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夏日“热”经济拉动“冷”消费升温 新场景“百花齐放”释放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7-12 18:04
高温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 北方持续高温推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进入电商平台空调销量前十榜单,头部厂商启动高温应急供应计划并加班赶工,安装工程师跨省支援 [5] - 电商平台除湿机产品在北京地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辽宁地区同比增长接近6倍 [7] - 防晒用品需求激增,网购平台防晒唇膏销量同比增长552.78% [7] 传统降温品及物流服务升级 - 外卖平台"冰杯+饮料"组合走热,配套服务如"冰冰保"、保温箱、智能冷链货架成为标配 [9] - 武汉一家制冰厂日均卖200吨冰块,机器持续运转 [9] 避暑旅游及夜间经济 - 高温推动避暑旅游和夜间经济等新消费场景迅速升温 [11] - 中国天气网60年数据显示多数城市高温日增多,专家预测此趋势可能延续,将催生硬件、物流、服务、文旅等产业链新需求 [11]
近30亿豪赌?知名美妆连锁与丝芙兰抢生意
36氪· 2025-07-12 10:0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苹果,36氪经授权发布。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苹 果 2025年以来,化妆品行业的收购热度在持续上升:美国销量第一平价彩妆品牌母公司e.l.f.Beauty以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69亿元)收购名人美妆品牌 Rhode(详见);全球知名投资公司全球知名投资公司拟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30亿元),收购韩国最大的高级沙龙连锁店Juno Hair(详见)。 可以看到,大手笔收购案例逐渐多了起来,在比难更难的2025年,或许"买买买"能为美妆企业的发展寻到一些增量。 聚美丽注意到,昨日(7月10日)有着"美版屈臣氏"、美国最大美妆连锁零售商之称的Ulta Beauty,在面临业绩承压、股神巴菲特大幅减持的情况下,传出了 收购、扩张的消息。 据sky news报道,在美国拥有近1500家门店的Ulta Beauty将通过收购英国高档美妆护肤精品集合店Space NK的方式,开拓英国市场,一位消息人士透露, 收购金额将远远超过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15亿元)。 △图源:sky news 对于此次收购,Ulta Beauty总裁 ...
抖音又杀出一个次抛黑马?
36氪· 2025-07-12 09:34
美妆行业品牌格局 - 抖音美妆品牌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国货品牌集体崛起(韩束、珀莱雅)、国际大牌格局稳定(欧莱雅、雅诗兰黛)、厦门帮等流量型品牌成为黑马(MEICHIC美诗、蒂洛薇) [2] - 韩束持续蝉联抖音美妆品牌热卖总榜TOP1,珀莱雅、欧莱雅和雅诗兰黛锁定TOP4席位 [2] - 日韩品牌表现疲软,WHOO后下滑至11名,成为日韩品牌"独苗" [2] - 百雀羚和丸美四年来首次挤进总榜前20,分别位列15及10名 [9] - 花西子、极萌和肌先知等曾跻身前三的品牌已跌出TOP20榜单 [7] 品牌表现亮点 - 蒂洛薇自4月以来持续3个月登顶彩妆/香水/美妆工具TOP1,并以第20名闯入总榜决赛圈 [9] - 林清轩首次进入美容护肤榜TOP20,位列20名,其创始人IP矩阵表现亮眼,销售贡献翻番 [11][14][16] - 百雀羚1-6月在抖音美容护肤榜月度排名30名上下浮动,其中2月和6月闯进前十,月度份额达亿级 [20] - 科兰黎首次闯进TOP20,主打迷你美白装套组+次抛创新玩法 [24][26] 品牌运营策略 - 林清轩80%以上份额源自直播,达人推广占比超60%,创始人IP矩阵贡献达人份额超8% [16][18] - 百雀羚80%以上份额源自直播,品牌自营占近六成,达人推广超三成 [22] - 科兰黎超八成的份额来自直播,更依赖达人推广(50%以上) [24] - 厦门帮ELL和三资堂靠极致投流+低价渗透市场,付费流量占比高达90%以上 [34][35][37][39] 彩妆品类变化 - 蒂洛薇取代花西子登顶彩妆TOP1,毛戈平跻身第2名 [27] - 厦门帮ELL和三资堂首次闯进彩妆榜单,分别位于4和10名 [27] - 蒂洛薇1月起持续上升,从23名跃进至榜首,618大促斩获该类目第一 [31][33] - 修可芙3月登顶该类目第一,但随后势能迅速下跌 [33] 达人生态变化 - 美妆带货达人TOP20中,娱乐向(聊天)、综合类及创始人IP主播已成主流,专业美垂类达人仅"画梅"一席 [44] - 韦雪上榜并闯进TOP3,直播72场,场均观看363.5w人次,超95%为美妆 [45][48] - 画梅首进TOP20(第14),上半年仅直播27场,近95%为美妆,与国货深度绑定 [48] - MEICHIC美诗创始人宋潇是榜中唯一老板娘人设账号,粉丝超300W,上半年直播近90场,场均观看106.8w人次 [49]
“在这个‘卷’中求新的时代,品牌要打动消费者,与消费者‘玩’在一起”
南方都市报· 2025-07-12 07:14
消费市场背景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万亿元,同比增长5%,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汽车等重点商品销售 [2] - 新型消费热点涌现,包括体验式消费、情绪价值消费、国潮文化、银发经济等 [2]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今年经济工作首位,提出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 [2] 行业趋势 - 高品质消费品牌呈现四大趋势:健康生活驱动养生与运动消费、AI推动产品升级、新奇体验消费、情绪价值解锁新场景 [5] - 体验经济成为热门赛道,"旅行+"跨界业态融合如演唱会旅行、IP乐园矩阵(迪士尼、乐高乐园、小猪佩奇)兴起 [5] - 兴趣消费中谷子经济、IP周边、网络游戏、传统玩具为四大热门品类,泡泡玛特Labubu带动潮玩社交货币化 [5] 企业战略与创新 - 超八成企业将引入或加大AI投入,重点方向包括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市场预测、产品设计,AI硬件(眼镜/录音机/手机)最先出圈 [6] - 出海战略中,六成企业选择市场多元化降低单一依赖,五成启动创新驱动提高品牌溢价,欧盟、"一带一路"、拉美为开拓重点 [6] - 分众传媒提出穿越周期三路径:反潮流方向、与巨头相反逻辑、匹配新消费趋势,强调供应链创新、深度分销和心智首选能力 [7] 品牌与消费者洞察 - 情绪共鸣成为创新突破口,成熟稳重品牌形象更易获消费者青睐,京东外卖通过玩梗营销强化互动 [16][17] - "童趣"消费跨越年龄层,41%主题公园游客为成人或老年人,Alpha世代(0-15岁)消费习惯呈现碎片化场景化特征 [17][18] - 美妆行业需通过品牌矩阵(不同价格带/品类)、线上线下均衡布局及出海应对周期波动 [7] 技术与数字化转型 - AI应用从内部降本转向消费端,游戏和金融行业应用较多,近九成企业认为AI将带来重大变革 [6] - Z世代日均在线7小时以上,偏好真实评价与非接触式服务,数字化与AI检测技术契合其需求 [8] - 家政行业通过全链条数字化系统管理提升服务交付效率 [8] 政策与宏观建议 - 经济学家呼吁财政政策转型,提高中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与社会保障,探索零利率/负利率政策 [11][12] - 企业需通过新供给(产品/服务/场景)创造需求,如智能手机衍生网约车、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 [13][14] 榜单与案例 - 欧莱雅中国、MUJI、科沃斯等入选"年度十大高品质品牌",京东、抖音电商等获评"品牌新质生产力赋能平台" [21] - 星巴克中国、得物等获"年度十大高品质消费创新案例",百度萝卜快跑、吉利银河等入选"年度十大消费科技创新品牌" [21]
茶颜悦色出海北美卖零食茶具等;MUJI无印良品2025财年Q3营收利润双增长;三养首个海外工厂落地中国|消研所周报
钛媒体APP· 2025-07-11 20:05
茶颜悦色海外扩张 - 茶颜悦色首次出海选择北美市场 通过Shopify独立站及亚马逊 TikTok Shop等5大平台建立自营店铺 7月9日起陆续运营[1] - 国内已覆盖湖南 湖北 江苏 重庆4省市 拥有近1000家直营门店(含子品牌)[1] - 2020年起布局零售产品线 截至2025年5月自主开发500+SKU 涵盖茶叶 零食 文具等品类[1] - 2025年研发生产基地投产 聚焦核心原料研发与精深加工技术[1] 小红书品牌战略升级 - 7月8日品牌口号从"你的生活指南"变更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强化社交属性与兴趣圈层互动[2] - 平台细分兴趣标签超2500个 二次元与游戏内容增速显著 笔记发布量居全站第三 四位[2] 三养食品中国本土化布局 - 7月3日嘉兴工厂奠基 系韩国以外首个自建生产基地 总投资2014亿韩元(约10亿人民币)[3] - 规划6条生产线 年产能8亿份方便面 主产火鸡面系列 预计2026年Q4投产[3] - 中国市场占全球业务量30% 将形成上海+嘉兴双基地联动格局[3] MUJI无印良品业绩增长 - 2025财年Q3营收5910亿日元(+19 2%) 营业利润594亿日元(+39 9%) 均创历史新高[4] - 中国大陆同店+电商销售同比增117 3% 护肤美容与家居杂货品类表现突出[4] -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0 1% 总利润率达51 2%(+0 8pct)[4] 安踏品牌体验升级 - 7月6日晋江总部开设「安踏之家」体验空间 融合产品展示与奥运冠军互动元素[5] - 刘洋 邹敬园等奥运冠军参与"金手印"揭幕仪式[5] 骆驼户外品牌转型 - ISPO展会打造珠峰主题沉浸体验 展示登顶同款羽绒服产品[6] - 2025年5月实现南坡北坡双线登顶 品牌定位从装备商转向"户外体验共创者"[6] Alo亚洲旗舰店开业 - 首尔岛山公园旗舰店融入"Air Land Ocean"设计理念 设健康花园与冥想艺术装置[7] - 定位Wellness生活方式体验中心 非单纯零售空间[7] 台湾抹茶品牌内地拓展 - 「御前上茶」上海兴业太古汇店系内地首店 主打宇治抹茶系甜品 定价高端[9] - 全球布局加速 6月已在凤凰城开设美国首店[9] 耐克青少年篮球计划 - "打出名堂2025"选拔赛升级赛制 100名球员接受NBA级训练 最终选拔"Rising 10"阵容[10] 迪桑特科技快闪活动 - 上海港汇恒隆「流体体验场」展示D-FLUID应变流科技鞋款 含铁三冠军签名战靴[11] 美妆新品与IP联名 - 酵色「透光晶冻」口红采用钻石透光膜技术 包装升级为白色清透方管[12] - 甜啦啦X《蜡笔小新》联名杯7天销量破100万杯 通过变温杯贴 主题快闪店营销[14] - 认养一头牛联合三丽鸥推出Hello Kitty款纯牛奶 125ml迷你装主攻零食渠道[13] 咖啡与运动品牌跨界 - MANNER X UA以"能量循环"概念联名 推出超大杯冰葡美式及HOVR+科技挂件[15] 智能饮品机融资动态 - 「碰杯站」获南天数金5000万元投资 专注AIOT无人零售解决方案[16]
The Ordinary中国“首秀”,「成分党鼻祖」掀起功效护肤理性革命?
FBeauty未来迹· 2025-07-11 19:14
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 品牌以科学对话为核心定位,强调透明定价与高效护肤理念,打破行业过度营销现状[7][9] - 坚持"成分+浓度"命名法,如10%烟酰胺与1%锌精华,定价59元仅为同类产品1/4[9] - 品牌价值观强调"护肤无需门槛",通过临床实证成分与理性定价重构行业标准[13][26] 产品研发与供应链 - 建立160人跨学科研发团队,实现原料筛选至生产全链路闭环控制[11] - 采用1-2种成分的针对性配方与4种以上复合配方并行开发策略[19] - 针对中国市场调整配方,如5%甘醇酸爽肤水添加麦角硫因优化温和性[19] 中国市场战略 - 2025年7月开设天猫旗舰店,成为首个AI赋能美妆店,提供肤质诊断与成分匹配服务[21] - 已完成28个单品中国备案,与SGS等机构合作强化安全合规性[18] - 定位"护肤知识传播者",通过科学内容输出建立长期消费者信任[17][22] 品牌发展历程 - 2016年创立即挑战行业溢价,首年即获用户自发组建500万人社群[11] - 2024年被雅诗兰黛集团全资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15] - 当前拥有280万Instagram粉丝,位列TikTok 2023年护肤品牌搜索量第二[13] 行业影响与差异化 - 推动行业从浓度竞赛转向科学配比,拒绝营销热度成分与动物实验[26][17] - 首创"预防-调理-锁润"三部曲护肤体系,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19] - 通过"万物皆化学"等活动破除天然崇拜,挑战美妆焦虑营销套路[3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天猫店AI导购实现三大场景:肤质匹配、使用场景建议、成分对比[21] - 该技术为雅诗兰黛集团"重塑美妆新境"战略关键落地项目[22] - AI应用涵盖从产品推荐到护肤教育全流程,开创零售新范式[21][22]
逸仙电商首席科学官揭秘:研发如何驱动中国美妆“弯道超车”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45
行业趋势 - 中国美妆市场焦点从品牌营销转向研发与功效数据,消费者更关注成分表和功效[1] - 化妆品类零售额连续三年下滑且跑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行业面临压力[2] - 具备功效优势的独家成分成为美妆行业下一个核心竞争维度[6] 公司战略 - 逸仙电商2020年起将研发作为核心策略,2022年启动"二次创业"战略转型,长期投入研发[1][2] - 构建"1-3-4-6-20"全球研发战略体系:1座工厂、3大研发中心、4大研究方向、6个共建实验室、20+科研合作项目[4] - 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超3%,累计研发支出超5.8亿元,处于全球美妆行业前列[4] 研发成果 - 开发"焕复元"成分和"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乳糖发酵提取物滤液"等新原料,应用于完美日记、达尔肤等品牌[6] - 完美日记"仿生膜"精华口红累计销售超450万支,GMV突破6亿元[6] - 联合发布行业首份《"妆养一体"科研成果报告》,相关研究登顶《Nature Medicine》和《Science Bulletin》[9] 人才与国际化 - 组建"全球智慧+本土创新"团队,硕博比例达48%,核心成员拥有国际一线集团经验[13] - 首席科学官承静(前雅诗兰黛亚太研发副总裁)带队,12篇论文入围IFSCC大会创纪录[10][15] - 中法科学家协同创新,圣路易斯医院参与细胞功效评估,整合全球科研资源[16] 技术布局 - AI技术嵌入研发流程,如AlphaFold3预测蛋白结构,压缩抗衰精华开发周期[16] - 主导制定情绪护肤、微生态护肤国内标准,医研结合成果登上ICN国际会议[17] - 建立Open Lab开放型研发体系,与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等合作[17]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收8.3亿元(同比+7.8%),Non-GAAP净利润714万元,连续两季度盈利[9] - 连续两年获MSCI ESG A评级,推行绿色工艺与可持续包装政策[15][16]
国货美妆“出海”火爆 品牌化、科技化、高性价比成大势
广州日报· 2025-07-11 18:02
全球美妆市场趋势 - 2025年全球美容与个护市场规模预计达6771.9亿美元 2030年将突破7990.7亿美元 [1] - 口腔护理 美容设备智能化 沐浴产品 美妆个护工具是三大热门赛道 [1] - 跨境电商美妆类目核心国家收入预测:2029年美国854.4亿美元 英国125.2亿美元 德国131.5亿美元 日本282.3亿美元 [5] 热门细分品类 - 北美站点高速增长品类:抗衰美容仪 多功能造型器 抗皱面罩 [5] - 欧洲站点高速增长品类:红光抗衰美容仪 多功能造型器 功效型发膜 环保沐浴工具 [5] - 日本站点高速增长品类:香水喷雾器 凝胶甲胶油 美容仪 [5] 国货美妆品牌出海策略 - JOVS骄予时聚焦光电美容仪 客单价达600美元 已进入3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2] - 央泊贸易深耕美甲赛道十年 保持20%年增速 通过社交媒体扩大海外声量 [3] - 亚马逊建议国货卖家挖掘未满足需求 聚焦科技创新 复制美国成功经验至其他市场 [5] 本土化运营关键 - 需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开发产品 如美甲颜色偏好差异 [4] - 语言本土化是重要因素 需布局当地语言体系 [4] - 市场体量达3000万美元时可配置本土化团队 小语种国家采用代理模式 [4] 行业未来方向 - 家用美容仪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被视为蓝海市场 [2] - 更多卖家将从卖货转向品牌化 专业化 科技化方向 [2] - 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 科技化 高性能 高性价比产品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2]
酷暑催热多元清凉消费,分期乐商城助力激活夏日经济潜力
新浪证券· 2025-07-11 16:53
高温天气驱动的消费热潮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导致空调、冰箱等家电需求激增,同时带动防晒用品、美妆护肤等多元化消费场景爆发[1] - 6月以来空调销量环比增长超110%,"清凉经济"成为推动消费提振的强劲引擎[1] - 冷风扇销量环比增长3.5倍,电风扇销量环比增长54%[3] 空调市场表现 - 小米空调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销量峰值达去年同期20倍[2] - 分期乐商城中小米空调在内蒙古、吉林销量环比增长约4倍,辽宁区域增长超150%[2] - 节能空调、智能空调等新品类订单量增长显著,售价超3000元的小米1级能效智能空调通过分期月供低至200元左右[2] 防晒及美妆消费趋势 - 太阳镜品类销量翻两倍,防晒衣等硬防晒装备及防晒喷雾、隔离霜等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3] - 女性在防晒用品下单量是男性的四倍以上,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3] 分期消费模式 - 分期乐商城通过"甄品惠"、"工厂店"等特色零售分期渠道及免息分期、领券立减等活动提供"轻松消费"体验[3] - 平台持续优化供应链结构,强化商户引进品质,提升多品类消费体验[3] - 深化与品牌合作,以分期消费为支点撬动更多市场可能[3]
如何让品牌增长摆脱偶然成为必然?这场对话全讲透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6:47
穿越周期的品牌共性 - 壁垒较高的企业更能穿越周期,需组合供应链、分销和占据消费者心智三大能力[4] - 优质供应链保障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深度分销提升产品可及性,心智选择提高品牌自带流量比例[6] - 消费分化环境下企业需兼顾生存与长期发展,分层引爆市场[6] 企业穿越周期的策略 - 逆向潮流:如昂跑跑鞋采用复古物理减震而非科技路线[6] - 逆向巨头逻辑:分众传媒专注广告投放而非节目制作[6] - 结合或反向行业新趋势: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6] 美妆行业穿越周期的实践 - 美妆公司需构建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价格带和品牌形象以适应消费者分化[7][9] - 橘宜集团通过硬实力打磨、线上线下均衡布局和出海投入应对周期[9] - 产品开发注重情绪价值,如酵色"大小孩"彩妆套装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9] 大健康行业的周期应对 - 关注增量人群和供需关系变化,如奈晚推拿转向年轻养生市场并开设1200多家门店[10][12] - 年轻客群偏好科技解决方案但排斥硬广,奈晚推拿计划推出智能按摩机器人[12] - 底层需关注复购率、刚需市场扩张和现金流分配策略[12] 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交付 - 到家服务需标准化交付,难点在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13][15] - 天鹅到家通过全链条数字化系统实现服务可视化与问题快速响应[15] - 培训与考核体系提升服务者专业性,云管家机制增强后续保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