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生活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持续坚定加仓港股 机构:下半年科技核心资产仍是主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5:16
港股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经历显著波动 中国科技资产正经历深刻价值重估 [1]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 上半年净流入7311 93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仅次于2024年全年8078 69亿港元 [2] - 1-4月连续4个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000亿港元 港股通开通以来仅7个月达此水平 4月净流入1666 72亿港元居历史第二 [2] - 2月南向资金买卖总额达2 62万亿港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2] - 南向资金呈现"越跌越买"特征 上半年3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百亿港元 其中16个交易日恒指收跌 [2] 估值与配置逻辑 - 恒生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 2025年1月PE仅个位数 具备明显估值优势 [3] -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向增值链上游迈进 自主科技能力被持续定价 制造业出海竞争力验证 [4] - 港股科技核心资产有望成为"蓝筹发动机" 带动更多资产重估并创造投资机会 [4] 科技七巨头分析 小米(01810) - 端侧AI落地主要受益者 全球领先手机/智能硬件厂商 2024年切入智能电动车领域 [6] - 2025年关注点:1)新车发布推动汽车业务升级 2)手机毛利率与市占率提升 3)大家电出海 4)边缘AI落地带动新品类 [6] 联想(00992) - 全球最大PC/服务器/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 [7] - 2025年关注点:1)AI设备渗透率提升 2)大模型商业化带动企业IT投资 3)"中国+N"供应链优势 4)中东市场机遇 [7] 比亚迪(01211) - 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41%) 全球第五大车企 [7] - 2025年挑战550万销量 推进智能化转型与高端化/出海战略 [7] 中芯国际(00981) - 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产业链重构受益者 [8] - 驱动力:1)在地化生产需求 2)先进产线良率提升 [8] 阿里巴巴(09988) - 国内领先云服务商 受益AI需求释放 [8] - 关注点:1)云服务与互联网AI价值重估 2)电商场景应用探索 [8] 腾讯(00700) - AI赋能三大方向:1)视频号广告加载率提升 2)游戏研发加速 3)云服务产品矩阵丰富 [9] 美团(03690) - 本地生活龙头 关注点:1)外卖下沉市场增量 2)到店业务利润修复 3)闪购/出海业务发展 [9] 下半年配置策略 - 建议"哑铃型"配置 平衡成长与分红 [10] - 重点行业:1)AI催化下的科技龙头 2)创新药 3)新兴消费 4)非银金融 5)高股息资产 6)地产 [10][11]
本地生活集体押注的 AI,现在可能还有点鸡肋
36氪· 2025-07-02 20:24
行业趋势 - 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正集体推进AI技术应用,覆盖商家运营、骑手调度和用户推荐全链条[2][3] - 美团每年在AI领域投入超过百亿元,饿了么、抖音生活服务和快手本地生活也相继推出AI产品[2] 平台AI布局 美团 - 发布首个服务零售商家端AI数字员工,提供经营诊断、增长机会识别等多项服务[6] - 内测"袋鼠参谋",依托全国400万门店数据和10年餐饮运营经验,覆盖赛道选择、开店选址等4类场景[6] - 消费者端推出"问小袋"(餐饮推荐)、"神枪手"(AI智选标签菜品)和"点仔"(找店帮手)[9] 饿了么 - 推出骑手端AI助手"小饿",支持接单、路线优化、热力图预警等功能,服务数百万蓝骑士[7] - 上线"全息盾"系统,24小时扫描全网店铺识别"幽灵餐厅",处理速度从半天缩短至1分钟[10] - 商家端提供"商家入驻AI助手",覆盖从入驻到运营全流程[6] 抖音生活服务 - 推出基于大模型的"探饭",结合地理位置推荐餐厅并一键跳转导航[9] - 商家端提供"抖音来客",支持AIGC智能营销和创作[6] 快手本地生活 - 上线"女娲数字人"实现全天候直播互动,计划2025年推出"AI智能上品"工具[7] - 商家端提供"可灵"支持AGC智能化生产[6] AI应用场景 商家端 - 主要功能包括智能选址、菜品研发、门店运营诊断和AIGC内容生成[6] - 美团AI数字员工可提供排班智能调度和客服接待服务[6] 骑手端 - 饿了么"小饿"实现语音交互、订单热力图分析和收入预估[7] - 全国首辆搭载"AI大脑"的外卖配送车具备自动降速、优化路线等功能[7] 用户端 - 智能客服快速响应咨询,美团"问小袋"、抖音"探饭"提供个性化推荐[8][9] - 大众点评"点仔"集成找店帮手和AI帮写笔记功能[9] 当前局限性 - AI理解力不足:难以捕捉本地化、个性化需求,生成内容缺乏"人情味"[13] - 专业性欠缺:商家反馈平台AI工具输出质量不如专业第三方工具[15] - 交互设计缺陷:骑手端AI在配送场景中误触率高,部分功能被主动关闭[17][18] - 流量规则模糊:AI推荐和"AI智选"标识缺乏透明标准引发商家疑虑[16] 未来方向 - 行业需推动AI从"有"到"有用"的跨越,解决实际痛点而非堆砌功能[19] - 技术应聚焦解放人力、提升效率,而非单纯替代人工流程[19]
美团会员体系再进一步 首次上线大健康福利
快讯· 2025-07-02 17:41
美团会员服务升级 - 美团会员服务首次将医药健康服务纳入核心权益范围 [1] - 黑金、黑钻会员可领取"免费秒问医生"或"找专家立减10元"权益 [1] - 免费秒问医生服务由公立三甲医院医生提供 平均接诊时间30秒 [1] - 接诊后单次服务时长30分钟 用户可全程不限次提问 [1] - 专家问诊覆盖全国百强医院优质专家 会员可指定专家无需排队 [1] - 专家问诊可实现30秒快速接诊 [1]
七月策略及十大金股:新的循环
国金证券· 2025-06-29 19:4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0 年以来中美处于镜像循环,中国缺失资本回报,美国牺牲政府信用,构成 2023 年股票市场交易新规律 [3][9] - A 股+港股分子端关注中国量价周期,做多量增资产,分母端受美元资产外溢影响,港股更明显 [10] - 展望未来,高利率对海外私营和居民部门冲击有限,7 月关税谈判落地后,全球开启“脱虚向实”制造业周期,中国经济量将受益 [3][10] - 投资节奏上,短期国内股票资产机会需等待,应准备下半年脱虚入实行情,做多“量增”是核心 [4][11] - 配置上,中期可做多基于中国制造业优势的“量增”逻辑,各领域将呈现机会 [5][12] 七月策略 中美经济循环 - 中国循环:资本回报低迷,“以价换量”奏效,实物贸易进步,首要目标是“保护产能”和维持经济总量稳定 [9] - 美国循环:政府以公共债务扩张经济,资本回报和资本市场高位,但债务隐患暴露,货币政策紧缩,特朗普政策倾向 GDP [9] 股票市场交易规律 - A 股+港股分子端关注中国量价周期,做多量增资产,分母端受美元资产外溢影响,港股明显 [10] 未来经济展望 - 高利率对海外私营和居民部门冲击有限,7 月关税谈判落地后,全球开启“脱虚向实”制造业周期,制造业强于服务业,中国经济量受益 [3][10] 投资节奏 - 短期国内股票资产机会需等待,为下半年脱虚入实行情做准备,做多“量增”是各类板块核心 [4][11] 配置建议 - 实物资产回归,资源品及储存(铜、铝、油)和中国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拖拉机)受益 [5][12] - 消费上量比价格重要,关注家电、家居等行业,挖掘新消费个股机会 [5][12] - 人民币国际化下大金融板块重估,从债权走向股权,从银行走向非银 [5][12] -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行业有“社会价值”提升特征,可成市场回升期弹性收益来源 [5][12] 国金·月度金股 7 月 大金重工(002487.SZ) - 中长期:欧洲海风景气向上,看好业绩、订单持续兑现 [13] - 短期:受益 Q2 欧元汇率上涨,中报可能超预期 [14] 恒立液压(601100.SH) - 中长期:国内挖机行业回暖,更新内生需求向上带动业绩;卡位人形机器人线性总成及灵巧手微型线性驱动环节 [15] - 短期:二季度业绩超预期,机器人业务取得定点 [15] 航天电器(002025.SZ) - 中长期:背靠航天江南集团,是航天防务领域连接器龙头,受益“弹箭星”高景气,多品类协同发展,股权激励提效 [16] - 短期:火箭军提升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消耗类弹药迎底部拐点 [16] 中国重汽(000951.SZ) - 中长期:重卡行业内需复苏、出口稳增,公司受益且提升市占率;价格战触底,盈利能力上行 [17] - 短期:4 - 5 月地方以旧换新细则落地,6 月内需销量改善,6 - 10 月内需同比高增 [17] 扬农化工(600486.SH) - 中长期:农药大周期处于底部向上阶段,EPS 向上,有资本开支支持成长 [18] - 短期:氯虫本甲酰胺、烯草酮等产品价格反转,葫芦岛项目盈利预期改善 [18] 中国太平(0966.HK) - 中长期:长端利率区间震荡,预定利率下调与分红险转型推进,利差损风险缓释 [19] - 短期:低估值,利润高弹性,分红险转型先发优势确立,预计中期及全年利润双位数增长 [19] 盐津铺子(002847.SZ) - 中长期:魔芋品类高成长,业绩兑现度强,多渠道布局三年翻倍可期 [20] - 短期:魔芋月销、其他品类放量、海外扩张超预期 [20] 美团 - W(3690.HK) - 中长期:从用户、商家、骑手维度看,长期保持外卖龙头地位;闪购及出海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21] - 短期:内部即时零售资源优化调整,加速闪购、小象发展 [22] 思摩尔国际(6969.HK) - 中长期:欧美合法雾化电子烟市场扩容,核心客户英美烟草推广 HNB 新品,公司深度切入客户核心供应链 [23] - 短期:Glo hilo 于 6 月 9 日在日本上市,销售数据或理想,全球市场起量确定性将提升 [24] 中国联通(600050.SH) - 中长期:AI 算力投资增速领先,IDC 和云业务接力成长 [25] - 短期:央企 AI + 专项行动,IDC 业务市场空间打开 [25] 配置策略精选 建议关注的 ETF - 石油 ETF(561360.OF):6 月 27 日份额 1.88 亿份,单位净值 1.02 元,总净值 1.92 亿元,6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1.97%,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 3.80% [13] - 家电 ETF(159996.OF):6 月 27 日份额 9.31 亿份,单位净值 1.33 元,总净值 12.36 亿元,6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 0.46%,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 0.33% [13] - 机器人产业 ETF(159551.OF):6 月 27 日份额 3.24 亿份,单位净值 1.08 元,总净值 3.51 亿元,6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1.42%,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7.52% [13]
“点评不需要一定要成交”,非商业化的大众点评不是美团的影子
钛媒体APP· 2025-06-29 14:10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分析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榜单中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3] - 榜单近八成为烟火小店,超四成为10年以上老店,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且同比增长近三成 [3]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的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四成,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3] 大众点评平台运营特点 - 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强调用户体验而非商业化,与美团偏重消费的气质不同 [3] - 平台没有任何部门背负商业化指标,核心是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保持独立业务属性 [4] - 平台信息结构化程度高,精准定位数千万商家地址并实时更新营业时间等信息,依托美团基建团队和地图自建能力 [6] - 平台不强制商家开通外卖服务,榜单评选过程独立,内部其他部门不知晓上榜商户名单 [5] "必吃榜"评选机制 - 评选基于用户真实评价,无"人为提名",不牵扯任何经济利益和商业行为 [5] - 评选团队由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综合五大维度,历时六个月完成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等流程 [5] - 2025年榜单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选出3091家,近三成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在核查阶段被淘汰 [5] - 平台设有独立公信力团队,通过线上数据抽查、异常好评监测及线下暗访等方式强力监管刷好评行为 [5] 大众点评与美团的协同效应 - 点评事业部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虽无商业化指标但对美团本地化业务有明显推动作用 [7] - 美团到店消费业务同比增长率远高于仅美团一家做本地生活时的水平 [7] - 大众点评侧重发现、种草和分享,美团APP偏效率导向和交易,两者形成互补 [7] - 平台与美团在到餐、服务零售、酒店旅行三大核心业务上实现协同,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和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8]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将结合文旅热度推出必住榜、必玩榜,结合酒旅、票务等服务提供更多榜单信息 [3] - 计划强化下沉区域的城市在地化运营,成立海外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9] - 将继续挖掘新消费需求,如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开发垂钓等多样化线下生活场景 [8]
“前置”的阿里,为什么提出“大消费”而不是“新消费”
钛媒体APP· 2025-06-27 20:56
业务重组与战略升级 - 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 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 统一作战 [1] - 公司提出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未来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已超6000万 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 订单准时率维持在96% [3] - 即时零售业务在基础设施成熟的电商体系内获得更快发展 淘宝+饿了么模式产生1+1>2效果 [3]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025财年公司收入9963.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1] - 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淘天集团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1] - 高德 虎鲸文娱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2] 组织架构调整 - 阿里巴巴合伙人总数从26人减少至17人 9人退出合伙人之列 [2] - 现任17位合伙人队伍整体更年轻化 更聚焦业务一线 39岁的蒋凡是最年轻的一位 [2] - 组织调整符合当下消费零售行业的业务发展需求 [7] 即时零售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是2025年最热也是最前沿的电商战场 [3] - 前置仓模式证明履约服务便利性和商品供应链深度自营可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5] - 即时零售让被"忽略"的购买冲动得到满足 消费行为受履约服务便利性和交易场景刺激影响 [6] - 即时零售热潮拉动线下门店交付 实现"人+货+场+时"的零售理念 [7] 大消费平台战略 - 公司提出大消费平台概念 而非新消费平台 [2] - 大消费平台意味着对存量消费市场的深度挖掘 效率问题成为核心问题 [11] - 基于即时零售发展势头 实现线上和线下真正打通 [12] - 大消费平台需要成熟商业体支撑 全场景零售的实现是目标 [13]
144城3091家餐厅登上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公信力铸就餐饮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6-27 11:33
大众点评"必吃榜"2025年榜单亮点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 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占总上榜数近八成) 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四成) [2]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用户"寻味版图"持续扩张 [2] 用户行为与平台数据 - 平台累计3.63亿条真实评价 过去一年用户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 [2] - 10年及以上老店新增评价量同比增长约五成 用户常用"从小吃到大"等评价 [3] - 一季度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 [5] 文旅消费与餐饮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26.4%) 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同比+18.6%) [5] - "味蕾游"理念盛行 揭阳、岳阳等新增城市满足异地寻味需求 [5] - 境内"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同比+近三成) 展现多元美食文化 [7] 评选机制与行业影响 - 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遴选 近三成商户因"评价不真实"被淘汰 [8] - 评选坚持无商业行为 中小商户如夏记早餐、勇贤小吃意外获选 [9] - 2024年新上榜商户异地流量+"必吃节"交易规模均增长50% [11] 商户经营与行业导向 - 建立人工服务通道指导流量暴增商户 如武汉肖大侠烧烤提前扩招团队 [12] - 引导行业"反流量内卷" 南门涮肉等强调应注重餐品口味而非虚高评分 [12] - 上榜商户如马文章胖子甑糕(40年街头摊)获新客流 验证"回归本心"价值 [9][12]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 2025-06-27 10:31
大众点评业务发展 - 2025年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过去一年平台美食订单量达9亿人次[2] - 点评事业部2025年4月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由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兼任负责人[2] - 到店业务同比增长率(yoy)显著高于美团单独运营本地生活时期 竞争推动行业整体规模扩大[2] 平台竞争策略 - 坚持"信息密度"核心价值 避免内容泛化导致用户体验迷失[3][10] - 拥有数百人专业地图团队 实现全国上千万商家信息的精准结构化[8] - 与内容平台形成差异化定位 用户主动使用行为占比更高[2] 必吃榜运营机制 - 榜单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团队通过线下抽查+用户访谈保障公信力[11] - 2024年新增50多座城市覆盖 2025年扩展至更多海外地区[12] - 上榜餐厅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近50% 即将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16] 美团生态协同 - 共享美团700人地图团队资源 提升商家信息准确度[4][8] - 利用美团线下BD网络强化商家服务能力[22] - 保持App独立性 美团侧重效率导向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24][25] 下沉市场拓展 - 成立专门海外团队 瞄准疫后6亿人次出境游餐饮需求[21] - 通过在地化运营挖掘三四线城市"正式餐厅"盲区[20] - 垂钓点等新业态POI借助美团基建能力加速挖掘[23] 产品定位演进 - 模糊工具与内容平台界限 根据用户行为动态定义属性[9] - 收录非商业化POI(如拍照点) 与美团形成场景互补[25][26] - 开发AI找店功能 优化餐厅搜索效率[27] 商业化原则 - 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 核心目标为提升用户体验[17] - 榜单评审严格独立 其他部门无法提前获知结果[15] - 酒旅业务通过"必住榜"等衍生榜单实现自然协同[18][19]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6 11:13
核心观点 - 大众点评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后保持独立定位 强调信息密度与真实体验 而非盲目内容化或商业化[4][5][26]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城3091家餐厅 年承载美食订单达9亿人次 体现平台作为餐饮风向标的影响力[3][12] - 美团基建能力(如700人地图团队)补足点评短板 但业务协同保持克制 避免破坏产品边界[4][23][25] 竞争策略 - 平台特质形成壁垒 用户主动打开率高于被动种草的内容平台 到店消费YOY增速超独家经营时期[4] - 核心优势在于真实评价+结构化信息 数百人专业团队保障商家数据准确性(如营业时间)[7] - 拒绝低效内容扩张 坚持高信息密度 用户一分钟解决问题优于十分钟无效停留[10] 榜单运营 - 必吃榜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人工暗访双重审核 上榜商家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50%[12][16] - 2024年新增50城 2025年扩展至海外 小店与区域连锁同步增长 不刻意区分连锁率[12][13] - 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 帮助商家宣传招牌菜 但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16][18] 产品定位 - 拒绝工具/内容二元定义 搜索场景为工具 浏览场景为内容平台[9] - 与美团App形成互补 美团侧重效率消费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如垂钓点等非商业化POI)[25][27] - 下沉市场主动运营 按"200人对应1家正式餐厅"模型挖掘地方特色[22] 技术应用 - AI重点解决找店效率问题 非宏大规划 聚焦优化现有信息处理痛点[28] - 海外团队加速建设 疫后6亿出境游人次催生国际餐饮需求[23]
美团-W(03690.HK):收缩社区团购业务 聚焦核心
格隆汇· 2025-06-26 11:05
公司业务调整 - 美团收缩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 后续将更聚焦于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关停部分区域业务 仅保留广东、杭州等地业务 收缩速度超市场预期 [1] - 美团优选自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超800亿元 将不再肩负零售战略重任 [1] - 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优先级提升 公司将全面拓展闪购品类 进一步拓展门店和闪电仓 继续扩大小象超市覆盖区域 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线城市 [1] - 公司强调保持海外积极开拓节奏 [1] 新业务亏损与估值影响 - 新业务亏损有望在2025年达到峰值 对估值影响正面 [1] - 海外业务仍保持积极态度 美团优选对今明两年亏损收窄有贡献 除小象外的国内其他新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1] - 当新业务亏损见顶后 市场有望以更长久期的视角 尽量按照零估值对待 [1] - 美团优选有望为今明两年各释放出20-30亿元的额外减亏空间 [2] 业务战略与竞争 - 公司采取务实态度评估业务未来空间并决定投入资源 缓解多线作战压力 聚焦核心业务 [2] - 公司需应对国内即时零售的竞争以及海外市场的机遇 [2] - 外卖和闪购业务仍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竞争强度与时长无法清晰预测 实际投入力度仍待观察 [2] - 市场竞争总归有一个转折点 美团优选转折点在2024年2月 公司有较强竞争力且能聚焦核心业务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及目标价177港元 对应25/26年25/18倍经调整市盈率与34.7%上行空间 [2] - 当前股价交易于25/26年18/14倍经调整市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