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搜索文档
巴菲特持仓报告揭秘!科技股投资新风向?
搜狐财经· 2025-11-24 09:09
朋友们,今天小夏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投资圈的重磅消息——"股神"巴菲特的"退休"前最后一份持仓报告新鲜出炉了!这里面可藏着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细 节! 先来聊聊苹果。巴菲特这次又抛售了价值约11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截至第三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的苹果股票价值约为610亿美元。说到减持的原因,之前 巴菲特提及是因为税收,但这接连的减持让市场猜测,或许是担忧苹果的估值过高。(智通财经20251116) 数据显示,谷歌AI应用Gemini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6.5亿,对比ChatGPT周活8亿还是有点差距。不过,此次发布的3.0版本在AI基准测试中几乎全面霸榜, 可见谷歌有望在AI大模型领域继续抢占优势,进而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钛媒体20251119) 从这些情况来看,巴菲特团队对这笔投资的认可,本质是接纳了数字时代"护城河"的新形态,印证了价值投资的内核是对持久竞争优势的坚守,而非对行业 标签的执念。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 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 ...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124
国信证券· 2025-11-24 09:07
宏观与策略观点 - 中国经济运行逻辑正从单一追求实际GDP增速转向“生产力提升+温和通胀+汇率升值”的增长新范式,权益市场将迎来系统性重估 [8] - 新增长范式更关注名义GDP增长和通胀水平,有助于企业改善利润率,为上市公司盈利提供支撑 [8] -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将吸引全球资本重新配置中国资产,为A股带来流动性支持和估值提振 [9] - 在资产相对吸引力方面,股票相比债券和房地产展现出明显优势,正引导家庭储蓄和机构资金转向“股市偏好” [9] - 全球资本市场核心矛盾在于美联储政策边际变化,12月是否降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0] - 本周全球资产表现:沪深300下跌3.78%,恒生指数下跌5.09%,标普500下跌1.95%,中债10年上涨0.26BP,美债10年下跌8BP [11][12] 固定收益市场 - 超长债收益率小幅上行,30年国债与10年国债利差为34BP,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4] - 10月经济下行压力增加,GDP同比增速约4.2%,较9月回落1.1%,CPI为0.2%,PPI为-2.1% [14] - 公募REITs周度普跌,中证REITs指数全周下跌1.0%,表现强于中证转债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16][17] - REITs总市值2225亿元,日均换手率0.47%,较前一周下降0.09个百分点 [17] - 转债市场在权益回调中展现“退可守”属性,中证转债指数全周下跌1.78%,表现抗跌 [19][20] 行业动态与公司表现 通信行业 - 英伟达FY2026Q3收入570.06亿美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22%,数据中心营收512亿美元 [33] - 谷歌发布Gemini 3.0系列大模型,在推理任务上表现优异,Nano Banana Pro实现技术突破 [34] - 2025年10月光缆出口数据环比增长26.14%,江苏、上海、广东分别环比增长797.6%、37.7%和14.6% [35] 电新行业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布局材料端和电池端产能 [36] - 磷酸铁锂行业协会发布通知规范行业发展,要求避免低价倾销和盲目扩产 [36] - 10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71.5万辆,同比+20%,渗透率达51.6% [37] - 碳酸锂价格9.23万元/吨,较两周前上涨1.19万元/吨,电芯报价普遍上行 [38] 农业行业 - 生猪行业反内卷有序推进,11月21日生猪价格11.67元/公斤,周环比-0.4% [40] - 看好海内外牧业大周期反转,肉牛及原奶景气有望共振上行 [42] - 推荐牧业、猪禽龙头、宠物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42] 重点公司分析 - 德力佳作为风电主齿轮箱领先企业,受益行业景气业绩高增,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7/10.66/13.28亿元 [43][44] - 快手-W25Q3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4%,可灵AI单季度收入超过3亿人民币 [45][48] - 百度集团-SW25Q3总收入312亿元,AI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但减值导致净利润亏损 [48][49] - BOSS直聘25Q3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3%,经调整净利润率达46% [51] 金融工程与市场监测 - 10月美国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超千亿,当前规模已超10万亿美元 [54] - 成长稳健组合年内满仓上涨48.45%,超预期精选组合绝对收益33.39% [58][59] - 截至11月21日,共1127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250日新高,基础化工、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 [56][57] - 主要宽基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远,科创50距离新高达16.45% [56]
11月24日热门路演速递 | AI是泡沫还是机遇?美联储何时转向?地产风险如何演进?
Wind万得· 2025-11-24 08:54
AI与科技行业展望 - AI产业革命驱动算力与硬件需求高增 包括光模块 GPU 存储等领域 [11] - AI推动应用端商业化加速 重点关注流量入口 游戏 广告等方向 [11] - 聚焦AI与大模型发展趋势 解析互联网和数据中心行业投资机会 [9] - 关注6G 量子科技及半导体国产化等关键增长方向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预计全球经济平稳运行 美元降息周期还将持续 [5] - 全球主要国家转向“大财政”政策取向 不应轻易看空商品和股市 [5] - 分析美国财政与美联储换届前景 [2] - 探讨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对贵金属周期性买需的影响 [7] 大宗商品市场展望 - 宏观秩序重构为贵金属市场带来结构性机会 [7] - 看好大宗商品长期上涨趋势 [5] - 贵金属市场存在周期性与结构性机会共振 [7] 中国股市与地产行业 - 预计中国股市呈现慢牛格局 [5] - 分析银行直供房模式与地产最新演变 [2] - 探讨大行合并中小银行对行业的启示 [2] - 中国经济短期面临压力但长期向好 [5] 资产配置策略 - 美元进入下行周期 弱周期中大多数资产做多胜率增加 [5] - 对债市持适当谨慎态度 [5] - 在“大财政”背景下 商品和股市具备支撑 [5]
中国11月PMI数据将出炉;阿里、美团等财报来袭丨一周前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08:09
本周(11月24日—11月30日),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将发 布。多家中概股披露三季度业绩,阿里、美团、理想、蔚来财报来袭。此外,华为新品发布会将发布 Mate80系列、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周一申购。 11月24日(周一) 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11月25日 (周二) 华为新品发布会,将发布Mate80系列、新款麒麟芯片或将亮相 美国9月PPI同比 财报:阿里巴巴、小马智行、蔚来 11月26日(周三) 美国商务部将发布第三季度GDP修正值、10月份个人收入、支出及PCE价格指数 美国11月2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万人) 财报:理想汽车、中兴通讯 11月27日(周四) 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 中国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 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11月30日(周日) 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 中国11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本周超213亿元市值限售股解禁 Wind数据显示,本周(11月24日—11月28日)五个交易日将有38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为 19.14亿股。按11月21日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为213.0 ...
字节老股“争夺战”,徐新赢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1-24 08:06
字节跳动老股交易 - 今日资本以近3亿美元价格成功竞拍字节跳动老股,该交易对应公司估值约4800亿美元(约超3.4万亿人民币)[5][9] - 本次交易涉及股份由早期投资方中银集团出售,初始定价约2亿美元(对应估值3600亿美元),最终成交价因7家机构竞标而推高至近3亿美元[9] - 字节跳动老股在二手市场被视为"硬通货",2021年以来需求频繁且价格持续飙升,本次拍卖因能一次性获取大量股份而竞争激烈[10] 公司估值变化 - 当前4800亿美元估值较早期融资阶段显著提升,徐新早年与张一鸣洽谈融资时公司估值约70亿美元[6][13] - 尽管单一老股交易不能完全代表整体估值,但超3.4万亿人民币的估值水平反映出市场对字节跳动的高度认可[11] 投资背景与行业动态 - 字节跳动股东阵容包括SIG海纳亚洲、红杉中国、软银愿景基金等全球顶级投资机构[18] - 国际资本近期重新流露出"FOMO"心态,积极布局中国科技资产,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借助AI浪潮开启新增长叙事[20] - 一级市场常规投资通道已关闭,老股交易成为仅存的参与机会,反映出优质科技资产的稀缺性[7][16] 商业模式认知演变 - 徐新通过研究Facebook等案例后理解内容与广告结合的模式,即信息流分发形式使广告无缝嵌入内容生态[15] - 类似认知滞后导致其错过拼多多早期投资机会,后续在二级市场建仓完成布局[16]
盘前必读丨美股反弹道指涨近500点;摩尔线程今日启动申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24 07:21
【财经日历】 ►►据央视新闻,从2025中国航空产业大会上获悉,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 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背后,是低空装备产 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MSCI 11月指数审核变更调整将于收盘后生效 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芜湖,11/24-11/26) 2025年第二届中国国际锂业大会(成都,11/24-11/26) 摩尔线程今日申购,发行价114.28元/股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道琼斯工业平均 | 46245.41c 493.15 | | 1.08% | | 纳斯达克指数 | 22273.08c 195.03 | | 0.88% | | 标普500 | 6602.99c 64.23 | | 0.98% | 当地时间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反弹,截至收盘,道指涨1.08%,纳指涨0.88%,标普500指数涨 0.98%。 "科技七巨头"表现分化。谷歌涨幅居前,上涨3.53%;苹果和亚马逊分别上涨1.97%和1.63%,Meta上涨 ...
金十数据全球财经早餐 | 2025年11月24日
金十数据· 2025-11-24 07:09
货币政策与利率预期 - 美联储官员威廉姆斯认为近期仍存在降息空间[3][11] - 美联储官员柯林斯对12月降息持谨慎态度,但预计未来将进一步降息[11] - 美联储官员洛根称在通胀偏高、劳动力市场平衡的情况下,需要暂时保持利率不变[11] - 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前将无CPI报告更新,11月CPI报告将于12月18日发布[3][12]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道指涨1.08%,标普500指数涨0.98%,纳指涨0.88%[4][8]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谷歌涨超3%,英特尔涨超2%,苹果涨近2%,甲骨文跌超5%[4]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23%[4] -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30指数收跌0.8%,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13%[4][8] - 港股恒生指数收跌2.38%,全周累跌5.09%,恒生科技指数收跌3.21%,全周累跌7.18%[5][8] - A股三大股指大幅回调,上证指数跌2.45%,深证成指跌3.41%,创业板指跌4.02%[6][8] 大宗商品市场 - 现货黄金收跌0.28%,报4065.9美元/盎司,录得本月首次周度下跌[3][8] - 现货白银收跌1.13%,报50.04美元/盎司[3][8] - 国际原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WTI原油跌至一个月低位,收跌1.31%至57.92美元/桶[4][8] - 布伦特原油收跌1.17%,报61.93美元/桶[4][8] 地缘政治与贸易 - 美乌代表称日内瓦会谈取得进展,欧洲据悉针对28条提出反提案[3][11] - 特朗普政府为应对法院裁决准备关税备用方案[3][12] - 美国官员称将对委内瑞拉开展新行动,考虑选项包括尝试推翻马杜罗政权[3][12] 中国经济与政策动态 - 储蓄国债(电子式)将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3][14] - 工信部正式启动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商用试验期为两年[3][16] - 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82家,同比增长14.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21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16] - 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16] 科技与产业发展 - 蚂蚁集团灵光App上线4天下载量破100万,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3][16] - 美国政府据称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对华出售H200芯片[3][16] -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2号机组并网发电[16] - 我国科研团队发布稀土材料最新成果,打破核心技术瓶颈[16]
国泰海通: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 坚决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智通财经网· 2025-11-24 07:05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临近年末部分投资人保收益和降仓位动机较高,FED降息预 期的降温、美股波动加剧与内部政策缺位交织助推了交易波动和信心走弱,加之权益产品备案放缓市场 增量供给不足,客观上股市微观结构受到负面冲击。与当下谨慎共识不同的是,该行坚决看好中国市场 前景,股指进入击球区。12-2月是中国政策、流动性、基本面向上共振的窗口期,市场调整后组合上逐 步增加进攻性。布出先手棋,增持中国市场。看好科技、券商与消费。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大势研判: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 布出先手棋,备战跨年行情:看好科技、券商与消费。 美股AI波动与Google创出新高更似AI结构切换而非走势终结,中国也将在12-2月迎来政策、流动性、基 本面的共振期,市场调整后组合上逐步增加进攻性。看好:1)科技成长。AI模型进展加快,应用加快推 进,国内算力基础设施短缺。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计算机/算力,以及制造业出海:电力设备/机械 设备。2)大金融: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有望重振风偏,银行中期分红提前,12月风格或攻守易势,推荐: 券商/保险。3)消费:调整三年后,估值与持仓处于低位,宏观尾部风 ...
如何锻造穿越周期的耐心资本?——读《柏基投资之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1-24 02:02
公司历史与业绩表现 - 柏基投资始创于1908年,总部位于苏格兰爱丁堡,历经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石油危机、互联网泡沫和金融海啸等重大历史事件而屹立不倒[4] - 公司最初是一家律师事务所,1909年成立海峡抵押投资信托基金,即旗舰产品苏格兰抵押贷款投资信托基金(SMT)的前身,意外进入投资领域[6] - 自21世纪初以来,通过长期全球成长策略实现卓越回报,SMT近20年总回报达13.64倍,年化回报率约13.88%,显著高于同期标普500指数的3.85倍和6.98%年化回报,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6.75倍和10.02%年化回报[5] - 2000年詹姆斯·安德森接任SMT基金经理,主导公司转型,其任职21年间SMT年回报率达12.9%[8][9] - 公司从一间小律所发展为管理超过2.1万亿元资产的全球巨头[5] 投资哲学与策略 - 核心策略为长期全球成长策略,以自下而上选股逻辑,全球发掘受益于技术变革与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型企业[8] - 投资哲学基于第一性原理,从供求关系根源寻找失衡机会,如云计算需求爆发催生亚马逊AWS,电动车需求觉醒催生特斯拉[12] - 将成长企业分为三类:变革型成长企业(如特斯拉重塑汽车业)、活力型成长企业(如美团整合本地服务)、持久型成长企业(如可口可乐)[12] - 评估企业时更关注定性评估,重点理解企业如何在5年内获得高回报,而非精确计算内在价值[12] - 特别关注企业的两个核心特质:远见和适应力,并重视创始人或管理层的经营动机[13] 公司治理与制度 - 采用无限责任合伙制,合伙人既是管理者也是所有者,对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利益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10] - 没有外部股东压力、年度资产增长目标、短期考核指标及基于短期表现的奖励,确保长期主义一致性[10] - 投研流程注重长期视角,研究框架考虑未来5至10年企业基本面变化,刻意忽略市场短期波动[10] - 研究团队会问“这家公司1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而非“下个季度业绩会怎么样?”[10] 投资方法论与工具 - 构建“尽调十问”评估框架,问题包括销售收入能否5年翻番、公司10年后变化、可持续竞争壁垒、企业文化差异性、用户喜好与社会贡献、盈利水平与趋势、资本分配方式、市值增长5倍潜力、市场低估原因等[14][15][16] - 借助欧拉图重构投资组合分类逻辑,引入“魔鬼代言人”矫正认知偏差,构建“观察—调整—决策—行动”动态迭代模型[16] - 重视与学术界合作,获得未来10至20年行业洞见,思想来源包括圣塔菲研究所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收益递增经济学、贝塞姆宾德教授的“极端赢家”研究、佩蕾丝的技术革命周期理论等[18][19][20] 关键投资案例与布局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逆势买入百度、腾讯等企业,SMT在2009年获80%回报,抹平上年亏损[9] - 近20年重仓企业包括亚马逊、特斯拉、英伟达、阿斯麦、奈飞、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多为早期投资者并长期陪跑[9] - 持有亚马逊超过20年,看重其长期布局和适应力,尽管公司曾因投资新业务而账面亏损[13] - 基于收益递增理论重仓特斯拉,认可其充电网络的网络效应和锁定市场潜力[19]
谷歌和阿里,都靠AI实现了逆袭 | 财经峰评
搜狐财经· 2025-11-23 23:27
谷歌的逆袭表现与驱动因素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谷歌成为科技七巨头中涨幅最大的公司,成功从“AI受损股”转变为“AI受益股”[1] - 公司市值一举突破3万亿美元,其AI产品Nano Banana(8月)和Gemini 3(11月)表现惊艳,直追ChatGPT[1] - 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回归是重要驱动因素,他促成了Google Brain和DeepMind的合并,并亲自挽留核心研究员,修改薪酬激励[3][4] - 布林的回归打破了公司内部山头林立的大公司病,以创始人权威和顶级黑客能力直接推进技术[4] - 9月反垄断案尘埃落定,使公司能够将AI深度整合至核心产品,巴菲特建仓的消息也形成助攻[1] 阿里的逆袭表现与驱动因素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公司股价获得82%的涨幅,扭转了连续四年的颓势[1] - 公司市值从2020年约8600亿美元的峰值,跌至2024年最低时的1800多亿美元,仅为峰值的约五分之一[2] - 创始人马云的回归被视为明显信号,带来战略清晰度、决策速度和执行力提升,其现身园区次日股价上涨超过5%[5][6] - 公司推出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并推出千问APP,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2][5][6] - 在业务层面,公司特别关注AI发展,推动500亿元补贴投入本地生活服务,并精简合伙人团队从26人至17人[5] 逆袭成功的核心共性 - 两家公司的成功逆袭均依靠战略上重仓押注AI,并在产品上推出重磅应用,从而改变市场预期[6] - 创始人的回归提供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一言九鼎的威望,这是职业经理人难以具备的[6] - 公司敢于对现有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幅调整组织架构,并投入重金[6] - 在AI颠覆性创新时代,大公司的重生取决于创始人的“再创业”精神与执行力重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