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31省GDP预测:山东远超浙江,江西14,甘肃接近万亿
搜狐财经· 2025-10-05 14:51
全国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经济总量预计突破101.6万亿元,较同期名义增长4.47% [1] - 全国前三季度可比增量为42429.3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增量为14300亿元 [5] - 31个省份中有19个实现了5%以上的实际增速 [5] 领先省份经济表现 - 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继续领跑,预计分别为105404.12亿元和103106.86亿元,稳居“8万亿俱乐部” [1][5] - 江苏省名义增速为3.23%,展现出更强后劲 [1][5] - 山东省预计GDP达77143.67亿元,以4.48%的名义增速扩大对浙江省(68659.06亿元)的优势,两者差距超过1万亿元 [1][5] 中西部与特色省份增长动能 - 西藏自治区以10.27%的名义增速领跑全国,其前三季度增量为183.34亿元 [5] - 江西省经济总量预计为25788.46亿元,升至全国第14位,名义增速4.88%,其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攀升至35% [3][5] - 甘肃省经济总量预计达9999.46亿元,距万亿门槛仅一步之遥,凭借新能源基地建设实现6.2%的高增长 [4][5] 重点省份增长引擎分析 - 山东省增长引擎为装备制造升级(实际增速5.6%)和海洋经济扩容,第三季度单季实现1150亿元增量 [1][5] - 浙江省数字经济占比持续提升,实际增速为5.61%,但规模上难以追赶山东 [1][5] -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三季度410亿元增量显著提速,新能源领域锂电产业链带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 [3] 区域协调发展观察 - 京沪两大都市圈依托科技创新保持约6%的增速,北京和上海的名义增速分别为6.43%和6.40% [5] - 成渝双城经济圈延续平稳增长,重庆市实际增速为5.0% [5] - 预测显示全年或有7个省份跻身万亿增量俱乐部 [5]
【西安】全力推进“科创+产创”融合发展
陕西日报· 2025-10-03 07:56
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 西安市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数字经济发展为总抓手 通过场景开放和应用牵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1] - 行业采取标准引领、平台创新、政策配套、生态筑基、产业聚集的五位一体模式推进丝路数港建设 [1] - 行业以建设国家数据流通利用西部枢纽城市为目标 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四个环节推进工作 [1] 丝路数港建设成果 - 丝路数港已上架1364个数据资源和产品 入驻262家数据企业 初步构建数据产业发展新业态 [1] 产业融合关键环节建设 - 行业推动建设5类适配中心以构建全流程融合路径 [1] - 鸿蒙星闪适配中心已投入运营并完成首批成果适配 RDI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于8月21日授牌 [1] - 信创适配联合实验室和AI算法模型适配中心已建成 [1] 重点领域发展成就 - 智慧交通领域梳理出3600个路口约2.5万个终端设备的技术参数和生产要求 推动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同步落地 [2] - XR产业领域支持西影集团建设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 设立1亿元XR产业基金 [2] - 数字内容领域成立西安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 吸引32家全链条企业集聚 原创多部XR项目并参与制作500余部微短剧 总体营收超亿元 [2] - 数据产业领域推动数据标注产业规模突破2亿元 增速超30% [2] 未来发展规划 - 行业将继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针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2] - 行业将优化创新产品闭环机制和奖补政策 加速科创与产创成果规模化应用 [2]
北京丰台积极培育链商生态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6
启动国际贸易数字化创新"先丰实验室"、点亮"丰台全球开放地图"、发布数智供应链创新园、达成多项 重大合作……9月上旬,以"链通全球 商聚丰台"为主题的99全球链商节开幕式暨丰台对外开放发展推介 会举办。这是北京市丰台区汇聚全球供应链龙头企业的又一重要举措。 培育链商生态,丰台不仅有"硬实力",更有"软环境"支撑。记者了解到,丰台积极打造"外资外贸企业 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政务服务绿通卡",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十二条"政策,全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 依托北京丰台法务区、国际人才港等优质资源,强化知识产权、法律、政务、人才引培、资源链接、政 企沟通等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丰宜服务"的品牌温度,成为丰台吸引企业的"金字招牌"。 在数字经济与开放发展的浪潮中,怎样通过全球供应链合作赋能产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近年来,北 京丰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串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区域协同运作体系。"丰台始终将发展数字经 济、培育链商生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全力构建'政策引领、平台支撑、要素集聚'的发展生 态。"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丰台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对外开放,聚焦数字贸易、跨境供应链等重点 领域,打造国际化合作平 ...
每3个人中有2个在城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30 22:14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趋势 - 2024年末中国城镇人口94350万人,城镇化率达67.00%,较2020年末提升3.1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三分之二 [2] - 人口分布向城镇和东部地区集聚,2024年末东部地区常住人口56702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40.32%,较2020年提高0.30个百分点 [2] - 2024年末有10个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8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3] 区域人口流动与增长 - 2024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较上年末增加74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3] - 浙江省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43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二,其11个设区市常住人口全部实现增长 [3] - 贵阳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660.25万人,较上年末增加19.96万人,增长3.12%,增量位居各大城市第一位 [6] 重点城市发展动态 - 自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杭州市人口增量达到68.8万人 [3] - 合肥市自七人普以来人口增量达63.2万人,2024年常住人口为1000.2万人,成为长三角第4个、全国第18个千万人口城市 [5] - 贵阳市自七人普以来人口增量达61.55万人,增幅高达10.3%,已连续4年人口净增量达到10万人以上 [6] 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 - 杭州市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GDP比重28.8% [5] - 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401亿元,增长4.9%,并涌现出“杭州六小龙”等代表性企业 [5] - 合肥市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对年轻人形成较大吸引力,带动人口集聚 [6]
人口分布向城镇和东部地区集聚,每3个人中有2个在城镇
第一财经· 2025-09-30 18:31
一批现代产业集群正在中西部强省会、中心城市加快集聚。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分布有何变化?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人口 总量总体稳定,人口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就业总体稳定、结构优化,居民 收支稳步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报告》显示,人口分布向城镇和东部地区集聚。2024年末,我国城镇人口94350万人,城镇化率为 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东部地区常住人口为56702万人,占全国 人口的比重为40.32%,比2020年提高0.30个百分点。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分析,当前城镇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口流动过程中,农村人口持续流 向城镇。从人口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来看,一方面,人口继续向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在省 域内部,人口向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集聚。 在东部沿海地区,去年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 第一。 浙江去年常住人口增加43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二;浙江11个设区市的常住人口全部 ...
点赞!泰安高新区8家企业登2024年度泰安市科技创新成果榜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14:53
市科技创新成果旨在鼓励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技成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 献的个人和组织。该成果每年评审一次,设置市青年科技创新个人、市科技创新成果两类荣誉,申报主 体覆盖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申报条件严格、评选竞争激烈,是市域内极具权威性的科技创 新表彰项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 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高新区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挖掘和培育工作,建立"主动摸排+敲门问需"机制,加强科技企业调 研,全面摸排在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中取得的科技成果,及时了解申报意向,为企业提供 支持。在2024年市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申报工作中,对参与申报的企业,明确专人开展"一对一"全过程指 导服务,与科研人员共同寻找申报创新点和突破口,合力提升材料质量。此次上榜的8家企业,涉及高 端装备、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为高新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澎湃动力。 近日,全市科技大会召开,会上宣读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4年度泰安市科技创新成果名单的 通 ...
北京西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出新策 开展三年行动丰富为企服务供给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1:48
此次大会还发布了《北京市西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及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 称"科创十二条")《北京市西城区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数产十条")《西城区推 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文化产业十条")《西城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 施》《西城区支持低效楼宇改造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扶持、国家重大项目参与激励、优化空间供给、强化人才保障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支持 方向和创新扶持机制。 今年年初,西城区对标"北京服务",发布"西心办"营商环境品牌,系统整合为企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 级。林剑华表示,"西心办"品牌发布以来,西城区在全市区级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用工、登记财产、 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成效显著,也为全市树立了标杆。期待西城区继续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 持续深化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服务等方面,再推出一批让企业群 众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聚焦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优势领域,不断拓展政策的惠及面。 郅海杰表示,下一步,西城区将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构建活力高效的市场环境 ...
杭州高层次人才招聘会亮相钱塘江畔
每日商报· 2025-09-30 06:24
招聘活动概况 - 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正式启幕,高层次人才招聘会是核心环节[1] - 超300家杭州重点企事业单位参与招聘,现场设立博士“后”浪立潮头、国有企业等十余个专区[1] - 活动释放岗位超6000个,月薪过万的岗位占比高达93%[1] 参与公司与机构 - 行业龙头公司云集,包括海康威视、吉利集团等企业[1] - 顶尖科研机构亮相,如西湖大学、国科大杭研院[1] - 前沿科创企业参与,例如宇树科技、群核科技[1] 人才需求领域 - 招聘岗位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1] - 博士后招聘专区有80个博士后工作站现场“揽才”,西湖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展位咨询者络绎不绝[2] - 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小孙表示西湖大学提供完善的科研保障和浓厚的创新氛围[2] 城市人才战略 - 杭州正加快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和新高地,展示城市魅力与引才诚意[2] - 活动是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联动,为人才与产业提供高效对接平台[1][2]
四季度宏观政策适时加力,5000亿新型工具将加快投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3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7—8月份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外界对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加码期待上升。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 布会上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 进一步巩固。下一步,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 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 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酝酿准备多时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最新情况也在发布会上得到回应。李超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 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 资。 加快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4月底,为了应对外部不利冲击,中央明确将推出一揽子稳就业稳外贸工具,其中一项就是新型政策性 金融工具。5月以来,多地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展政策宣讲会或者项目筹备会,梳理出项目清 单、明确申报基金的金额 ...
北交所市场周报:节前观望情绪较强,持续关注核心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20250929
西部证券· 2025-09-29 1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制造与新质生产力赛道 包括半导体、数字经济、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33]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当周表现疲弱 北证50指数下跌3.11% 专精特新指数下跌3.49% 市场情绪偏谨慎[3][32] - 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专精特新企业基本面和产业并购机会 尤其看好先进封装载板基板、半导体晶圆清洗剂、光刻胶等被进口垄断的高壁垒领域[3][33] -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 包括北交所发布保荐机构质量评价指引和国家发改委推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措施[3][30] 当周市场概览 - 北交所全部A股日均成交额213.4亿元 环比下降21.7%[1][8] - 北证50指数周跌幅3.11% 日均换手率2.6%[1][8] - 个股表现分化显著 涨幅前三为锦华新材(202.9%)、创远信科(16.9%)、捷众科技(9.7%) 跌幅前三为汉维科技(-18.8%)、康乐卫士(-16.8%)、世昌股份(-16.0%)[1][17] 重点新闻及政策 - 全球存储芯片供应紧张 三星DRAM和NAND闪存提价幅度达30%[2][21] - 台积电可能将2纳米制程价格上调至少50% 影响手机SoC定价[23] - 国家发改委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强化"东数西算"工程实施[28] - 八部门联合印发数字消费发展指导意见 提出14项任务举措[24] - 欧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占其高科技产品进口30% 保持最大供应国地位[27] 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 宏观环境受国内消费信贷政策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对冲 但市场情绪仍偏谨慎[3][30]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 为数字经济领域带来政策红利[3][30] - 北交所发布修订版保荐机构质量评价指引 自9月26日起施行[3][30] - 市场情绪偏弱 机构调仓行为加剧个股分化[32] 投资建议与策略 - 重点关注半导体、数字经济、机器人、新材料等政策支持赛道[3][33] - 挖掘进口替代稀缺品种 包括先进封装载板基板、半导体晶圆清洗剂、光刻胶等[3][33] - 长期看好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潜力 尽管短期指数出现回调[3][33] - 关注高端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产业整合与并购重组机会[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