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等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2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保险板块飘红,酿酒板块走低
快讯· 2025-06-12 11:38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保险板块 - 中国人保市值3772.31亿,成交额22.50亿,股价上涨0.49元(+1.37%) [3] - 中国太保市值3477.75亿,成交额7.44亿,股价上涨0.13元(+1.55%) [3] - 中国平安市值9993.78亿,成交额7.45亿,股价上涨0.42元(+0.77%) [3] 酿酒板块 - 贵州茅台市值18484.83亿,成交额28.12亿,股价下跌1.59元(-1.28%) [3] - 五粮液市值2132.13亿,成交额44.45亿,股价下跌8.51元(-0.58%) [3] - 山西汾酒市值4778.65亿,成交额9.73亿,股价下跌2.33元(-1.32%) [3] 半导体板块 - 北方华创市值2161.91亿,成交额19.29亿,股价下跌12.03元(-2.89%) [3] - 寒武纪-U市值2538.14亿,成交额17.54亿,股价上涨7.80元(+1.30%) [3] - 海光信息市值3164.82亿,成交额17.63亿,股价上涨0.66元(+0.49%) [3] 汽车整车与铁路公路 - 比亚迪市值1895.94亿,成交额26.98亿,股价下跌5.69元(-1.57%) [3] - 长城汽车市值10828.19亿,成交额1.91亿,股价下跌0.03元(-0.52%) [3] - 京沪高铁市值2783.87亿,成交额2.68亿,股价下跌0.12元(-0.54%) [3] 航运港口与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7117.10亿,成交额5.14亿,股价上涨0.02元(+0.23%) [3] - 中远海控市值16233.96亿,成交额6.98亿,股价持平 [3] - 中国白酒市值2462.86亿,成交额6.78亿,股价下跌0.12元(-0.75%) [3] 煤炭与电池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1914.76亿,成交额6.49亿,股价下跌0.59元(-0.24%) [3] - 陕西煤业市值7804.35亿,成交额24.35亿,股价下跌0.42元(-1.06%) [3] - 宁德时代市值11394.17亿,成交额5.56亿,股价下跌0.38元(-1.89%) [3] 电力与互联网服务 - 中国核电市值1916.94亿,成交额10.95亿,股价下跌0.01元(-0.03%) [4] - 长江电力市值7382.06亿,成交额3.80亿,股价下跌0.03元(-0.32%) [4] - 东方财富市值3442.12亿,成交额59.91亿,股价上涨0.29元(+1.35%) [4] 食品饮料与证券 - 中信证券市值3931.89亿,成交额12.47亿,股价上涨0.15元(+0.57%) [4] - 国泰海通市值2293.75亿,成交额8.45亿,股价下跌0.12元(-0.64%) [4] - 海天味业市值3263.26亿,成交额6.44亿,股价下跌0.48元(-1.15%) [4] 消费电子与化学制药 - 恒瑞医药市值4130.64亿,成交额15.14亿,股价上涨0.40元(+1.96%) [4] - 工业富联市值2313.85亿,成交额14.72亿,股价下跌0.05元(-0.16%) [4] - 立讯精密市值3661.65亿,成交额12.21亿,股价上涨0.74元(+1.35%) [4] 家电与农牧饲渔 - 牧原股份市值2508.31亿,成交额6.93亿,股价上涨0.01元(+0.02%) [4] - 格力电器市值2343.85亿,成交额3.36亿,股价下跌0.17元(-0.68%) [4] - 海尔智家市值2390.51亿,成交额7.35亿,股价下跌0.62元(-1.40%) [4] 医疗器械与物流 - 迈瑞医疗市值2395.49亿,成交额7.18亿,股价上涨1.08元(+2.30%) [4] - 顺丰控股市值1712.10亿,成交额5.95亿,股价下跌0.24元(-0.10%) [4] - 万华化学市值2874.46亿,成交额5.85亿,股价下跌0.49元(-0.89%) [4] 通信服务与有色金属 - 紫金矿业市值5137.45亿,成交额23.01亿,股价上涨0.67元(+3.59%) [4] - 中国建筑市值2363.53亿,成交额5.49亿,股价持平 [4] - 中国联通市值1644.51亿,成交额7.56亿,股价下跌0.05元(-0.94%) [4] 电网设备与交运设备 - 国电南瑞市值2049.10亿,成交额1.88亿,股价下跌0.02元(-0.28%) [5] - 中国中车市值1799.99亿,成交额2.94亿,股价上涨0.14元(+0.63%) [5]
A股中,哪些行业才是“就业担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07:25
上市公司就业与薪酬分析 1 整体就业与薪酬概况 - A股共有5400多家上市公司,覆盖31个一级行业(申万分类)[1] - 2024年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500万人,疫情后保持增长趋势[1] - 2024年上市公司员工平均月薪约10800元[1] 2 行业就业规模排名 - 国有大型银行员工总数达165.5万人(占全市场6.5%),增速0.4%[1] - 乘用车行业员工140.9万人(占5.5%),增速21.3%[1] - 金融、汽车、建筑地产和消费电子是吸纳就业主力行业[1] 3 新增就业集中领域 - 乘用车行业新增就业24.8万人(占全行业新增总量38%),增速21.3%[2] - 消费电子、元件、半导体分别新增8.1万/1.8万/1.4万人,增幅均超8%[2] - 汽车和出口链行业(贸易/家电零部件/纺织制造)员工连续2年正增长[3] 4 就业萎缩行业 - 一般零售行业2024年员工人数不足2019年的70%[5] - 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行业(装修装饰/房屋建设/水泥)员工持续减少[6] 5 薪酬增长领先行业 - 通讯服务/化学制品/汽车服务业平均月薪分别增长14.9%/11.0%/9.6%,达2.32万/1.66万/2.24万元[7] - 旅游零售/光伏设备/证券行业月薪降幅达16.7%/12.2%/9.6%[8] 6 需求旺盛行业特征 - 工程机械/生物制品/半导体行业销售人员占比提升,反映需求旺盛[9] 7 就业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1年后就业向"时薪高、工时短"行业迁移(如卫生业周工时减1.5小时,时薪增9.3元/小时)[11] - 对比2019年前就业向金融/信息技术集中(年均占比分别提升0.6/1.3个百分点)[11]
通信有色行业领涨,A股窄幅波动
中原证券· 2025-06-06 19:12
A股市场表现 - 周五A股冲高遇阻、小幅震荡上扬,沪指在3390点遇阻,创业板震荡回落[2][3][8][15] - 上证综指收报3385.36点,涨0.04%;深证成指收报10183.70点,跌0.19%;科创50指数跌0.48%;创业板指跌0.45%[8][9] - 两市成交11774亿元,较前一日减少,超五成个股上涨[8] 行业表现 - 通信服务、采掘、有色金属、半导体等行业表现好;珠宝首饰、美容护理等行业表现弱[2][3][8][15] - 有色金属、工程建设等行业资金净流入居前;汽车零部件、互联网服务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居前[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报23792.54点,跌0.5%;恒生国企指数报8629.75点,跌0.6%;恒生红筹指数报4050.69点,涨0.3%[9] 后市研判与建议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86倍、36.87倍,处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3][15] - 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3.0%,三个月滚动增速转正,钢铁等行业改善显著[3][15] - 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关注政策、资金和外盘变化,短线关注通信服务等行业投资机会[3][15] 风险提示 - 海外超预期衰退、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4]
日韩股市,集体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6-04 09:30
韩国股市表现 - 韩国综合指数上涨1.93%至2751.05点,成交量为1.6亿,上涨个股632家,下跌144家 [1][2][3] - 韩国KOSDAQ指数涨超1%,韩国综合指数从4月低点2284.72点已上涨超20% [1][3] - 个股方面,韩华集团涨超12%,韩国投资控股涨超6%,SK海力士涨超5% [4] 韩国政治动态 - 韩国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正式当选第21届韩国总统,任期自6月4日6时21分开始 [4] - 李在明表示将尽快终结政治混乱、提振韩国经济,并寻求与朝鲜对话实现共赢 [6] - 李在明宣誓就职仪式于6月4日上午11时在韩国国会举行 [5] 日本及亚太市场 - 日经225指数涨0.96%至37806.40点,成交额0,上涨个股160家,下跌63家 [7][8] - 澳洲标普200指数小幅上涨 [7] - 日本10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从2.54跃升至3.66,需求指标为2024年4月以来最高 [8] 日本央行政策动向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暗示可能在下一财年进一步放缓政府债券购买步伐 [9] - 日本央行计划从2026年4月起减少债券购买,但具体步伐尚未达成共识 [10] - 植田和男表示日本核心通胀率正温和上升,逐步接近2%目标,但需警惕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11]
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6-03 17:1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港股科技板块受AI技术突破驱动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指数一度领涨全球,但二季度波动加大[1] - 波动原因包括板块内部交易结构过热、短线资金获利了结以及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但不影响长期投资价值[1] - 恒生科技指数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累计上涨72.75%,跑赢同期恒生指数(-0.51%)和上证指数(5.52%)[3] - 2020-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历年涨幅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3]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市场汇聚众多科技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布局AI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或将深度受益于国内AI发展[1] - 政策持续呵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叠加降准降息落地,有望提振港股科技资产盈利表现[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科技相关行业,包括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电讯业等[1]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0.53倍,处于近3年15.38%、近5年9.52%的较低分位水平,投资性价比凸显[3]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且市值较大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每季度调整样本并设有快速纳入机制[2] - 指数成份股涵盖软件服务、专业零售等"软科技"领域,以及资讯科技器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2] - 成份股多为基本面优质、成长性较高的科技龙头,指数具备较强业绩弹性[3] - 恒生科技指数被视为中国新兴科技的风向标和全球科技资产的高性价比标的[3]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 - 长城基金于6月3日起发行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A类:024148;C类:024149),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2] - 该基金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助力投资者高效把握港股科技机遇[2]
剑指资金占用顽疾 监管层下重手要求上市公司整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9 00:39
监管政策趋严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发现资金占用问题需及时要求归还并披露相关信息 [1] - 证监会表示将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 - 截至5月28日,监管层针对资金占用问题对上市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共48单,涉及37家公司,同时对165名自然人采取处罚措施 [1] 资金占用行为特点 - 资金占用是资本市场一大顽疾,部分大股东将上市公司资金视为私人财产,随意挪用导致公司经营困境 [2] - 资金侵占方式越发隐蔽,包括直接侵占、违规担保、关联交易、高溢价对外投资并购、高价收购关联皮包公司资产等 [2] - 48单处罚涉及的行为包括未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以支付设备采购款等名义提供资金、以收购股权方式占用资金等 [2] 监管打击措施 - 监管层坚持"追首恶""惩帮凶",严打资金占用,部分公司责任人已偿还占用资金 [3] - 监管层采取发函、通报批评等手段督促上市公司清收占用资金,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4] - 退市新规提到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的将考虑强制退市 [4] 退市风险与追责 - 退市新规发布后,上市公司实控人亟待解决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以避免退市 [5] - ST东时被要求在2025年6月19日前清收3.87亿元被占用资金,否则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5] - *ST龙宇因资金占用问题已触及财务类退市,但控股股东偿还义务和法律责任不因退市免除 [5] 上市公司应对措施 - 上市公司通过法律诉讼、股权冻结、股权质押等手段追回被占用资金,如广农糖业、华特达因已提起诉讼 [5] - 独立董事通过现场询问、督促函等方式敦促管理层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如ST长康三名独董提交《督促函》 [6]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集体诉讼、股东代位诉讼等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如太安退代位诉讼追回5.72亿元占用资金本息 [6]
前瞻布局AI的企业有望迎来业绩的加速发展,数字经济ETF(560800)近1周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5-27 11:13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77%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中国软件(600536)领涨2.04%,沪硅产业(688126)上涨1.56%,格科微(688728)上涨1.47% [1] - 均胜电子(600699)领跌3.06%,圣邦股份(300661)下跌2.68%,寒武纪(688256)下跌2.4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94%,最新报价0.74元 [1] 行业观点 - AI加速发展,产业端变化日新月异,模型能力提升+AI提升企业ROI+AI优化报表等核心因素催化下,前瞻布局AI的企业有望迎来业绩加速发展 [1] - 市场空间有望从IT预算进入企业人力预算,带来AI应用企业的估值重构 [1] ETF跟踪与份额 - 数字经济ETF紧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应用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数字经济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2] 指数权重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包括东方财富(300059,权重8.12%)、中芯国际(688981,权重6.58%)、汇川技术(300124,权重5.49%)等 [2] - 部分权重股表现:东方财富下跌0.24%,中芯国际下跌0.93%,汇川技术下跌1.38%,北方华创上涨0.29%,寒武纪下跌2.40% [3] ETF产品信息 - 数字经济ETF(560800)场外联接包括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C(015788) [5]
基民傻眼了!这个板块连涨五周后,机构越涨越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4 12:35
市场资金流动 - 本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出约170亿元 [1][2][6] - 军工相关ETF获资金青睐,军工龙头ETF份额增加15.99亿份,净流入资金9.86亿元 [7][9] - 医药相关ETF被资金抛售,医药ETF份额减少26.73亿份,净流出资金9.89亿元 [8][11] 指数表现 - 沪指全周下跌0.57%,深证成指下跌0.46% [2] - 科创50、中证1000等相关ETF跌超1% [5] - 创业板ETF净流出15.42亿元,是规模较大的ETF中净流出最多的 [5] 行业主题ETF - 军工ETF、国防ETF分别净流入7.54亿元和6.95亿元 [7] - 半导体ETF净流入5.31亿元,证券ETF净流入4.63亿元 [8] - 创新药ETF份额减少10.48亿份,净流出7.97亿元 [8] 成交活跃ETF - 恒生科技指数ETF周成交额达190.91亿元,是成交额最高的ETF [14] - 港股创新药ETF周涨7.99%,创近60日新高 [14] - 沪深300ETF周成交额120.32亿元 [14] 新发ETF - 下周有5只ETF将发行,跟踪标的包括红利低波动100、港股通消费、创业板50等 [17][18] - 富国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将于下周上市 [16][17]
上市公司缘何纷纷看上IPO失败者
IPO日报· 2025-05-22 17:16
市场现象 - A股市场近期重组并购活跃,涉及并购的公司股价涨幅显著,吸引游资参与并获得高收益 [1] - 上市公司对曾IPO但未成功的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例如光洋股份拟收购宁波银球科技100%股权,天汽模拟收购东实股份50%股权 [2] - 其他案例包括概伦电子拟收购锐成芯微控股权,至纯科技欲收购威顿晶磷,呈和科技筹划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3] 政策背景 - 证监会5月16日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 [3] - 监管层认为并购重组有助于上市公司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 上市公司动机 - 部分上市公司经营困难,迫切寻求新增长空间,例如光洋股份2021-2023年累计亏损约4.3亿元 [4] - IPO审核趋严导致大量企业撤回申请(2023年超400家),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合规性高、估值较低的并购标的 [5] - 标的公司因IPO受挫估值下降,例如映日科技当前估值18亿元,较2022年IPO发行估值21亿元折价10% [5] 标的公司动机 - IPO失败企业通常与战略投资者签有对赌协议,面临回购压力,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可实现曲线上市并解决资金问题 [6] 并购风险 - 标的公司因IPO预期估值较高,与买方价格预期差异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如双成药业收购奥拉半导体案例) [7] - 高溢价并购可能引发商誉减值风险,例如光洋股份2014年收购天海同步后计提商誉减值3339万元 [7] - 跨界并购面临技术、文化、团队融合等挑战,可能削弱并购效果 [7]
财税数字化加速,数字经济ETF(560800)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5-20 13:19
数字经济ETF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上涨0.32%,成分股纳思达上涨3.09%,韦尔股份上涨2.36%,卓胜微上涨1.96%,兆易创新上涨1.50%,润泽科技上涨1.48% [1] - 数字经济ETF上涨0.53%,最新价报0.76元,盘中换手0.52%,成交399.40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2293.92万元,近2周份额增长34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2] - 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净流入2154.82万元,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 [2] - 杠杆资金连续8天净买入,最高单日净买入347.92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820.83万元 [3]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政策影响 - 财政部等9部委要求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各单位需在3年内完成会计软件升级 [1] -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将推动财税数字化企业业务,全国数十万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系统市场容量达数十亿元(假设每年每单位收费1万元) [2] - 全国超6000万家企业及数亿个人存在电子凭证处理需求,财税数字化企业可通过系统平台建设和SaaS及AI服务拓展市场 [2]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包括东方财富(权重8.12%)、中芯国际(6.58%)、汇川技术(5.49%)、北方华创(4.95%)、海光信息(4.85%)、寒武纪(4.84%)、海康威视(4.23%)、韦尔股份(4.19%)、中科曙光(3.60%)、澜起科技(3.31%) [3][5] - 成分股当日涨跌幅:寒武纪上涨0.93%,汇川技术上涨0.57%,澜起科技上涨0.56%,中芯国际上涨0.39%,中科曙光上涨0.41%,东方财富上涨0.33%,海康威视上涨0.14%,海光信息下跌0.02%,北方华创下跌0.57% [5] 数字经济ETF产品信息 - 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上市公司 [2]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联接C(01578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