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服务
搜索文档
扫街榜给线下小店引流破亿,高德和美团进入新基建之战
观察者网· 2025-10-11 19:31
高德扫街榜的市场表现 - 高德扫街榜上线23天后累计用户数突破4亿,上线首日用户数超过4000万 [1][7] - 高德App在10月1日录得日活跃用户突破3.6亿,创下历史新高 [1]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高德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 [3]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基于真实出行行为的算法推荐路径已初步得到商家和消费者认可,市场进入多强并存格局 [8] - 高德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并免除餐饮商家一年入驻年费,导致单日新入驻商家数环比暴涨631% [6] - AI算法、推荐和治理能力成为本地生活市场的关键竞争变量 [8] 线下餐饮商家与榜单的价值 - 国庆假期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其中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3] - 榜单推荐系统正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存在,释放广泛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5] - 各地街角小店成为美食新据点,线下小店在互联网浪潮中走向舞台中央 [4] 市场潜力与未来竞争焦点 - 以杭州为例,国庆中秋假期全市餐饮消费金额达28.34亿元,消费笔数增长17.1%,显示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9] - 本地生活赛道的竞争本质是打造更真实、可信、可用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是一场“新基建”之争 [5][10] - 高德通过扫街榜意图将其国民级产品打造为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 [6]
大众点评,不能再吃独食了
36氪· 2025-10-10 12:06
各大平台围绕本地生活,尤其是到店餐饮业务的动作,越来越多了。 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宣布GMV 突破 3000 亿,并加大餐饮板块扶持;快手加大同城团购,对下沉市场商家尤其有吸引力;小红书同年上线"同城"和"附 近"入口,推动本地商户在站内做长尾流量。 到了2025年,高德赶在国庆前推出了"扫街榜",以用户搜索、导航到店、收藏等行为数据为基础,对美食、景点和酒店等商家进行综合评分排名;小红书 推出了本地生活订阅会员服务"小红卡",用户花168元购买年卡后,可以在精选门店中享受9折优惠。 餐饮商家也闻风而动,把目光投向不同的平台。 除了大众点评,一些商家在店铺开业前就在小红书造势引流,一些商家把目光放在了抖音直播团购,还有一些商家更重视私域的运营。 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大众点评、小红书和抖音上,餐饮商家的营销效果分别是怎么样的?我们采访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商家和相 关从业者,试图探究一二。 餐饮商家,不再"独宠"大众点评 通过到店餐饮业务,平台连接了商家和消费者,一边帮商家引流拉新,一边帮消费者找店。 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的报告,2023年到店餐饮业务的线上化渗透率约为10%,市场空间广阔。而 ...
国庆长假“活力大湾区”线上消费“领涨”全国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31
旅游出行市场趋势 - 美团旅行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 [2] - 飞猪平台包车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31%,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8% [6] - 内地游客在香港通过滴滴、高德、Uber等线上平台打车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 [6] - 香港市民北上内地消费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120% [10] - 中国用户在新西兰的微信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1%,在意大利同比翻一番 [10] - 境外小程序交通行业的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2.5倍 [10] - 假期在欧洲用高德规划导航"厕所"的次数同比增长220% [14] 区域旅游热度 - 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入选"00后"热选Top10黑马景区 [2] - 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是广东省内最热门旅游城市 [6] - 港澳是内地游客出境游首选目的地,跨境支付交易笔数排名第一 [6][10] - 每2个出境游客中就有1个使用支付宝付款 [14] - 日韩东南亚消费火热,欧洲冷门目的地如希腊等成消费新宠 [14] 餐饮消费新动能 - 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流量整体环比增幅接近180% [21] - 高德扫街榜本地生活餐饮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烟火小店"整体增长达300% [21] - 美食小城榜单流量涨超217%,带动上榜小店订单量涨超222%、上榜老店订单量涨超248% [21] - 广州和深圳进入全国"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也是"外卖味蕾游"热门城市前两位 [21][25] - 广州"奉座泥炉烤肉·烤活鳗"成为现象级爆款,飙升率达310% [21] - 覆盖"必吃榜"等高分餐厅的"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近165% [25] 主题景点与消费刺激 - 受广东消费券刺激,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的"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3% [2] - 观看娱乐演出及赛事成为香港市民北上休闲娱乐消费增速最快的项目 [10] - 珠海、汕头进入热门美食小城TOP10 [21] - 广州的顺德菜馆"滋粥楼"在用餐高峰期叫号可达500桌,深圳"金牌陶陶居"指数位列第一 [21]
黄金周“榜单三国杀”,巨头在争什么?
36氪· 2025-10-09 18:20
国庆“榜单大战”竞争态势 - 阿里(高德)、美团、抖音、小红书四大平台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围绕“榜单”功能展开激烈竞争,以包揽消费者吃喝玩乐的心智入口 [1] - 高德扫街榜在国庆第3天宣布累计去重用户超4亿,美团“必吃榜”和“必玩榜”9月以来搜索量同比分别提升96%和145% [1] - 抖音“心动榜”从餐饮拓宽至酒旅,覆盖城市和餐饮呈现下沉趋势,10月1日至7日地方菜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6%,秋季饮品增长57%,住宿增长50% [1] - 平台竞争手段包括疯狂撒券,如高德推出“每天分1亿红包”活动,美团提供覆盖酒店、门票、闪购、外卖等多类消费券 [6] 平台差异化竞争策略 - 补贴策略聚焦高价值用户,如美团推出“会员专享价”,小红书“小红卡”设置每年168元的付费门槛,并非一味大水漫灌 [8] - 各平台结合自身优势搭建内容生态:大众点评基于UGC生态推出“必吃风味集”;小红书通过“马路生活节”预热实现从内容到交易的闭环;高德利用地图导航优势推出“城市指南”功能,针对细分场景如“夜生活”、“高铁站美食”推出专属榜单 [10][12] - 抖音“心动榜”从“兴趣内容”出发,强调“氛围感”并划分为东方美学、山野自然等类别,瞄准情绪价值以符合种草逻辑 [14] - 榜单内容拓宽至餐饮以外场景,如大众点评“必玩榜”、抖音“酒店心动榜”、高德扫街榜进化至文化艺术、潮流生活等细分场景 [16] 到店业务成为竞争核心 - 巨头集体“卷榜单”的本质是即时零售战火从外卖到家延伸至到店业务,争夺到店场景的话语权 [2][17] - 到店市场潜力巨大,据浙商证券测算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万亿元,目前蛋糕还小,增量空间巨大 [18] - 平台能力可复用,到家外卖的高频特性可带动到店低频业务,包括团购爆品引流经验、经营工具优化和线下BD网络 [20] - 到店与到家业务协同效应显著,淘宝闪购每天约1.5亿用户中存在到店自提或团购需求,团购已成为商家重要营收来源,例如南京某火锅连锁店团购订单占整体销售额一半以上,2023年火锅品类团购核销量超27% [21] 未来竞争关键能力 - 平台需建立榜单内容生态与团购业务的协同能力,实现“优质供给+口碑体系”双轮驱动,既要重视UGC、KOC等内容生态建设,也需打造优质的团购供给盘子 [22] - 集团内部协同至关重要,阿里在“AI+大消费平台”战略下安排淘宝闪购、饿了么与高德扫街榜双线作战;美团则利用“大而全”的榜单生态优势,同时通过非商业化的“鸭觅”探索“小而美”路径,其国庆推出的“本地人美食指南”已具备榜单初级形态 [23] - 平台需具备深耕下沉市场的耐心,美团、阿里和抖音均在到店业务中强调对“烟火小店”和中小商家的扶持,以丰富平台商家生态并聚合消费数据 [25]
外卖大战,美团失去一些城池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0-09 17:51
外卖补贴大战降温与财务影响 - 2025年10月外卖平台补贴热潮明显降温 优惠门槛提高、满减力度缩水、限时补贴频次锐减 [3] - 监管引导市场回归理性 2025年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外卖平台 8月1日三大平台声明规范补贴行为 [3][4] - 持续补贴导致企业财务压力巨大 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新业务亏损约147亿元 阿里即时零售亏损百亿左右 [4] -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暴跌98% 经调整净利润减少121亿元 销售成本攀升至614亿元(占收入66.9%) [4][6] - 美团销售及营销开支大幅增长51.8%至225亿元 主要因应对外卖及即时零售竞争导致推广、广告及用户激励开支增加 [6][7] 美团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京东通过高额补贴入局 阿里整合饿了么并依托淘宝闪购打通电商流量与配送场景 [5] - 美团被迫加大补贴力度应对竞争 导致盈利空间严重挤压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5][6]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但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同比下滑75.6%至37亿元 [6] - 竞争导致美团市场份额明显下降 以订单量计美团份额从竞争前85%降至65% 阿里系份额从11%升至28% 京东份额从13%回落至7% [8] - 美团CEO王兴表示将全力以赴捍卫市场地位 反对内卷式竞争但需应对持续加剧的竞争态势 [7]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美团闪购作为即时零售核心业务 定位"30分钟万物到家"的LBS电商平台 覆盖超市便利、生鲜果蔬、数码3C等多品类 [13] - 美团闪购GMV快速增长 从2022年约1476亿元攀升至2024年2620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3.2% [14] - 订单量表现亮眼 2024年日均订单突破1000万单 2025年4月非餐饮品类日订单突破1800万单 7月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首次突破1.5亿单 [14] - 美团闪购已与超过350个品牌建立深度合作 品牌类商品在平台总交易额中占比接近30% [14] - 商业模式多元化 向商家收取交易佣金及广告推广费用 提供履约支持收取配送费 向品牌方收取广告费及用户补贴 [13] 美团核心竞争优势 - 履约网络优势明显 2023年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达约745万人 服务覆盖全国几乎所有城市及县域 [16] - 用户基础庞大 截至2025年6月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生态总月活跃用户超过6亿 [16] - 供应链模式灵活高效 闪电仓模式成为下沉市场扩张重要抓手 截至2024年10月美团闪电仓数量超3万家 预计2027年突破10万家 [16] - 美团将餐饮外卖积累的运力网络、履约经验与用户心智成功复制升级为"送万物"的即时零售模式 [13][15] 行业竞争态势与美团防御策略 - 即时零售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29%突破1万亿元 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17] - 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即时零售 阿里系整合饿了么、天猫超市、盒马等资源 京东加码自营前置仓建设 抖音打通即时零售与电商业务 [17] - 美团在酒旅赛道面临多维夹击 京东以"最高3年零佣金"切入酒旅市场 阿里飞猪接入淘宝用户体系 抖音实施扫码免佣政策 [17] - 美团通过技术投入构建防御体系 持续加大对AI、无人机配送等前沿科技投入 截至2025年6月底无人机已开通64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60万单 [18] - 美团优化骑手生态 取消超时扣款机制、推行弹性送达时间、发放安全骑行现金激励、联合上线养老保险补贴 [19] - 业务结构调整聚焦高增长板块 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加大美团闪商品类覆盖 同时收缩社区团购业务 [19] - 深化酒旅赛道生态协同 与高星酒店巨头合作打通会员体系 推出AI工具覆盖智能定价、需求预测等场景提升经营效率 [19]
高德扫街榜的加速 30 天
晚点LatePost· 2025-10-08 23:38
公司里程碑与关键数据 - 国庆首日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较去年同期的3亿多出6000万,创下新纪录 [2][3] - 高德地图2025年8月的月活跃用户为8.9亿 [16] - 高德内部产品发展理论为“121理论”:100万DAU专注单一功能,2000万DAU转向平台化,超过1亿DAU具备分发能力并可拓展新业务 [3] 新业务“扫街榜”的推出与表现 - “扫街榜”项目于9月10日高调发布,是一个AI驱动的本地生活真实榜单,旨在提升消费信任和信心 [4] - 上线当天用户量达到4000万,短时间内突破1亿用户,并在国庆期间累计用户达到4亿 [6][10][11] - 上线23天后,“扫街榜”用户渗透率已接近高德月活用户的50%,即近一半用户打开高德后使用了该功能 [3][16] - “扫街榜”的推出提升了高德非出行用户的比例,改变了平台流量结构 [3] 产品开发与迭代策略 - 项目开发阶段保密程度极高,团队在发布后进入高强度、快速响应的迭代模式 [4][6] - 团队积极采纳用户反馈,快速上线了“附近好店”和行政区划切换等功能 [6] - 产品负责人强调“听人劝、吃饱饭”的理念,官网致谢用户为“最伟大的产品经理” [6] 技术支撑与算法逻辑 - 榜单排序基于多维数据,包括驾车、步行、骑行导航行为,以及搜索量、收藏量等用户主动行为 [7] - 依托高德在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AI算法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可有效排除异常数据 [8] - 未来规划引入更精细化的用户真实评价,将主观感受融入机制,以增强榜单丰富度 [8] 市场反响与商家影响 - “扫街榜”上榜商家如广西北海的“越乡小厨”在国庆期间日均排队号码从500多号激增至突破800号,刷新历史记录 [12] - 北京老牌餐饮“金鼎轩”因上榜而重获关注,商家对榜单的公平性和真实性表示认可 [14] - 商家咨询量和入驻热情显著增加,高德商家服务团队为此进行扩招并调研多行业数字化需求 [15][16] 内部协同与战略定位提升 - “扫街榜”的成功推动了高德内部业务协同,例如与导航业务合作上线了“沿途自驾游路线”功能 [15] - 到店商家服务团队迅速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的升级版,以响应商家需求 [15] - 高德在阿里内部的战略地位提升,被视为与淘宝同等重要的线下消费入口,从出行应用向生活服务入口转变 [18] 未来发展规划 - 后续计划将“扫街榜”打造成更完整的决策体系,增加评分和真实评价等可靠性功能 [18] - 目标是从“吃”拓展到“住、行、游、购、娱”等全品类,为用户提供更多本地生活发现 [18]
淘宝闪购团购:本地生活的生态增量
搜狐财经· 2025-10-05 15:31
业务拓展与市场进入 -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正式进入本地生活到店团购市场,首批业务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座城市的核心商业区,涵盖茶饮、甜品、正餐等多个餐饮品类 [2] -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于9月20日上线,国庆节期间通过地铁站广告等方式进行大规模推广,标志着阿里在本地生活赛道的又一次业务拓展 [2] - 公司切入团购市场采用生态整合模式,并非依靠单一平台强攻,而是整合淘宝、高德、支付宝多端资源,以轻量化团购券模式构建覆盖全消费场景的闭环 [5] 战略背景与内部条件 - 阿里明确了“大消费平台”战略,将远场电商、近场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整合为统一体系,此次到店团购业务从决策到落地用时不足2个月,彰显了公司多端协同机制趋于成熟 [5][8] - 饿了么作为阿里全资收购的本地生活数字化入口,拥有庞大商户资源和高频交易运营经验,其扎实的基础能力为拓展本地生活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8] - 饿了么在今年6月投入超10亿元吸引优质餐饮商家入驻,并启动全国服务商招募计划,为到店团购的商家供给与线上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8] 业务验证与前期成果 - 淘宝闪购的成功路径已得到验证,今年5月推出500亿元补贴计划后迅速改变了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9] - 据公司2026财年Q1财报披露,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月均买家数突破3亿,较4个月前增长200%,为进军本地生活打通了关键环节 [9] - 淘宝闪购战役积累了高粘性的到家业务用户,并向商户证明了淘宝的流量价值与用户规模,为到店团购的多端协同积累了重要经验 [9] 市场机遇与外部环境 - 政策层面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今年十大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各级政府积极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为团购业务创造了积极的宏观氛围 [10] - 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居民对“到店”体验的需求明显反弹,并更注重性价比与确定性,团购因优惠价格与品质保障更受青睐 [10] - 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国庆全国零售餐饮销售额约1.7万亿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将达1.9万亿元,国庆黄金周的外出就餐需求为业务提供了有利时机 [10] 差异化竞争逻辑 - 阿里巴巴的用户规模达12.55亿,其与美团之间的月度重合用户仅占约30%,用户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有机会触达尚未被传统到店平台充分覆盖的消费人群 [11] - 公司以“位置服务(高德)+电商交易(淘宝)+支付核销(支付宝)”的生态组合入场,形成跨场景、全链路的闭环运营能力,能够高效转化潜在消费意愿为到店消费行为 [13] - 这种模式捕捉并满足了以往未被充分触达和激发的潜在需求,商户反馈通过淘宝来的客人很多是购物后顺带消费,与专程来吃饭的客群形成有效互补,带来了新增量 [13] 商户价值与行业影响 - 对餐饮商户而言,淘宝闪购团购正成为拓展客源、提升收入的“第二增长曲线”,尤其适合注重用餐环境与体验感或菜品不适合外送的正餐类商户 [15] - “到家”业务更多承担流水贡献角色,而“到店”业务则更有助于提升利润空间与品牌体验,二者形成有效互补,共同构成更完整的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 [15] - 到店业务通过激活自身生态潜力,将出行、电商、生活服务与到店消费更紧密地编织在一起,推动行业竞争从流量争夺升级为生态能力与用户体验的综合竞争 [1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正延续“从高频打低频”的经典战术,在餐饮这一高频场景验证模式后,将逐步拓展至美容、亲子、休闲娱乐等更多生活服务类别 [16] - 非餐饮类到店业务的增速已超过餐饮本身,显示出用户在“到店”场景中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16] - 长期而言,公司有望构建一个深度融合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赋能体系,帮助品牌更精准地判断趋势、优化货盘、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18]
顺势而为的淘宝闪购,终于要做到店生意了
搜狐财经· 2025-10-05 03:05
业务布局与战略推进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上线“到店团购”业务,首波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城核心商圈,品类包括茶饮、正餐、自助餐等,并同步登录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三大入口 [1] - 业务计划在三城运营成熟后,逐步扩展至全国50多个一二线城市 [6] - 淘宝闪购业务发展路径清晰:4月30日淘天旗下“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七八月旺季依靠饱和式打法快速占据外卖市场半壁江山;8月初连续三天日订单量突破1亿单;9月借高德“扫街榜”热度切入到店赛道 [7][8][9] - 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战略整合,6月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旨在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 [21]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8月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并曾连续三天日订单量突破1亿单,推动手淘日均活跃用户增长20% [1][7] - 到店团购业务上线前三天,深圳茶饮类团购核销率持续走高,喜茶经典套餐凭借19.9元补贴价成为爆品 [5] - 淘宝闪购上线四个月以来,整体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 [14][16] - 据阿里2026财年Q1财报,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21] 资源协同与竞争优势 - 到店团购业务快速落地核心在于资源复用,未组建新线下团队,直接复用外卖业务服务团队,并与阿里各业务线协同 [10] - 流量端倾集团之力支持:高德凭借1.7亿日活为到店场景导流,支付宝凭借10.4亿月活负责核销闭环,淘宝承接计划性消费需求 [10] - 形成“一供给多分发”布局,团购业务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地图三个阿里体系最大流量端口同步上线 [16] - 高德“扫街榜”上线首周,上榜烟火小店流量增长187%,用户规模超4000万 [8] 商家影响与行业竞争 - 商家接入淘宝闪购到店团购后,多平台推流及达人推广成本下降28% [14] - 商家表示,淘宝闪购目前无佣金,推流成本低,且可获得淘宝、支付宝、高德的联合流量扶持 [14][16] - 淘宝闪购的进入为商家提供了更多选择,提升了商家与平台议价时的话语权 [16][21] - 市场竞争从“单点比拼”转向“生态对抗”,淘宝闪购的补贴直接带动同类平台平均降价8% [20][21]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线上渗透率预计提升至30.8% [19] -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7万亿元,同比增长8.5%,2025年预计达1.9万亿元 [11] - 高盛报告测算,美团到店、酒旅业务在2024年仍能维持33%的毛利率 [13] - 行业格局呈现“多元竞争”态势,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多元方向发展 [19]
顺势而为的淘宝闪购,终于要做到店生意了!
搜狐财经· 2025-10-04 13:03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上线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上线“到店团购”业务,首波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城核心商圈,品类包括茶饮、正餐、自助餐等 [2] - 该业务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三大入口同步上线,用户无需切换APP即可使用 [2] - 三城运营成熟后,计划逐步扩展至全国50多个一二线城市 [6] 业务发展历程与业绩 - 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于4月30日升级为“淘宝闪购” [7] - 七八月旺季,淘宝闪购依靠饱和式打法快速占据外卖市场半壁江山 [7] - 8月初,淘宝闪购连续三天日订单量突破1亿单,推动手机淘宝日均活跃用户增长20% [7] - 8月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 [2] 资源协同与流量优势 - 到店团购业务复用外卖业务服务团队,与阿里各业务线协同,未组建新线下团队 [9] - 高德地图日活用户1.7亿为到店场景导流,支付宝月活用户10.4亿负责核销闭环,淘宝承接计划性消费需求 [9] - 业务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地图三个阿里体系最大流量端口同步上线,形成“一供给多分发”布局 [18] - 淘宝闪购整体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 [13] 市场反馈与初期表现 - 上线前三天,深圳茶饮类团购核销率持续走高,喜茶经典套餐靠19.9元补贴价成为爆品 [5] - 上海南京西路商圈10家门店对比显示,淘宝闪购与美团价格基本持平,部分茶饮、甜点补贴力度更大 [5] - 嘉兴老字号“藏书羊肉馆”入驻首日接23单团购,实际营收增长15% [10] - 上海一火锅店99元双人套餐上线一周售300多份,核销率85% [13] 对商家价值与行业影响 - 商家表示多平台推流成本比之前下降28% [13] - 青岛一餐饮商家因登上高德“扫街榜”,营业额增长近40% [16] - 淘宝闪购进入团购市场为商家提供了更多选择,增强了其与平台议价时的话语权 [19][27] - 淘宝闪购的补贴直接带动同类平台平均降价8% [27] 市场竞争格局与战略意义 - 阿里通过整合饿了么、飞猪入中国电商事业群,实现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27] - 市场竞争从“单点比拼”转向“生态对抗”,淘宝闪购整合了电商、支付、出行、配送资源 [25][26]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 [22] - 商务部监测显示,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1.7万亿元,同比增长8.5%,2025年预计达1.9万亿元 [9]
淘宝闪购,搅动到店一池春水
搜狐财经· 2025-10-02 23:00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这个黄金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剧本"——不再是熟客复购撑场、线下传单引流的传统模式,而是涌动着一股从线上 "闪" 到线下的新鲜活力。 在上海深圳,很多餐饮商家无论是藏在街角,开了十年的老牌小店,还是开在商场,新近入驻的连锁品牌,都明显感受到了客流结构的变化。 这很明显,就是专门服务国庆期间的游客需求而来。 现在,这一现状正在被打破。 而在这背后,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是,淘宝闪购,正在搅动到店一池春水。 搅动一池春水 淘宝闪购,再次表现出超强的执行力。 平台还推出限量爆款商品,通过高人气单品吸引用户到店体验。比如在深圳,LINLEE林里柠檬茶就在十一首日起,上新了包含招牌手打柠檬 茶、单丛鸭屎香手打柠檬茶、椰椰冰柠茶在内的"招牌三选一"限量到店套餐,仅需要0.01元。 这意味着,淘宝闪购正式从此前的到家业务,延伸至到店业务,而这也给早已固化多年的本地生活市场,带来了更多人间烟火与增量空间。 一方面,自然是天量流量的导入,另一方面则是淘宝闪购在短时间内,便搭建起一套具有吸引力的货品货盘,并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 APP这三端协同的背景下,拓展了出行高峰期间的消费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