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

搜索文档
柬埔寨首相:危机之中蕴藏产业升级的机遇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10:19
柬埔寨产业升级与贸易多元化 - 美国计划对柬埔寨征收49%的对等关税,柬埔寨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 [1][2]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认为当前危机是提升产业能力和推进多元化的良机 [1][2] - 柬埔寨将重点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如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 [2] - 柬埔寨将支持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领域提升附加值的举措 [2] 自由贸易与国际合作 - 洪玛奈主张促进自由贸易,深化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 [2] - 洪玛奈表示在关税压力下各国将更加团结应对影响 [2] - 洪玛奈呼吁重视基于和平的国际合作,对极端言论和激进民族主义发出警示 [2] 亚洲地区发展挑战 - 洪玛奈指出亚洲地区面临冲突风险、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 [2] - 洪玛奈强调地区政策应以人民幸福为中心 [2]
石破茂再度强硬表态:在日美贸易谈判中不会因时间限制而损害自身利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1:27
日美贸易谈判立场 -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不会因时间限制损害国家利益 强调不会简单仿效英美达成的贸易协议做法 [1] - 日本将继续寻求豁免美国征收的所有额外关税 当前基准关税为10% 而美国计划7月初对日本产品征收24%全面性关税 [1] - 石破茂已多次表明强硬立场 从原计划6月达成协议转为以7月为目标 并向身边人传达"没必要急于达成协议"的想法 [1] 日本谈判策略调整 - 日本政府谨慎评估美方立场变化 高级官员预测随着关税宽限期临近 美国国内反对舆论可能升温 特朗普可能改变立场 [2] - 日本坚持不接受不包括汽车关税的初步贸易协定 将寻求取消美国对日本汽车、钢铁和铝制品征收的25%关税 [2] - 日本面临国内商界和自民党压力 要求拒绝任何威胁汽车业或农民的协议 谈判重点转向确保获得有利协议而非速度 [2] 经济影响评估 - 日本经济第一季度已出现收缩 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 即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2] - 美国额外关税实施前 日本企业已开始受到持续影响 汽车产业作为关键经济引擎受到直接冲击 [2]
如何看待我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0 18:31
出口表现超预期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高于一季度的5 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0 6% [1][2][6] - 尽管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但出口韧性凸显,尤其对美出口同比-21 0%仍好于预期 [1][2][8] - 对新兴市场出口强劲对冲:东盟(20 8%)、印度(21 7%)、非洲(25 3%)、拉美(17 3%)[2][8][10] 分区域出口结构 - 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分化:欧盟(8 3%)、日本(7 8%)保持正增长,韩国(-0 3%)小幅下滑 [9] - 俄罗斯(-2 7%)、英国(2 5%)出口增速相对平淡 [11] 商品类别表现差异 -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疲软:纺织纱线(3 2%)、箱包(-9 1%)、服装(-1 2%)、玩具(-6 5%)合并同比-0 8% [11][13] - 电子产品受关税冲击明显:手机(-21 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 7%),但集成电路逆势增长20 2% [11][12][14] - 高增长品类:通用机械设备(17 0%)、船舶(36 1%)、汽车(4 4%)[12][16] - 家电(-2 9%)、家具(-7 8%)等地产链产品持续承压 [11][15] 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1%(2021年),远超美国(16%)、日本(6%)[16] - 联合国工业效率指数(CIP)排名从1990年35位跃升至2021年第2位,仅次于德国 [16][17] - 规模与效率优势形成护城河,新兴市场难以替代中国制造产能 [16][17] 政策与内需驱动 - 一季度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9 0%,家电零售增长19 3%,反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 [19] -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政策,财政、消费、地产等领域仍有发力空间 [20]
经济史和实证证明,关税讹诈不会得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3 08:10
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近期实施的极限关税政策被经济学理论证明是损人害己的行为,历史上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的"无效铁轨理论"指出关税会抵消贸易成本降低的收益[1] -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提出关税应适度,过度限制进口会削弱国内生产能力和税收目标[1] - 近两百年来从亚当·斯密到克鲁格曼的经济学家都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但当前美国政策已超越专业精神[1] 关税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 - 2016年哈佛教授阿吉翁的研究显示:基于中国106万户企业1998-2007年数据,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而关税保护无相关性[2] - 实证研究表明关税保护不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3] - 中国加入WTO前对汽车行业高关税保护仍未能使产业强大,印证关税保护无效性[3] 中国关税政策实践 - 中国加入WTO后平均关税从高位降至2023年的7.3%[4] - 深圳手机、光伏储能、新能源车等产业通过市场竞争而非关税保护实现发展壮大[5] 关税的经济学本质 - 巴菲特指出对外关税实质会转化为对内商品税,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并抑制经济增长[6] - 历史与实证均证明关税保护既不能促进产业进步,还会造成双输结果[7] 行业动态 - 当前关税政策已影响芯片行业,部分订单停止报价[8] - 京东、拼多多、东方甄选等企业集体采取应对措施[8]
怎么理解关税战?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集思录· 2025-04-10 22:10
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 美国经济70%依赖消费 其中增量主要来自40%的富人群体 而60%的穷人已处于月光状态 [2] - 股市下跌15%将直接影响富人消费意愿 形成反身性循环 即消费减少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进而加剧股市下跌 [2] - 加征关税将导致中国制造商品涨价 同时带动美国本土商品价格上涨 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2] - 美国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 制造业回流效果有限 新增就业岗位需求不高 [14] - 部分行业如造船 汽车等涉及国家安全 美国希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 [15] 贸易战持续时间与策略 - 美国需要快速结束贸易战 否则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影响中期选举 [2] - 制造业转移需要4年时间 培养合格工人需要一代人 与2年一次的选举周期不匹配 [2] - 中国工业产能占全球50% 在部分行业是唯一供应商 难以被其他国家替代 [3] - 上世纪30年代关税战持续多年 并最终导致世界大战 [10] - 中美关系转变已持续20年 从加入WTO到当前贸易战 长期趋势难以逆转 [11] 各国应对策略 - 多数国家会选择与美国谈判 部分国家可能直接投降不采取反制措施 [5] - 加拿大面临汽车产业工人岗位回流美国的压力 跪或不跪都难以解决根本矛盾 [8] - 走私可能成为规避高关税的途径 美国市场可能出现大量中国水货 [13] - 美国可通过补贴抵消部分商品关税影响 维持物价稳定 [14] 美国政策目标 - 增加关税收入 降低国债收益率 缓解债务压力 [17] - 筛选真正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增加谈判筹码 [17] - 通过降息预期维持股市稳定 避免经济硬着陆 [17] - 尝试重塑全球产业链 减少关键产业对外依赖 [17] - 迫使对手货币贬值 维持美元霸权地位 [17]
首次!四大直辖市,人口无一增长!
城市财经· 2025-04-02 11:42
四大直辖市人口变化 - 2024年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常住人口无一增长,呈现三减一平格局:北京减少2.6万人至2183.2万人[3],上海减少7.19万人至2480.26万人[4],重庆减少0.96万人至3190.47万人[5],天津持平于1364万人[6][7] - 历史对比显示,2021-2024年四大直辖市合计人口减少:天津(-22.6万)、重庆(-18.46万)、北京(-5.8万)、上海(-8.17万)[15],与七普时期(2010-2020)形成显著反差[11] 城市人口增长分化 - 广深保持人口正增长:深圳当前年增量不足20万人,远低于七普时期年均70万的水平[12];广州七普期间年均增长60万人[11] - 重点城市整体增速放缓:成都增量从年均58万降至不足10万[11][12],西安、郑州等城市增长动能减弱[11] 京沪人口调控机制 - 主动设定人口天花板:北京通过纾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企业/高校外迁[20],上海同步控制规模[19] - 资源禀赋支撑力:京沪教育/产业资源本可维持顶端人口竞争力[22] 天津产业结构困境 - 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石油化工利润占规上工业50%[32],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合计利润占比不足20%[33] - 高新技术产业薄弱:2018-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仅13.4%-15.5%[35],远低于深圳(58.4%)/苏州(37.4%)[35][36] - 人口自然负增长:2023年自然增长率-2.57‰[39],2024年略改善至-1.97‰[40] 重庆人口流失特征 - 城乡结构失衡:2022-2024年乡村人口减少44.04万,城镇仅增21.17万[55],农村人口占比仍达27.9%[54] - 收入水平制约: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666元,仅为广州50%[60] - 区域竞争压力:成都虹吸效应显著,七普显示31.99万重庆人口流入成都[66] 产业转型应对措施 - 天津实施"海河英才"计划:累计引进50万人才[42],配套财政补贴/创业支持等政策[23] - 重庆汽车产业突破:2024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26.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90.5%[71],拉动GDP增速达5.7%[72] - 人口净流入逆转:2024年外省净流入8.24万人,抵消自然减少9.2万的影响[78]
美国商务部长:5日公布加拿大、墨西哥关税救济方案
日经中文网· 2025-03-05 11:48
北美汽车产业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特朗普总统有意与加拿大、墨西哥寻求妥协,预计5日公布救济方案 [1] - 特朗普考虑为遵守《美墨加协定》(USMCA)规则的企业提供救济措施,但不会暂停4日生效的25%额外关税 [1] - 《美墨加协定》仍有效,满足条件的商品可免关税,北美汽车产业跨境流通零部件和半成品组装整车的情况可能纳入救济范围 [1] - 卢特尼克4日仍与加墨进行电话磋商,特朗普将综合谈判内容做出决定,寻求妥协但不全面让步 [1] 《美墨加协定》相关内容 - 《美墨加协定》是美墨加三国自由贸易协定,允许符合条件商品免关税流通 [1] - 北美汽车产业依托该协定实现零部件和半成品跨境免关税流通,最终组装整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