙头 [8][9][11] 行业数据 - 4 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 163.15 亿件,同比增 19.1%,行业淡季需求端偏弱,通达系件量增速环比略降 [8][9] - 4 月同城件业务量同比增 8.4%,异地件业务量增长 20.0% [9] 公司表现 - 顺丰业务量增速提升至 30.0%,高于通达系,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0.7pct,业务向电商件延伸 [9] - 圆通、申通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圆通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0.8pct;韵达业务量增速低于行业均值,市场份额下降 0.7pct [9] 价格情况 - 申通、韵达与圆通 4 月单票收入同比降幅分别为 3.9%、6.8%和 7.0%,环比分别下降 0.04 元、0.05 元和 0.04 元/票 [9] - 顺丰 4 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 13.9%,环比下降 2.4%,因电商件占比上升 [10] 行业趋势 - “以价换量”策略边际效应递减,低价件领域挖掘价格敏感型客户充分,继续降价增量需求有限,中长期竞争逻辑或改变 [10] - 价格战近期缓和概率不大,未来几个月竞争烈度或维持较高水平 [10] 投资建议 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行业龙头中通和圆通 [11] 光伏行业 核心观点 2024 年光伏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2025 年 Q1 抢装带动业绩回暖,但产业链利润修复力度和持续性待察,投资关注电池片、硅料、优势辅材龙头和储能 PCS 领域 [16][19] 行业业绩 - 2024 年光伏全行业营收 8410.82 亿元,下滑 24.4%,归母净利润 -347.98 亿元,下滑 140.0%,毛利率中值 8.07%,净利率中值 0.22% [16] - 2025Q1 全行业归母净利润 -68.38 亿元,环比减亏 72.2%,毛利率环比升 1.91 个百分点至 6.76%,净利率环比升 2.66 个百分点至 -3.46% [16] 细分领域表现 - 2024 年仅银浆/铝边框/支架/焊带/逆变器营收正增长,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由盈转亏,支架/逆变器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 40.4%/4.6% [17] - 2025 年 Q1 接线盒/电池片/玻璃/银浆营收正增长,主产业链各环节环比减亏,辅材改善幅度更大,焊带/接线盒/胶膜领先 [18] 投资策略 关注技术迭代快的电池片和高启停成本的硅料环节尾部产能出清、优势辅材龙头、需求高景气的储能 PCS 领域,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有望受益 [19] 国轩高科 核心观点 国轩高科多项新品发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产品矩阵升级出货量有望高增,看好长期成长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0][23] 事件 5 月 16 - 17 日举办全球科技大会,发布 6 款新品及产品进展情况更新 [20] 固态电池进展 - 发布“G 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达 1000km,应用场景广,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21] - “金石”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进展,已开始装车路测 [21] - 规划 12GWh“G 垣”准固态电池产能,首条 0.2GWh 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成,良品率超 90%,启动 2GWh 量产线设计 [21] 产品矩阵升级 - 发布“启晨”二代电芯、“G 行”重卡电池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 储能电池系统等新产品 [22] - 2025Q1 中国与海外装机量增速 +205%/108%,市占率分别为 5.0%与 2.0%,同比 +1.3/+0.8pct [22] 投资评级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3]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5-21 16:34
1 本周车市概述 乘用车市场 - 5月1-18日全国乘用车零售93.2万辆,同比增12%,环比增18% [2] - 1-18日厂商批发85.8万辆,同比增18%,环比降2% [2] - 累计零售780.4万辆(同比+8%),批发932.6万辆(同比+12%) [2] 新能源市场 - 1-18日新能源零售48.4万辆,同比增32%,渗透率52% [2] - 新能源批发46.7万辆,同比增23%,渗透率54.4% [2] - 累计零售380.8万辆(同比+35%),批发444.8万辆(同比+40%) [2] 2 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分析 - 第一周日均零售4.2万辆(同比-11%,环比+19%) [4] - 第二周日均6.1万辆(同比+30%,环比+44%) [4] - 第三周日均5.1万辆(同比+14%,环比+0%) [4] - 政策推动:厂商"一口价"策略、置换补贴及"0息"金融方案刺激消费 [5] - 新能源优势:自驾游需求提升,智能辅助驾驶和补能网络改善推动转型 [5] 3 5月厂商批发销量分析 - 第一周日均批发3.5万辆(同比+3%,环比-2%) [5] - 第二周日均4.8万辆(同比+44%,环比-2%) [6] - 第三周日均5.6万辆(同比+11%,环比-2%) [6] - 外部影响:关税压力导致江浙地区增速偏低,但内需政策支撑产业稳定 [6] 4 1-4月汽车产业数据 - 汽车生产1,012万辆(同比+11%),新能源440万辆(同比+44%,渗透率43%) [7] - 燃油车生产572万辆(同比-5%)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消费额下降0.5%,但4月单月增长0.7% [6] 5 二手车市场动态 - 1-3月二手车交易量461万辆(同比+0.2%),交易额3,032亿元(同比-3%) [7] - 3月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达8.7% [7] - 政策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超预期实施,部分地区提前完成补贴目标 [8] 6 动力电池产业 - 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同比+52.8%,环比-4.3%) [9] -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82.8%(同比+75.9%),三元电池占比17.2%(同比-6.3%) [9] - 电池格局:宁德时代占比40%,比亚迪26.7%,头部企业集中度67% [10] - 技术趋势:125-140能量密度电池占比58%(同比+10pct) [10]
VC迷上“种果子”
投中网· 2025-05-21 14:38
一级市场投资模式转变 - 传统PE/VC"狙击手式"投资逐渐失灵 热钱向少数热门行业高度集中 头部项目稀缺导致机构抢份额 腰部及以下项目融资困难 [1] - 市场追求"确定性"推动投资模式变革 从"摘果子"转向"种果树"的范式转变 LP更关注基金抗风险能力而非极值收益 [15] "养成系"投资模式 - "接力灌溉"模式兴起 市场化基金 产业资本 国资三方共育项目 分工明确:市场化基金早期承担风险 产业资本提供订单 国资后期绑定区域产业升级 [4][6] - 典型案例:智谱AI融资历程显示A轮市场化资本 B轮产业资本 C轮后北京国资介入 同驭汽车B轮融资超5亿元估值翻倍 动力电池项目获常州产业基金2000万元直投带动100亿元跟投 [4][5] 深度孵化趋势 - 机构将投资阶段前置 深创投推出种子训练营 提供培训 资金支持及1500家已投企业资源对接 [10][11] - 早期基金强化孵化能力 新材料基金50%资金投向水下项目 持股5%-10%并参与企业全流程管理 多个项目估值实现数倍增长 [12][13] 模式创新动因 - 优质项目稀缺导致资本组合抢份额 三层资金互有需求:市场化基金需国资背书 产业资本依赖政策支持 国资需要专业判断 [6][7] - 差异化策略可增强竞争力 但要求机构具备技术 资源 管理等多维能力 面临能力重构压力 [15][16]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看好全球市场估值修复-20250521
华泰证券· 2025-05-21 1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341.24 元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 5 月 20 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 A+H 上市的动力电池公司,有助于海外产能扩张和国际业务拓展,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1] - 上市速度快、折价率低、孖展倍数高,基石投资者权重高且结构多样,后续估值锚定全球化定价,有望拉平国内外锂电资产估值差异 [3] - 预计 Q2 下游需求走强,出货环比提升,全年电池需求保持韧性,维持 25 年销量假设;对美业务收缩,美国收入占比降至 10%以内,积极拓展海外非美市场,贡献业绩增量 [4] - 维持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666 亿元、802 亿元和 926 亿元,对应 EPS 为 14.68、17.67、20.39 元,给予 25 年 23.25 倍 PE,对应目标价 341.24 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市情况 - 5 月 20 日在港股上市,定价每股 263 港元,对标 A 股 5 月 16 日收盘价折价率约 6.7%;发售股份规模 1.36 亿股,发行比例约 3%,募集资金约 45 亿美元,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 IPO [2] - 5 月 6 日通过聆讯,2 周后完成上市,折价率低于其他行业龙头,孖展倍数 121 倍,基石投资者约占全球发售股份的 66%,包括能源巨头、主权基金、顶级市场化机构 [3] 市场需求与业务布局 - 4 月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叠加政策刺激,预计 Q2 下游需求继续走强,出货环比提升,打消市场对 Q1 对美抢出口带来需求透支的担心 [4] - 下半年国内需求旺季到来,全年电池需求有望保持韧性,维持 25 年销量假设(确收口径 620GWh) [4] - 对美业务在关税政策后收缩,预计今年美国收入占比降低至 10%以内,积极发展海外非美市场业务,今年在欧洲、澳大利亚、中东的业务占比预计明显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666 亿元、802 亿元和 926 亿元,对应 EPS 为 14.68、17.67、20.39 元 [5] - 参考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23.25 倍,给予公司 25 年 23.25 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341.24 元(前值 314.49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400,917|362,013|446,461|548,596|631,394| |+/-%|22.01|(9.70)|23.33|22.88|15.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44,121|50,745|66,633|80,214|92,552| |+/-%|43.58|15.01|31.31|20.38|15.38|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9.72|11.18|14.68|17.67|20.39| |ROE (%)|24.36|22.83|23.33|22.40|21.50| |PE (倍)|27.06|23.52|17.92|14.88|12.90| |PB (倍)|6.04|4.83|3.68|3.05|2.55| |EV EBITDA (倍)|15.77|12.94|10.12|7.91|6.16|[7] 分季度预测表 |季度|2024Q2|2024Q3|2024Q4|2025Q1|2025Q2E|2025Q3E|2025Q4E| |----|----|----|----|----|----|----|----| |总收入(亿元)|869.96|922.78|1029.68|847.05|1087.45|1153.47|1376.64|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3.18%|-12.48%|-3.08%|6.18%|25.00%|25.00%|33.70%| |营业收入环比增速(%)|9.06%|6.07%|11.58%|-17.74%|28.38%|6.07%|19.35%| |营业成本(亿元)|638.19|635.15|874.86|640.3|821.03|862.8|1026.04| |营业成本同比增速(%)|-18.40%|-22.34%|10.78%|9.08%|28.65%|35.84%|17.28%| |营业成本环比增速(%)|8.72%|-0.48%|37.74%|-26.81%|28.22%|5.09%|18.92%| |总毛利(亿元)|231.77|287.63|154.82|206.74|266.43|290.68|350.59| |总毛利同比增速(%)|5.34%|21.66%|-43.22%|-1.89%|14.95%|1.06%|126.45%| |总毛利环比增速(%)|9.99%|24.10%|-46.17%|33.54%|28.87%|9.10%|20.61%| |总毛利率(%)|26.64%|31.17%|15.04%|24.41%|24.50%|25.20%|25.47%| |总毛利率同比变动(pct)|4.68|8.75|-10.63|-2.01|-2.14|-5.97|10.43| |总毛利率环比变动(pct)|0.23|4.53|-16.13|9.37|0.09|0.70|0.27| |费用率(%)|9.73%|9.84%|-0.15%|7.09%|9.00%|9.00%|6.92%|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6.56%|6.83%|-4.32%|4.10%|4.00%|4.00%|2.72%| |-研发费用率(%)|4.89%|4.86%|5.37%|5.68%|5.00%|5.00%|4.20%| |费用率同比变动(pct)|0.8|-1.81|-9.24|-5.88|-0.73|-0.84|7.07|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pct)|0.13|1.21|-13.05|-3.03|-2.56|-2.83|7.04| |-研发费用率(pct)|-0.3|0.09|2.1|0.24|0.11|0.14|-1.17| |费用率环比变动(pct)|-3.24|0.11|-9.98|7.24|1.91|0.00|-2.08|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pct)|-0.57|0.27|-11.15|8.43|-0.10|0.00|-1.28| |-研发费用率(pct)|-0.55|-0.03|0.52|0.31|-0.68|0.00|-0.80| |归母净利润(亿元)|123.55|131.36|147.44|139.63|158.44|175.65|192.61| |归母净利润(同比) (%)|13.40%|25.97%|13.62%|32.85%|28.24%|33.72%|30.63%| |归母净利润(环比) (%)|17.56%|6.32%|12.24%|-5.30%|13.48%|10.86%|9.65%| |归母净利率(%)|14.20%|14.24%|14.32%|16.48%|14.57%|15.23%|13.99%| |归母净利润率(同比)(pct)|3.33|4.34|2.10|3.31|0.37|0.99|-0.33| |归母净利润率(环比)(pct)|1.03|0.03|0.08|2.17|-1.91|0.66|-1.24| |EPS|2.81|2.98|3.35|3.17|3.49|3.87|4.24|[13]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股价(元)|市值(亿元)|EPS(元)| |PE (倍)| | |----|----|----|----|----|----|----|----| | | | | |2025E|2026E|2025E|2026E| |300014 CH|亿纬锂能|46.63|953.92|2.56|3.38|18.23|13.81| |002594 CH|比亚迪|394.80|12169.75|17.95|22.03|22.00|17.92| |002074 CH|国轩高科|24.23|436.87|0.82|1.12|29.51|21.56| | |均值| | | | |23.25|17.76|[14]
坐拥两个万亿市值,宁德时代“挣得多花得也多”
36氪· 2025-05-21 10:50
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H股于5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03750HK),发行价263港元/股,当日最高股价3114港元,市值最高达14万亿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IPO [3] - 上市后公司成为"A+H"股上市公司,A股和H股均达万亿市值,为行业罕见现象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国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瑞银、橡树资本等全球知名机构 [3] - 从递交申请到上市仅用128天,创下"神速"记录 [4] 募资用途 - 90%募资资金将用于匈牙利工厂一期和二期建设 [3] - 匈牙利工厂是公司在欧洲的第二座工厂,将采用自研智能制造系统并针对欧洲车型调整电芯结构 [8] - 工厂分三期建设:一期34GWh产能投资27亿欧元(2025年投产),二期38GWh投资21亿欧元(年内启动),三期细节未披露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286亿元、4009亿元、3620亿元 [13] - 同期净利润335亿元、473亿元、553亿元,净利率从102%提升至153% [13]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389亿元,主因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销售均价下调 [17] - 资产负债率从2018-2020年的50-60%升至2022年7056%,2024年回落至6524% [17] 研发投入 - 过去十年研发投入超700亿元,拥有专利及申请超43000项,连续五年新增专利数行业第一 [6] - 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定位从电池制造商转型为"零碳"科技公司 [6] 市场布局 - 2022年海外销售占比234%,2024年提升至305% [13] -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本土电池产能缺口达60% [13] - 匈牙利工厂靠近奔驰、宝马等客户,梅赛德斯-奔驰为首位大客户 [8] - 公司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52%降至2024年379% [15] 行业挑战 -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跌至7万元/吨,电池价格压力达03元/Wh [6] - 行业产能过剩:2025年预计需求1000GWh,现有产能达4800GWh [15] - 车企自研电池趋势明显,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安、广汽等国内车企及宝马、大众等国际品牌 [18] - 欧美《通胀削减法案》《新电池法案》提高准入门槛和合规成本 [15]
恒生指数开盘涨0.23%
快讯· 2025-05-21 09:24
恒生指数开盘涨0.23% 智通财经5月21日电,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23%。恒生科技指数涨0.28%。美图公司涨近15%,与阿里 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高鑫零售涨超12%。宁德时代上市次日高开4.5%。 ...
宁德时代最大的短板是没有短板
晚点LatePost· 2025-05-21 08:00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拔剑四顾心茫然。 从代表中国制造产业先进生产力的维度,宁德时代是一个偶像级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中国的股民 称它为 "宁王",因为宁德时代几乎是第一个把资本市场炒作的概念变为现实的公司。 文 丨 李梓楠 制图 丨 黄帧昕 编辑 丨 王姗姗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挂牌完成二次上市,募资规模达到 353 亿港元(约合 45 亿美元)。宁 德时代股价盘中一度涨超 18% ,市值达 1.41 万亿港元,势头压过与它在 A 股市场一直被拿来 PK 的 比亚迪。 港股市场上一次目睹此等规模的 IPO 还是 2021 年上市的快手。从交表至挂牌,宁德仅用了三个月, 速度之快在近年港股 IPO 案例中非常少见。 在新能源汽车业内,宁德时代过往因 "霸道" 而不乏争议。客户都知道很难与宁德议价,电池供不应求 时,甚至需提前支付保证金才能提货,这令一些车企自嘲,造车是在给宁德时代 "打工"。车企集体陷 入价格战的当下,宁德时代也没有全面降价让利,反而继续认为只要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电池,就 ...
宁德时代港股首秀机构大赚50亿 募资329亿扩张海外版图提效增利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30
港股上市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 43% 开盘价296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12 55% 盘中最高涨幅达18 40% 最终收报306 20港元/股 [2] - 本次IPO全球发售约1 36亿股(含超额配售权) 募资约35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9亿元) 机构认购占比达92 5% [2][7] - 上市首日机构投资者单日浮盈超5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 [14] 投资者结构 - 引入23名基石投资者 包括中石化 科威特投资局 高瓴资本 高毅资产 瑞银等 合计认购7745 54万股 占国际发售股份61 8% [8] - 中石化和科威特投资局为最大基石投资者 各获配1473 68万股(占全球发售10 87%) 高瓴资本获配589 47万股位列第三 [8] - 投资者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 包含主权基金 产业资本 长线机构等多类型资本 [8] 募资用途 - 募资总额356 57亿港元(约合328 85亿元人民币) 90%将投入匈牙利工厂建设 [16] - 匈牙利工厂规划总产能100GWh 总投资不超73亿欧元 分两期建设(一期34GWh 二期38GWh) 首期客户为奔驰 [16] - 海外建厂需大量外汇储备 截至2024年底公司美元和欧元余额分别为132 58亿美元和16 16亿欧元 [17] 海外战略 - 2024年海外收入1103 36亿元 占比30 48% 较2023年32 67%有所下降 [5][17] - 计划通过港股平台增强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重点布局零碳交通 零碳电力等领域 [19] - 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第一 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 [17] 上市进程 - 从启动赴港上市到成功挂牌仅用128天 成为年内全球最大规模IPO项目 [6][15] - 2月11日递交申请 3月25日获证监会备案 5月20日完成上市 [6]
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传递什么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5-21 03:19
宁德时代H股上市表现 - 宁德时代H股5月20日挂牌首日高开超12%,收盘报306.2港元/股,涨幅16.43%,成交额超82亿港元 [2] - H股较A股溢价7.4%,打破港股长期折价惯例,汇率换算后A股收盘价为263元/股 [2] - 发行阶段H股首发价创10年最低折价率(较A股仅折价6.5%),国际配售获15.17倍认购 [4] H股溢价驱动因素 - **港股流动性改善**:4月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激增1.4倍至2700亿港元,资金持续流入离岸中资资产 [3] - **标的稀缺性**: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竞争壁垒强,盈利增速与质量双高,国际投资者对新能源资产需求旺盛 [4] - **发行结构优化**:公开发售股份仅占7.5%,机构持股占比高,投资行为更注重长期价值 [5] 行业对比与趋势 - 对比历史案例:中国中免H股发行价较A股折让27%,美的折让20%,宁德时代溢价现象显著 [3] - AH股溢价率收敛:恒生AH股溢价指数2025年以来累计跌10%至133点,H股估值修复明显 [5] - 未来趋势:万亿市值企业H股发行折价幅度或持续收窄,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将加速赴港上市 [5][6]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机构预期宁德时代H股大概率纳入恒生指数、MSCI及港股通,吸引被动资金配置 [2] - 港股国际化优势凸显,比亚迪等企业已通过港股配售融资,成为连接全球资本桥梁 [5] -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为"A+H"上市理想窗口期,新能源企业将获境内外机构青睐 [6]
宁德时代港股“首秀”亮眼摘得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桂冠
证券时报· 2025-05-21 02:13
5月20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摘下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桂冠。 宁德时代还交出了一份十分亮丽的"首秀"答卷。开盘即点燃市场热情:港股股价开盘大涨超12%,随后 涨幅又有所扩大,当日收盘涨幅达16.43%,报306.20港元/股。 作为新能源的全球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上市对港股市场、对宁德时代自身都有巨大助力。 在上市仪式上,陈茂波表示,作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新股集资个案,宁德时代成功吸引了全球的注 意力,也成为全球投资者的聚焦点。 陈茂波表示,宁德时代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反映了企业和投资者对香港股票市场的信心。今年以来,港股 的出色表现、港元的强势、蓬勃的市场氛围,也为新股市场提供了正面的预期。宁德时代的上市把这些 正面因素结合得更为突出,相信能进一步提升港股的流动性,促进市场结构的优化。在目前地缘政治纷 繁复杂、各地资金积极做多元化配置时,内地和其他地方的企业利用香港这一上市平台集资壮大发展正 当其时。 证券时报记者在上市仪式现场发现,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香港财 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等香港财经界高层悉数出席,足见对港股引入 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