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

搜索文档
腾讯云 TVP 走进青岛啤酒,解码数字化驱动智慧零售增长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6-13 11:31
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零售行业正经历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深度融合数字化与业务场景构建智能运营体系成为行业焦点[1] - 行业从O2O全渠道融合向AI驱动的"人货场全链路重构"转变,全域经营进化为"全域智能"[12] - 腾讯2025年Q1研发开支达189亿元同比增长21%,加速布局AI技术生态[12] 青岛啤酒数字化战略 - 青岛啤酒是全球第五大啤酒厂商,2024年成立九源科技专注快消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9] - 数字化转型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建设期(2001-2007)、精细化运营期(2007-2011)、管理深化期(2011-2019)、全面转型期(2020至今)[17] - 当前数字化覆盖端到端业务链,包括"一物一码"数据采集、"三解码"研发模式、智能制造等15个环节[15] 智能制造实践 - 2020年青岛啤酒厂成为全球首家食品饮料行业"灯塔工厂",2024年升级为"可持续灯塔工厂"[23] - 通过阀门动态调优实现热能回收最大化,建立CO2预测回收模型降低碳排放[25] - 部署ASCP高级排程、MES系统等12项智能制造技术支撑生产体系[25] 技术解决方案创新 - 九源科技自主研发JY-AI引擎和智能体,输出智慧供应链等数字化服务[16] - 码智联平台通过"五朵云"(物采云/赋码云等)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节省营销费用27%[27] - 腾讯小程序日活突破8亿,构建"人+端+云"三位一体防护体系保障营销安全[30][31] 行业生态合作 - 腾讯云TVP搭建技术专家交流平台,已走进多家企业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6][33] - 青岛啤酒以生态共建者姿态开放数字化转型经验,推动行业协同创新[9][10] - 企业智能化路径建议:先用产品取代重复工作,再通过A/B测试优化算法模型[20]
“苏大强”的知名消费品牌,为何少于广东浙江?
虎嗅· 2025-06-08 14:31
江苏、广东、浙江制造业结构差异 - 江苏GDP全国第二但上榜消费品牌仅39个,排名第五,相当于浙江的四分之一和广东的四分之一 [5] - 广东在CBI前50名品牌中占据10个,浙江5个,江苏仅波司登1个 [7][8][9] - 广东电子电气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34.4%,比江苏浙江总和多100多万 [12] - 江苏重工业和2B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达45%,钢材产量是粤浙之和的1.77倍 [16] - 浙江一般消费品制造从业人员占比42.1%,前200名品牌中83%集中在服饰快消家居领域 [20] 各省优势产业表现 - 广东彩电产量11973万台是江苏19倍,手机产量68260万台是苏浙之和5.6倍 [14] - 江苏造船完工量2282万载重吨占全国47.4%,新接订单占全球34.3% [18] - 江苏建筑业总产值44771.5亿元占全国13.7%,第二产业产值超广东 [15] - 浙江前50名品牌包括苏泊尔、珀莱雅等,主要分布在小家电和日用品领域 [8][20] 产业结构形成原因 - 广东电子工业优势源于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政策和深圳电子工业投入 [22] - 江苏重工业优势来自计划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发展路径及上海供应链配套 [23] - 浙江轻工业特色因民营经济主导,从草根领域起步并形成商贸物流闭环 [24][25]
全球快消品市场格局演变白皮书
RUNINDA&LI· 2025-06-06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全球快消品市场展开研究,分析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内容,指出行业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品类有差异,企业需顺应健康化、数字化等趋势,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策略提升竞争力,同时中国快消品企业有全球化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挑战 [20][37][1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快消品行业概述 - 快消品指消费频率高、使用时限短、消费群体广泛且对便利性要求高的商品,具有消费速度快、使用寿命短特点,分为个人护理品、家庭护理品、品牌包装食品饮料、烟酒四个子行业 [9][10][11] - 快消品多为生活必需品,需求稳定,行业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19 - 2025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5年将达81761亿元,拉动消费市场 [13][15] 全球快消品市场现状 - 2019 - 2025年中国快消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5年将达81761亿元,全球快消品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2.8万亿美元预估2030年将达17.5万亿美元,整体增长但品类有差异,创新品类增速超两成,低端日化产品产能利用率不足六成、售价下降近一成 [18][20] - 亚洲市场规模大且增长迅速,线上线下融合明显,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产品需求增长快;欧洲市场成熟、增长平稳,消费者注重品质和环保;美洲市场美国为主,消费者追求便捷化,电商和大型连锁超市份额大 [23][25][28] - 消费者对健康重视增加,倾向低糖等产品,全球天然有机食品市场规模2023年达2800亿美元;个性化需求催生定制化革命;便捷化需求推动场景创新,美团闪购即时零售规模2023年达850亿元,快消品占比超60% [29][33] 快消品行业发展趋势 - 健康化与绿色化趋势:消费者关注健康和绿色产品,企业加大健康研发投入、践行绿色生产,如元气森林、玛氏箭牌等企业案例 [37][43][44] - 数字化与智能化趋势:企业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人工智能优化运营、物联网提升库存管理、生成式AI创新营销,如完美日记、宝洁等企业案例 [45][48][51] - 渠道融合与多元化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兴渠道崛起,传统渠道转型,渠道多元化提升市场覆盖率,如美团闪购、盒马等企业案例 [54][55][58] 快消品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有品牌、渠道、供应链优势,如雀巢、沃尔玛、宝洁等 [64] - 新兴品牌通过细分品类深耕、场景创新、数字化营销崛起,如健康食品企业、完美日记、元气森林等 [65][66] - 电商平台加剧竞争,跨界合作带来机遇,如沃尔玛、雀巢与小米合作案例 [68] 快消品行业渠道变革 - 传统渠道转型:传统商超降本增效、优化商品结构,便利店提升商品丰富度、差异化选品 [73][74][76] - 新兴渠道发展:即时零售平台增速亮眼,内容电商平台带货能力强,为快消品销售和品牌营销提供机会 [82][85] - 渠道融合模式:O2O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但面临协调和数据打通挑战;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模式便利且降低成本,但需完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 [87][89][95] 快消品企业应对策略 - 产品创新策略:加大健康化产品研发、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利用新技术提升品质,如元气森林、欧莱雅、可口可乐等企业案例 [101][104] - 品牌建设策略:精准品牌定位、多元化品牌传播、强化品牌体验,如元气森林、完美日记、Costco等企业案例 [105] - 渠道拓展策略:开拓新兴渠道、加强与零售商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如抖音、沃尔玛、盒马等企业案例 [109][111][113] - 供应链优化策略:整合供应链资源、利用新技术优化物流配送、采用新型仓储模式,如蒙牛、美团闪购、多多买菜等企业案例 [115][116] 快消品行业未来展望 - 技术创新影响:AI、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影响市场格局 [120][121][123] - 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应用环保包装、构建绿色供应链,促使行业转向“循环经济” [127][129][131] - 全球化发展机遇:中国快消品企业有市场拓展和标准输出机遇,但面临挑战,未来应加强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136][137] 案例分析 - 成功企业案例:元气森林创新定位与营销,农夫山泉全渠道布局与品牌建设,完美日记私域运营与场景创新 [143] - 失败企业案例:传统低端日化企业产品同质化,某小众零食品牌渠道拓展不足,某饮料新品牌营销定位失误 [145][146] - 案例启示与借鉴:成功案例启示企业紧跟消费趋势、注重全渠道布局和品牌建设;失败案例提醒企业避免产品同质化、拓展渠道、清晰营销定位;企业应综合借鉴优化各方面工作 [149][151][152]
ESG战略在快消行业的落地实践白皮书
通言国际· 2025-06-06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快消行业ESG展开,阐述ESG概念、快消行业ESG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探讨ESG对行业的影响及未来趋势与企业行动建议,强调快消企业践行ESG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ESG概述 - 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是将环境、社会与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与企业经营,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投资、经营之道 [6][9] - 随着人类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升级,可持续发展理念成全球共识,促使ESG理念产生发展,且在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中逐渐应用 [11][13] - ESG是CSR的升级版,具有坚实实践基础、投资驱动特点,还纳入治理因素,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进阶 [14] 快消行业ESG发展现状 - 政策环境方面,国家“双碳”目标推动快消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包装;相关政策鼓励采用环保包装材料;国家出台可持续发展政策,快消行业积极响应 [18][20][22] - 投资趋势上,全球ESG投资成主流,投资者对快消企业ESG表现关注度提升;国内快消行业ESG投资也在发展,且ESG投资重构快消企业估值体系,表现好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估值更高 [23][24] - 报告披露情况,快消行业企业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上升,截至今年4月30日,A股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率为57.14%,高于全行业水平;细分来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披露情况较好;披露内容涵盖多方面,但不同企业完整性和详细程度有差异 [26][27][29] 快消行业ESG实践案例 - 雪碧换瓶,2024年8月1日起可口可乐将雪碧绿瓶改透明塑料瓶,换瓶成正向营销事件,体现环保至上原则,因绿瓶含无法循环利用材料,换瓶可减少塑料垃圾,虽牺牲一定认知但为品牌加分 [33][34][36] - 东鹏饮料可持续发展,2024年八大生产基地布局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达24,957.6兆瓦时,减少碳排放20,490吨二氧化碳当量,单位产量能耗降9.59%;生产基地100%通过认证,出厂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100%,用区块链溯源保障食品安全;自主研发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基于大数据分析加速产品迭代;将ESG理念融入战略,构建“产 - 销 - 社”三位一体责任生态 [40][42][45] - 华润啤酒ESG战略,将ESG与高端化战略结合,推动大麦种植技术升级、研发低碳包装,提前布局供应链可持续性;联合专家提升国产大麦产量,2家工厂获碳中和认证;绿色产品获投资者认可,为品牌差异化奠定基础;工厂光伏项目整合资源攻克场地与成本难题 [47][48] - 康师傅绿色增长,以创新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增长,把绿色低碳延伸到全产业链;通过产品创新引领消费升级;积极推动企业升级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ESG项目【万物皆有yuán】入选2024年度案例 [52][53] 快消行业ESG面临的挑战 - 数据质量挑战,大部分快消企业缺乏统一ESG数据中台,难以集中管理整合数据,影响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有效管理定量数据,无法精准统计分析指标,不能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56][57] - 准则适配挑战,快消企业需应对多重标准,面临监管合规挑战;全球ESG框架差异显著,企业准则适配困扰多;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比研究标准,成本增加 [62][63][64] - 投资回报周期长挑战,ESG实践初期投入大,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财务收益不明显,企业平衡长期战略与短期业绩压力大 [67][68][69] - 消费者认知挑战,消费者对企业ESG表现认知不足,对相关概念和实践了解少;ESG表现未纳入选购产品主要考量因素;企业难以将ESG优势转化为品牌溢价 [72][73] 快消行业ESG应对策略 - 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建立统一ESG数据中台,有效管理定量数据,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数据追踪和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能力,为ESG决策提供支持 [77][80] - 选择适配的ESG标准,借助第三方认证提升企业ESG实践可信度和权威性;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标准,避免盲目跟从;依据所选标准制定差异化目标和策略 [81][82] - 平衡投资与回报,优化成本结构,降低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投资项目,避免盲目投入,确保长期效益;平衡长短期业绩,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84][86][87] - 加强消费者教育和沟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对消费者的ESG教育,提高认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ESG实践的认可度;引导消费者将ESG因素纳入购买决策,推动ESG战略实施 [88] ESG对快消行业的影响 - 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积极的ESG实践能增强消费者好感度;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塑造可持续发展形象 [92][93][95] - 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企业ESG表现,做好ESG能吸引投资和消费者;精进ESG水平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生产效能;ESG战略能开拓新市场机会 [98][99][100] - 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快消企业ESG实践促进节能减排;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推动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优化升级 [103][104] ESG的未来趋势与企业行动建议 - ESG未来趋势,ESG将从“可选议题”变为企业生存刚需;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消费者意识推动快消企业更重视ESG [107][108] - 企业战略整合建议,将ESG理念融入商业模式;通过精进ESG水平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将ESG与品牌建设结合,增强品牌价值 [111][113] - 供应链协同建议,参照成功经验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ESG目标;与供应商等共同制定ESG目标;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整体供应链ESG水平 [115] - 本土适配建议,结合中国消费者特点设计差异化ESG方案;开展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ESG活动;及时了解并适应本土ESG政策法规 [118][119]
宝洁计划裁员7000人!面临关税成本压力,欲剥离部分品牌
金融界· 2025-06-06 16:53
重组计划 - 公司将在未来两年内全球裁员7000人,约占非制造业职位的15%(目前员工总数约11万人)[1] - 裁员是两年期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涉及品牌退出、供应链调整及组织架构精简[2] - 重组原因包括美国市场增长放缓、关税上升导致的经济压力,以及优化资源分配聚焦高增长领域[2] - 公司提及"技术变革"推动组织转型,以更好服务未覆盖的消费者群体[2] - 公司计划剥离一些品类和品牌[1] 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3亿元),同比下降2%,是八年来首次财年第三季度出现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 - 本季度净利润约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9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3] - 公司将2025财年有机销售额增长预期从3%-5%下调至2%[3]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217.37亿美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为39.87亿美元,同比减少12%[3] - 对比2021年以来第一季度的业绩,净销售额从1372亿元逐步增长至1554亿元[3] 业务部门表现 - 美容部门(舒肤佳、Olay、SK-II等品牌)表现最差,净销售额下滑5%,净利润较上一财年同期下降13%[4] - 大中华区有机销售额同比下降15%[5] - 公司预计新增成本将在10亿至15亿美元之间,几乎相当于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的三分之一还多[5] SK-II品牌表现 - SK-II是1975年在日本创立的护肤品牌,1991年被公司收购[6] - 2012年成为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明星品牌[6] - 2018财年年报提到SK-II连续15个季度销售额增速超过20%[6] - 2023年因"核污染"疑云开始下滑[6] - 2024年经过两轮调价和成本优化后,品牌重塑未见成效,高端市场份额持续被雅诗兰黛、资生堂蚕食[6] 中国市场策略 - 公司在中国市场2025财年第一季度下降15%,第二季度下降5%,第三季度下降2%[7]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复苏需要时间,且将持续波动[7] - 公司专注于稳步提升增长率,并让越来越多的品类和品牌进入正增长区间[7] 品牌调整 - 公司自2015年开始品牌大瘦身,出售旗下100多个品牌[7] - 2022年宣布重返高端美妆,收购中高端美妆品牌Ouai、TULA、Farmacy和First Aid Beauty等[7] - 2023年关闭智能美容仪品牌Opte,敏感肌专用品牌First Aid Beauty撤出中国市场[8] - 2024年将沙宣品牌出售给施华蔻母公司汉高[8] - 中国本土品牌崛起(珀莱雅、薇诺娜、毛戈平等)对公司在华业绩产生影响[8] 未来计划 - 公司正对品牌组合展开审查,可能在未来数月内公布品牌剥离方案[9]
品牌控价如何操作?是否有效果
搜狐财经· 2025-06-04 13:30
品牌控价的核心目标与底层逻辑 - 品牌控价指品牌方通过系统性策略管理产品在各级渠道的售价,确保价格符合品牌定位,避免乱价导致的形象受损、渠道冲突和利润侵蚀 [1] - 核心目标包括维护品牌价值、保障渠道利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价格是消费者感知品牌档次的关键指标,混乱的价格会导致消费者对质量产生质疑 [1] 品牌控价的具体操作流程与方法 - 明确控价目标如设定最低零售价、统一线上线下价差范围 [1] - 价格监测与违规识别包括技术监控(使用控价软件全网爬取价格数据)和人工核查(定期抽查重点渠道) [1] - 分级处理违规行为包括沟通协商(初级)、平台投诉(中级,下架率可达90%)、法律与行政手段(高级) [1] - 长效维护机制包括渠道管理(签订价格协议)和数据化运营(每月发布价格健康度报告) [1] 行业差异性对控价效果的影响 - 奢侈品/高端品类采用高价控量+限量发售策略,如茅台出厂价与一批价差维持40%以上 [1] - 快消品/电子产品采用线上专属SKU+平台合作控价策略,但促销频繁易引发乱价 [1] - 特殊商品如药品需强化资质审核,无证店铺直接向药监部门举报 [1] 控价失败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 监测覆盖不足的对策是采用AI监控系统,全网数据采集频率提升至分钟级 [1] - 处罚力度薄弱的对策是建立阶梯式违约金制度,如某品牌对首次违规罚3倍利润 [1] - 渠道利益失衡的对策是设计分润机制,如线下经销商负责区域售后,共享服务溢价 [1] 结论与建议 - 控价有效性取决于执行深度与行业适配性,短期技术监控+快速投诉可解决80%乱价问题 [1] - 长期需结合渠道激励、线下渠道互相配合、法律维权 [1] - 品牌需投入控价成本组建专业团队或合作第三方以提升控价效率 [2]
新经销赵波:第三消费时代,所有的品牌要重做一次
搜狐财经· 2025-06-04 12:30
中国消费市场演变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三大时代变迁,以恩格尔系数为划分标准:1980年代>60%(食品为主)、2000年代45%(家电/服饰/教育增长)、2023年<30%(服务/精神消费主导)[2] - 第一消费时代(1979-1998)特征为物质匮乏,典型品牌如王守义十三香满足基础生存需求[2][3] - 第二消费时代(1999-2018)城镇中产崛起,伊利牛奶等品牌通过功能升级满足品质需求[4] - 第三消费时代(2019至今)Z世代主导,蜜雪冰城/泡泡玛特等品牌以情绪价值为核心[4][6] 第三消费时代特征 - 消费驱动力从功能转向情绪,Z世代将消费作为"情绪处理机制",如泡泡玛特盲盒设计多巴胺触发机制[8][9] - 三大消费者待办任务:情绪处理(缓解焦虑)、社交表达(圈层认同)、精神追寻(文化价值)[9][10][11] - 品牌需从USP(功能卖点)转向ESP(情绪共鸣主张),构建"心理响应力"而非产品力[32][33] 品牌重构路径 - 产品设计逻辑变革:泡泡玛特将拆盒转化为情绪事件,老铺黄金赋予饰品文化信仰属性[26][27][39] - 品牌价值体系重构需具备三重功能:镜像功能(映射用户个性)、标签功能(社交表达)、归属功能(情感连接)[30][31] - 四大实操路径:打造情绪锚点(如蜜雪冰城"平价幸福")、建设场景系统(治愈/仪式/社交场)、构建多角色人格、用户共创机制[44][46][49][51] 典型案例分析 - 泡泡玛特通过隐藏款机制和IP宇宙,构建"收藏即社交"的亚文化圈层,2021年会员复购率达58%[37] - 蜜雪冰城以3元产品打造"情绪平权",雪王IP+魔性音乐形成下沉市场精神符号[38] - 老铺黄金转型文化信物,祈愿珠系列产品溢价超30%,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47%[39] - 谷子经济体现虚拟IP消费趋势,原神限量徽章二手价炒至万元级,形成"晒谷摆阵"社交仪式[40][41] 行业转型方向 - 快消品需从功能宣传转向情绪绑定,如矿泉水强调"安心感"、零食主打"解压一刻"[55][56] - 品牌护城河构建要素:世界观设计(如"可爱即正义")、文化符号体系、仪式性触发机制[53] - 终极目标是通过"人性系统运营"使用户产生身份认同,形成穿越周期的品牌资产[57][58][64]
“天选”康师傅,比拼硬实力
中国食品网· 2025-05-31 10:11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食品行业正通过航天精神和系统工程思维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登,将"高精尖"技术转化为"接地气"的产品细节[1] - 康师傅选择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将航天品质和精神注入产品创新与品质升级,超越传统"渠道密度"与"成本控制"的竞争策略[4] - 公司通过技术深耕、效率最大化和行业引领三大战略,探索航天技术民用化并提升产品品质,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带动产业升级[25] 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 - 康师傅将航天科技转化为产品创新,如红烧牛肉面采用FD冻干技术保留营养成分,"御品盛宴"系列运用RP技术锁住肉汁氨基酸[5] - 公司成为全国首个将航天专利温控技术应用于方便面生产的企业,确保不同气候下面条品质一致[6] - 2024年新品鲜Q面采用"0油炸"专利技术,上市首月销量突破百万箱,成为年轻人健康饮食新宠[8] - 公司拥有600多项专利技术,建立起"安全、健康、高端"的品牌形象和"航天级品质"的行业认知[9]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升级 - 康师傅开启全产业链"数字长征",在上游建立数十万亩环境友好蔬菜基地,采用"AI自动化农业"模式确保原料安全[11][16] - 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通过MRP系统和"一物一码"等技术实现食品安全追溯和全链条数字化管理[17] - 销售端通过互联网营销创意如IP联名款和代言人直播,打通"种植-生产-销售"数字化产业链[18][20][21]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康师傅的实践打破了食品工业刻板印象,为传统快消品牌锚定长期价值坐标系[24] - 公司通过技术转化、农户带动和行业升级,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真谛[28] - 随着更多企业注入"新质生产力",中国食品行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将成为时代潮流[29]
头部本土消费品牌,为何杭州超过广深?
虎嗅· 2025-05-30 14:46
前些天,我分析了中国制造的集中度。而在制造业这一大类中,又可以具体分为2B(面向企业)和2C(面 向终端消费者)两大门类。其中,2C的制造业,又可以大致分为"白牌"和"品牌"。 品牌是消费品制造业的进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品牌竞争力。头部 品牌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品牌总部更集聚了研发、技术、设计、市场等一系列高端就业岗位,构成城 市重要的产业支撑。 品牌的集聚地,并不等同于制造业产能的集聚地。当今时代,许多品牌总部在大城市,供应链在周边城市 甚至更远的地方。决定制造业布局的,是供应链产业链,而决定品牌总部所在地的,则是完善的商业生态 和丰沛的人才储备。 怎样观察中国消费品牌的集中度? 最近,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CBI500)》。这个榜单完全基于消费者的 真实行为,数据来源是淘宝天猫的消费数据。 先来了解一下678个上榜品牌的行业分布。 研究者还进一步分析了线上1000强的品牌。我拿到了相关数据。在这1000个品牌中,中国内地品牌一共678 个,它们的空间分布,就是一张中国品牌消费的大图。 从数据来看,中国消费品牌的集中度极高。678个得分进入前 ...
抖音电商发榜啦:哪些商家在618赢得先机
江南时报· 2025-05-29 10:57
5月13日-5月26日期间,「抖音商城618好物节」抢跑期生意实现了开局爆发。 大促是电商增长的关键节点。今年得益于国家补贴和平台加补的双政策扶持,耐消品以高性价比激活消费需求,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随着抖音电商升级流量 政策,服饰、快消等各品类商家通过创新店播和优质短视频内容也在大促期间实现新的生意突破;平台"立减15%""一件直降"等玩法,让消费者行动路径更 简单,下单更划算,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实现商家经营增长与消费者品质消费的双向共赢,不同行业商家已在618抢占增长先机。 抢跑期,服饰、快消、耐消三大行业中哪些品牌与商家备受消费者青睐?抖音电商618抢先购榜单为大家揭晓! 01 服饰行业榜单 下含女装、运动户外、男装、奢侈品、珠宝品类榜单 女装高光品牌榜&热卖店铺榜 5 AMASS/阿玛施 6 LANCY/朗姿 7 Basic House/百家好 GIRDEAR/哥弟 8 IEF/爱依服 9 10 Marisfrolg/玛丝菲尔 运动户外高光品牌榜&热卖店铺榜 LI-NING/李宁 4 5 NIKE/耐克 6 Onitsuka Tiger/鬼塚虎 7 CAMEL/骆驼 8 XTEP/特步 9 NEW B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