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业
搜索文档
精彩回顾 | 彭博投资亚洲系列:聚焦中国(新加坡站)
彭博Bloomberg· 2025-06-19 18:29
亚洲经济与中国债券市场 - 亚洲经济对全球GDP贡献率接近40%,中国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 [1] - 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定价机制完善以及债券通等举措实施,中国债券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机遇 [1] 中国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1] - 中国经济韧性强大、创新强劲、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包括创新能力、超大规模市场和新产业新业态 [1] - 制造业加快走向高端化、智能化,中国已跻身全球供应链关键参与者之列,数字经济、制药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将成为优势领域 [6] 中国债券市场的机遇与改革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向前,中国债市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7] - 互换通、债券通、回购通等举措优化市场准入渠道,便利投资者 [7] - 中国债市拓展衍生品工具、延长交易时间、推动信用评级与国际接轨、提升数据透明度 [7]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在强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流动性、便利投资者资产配置等方面成就不断 [7] - 彭博推出相关交易解决方案,升级互换通解决方案,支持债券通项下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交易 [7] - 彭博提供覆盖债券、股票、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的解决方案,以先进技术赋能客户 [8] 外资参与与中国市场 - 外资在中国债市积极布局,旨在把握长期结构性机遇所蕴藏的巨大价值 [8] - 中国政府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外资 [1] - 中国市场处处都是投资机遇,中新经贸交流持续深化 [1]
从欧债危机到投资热土:南欧咸鱼翻身 债市涨势如虹
智通财经· 2025-06-18 21:08
欧元区外围国家债券市场改善 - 希腊债券相对于德国债券的风险溢价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意大利债券溢价接近2010年水平 标志着欧元债务危机核心地区财政状况改善 [1] - 意大利与德国国债收益率差跌破100个基点 与法国利差仅25个基点 远低于2022年的200多个基点 [4] - 希腊债券收益率与法国基本持平 后者受困于政治动荡和财政忧虑 [5] 南欧国家经济与政治稳定性提升 - 意大利债券利差受益于风险资产上涨和欧洲央行宽松政策 政治稳定和可信减债路径获得投资者认可 [1] - 希腊评级被穆迪上调至投资级 西班牙去年经济增速达3.2% 远超欧元区0.9%的平均水平 德国萎缩0.2% [8] -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客户加大意大利债券认购规模 显示对意大利经济和政治稳定的高度信任 [4] 财政约束与债务可持续性 - 意大利预算赤字率预计从2023年的7.2%降至2026年底的2.9% 西班牙从3.2%降至2.5% [8] - 意大利和西班牙未申请启用欧盟"免责条款"避免国防支出超标 欧盟将通过联合发债提供高达1500亿欧元贷款 [8] - 西班牙利差出现结构性压缩 债务可持续性增强让债券持有人安心 [8] 股市表现与投资机会 - 年初至今意大利和西班牙股市分别上涨15%和20% 斯托克600指数上涨近7% [11] - 欧盟疫情复苏基金使南欧受益最大 德国计划加大财政刺激预计提振整个欧元区 [11] - 西班牙短期经济动能强劲 德国具备长期上涨结构性催化剂 法国战略定位受益于欧洲整体走强 [11] 欧元区解体风险消退 - 意大利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处于至少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希腊 西班牙和葡萄牙CDS均呈下降趋势 [13] - 欧元区解体风险已不在投资者视线内 但法国仍是隐忧 西班牙近日再现政治风险 [13]
汇市观察 | 新西兰联储前主席因资金削减辞职,新西兰元应声下跌
新华财经· 2025-06-11 17:23
外汇市场动态 - 英镑兑美元受疲软就业数据拖累 日内下探1 3472 [1][5] - 美元相对主要货币保持稳定 非美货币普遍贬值 新西兰元贬值幅度最大(-0 52%) [2][7][8] - 日元连续第二日疲软 美元兑日元交投在145 00附近 接近两周低点 [3] - 澳元兑美元和欧元兑美元波动幅度接近(-0 27%) 澳元交投区间为0 6508至0 6518 [7] 央行政策与数据 - 阿塞拜疆央行将关键再融资利率设定在7 25% [1] - 英国央行上调流动性工具拍卖储备总量至350亿英镑 调整供应曲线以稳定市场流动性 [5] - 欧洲央行数据显示欧元区2025年协商薪资增长率预计为3 1% 符合2%通胀目标 [4] - 39家机构预测美国5月核心CPI月率 27家预计+0 1% 8家+0 2% 4家+0 3% [10] 机构观点与事件 - 景顺看好黄金 瑞士法郎和日元作为避险资产 同时看好德国 日本和瑞士政府债券 [1] - 新西兰联储前主席奥尔因政府削减资金而辞职 认为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履职 [7] - 市场关注英国财政支出计划和美国CPI数据 可能加剧汇率波动 [1][5]
30年期日债拍卖再“遇冷” 全球主权债券“信任危机”升温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14:57
全球长期主权债券拍卖遇冷 - 日本30年期国债拍卖遭遇买家冷遇 其中一项需求指标创下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1] - 澳大利亚12年期国债拍卖需求跌至约六年来最弱 [1] - 韩国30年期国债拍卖投资者认购意愿降至2022年以来最低 [1] 市场对美日等国融资计划的质疑 - 投资者对美日等国政府融资计划持续性产生质疑 [1] - 彭博全球长期主权债券收益率指数攀升至2008年以来高位 [1] - 投资者要求持有长期美债的更高风险溢价 因担忧美国财政赤字扩大 [1] 各国政府融资需求与借款成本上升 - 美国《美丽大法案》预计十年内新增数万亿美元联邦赤字 [1] - 欧洲因乌克兰战争推高国防开支 [1] - 日本承诺缓解海外关税冲击 [1] 市场反应与策略调整 - 日本长期国债延续涨势 受美国疲软就业数据推动 [3] - 日本财务省向市场参与者发放问卷征求对国债发行的意见 [3] - 英国将长期金边债券发行计划削减至历史最低水平 [3] 长期债券需求动态与市场不确定性 - 摩根大通策略师指出全球长期债券需求动态可能进一步引发不确定性波动 [3] - 投资者担忧2022年英国债市危机可能重演 [3] - 百达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师警告长期利率上升可能源于对财政可持续性的真实担忧 [3]
加密货币与金融体系加速融合的趋势与前景|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4 18:37
加密货币与金融体系融合发展趋势 - 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进入规范创新快速发展期,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美元,稳定币市场规模持续攀升[3] - 加密货币与金融体系呈现三大融合方向:稳定币与支付体系融合、银行机构拓展加密服务、资本市场与加密市场联动[3] - 美国引领全球制定稳定币监管法规,加快加密货币正规化进程,47个国家已放宽加密货币监管[24][26] 稳定币重塑全球支付体系 - 稳定币支付效率显著优于传统银行:跨境支付结算时间从5工作日缩短至1小时内,成本从6.35%降至0.00025美元/笔[5] - 2025年稳定币市场规模达2200亿美元,年交易量6.7万亿美元,2.4亿活跃地址完成14亿次支付交易[6] - 支付机构加速布局:PayPal推出PYUSD稳定币,Visa通过以太坊处理USDC跨境支付,万事达卡开发多代币网络[9][10] 银行机构加密服务创新 - 渣打银行、三井住友等跨国银行纷纷测试或发行锚定法币的稳定币[10] - 摩根大通区块链平台Kinexys日均交易超20亿美元,高盛、贝莱德等机构已接入使用[13] - 纽约梅隆银行、Emirates NBD等提供加密货币托管和交易服务,香港ZA BANK支持零售用户直接买卖BTC/ETH[11] 资产代币化加速发展 - 现实资产代币化规模12个月内翻倍至220亿美元,覆盖国债/企业债/基金等资产类别[16] - 贝莱德BUIDL基金、富达代币化国债基金等创新产品涌现,麦肯锡预测2030年代币化资产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16][19] - 新加坡Project Guardian、香港Project Ensemble等监管沙盒推动代币化从实验转向应用[16][31] 资本市场与加密市场融合 - 2024年加密ETF获批后机构加速入场:贝莱德向Coinbase存入3296枚BTC(2.54亿美元)[20] - 交易所并购活跃:Kraken收购NinjaTrader,Coinbase拟收购Deribit,Robinhood整合Bitstamp[21] - 道富环球计划2026年前将加密资管规模提升至50亿美元,高盛扩大数字资产交易业务[20] 监管政策转向支持创新 - 美国撤销银行参与加密业务的事先审批要求,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持有20万枚BTC(200亿美元)[23][26] - 日本修订资金结算制度允许加密中介业务,英国与美国合作制定加密资产新规[25] - 全球79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2025年Q1增持量环比增长16.11%[30] 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 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与加密货币将形成互补发展格局[29] - 加密货币持有率在美韩等国超20%,正从替代性资产转向大众化资产[30] - 代币化技术向全类资产渗透,有望实现资本全球化无摩擦流动[31]
美债市场“起义”:20年期拍卖翻车恐成“债券卫士”归来序曲
美股研究社· 2025-05-22 19:43
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 美国财政部拍卖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得标利率达5.047%,较4月的4.810%上升24个基点,尾部利差扩大1.2个基点,创2022年12月以来最大差值 [3] - 此次拍卖需求疲软,为5年来表现最差之一,反映投资者情绪恶化,导致股债汇三杀:标普500指数跌1.5%,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607%(2月13日以来最高),30年期收益率跳涨10个基点,美元指数跌0.5% [3][4] - 德意志银行指出外国买家集体回避美债,认为融资成本上升正压制股市,需美债价格"大幅下降"才可能重新吸引外资 [4] 财政赤字与市场反应 - 美国公共债务/GDP比率达100%,2024年利息支出8800亿美元超国防预算,未偿国债从2016年14万亿美元飙升至近30万亿美元,2023年政府债务年销售额创2.6万亿美元纪录 [8] - 摩根大通认为债券市场正警告财政可持续性问题,该担忧已蔓延至股市和信贷市场 [7] - 双线资本指出政府押注经济增长解决债务问题,但若失败将加剧财政恶化轨迹 [8][9] 政策与市场联动 - 白宫施压共和党通过特朗普税收法案,但市场担忧该法案将扩大已膨胀的赤字 [6] - 前财长姆努钦更关注预算赤字而非贸易失衡,共和党议员在社交媒体警示债券市场风险 [6] - 投资者通过期权对冲长期美债收益率上行风险,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纷纷上调收益率预期 [6][7]
【首席观察】美债又暴跌 全球资本寻找“新诺亚方舟”
经济观察网· 2025-05-22 14:34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国财政部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不佳 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跃升至4 6% 并拖累美股表现 [2] - 交易员押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升至5% 反映市场对美国通胀 财政赤字及长期债务风险的忧虑 [2]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欧警告债券市场供需失衡可能引发货币贬值 侵蚀债券持有者利益 [2] 黄金价格波动 - 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后 黄金价格回调近5% 但随后因地缘冲突加剧 避险情绪回升 黄金价格强势反弹 [3] - 5月21日伦敦金现收于3315 1美元 盎司 上涨0 76% COMEX期金收于3345 8美元 盎司 上涨1 00% [3] - 中国4月黄金进口总量环比增长73% 显示投资者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的担忧 [7] 美国金融市场表现 - 5月21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分别下跌1 91% 1 41% 1 61% [5] - 美元指数收于99 55 下跌0 56% 美债收益率继续攀升 30年期 10年期 2年期 5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5 096% 4 60% 4 021% 4 159% [5] - 花旗银行警告美国面临"股债汇三杀"风险 若期限溢价持续上行 可能引发美股下跌 美债收益率上升 美元贬值的连锁反应 [4]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两次议息会议中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1% 较1个月前逾90%的降息预期大幅下降 [6]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马克提出"滞胀"是最可能发生的经济前景情景 即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上升并存 [5] -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指出企业在应对关税方面的应变策略已接近极限 未来价格变动将更直接反映消费者的反应 [5] 稳定币市场发展 - 稳定币市场规模超过2200亿美元 年交易量超28万亿美元 超过Visa与PayPal的交易量总和 [9] - 稳定币发行商持有超千亿美元美债 反哺美国财政体系 德银研报显示稳定币在数字世界强化美元地位 [9] -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指出稳定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上链发展的基础通道 也是加密资产与现实交易接轨的"流通血管" [9][10]
美债走出反转行情 市场逐步消化评级调整
新华财经· 2025-05-20 14:21
美债市场表现 - 美国3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14个点,全数收复周一早盘跌幅 [1] - 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2年期跌2.5个基点至3.97%,3年期跌2.51个基点至3.951%,5年期跌2.64个基点至4.061%,10年期跌2.77个基点至4.449%,30年期跌3.27个基点至4.904% [1] - 盘前交易中美债收益率曾大幅飙升:2年期升4.2基点至4.025%,10年期升11.7基点至4.556%,30年期升13.1基点至5.027%(2023年10月31日以来最高水平) [3] 评级下调历史对比 - 2011年标普下调后:标普500单日跌6.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降至2.1%,美元指数年底涨7.5%,黄金涨至1900美元/盎司 [5] - 2023年惠誉下调后:标普500跌1.38%,纳指跌2.17%,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波动(4.02%→4.18%),美元指数短暂走弱后回升 [5][6] - 2025年穆迪下调后: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30年期国债期货涨14个点,美元指数跌至近4月低点,COMEX黄金期货涨1.41%至3232.20美元/盎司 [5] 市场反应逻辑 - 投资者对美债避险能力和美元资产价值评估出现分歧,导致国际与本土投资者做出不同避险决策 [4] - 传统避险逻辑在美债交易中仍然存在,市场应对评级调降更为成熟 [7] - 三次评级下调均接近美国债务上限期限临近,穆迪下调主因是债务与赤字持续攀升及缺乏可信财政整顿方案 [5][6] 企业融资影响 - 美国企业借贷成本可能受美债波动影响,3A评级公司(如强生、微软)的借贷溢价通常以政府债券收益率为基准 [8] - 瑞银认为降级是总体风险而非市场转变,预计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直接影响 [8] - 桥水基金警告美债真实风险被低估,政府可能通过印钞还债导致货币贬值,通胀侵蚀购买力 [8]
中方没让步,36万亿美债还不上,特朗普走投无路,决定弄死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29 17:32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高达36万亿美元,每日利息支出达数十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 [2] - 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军费开支,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困境 [18]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 - 试图通过马斯克领导的效率委员会实施节流措施,但因触及医疗社保和军工集团利益而失败 [4] - 推行全球加征关税政策,但遭遇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和对等反制,效果有限 [6] - 计划效仿萨达姆"干掉债主"的策略,目标指向美联储,但最终因华尔街反对而放弃 [7][13] 美联储与华尔街的角色 - 美联储持有7.5万亿美元国债,实际控制权在华尔街手中,独立于政府决策 [9] - 疫情期间美联储印钞4万亿美元救市,资金主要流入股市房市而非实体经济 [9] - 华尔街金融巨头(如贝莱德、摩根大通)持有近百万亿美元资产,但政府无法动用这些资源 [16]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制造业空心化严重,经济依赖金融泡沫,基础设施落后于发展中国家 [18] - 资本外流至离岸账户,中产阶级资产缩水,底层民众依赖救济 [18] 市场反应与后果 - 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导致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700点 [13] - 全球出现"抛售美国"趋势,G7国家回避与美国代表接触 [16][21] 历史对比与长期影响 - 当前美国经济状况被类比为明朝末年,财政崩溃风险高 [16][18] -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美债违约可能引发全球金融体系震荡 [20]
美国国债恐慌数十年未见
第一财经· 2025-04-15 11:51
美债市场动态 - 上周美国国债遭遇大幅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飙升近50个基点,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上涨超46个基点,创1982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五报4.4876%,亚太交易时段稳定在4.47%,但仍接近上周高位,3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8723% [4] - 自2024年9月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涨,尽管美联储在2024年9月降息50个基点、12月降息25个基点,但收益率不降反升,反映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前景的担忧 [4]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上周五跌破100关口,为2023年7月以来首次,创三年最低水平,亚太交易时段在99.7附近筑底 [3][4] - 欧元对美元汇率上周飙升3.6%,创三年新高,市场分析师预计欧元对美元汇率可能升至1.20美元 [4] - 美元对瑞士法郎汇率上周跌至十年低点,创两年多来最糟糕单周表现,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0.2%至143.79,英镑对美元汇率下跌0.33%至1.3084 [4] 市场结构性风险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多变导致全球美债投资者要求更高收益率补偿风险,形成"债券义勇军"现象,推高整体借贷成本 [4] - 美国2024年预算赤字预计超过2万亿美元,华尔街机构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上调通胀预测,加剧美债市场动荡 [5] - 市场担忧特朗普政策可能动摇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全球出现针对美国资产的"投资大轮替"趋势 [7][8] 政策影响评估 - 美债收益率飙升被视为促使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让步的关键因素,显示美债市场对政策的影响力超过股市 [3][4] - "海湖庄园协议"提出的对外国持有美债征收费用等设想,可能破坏美债稳定性并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7] - 桥水基金创始人警告当前全球货币体系面临崩溃风险,程度可能超过1971年金本位制取消和2008年金融危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