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
icon
搜索文档
华创证券食饮2025年中报总结:白酒加速出清 大众呈现亮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6:55
白酒行业表现 - 白酒板块25Q2营收同比下降5.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 剔除茅台后营收同比下降13.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4% [2] - 头部酒企仅茅台、五粮液、汾酒Q2收入维持正增长但明显降速 区域龙头古井贡酒、今世缘大规模出清 二线次高端被动去杠杆 [2] - Q2高端酒/基地型次高端/扩张型次高端净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 现金流回款同比下降3.2% 合同负债环比下降15.3% [3] 饮料行业表现 - 大众品板块25Q2收入同比增长5.4% 利润同比增长14.4% 软饮料东鹏特饮、农夫山泉势能强劲 [1][3] - 农夫山泉瓶装水份额修复 茶饮和功能性饮料红利延续推动经营提速 东鹏特饮能量饮料增速稳健 电解质水快速放量 [1][4] - 啤酒华润、燕京和乳业伊利、安琪酵母等传统龙头ROE开启改善 华润啤酒高端化升级成效显现 利润增速超预期 [1][3] 细分领域表现 - 啤酒、乳肉板块需求疲软但龙头优势持续强化 伊利常温奶降幅收窄 低温、奶粉、冰品份额提升驱动经营提速 [3] - 双汇发展新渠道带动肉制品销量企稳 成本红利推动吨利小幅提升 养殖减亏和屠宰放量带动业绩改善 [3] - 零食行业魔芋品类红利驱动盐津铺子增长稳健 全渠道布局展现韧性 零食量贩店稳健增长 大魔王素毛肚品牌成功带动定量流通渠道提速 [1][4]
什么样的上市公司适合成为A股“新股王”?
搜狐财经· 2025-09-03 06:30
寒武纪股价表现及市场炒作 - 寒武纪股价连续两天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1] - 股价超越主要源于近期市场大力炒作 需时间沉淀和价值回归 [1] - 历史上多只股票如全通教育曾因炒作短暂超越茅台 但后续股价大幅下跌至3元或6元附近 [1] 新股王需具备的特质 - 公司行业需属国家宏观政策大力支持的新质生产力范畴 突出科技含量 [3] - 需拥有硬科技和全国或全球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3] - 业绩需十分优秀以支撑股王地位 超越短期炒作依赖 [3] - 需在全国乃至全球具备高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如贵州茅台 [3] - 公司需维护形象 避免高送转、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损害形象行为 [4] - 大股东避免大规模减持 以防动摇投资者信心 [4] - 流通股本需控制在20亿或15亿股以内 过大股本会消耗大量市场资金并给资金面带来压力 [4]
频推低度酒 白酒企业拥抱“消费驱动”
北京商报· 2025-09-03 00:30
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头部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同时不少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变化的压力 [1] -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887家 同比减少超百家 行业正在瘦身 [5] - 白酒产业产量191.59万千升 同比下降5.8% 销售收入3304.2亿元 同比微增0.19% 利润876.87亿元 同比下降10.93% [5] 价格带与动销表现 - 消费结构转型使白酒价格带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900天 同比增长10% 六成企业产品价格出现倒挂 [3] - 800-1500元价格带倒挂现象最严重 100-300元价格带产品为动销主力 [3] - 低端酒和光瓶酒在终端市场动销相对良好 50-200元价格带为消费者主要消费区间 [3] - 天猫平台汾酒官方旗舰店273.87元产品销量超10万件 红星二锅头206.9元产品销量超1万件 [4] - 500-800元价格带高端白酒出现严重价格倒挂 原价千元价格带的金沙摘要酒终端售价降至558元/瓶 [4] 企业战略转型 - 白酒企业开始拥抱C端 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型 相继布局低度酒赛道 [1] - 茅台集团提出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 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 [6] - 五粮液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 定价375元和300元 舍得推出29度"舍得·自在" 指导价329元 [6] - 贵州茅台 山西汾酒 水井坊等企业均在打造低度酒产品 以抢占年轻消费群体份额 [6]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更倾向理性消费 100-300元价格带口粮酒契合日常饮用刚需 [4] - 中高端市场受礼品和商务消费收缩影响 500元以上价格带产品库存高企 [4] - 消费群体迭代 健康消费理念普及 消费场景多元化 市场对低度白酒接受度与需求逐步提升 [7] - 线上渠道补贴和优惠力度较大 消费者更多选择线上购买 经销商开始通过线上直播销售 [6]
徽酒探花“失速”!二季度省内收入腰斩,口子窖百亿梦悬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3:2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31亿元 同比下滑20.07% 归母净利润7.15亿元 同比减少24.63% 毛利率73.07% 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业绩急剧恶化 单季营收7.21亿元 同比下滑48.48%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暴跌70.91% [3] - 第一季度表现相对平稳 营收18.1亿元 同比增长2.42% 归母净利润6.1亿元 同比增长3.59% [3] 产品结构 - 高档产品收入23.85亿元 同比下滑19.8% 占白酒业务总收入96% 中档产品收入0.32亿元 同比下滑10.82% 低档产品收入0.68亿元 同比下滑2.59% [3] - 高端兼系列产品动销不及预期 兼5、兼6、兼8价格稳定 兼10、兼20价格略低于指导价格 [3] 渠道表现 -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23.52亿元 同比下滑21.26% 占白酒业务收入95%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42亿元 同比下跌51% [4] - 直销(含团购)渠道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44.57% 第二季度收入0.56亿元 同比增长75.46% [4] - 经销商数量1082家 平均每家经销商收入217.41万元 较上年同期299.67万元下降27% [4] 区域市场 - 安徽省内收入21亿元 同比下滑19.31% 省外市场收入3.84亿元 同比下滑19.24% [5] - 第二季度安徽省内收入5.15亿元 同比下滑54.01% 省外收入1.83亿元 同比下滑18.57% [5] - 安徽省内经销商536家 省外经销商546家 [5] 财务与战略 - 第二季度现金回款10.6亿元 同比下滑24.1% 合同负债30亿元 同比下滑5.9% [5] - 公司公布未来三年战略规划 目标实现销量规模翻番 推进"百亿口子"战略落地 [5]
中国必选消费9月投资策略:资金面影响更大,关注低位股和权重股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2 22:52
核心观点 - 9月中国必选消费行业行情预计仍由资金面主导 股价与业绩的背离现象将延续但差距缩小 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基本面有支撑的权重股和前期滞涨的低位股 [6] - 8月必选消费行业需求偏弱态势未改 新禁酒令影响仍在 跟踪的8个行业中5个保持正增长3个负增长 其中软饮料(+3.9%)、速冻食品(+2.0%)、调味品(+1.9%)、餐饮(+0.5%)和乳制品(+0.5%)个位数增长 大众及以下白酒(-3.8%)、次高端及以上白酒(-1.9%)和啤酒(-0.6%)下降 [3][7] - 资金面改善超预期 截至8月底港股通资金当月净流入1032.3亿元(上月净流入1241.0亿元) 必需消费板块市值占比为5.22%较上月上升0.17pct [5] 行业基本面分析 白酒行业 - 次高端及以上白酒8月收入206亿元同比下滑1.9% 1-8月累计收入2637亿元同比下滑0.9% 价格7月短暂企稳后8月再次下跌 超高端、高端和次高端产品均跌多涨少跌幅1-2% 库存较上月底基本持平 [8][9] - 大众及以下白酒8月收入150亿元同比下滑3.8% 1-8月累计收入1333亿元同比下滑10.3% 从24年2月开始连续19个月负增长 价格上涨产品数量继续多于下跌产品但差距缩小 库存继续保持分化 [10] - 主要白酒批价普遍下跌:飞天整箱/散瓶批价1845/1840元较上月-70/-40元 普五批价920元较上月-10元 国窖1573批价840元较上月-20元 [4][20][22] 啤酒行业 - 8月收入164亿元同比下跌0.6% 1-8月累计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0.1% 2025年1-7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2327.0万千升同比增长0.6% [11] - 天气因素呈现明显区域分化特征 华南地区受台风及降雨影响动销放缓 但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有效带动解暑降温类产品销售增长 [11] - 多元化消费场景驱动渠道创新 苏超联赛开赛激发球迷观赛热情 音乐节、夜市经济等夏季特色消费蓬勃发展 [11] 调味品行业 - 8月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9% 1-8月累计收入2988亿元同比增长1.7% 餐饮端需求受暑期旺季与外卖价格战拉动或有回暖但动销仍偏弱 [13] - 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 龙头厂商节奏各异 海天通过经营改革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复调产品逐渐打开B端市场及线上渠道带动增长 [13] 乳制品行业 - 8月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0.5% 1-8月累计收入3076亿元同比下跌0.7% 原奶拐点暂未出现 地区性乳企的低温奶销售好于全国性龙头乳企的常温奶 [14] - 乳制品线上零售价折扣率再次走高 价格竞争现象仍然较多 展望明年供给持续去化原奶价格有望上升市场低价竞争情况减少 [14] 速冻食品行业 - 8月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0% 1-8月累计收入727亿元同比增长1.5% 受餐饮需求疲软拖累行业整体需求尚未改善 [15] - 龙头企业调整策略争取增长 安井食品推出多款BC兼顾产品将增长策略调整至新品驱动 千味央厨多款产品进入盒马、山姆与开市客等卖场 [15] 软饮料行业 - 8月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3.9% 1-8月累计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4.5% 全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推动动销但旺季竞争压力仍在 [16] - 软饮料线上销售价格8月有所下降 饮料行业前十名头部企业表现分化 部分企业维持双位数较高增速部分企业疲软下滑 [16] 餐饮行业 - 8月上市公司总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0.6% 1-8月累计收入1163亿元同比下滑0.9% 暑期旺季需求增长主要得益于学生假期、家庭出游及社交聚会增多 [18] - 高温天气推动冷饮、轻食及夜宵品类销量激增 部分茶饮品牌单店业绩环比提升30%以上 旅游热点城市景区周边餐饮营业额较淡季增长40%-50% [18] 价格与成本分析 价格跟踪 - 液态奶、软饮料、婴配粉、调味品与啤酒代表产品较7月末折扣力度加大 液态奶折扣率平均值由79.1%降至74.8% 软饮料由91.8%降至88.3% 调味品由87.3%降至84.9% 啤酒由83.6%降至81.8% [36][37][38] - 方便食品折扣率表现平稳 平均值/中位值保持94.3%/95.3%不变 [36][38] 成本跟踪 - 8月消费品成本现货指数多数上涨期货指数多数下跌 方便面/速冻食品/软饮料/乳制品/啤酒/调味品现货成本指数分别变动+1.30%/+1.15%/+0.78%/+0.70%/+0.39%/-0.16% 期货成本指数分别变动-2.00%/+0.97%/-5.63%/-1.44%/-6.06%/-5.93% [4][48][49] - 包材方面纸/玻璃/易拉罐/塑料价格环比+5.23%/+0.31%/+0.04%/-1.64% 同比+0.76%/-15.75%/+10.93%/-11.63% [4] - 直接原材料方面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同比+5.71%/+18.42% 生鲜乳价格微跌至3.02元/公斤 [4][54] 资金流向与估值 资金流向 - 截至8月底港股通资金当月净流入1032.3亿元 食品添加剂行业港股通占比12.6%较月初减持0.17pct 乳制品港股通市值占比12.2%较上月增持0.6pct [5] - 按港股通持股比例排名青岛啤酒(39.6%)比例最高 安德利果汁(22.4%)、华宝国际(19.4%)次之 [5] 估值水平 - 8月底A股食品饮料PE历史分位数为21%(21.6x)较上月末上升5pct 子行业分位数较低的是啤酒(1% 23.0x)、白酒(16% 19.3x) [5] - A股食饮龙头估值中位数21x较上月上升1x H股必需性消费行业PE历史分位数45%(19.4x)较上月末下降9pct [5] - H股子行业分位数较低的是包装食品(5% 10.5x)、酒精饮料(7% 17.7x) H股食饮龙头估值中位数17x较上月下降4x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基本面有支撑或有改善的权重股如伊利股份、山西汾酒、洋河股份、贵州茅台、康师傅控股 二是前期滞涨的低位股如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安井食品、中炬高新、蒙牛乳业 [6] - 行业层面再次提醒软饮料基本面明年走弱的风险 [6]
不慌!洗盘结束?不出所料的话,接下来A股要这样走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16
市场行情表现 - 日内近5000家股票下跌 放量近1000亿元 收盘成交量预估2.9万亿元 [1] - 早盘最高点3885点后快速回落至3888点附近 出现半个交易日洗盘 [3] - 双创指数近期涨幅明显 但上证综指涨幅有限 [5] 权重行业动态 - 银行板块已回调近2个月 白酒 证券 保险 地产 电力 煤炭等权重行业近期涨幅有限 [3] - 权重行业具备护盘能力 在人工智能等科技股回调时起到稳定作用 [3] - 权重行业未出现明显上涨 为指数后续上涨预留空间 [5] 指数走势预判 - 市场需要通过急跌洗盘为创新高创造条件 [3] - 上证指数仍存在上涨空间 因权重行业随时可拉动指数 [5] - 大盘指数继续创新高无需依赖散户参与或个股普涨 [5] 投资策略观点 - 指数投资与股票投资属不同策略体系 需区别对待 [3][5] - 持有指数基金可享受指数上涨收益 无需直接参与个股交易 [7] - 不同投资策略之间不存在共同讨论基础 [3][5]
迎驾贡酒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几近腰斩 转让资产聚焦主业
新京报· 2025-09-02 22:1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60亿元同比下降16.89% 净利润11.30亿元同比下降18.19% 系4年来首次半年报双降 [2][3]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4.13% 净利润同比下降35.2% 环比分别下降45.64%和63.59%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7亿元同比下滑48.30% 反映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减弱 [2][4] 财务指标变化 - 销售费用3.07亿元同比增长1.39% 主要因广告宣传费和租赁费增加 [4] - 合同负债4.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23.81% 反映经销商打款积极性下降 [7] - 存货规模达51亿元占总资产超四成 较2024年末增加1.31% [6] 产品与市场 - 中高档白酒销售收入8.17亿元同比下跌23.6% 普通白酒销售收入2.1亿元同比下跌32.9% [6] - 省内营收23.6亿元同比下降12.0% 省外营收6.3亿元同比下降33.0% [8] - 第二季度毛利率68.3%同比下滑2.6个百分点 主因核心产品洞藏系列承压 [8] 战略调整 - 拟以3172.65万元转让全资子公司迎驾商务酒店100%股权 旨在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主业 [9][10] - 2025年财务预算目标为营业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3.49%) 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1%) [8] - 公司通过控量稳价策略减轻渠道压力 但省外市场拓展受阻且品牌全国化存在挑战 [6][10] 行业竞争 - 徽酒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省内营收占比超七成 与古井贡酒营收差距超百亿元 [2][8] - 省内经销商761家 省外经销商622家 洞藏系列作为核心增长引擎面临份额压力 [8] - 白酒行业普遍存在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现象 公司主动采取去库存措施 [6]
中秋庆团圆,月聚越有福,水井坊携微信礼物开启“聚福”传递
贝壳财经· 2025-09-02 22:13
公司活动与品牌推广 - 水井坊与微信礼物联合于9月19日启动"聚福节"活动 涵盖线上线下互动 包括"聚福兑好礼"和专属福卡领取[2] - 活动在全国近20座城市同步打造"聚福街" 提供沉浸式体验 传递600余年福意祝福[2][19] - 消费者通过开盖扫码可领取涵盖"贵人""健康""良缘""事业""团聚""走心"的福卡 用于各类聚会场景增添福气[15][16] 历史文化与品牌渊源 - 水井坊品牌起源于成都水井街 被誉为"中国白酒第一坊" 延续600多年未中断酿造[10] - 酒与福文化同源可追溯3000年前 甲骨文"福"字形态体现双手捧酒坛献祭 酒作为原始福之载体承载丰收之喜[5] - 古蜀遗址三星堆和金沙出土青铜酒器与陶制酒具 证实古蜀人以美酒祭祀祈福的习俗[7] 产品定位与消费趋势 - 公司强调"少喝酒 喝好酒"的消费共识 注重兼具吉祥寓意与优良品质的美酒选择[6] - 水井坊以聚福为内核 遵循古法酿造 甄选优质原料 延续酒坊文化与市井烟火的联结[13] - 品牌深入日常场景 成为家庭聚会、端午、中秋等节庆"以酒聚福"的核心载体[24][25] 营销策略与跨界合作 - 公司联袂微信礼物推出"中秋第一福" 打造可触的团圆场景 为宴席注入新意[23] - 新年期间与天坛合作奉上"开运第一杯" 端午与朱炳仁共创"金龙舟"在二十四城传递祝福[23] - 通过微信礼物"聚福会场"支持美酒购买或赠送 强化祝福传递的心意表达[19]
洗盘!不出意外的话,周三,A股会迎来大涨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21:21
日内的波动很大,不过收盘的时候跌幅有限,上证指数只是微跌0.45%。市场有很明显的高低切换,资金流入蓝筹权重股了。 从抱团权重股慢慢离场,资金并没有离开股市而是调仓到蓝筹权重股了,无论是银行、白酒等等都是上涨,上证指数的问题有限了。 接下来,大盘指数大概率还会创新高,一个很良性的回调。不过,很多股票的牛市可能结束了,这件事情需要明说下,否则很容易让大家有误会。 洗盘了,也是调仓换股的过程。 小凡在订阅里面分享过,资金开始切换到消费了。大多数人的眼里只有科技了,这时候选择消费会被人嘲讽,有时候很心累。 人人都不看好的白酒最近跌了吗?已经上涨2个月了,你不看好,他也不看好的情况下为什么重心上移了?一定是有资金悄悄的吸筹。 科技行业太拥挤,获利盘也多,出货需要时间,它们也不会立刻回调,只是会慢慢筑顶。机会大于风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不过,最后能不能到都不影响我们的交易计划了。回调之后,大概率就知道抄底什么,大概率会是宽基了。 成交量依旧有3万亿,这种情况下的筹码交换很充分,换手率也很高。大家越不看好行情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上涨。这里回调是为了突破3900点,剑指 4000点的高位了。 A股会迎来大涨了 从指数 ...
泸州老窖(000568):2025年半年报点评:理性降速强基固本,务实积蓄长期动能
西部证券· 2025-09-02 21: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理性务实放慢节奏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全力推进"数智泸州老窖"建设 保证渠道良性和价盘稳定 [2] - 尽管25H1营收微降 但合同负债大幅增长50.72%至35.3亿元 显示发展潜力 [2] - 预计25-27年EPS为8.52/9.04/9.72元 [2]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164.54亿元 同比-2.67% 归母净利润76.63亿元 同比-4.54% [1][5] - 25Q2营收71.02亿元 同比-7.97% 归母净利润30.70亿元 同比-11.10% [1][5] - 预计2025年营收298.25亿元 同比-4.4% 归母净利润125.44亿元 同比-6.9% [4][10] 产品结构分析 - 中高档酒类销量同比+13.33%至2.41万吨 营收150.48亿元 同比-1.09% 收入占比提升至91.45% [1] - 其他酒类销量-6.89%至2.48万吨 营收13.50亿元 同比-16.96% 营收占比8.20% [1] - 中高档酒毛利率91.03% 同比-1.23pct 其他酒毛利率44.33% 同比-10.55pct [1] 渠道表现 - 传统渠道营收154.65亿元 同比-3.99% 新兴渠道营收9.32亿元 同比+27.55% [2] - 传统渠道毛利率同比-1.69pct 新兴渠道毛利率同比+4.52pct [2] 盈利能力 - 25Q2毛利率87.86% 同比-1.0pct [2] - 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1.2pct 管理费用率同比-0.3pct 财务费用率同比+0.1pct 研发费用率同比-1.2pct [2] - 营业税金率同比+3.7pct 致Q2归母净利率同比-1.5pct至43.23%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4.4%/5.2%/6.0% [4][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9%/6.1%/7.5% [4][10]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6.1/15.2/14.1倍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