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通胀未退,风险仍在积累
中金点睛· 2025-09-12 08:07
美国8月CPI整体表现 - 美国8月CPI季调环比上涨0.4%,同比升至2.9%,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1%,符合市场预期 [2] - 食品价格指数季调环比上涨0.5%,涨幅为2023年1月以来最高,其中西红柿(4.5%)、苹果(3.5%)和牛肉(2.7%)价格涨幅靠前 [3] - 能源价格指数季调环比上涨0.7%,主要贡献来自汽油价格(1.9%)的上涨 [3] 核心商品通胀趋势转变 - 核心商品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为2023年5月以来最高,表明核心商品部门已由2023-2024年的通缩转向通胀 [2][3] - 8月核心商品价格季调环比增幅从上月0.2%加速至0.3%,三个月年化环比增速上升至3.2% [3] - 受汽车关税传导影响,二手车价格上涨1.0%,新车上涨0.3%,非轮胎机动车零部件上涨1.7% [3] - 80%的受访日本车企已开始加价或计划将成本向美国消费者传导 [3] 服务通胀与特定行业动态 - 核心服务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涨幅自3月以来未进一步下降,服务通胀放缓的步伐已基本停滞 [4] - 上半年疲软的机票价格显著反弹(+5.9%),酒店价格上涨2.4% [4] - 医疗服务价格有所回落(-0.1%),但邮政快递(1.4%)、修车(5%)等价格增速保持高位 [5] - 美联储最关注的非房租核心服务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从上月0.5%回落至0.3%,但三个月环比年化增速升至4.2% [5] 通胀内在粘性与未来风险 - 通胀趋势并非向美联储2%目标靠拢,而是越来越远,通胀仍具有内在粘性,风险仍在积累 [5] - 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面临阻力,但会抓住需求回暖契机“见缝插针”式提价,使通胀呈现“滚动式”特征 [4] - 在供给收缩大背景下,任何短暂的需求反弹都可以带来一轮涨价 [4] - 特朗普的驱逐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密集型服务通胀存在进一步上行风险 [5] 美联储政策前景与经济展望 - 由于就业数据持续走弱,美联储将不得不先降息应对,预计于9月17日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10月或再降息一次 [6] - 在供给收缩背景下,降息的刺激效果往往更多表现为物价上涨而非产出扩张,这意味着降息空间可能受限 [2][6] - 经济“类滞胀”风险值得关注,短期内“滞”的压力超过了“胀” [2][6]
高盛创1991年IPO上市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7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股周四尾盘,高盛(Goldman Sachs,GS)股价上涨2.11%,创1991年IPO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
黄金ETF火爆,各类金属股票都要连锁反应!
搜狐财经· 2025-09-11 23:51
黄金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年内涨幅39% [1] - 14只黄金ETF平均收益率34.3% [1] - 6只挂钩黄金股的ETF平均净值增长率达72% [1] - 黄金ETF规模较年初增长879亿元实现翻番 [3] 机构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在9月9日单日净流入15.66亿元后次日出现7.8亿元净流出 [3] - 部分机构在散户涌入时悄悄调整仓位 [3] - 某黄金股突破历史新高时机构资金活跃度下降12% [13] 投资策略方法论 - 牛市适时换股强于盲目持股 [5] - 投资需关注客观数据而非市场情绪 [6] - 交易行为数据可通过特定模型计算识别机构意图 [7] 市场风险特征 - 需警惕利好兑现型下跌现象 [13] - 假突破陷阱指无机构资金配合的突破难以持续 [13] - 机构资金活跃度指标可反映资金参与程度 [10][12] 机构行为分析工具 - 机构库存数据可衡量机构资金活跃程度 [10] - 机构资金活跃度持续高位表明大资金看好标的 [10] - 反弹过程中机构资金活跃度低迷可能导致下跌 [12]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国就业增长放缓可能预示经济触底而非衰退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45
近期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引发市场担忧,但摩根士丹利提出独特见解,认为就业增长放缓实际上是经济触底的信号,而非预示着经济衰退的到来。该行 首席投资官麦克·威尔逊带领的研究团队指出,最新就业数据证实美国经济正处于"滚动复苏"的早期阶段。 摩根士丹利对八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报告作出乐观解读,强调就业数据本身具有滞后特性,美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复苏周期。该行策略师预计,六月份已经 成为本轮经济周期的低点,未来非农就业数据不会出现急剧恶化。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表示,除非经济再次遭受外部冲击,否则不会出现失业率快速上升或非 农就业人数大幅负增长的情况。 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八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两点二万人,低于市场预期。虽然六月份数据遭到下修,但七月份数据被向上修正。这些数据变 化为美联储九月份降息决策提供了依据。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些数据的修正改善表明,六月份是本轮周期非农就业的新低点,而该行追踪的其他指标显示, 就业疲软在特定时期最为明显。 威尔逊团队坚持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实际上始于二零二二年,并在特定时点见底。最近的就业数据进一步证明,美国经济目前处于复苏早期阶段。这一阶段 由科技和消费品行业主导,这些行业极大受 ...
高盛对冲基金主管:AI“一次又一次”推动市场,争议愈演愈烈,但“不要对抗牛市,也别追”
硬AI· 2025-09-11 16:58
硬·AI 作者 | 鲍亦龙 编辑 | 硬 AI 高盛对冲基金主管强调美股仍是牛市,但不要在当前高位盲目追涨。 9月11日,高盛对冲基金主管Tony Pasquariello研报指出, 当前AI驱动的美股科技巨头和宽松的货币财政 政策是支撑牛市的两大支柱。然而,创纪录的高估值与短期资金流入的减弱,预示着市场在短期内需 要"盘整巩固" 。 Tony Pasquariello强调需要投资者保持耐心,不要与牛市对抗,但也不要在此高位追涨。 短期内可以考虑 利用低成本期权进行对冲,为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的下一波上涨行情做好准备。 01 宏观经济与企业盈利 韧性强于宏大叙事 报告首先分析了驱动市场的两个基本面因素: 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 。 更重要的是,报告强调,宽松的金融环境、强劲的财政支持、放松管制以及人工智能(AI)领域的资本支 出热潮,都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显著的上行潜力。 在企业盈利方面 ,尽管面临关税等不确定性,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今明两年的每股收益(EPS)将均实 现7%的稳健增长,分别达到262美元和280美元。 报告特别指出企业盈利的强劲表现与悲观的宏观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在CEO们普遍 ...
降息押注一涨再涨,今晚美国通胀会激起多大波澜?
搜狐财经· 2025-09-11 16:22
通胀数据预期 - 市场预期美国8月CPI年率为2.9%(前值2.7%) 核心CPI年率预计维持在3.1% [1] - 关税政策为核心通胀累计贡献约30个基点 但整体通胀影响处于可控范围 [5] - 若通胀数据符合或低于预期 显示关税推动的通胀可控且未广泛扩散 [7] 美联储政策前景 - 市场预计美联储下周降息明确 甚至预计今年余下时间可能一共降息三次 [3] - 核心通胀指标上升主要由于核心服务业增长 7月核心PCE同比上涨2.9%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 [5] - 通胀数据显著超预期可能降低年内三次降息可能性 令美联储在后续决策上更为谨慎 [7] 就业市场表现 - 非农就业岗位修正后平均每月增加约7.1万个 而非原先的14.7万个 显示就业市场疲惫 [3] - PPI环比下降0.1% 表明企业上个月并未大幅提价尽管关税导致成本上升 [3] - 就业增长放缓与物价上涨形成滞胀风险 带来难以同时应对的政策挑战 [5] 资产价格影响 - 期权交易员押注标普500指数在CPI公布后涨跌幅均在0.6%左右 远低于过去一年平均实际涨幅 [8] - 低于预期通胀数据可能刺激利率敏感科技股短期反弹 高于预期数据可能引发成长股回调压力 [10] - 黄金价格突破3600美元/盎司创纪录高位 通胀温和将支撑金价 通胀超预期将发挥其抗通胀属性 [10] 大宗商品市场 - 原油市场主要受全球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主导 通胀数据超预期难以根本扭转下行趋势 [12] - 通胀数据低迷可能加剧经济衰退和需求减少担忧 使油价继续承压 [12] - 美元走弱可能给油价带来短期喘息 但市场更关注通胀数据反映的经济需求强弱 [12]
大摩最新发声: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创2021年以来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6:0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兴趣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超过九成投资者表示愿意增加中国市场配置 [2] - 美国资金回流中国市场的进程刚刚开始 目前仅亚太日本除外基金对中国的配置由低配转为轻微高配 [8] 美国投资者兴趣回升的原因 - 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如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和药物研发方面拥有领先地位 国际投资者必须参与这一市场 [4] - 政府持续释放"托底"经济信号 采取"小步快走"方式稳定经济 市场认为最坏的时候或已过去 [4] - 中国市场的流动性状况显著好转 有助于支撑行情延续更长时间 [5] - 全球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上升 美国投资者组合高度集中于本土市场 分散配置至中国资产为必然选择 [5] 美国投资者关注的领域与参与方式 - 投资者关注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半导体、人形机器人、自动化和新消费 [6] - 量化基金与宏观基金可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便捷参与中国市场 在缺乏资源进行个股研究时优越性突出 [6] - 美国投资者的偏好顺序为美国存托凭证、港股、A股 [6] 投资者建议关注的方面 - 中国一手房的过剩库存消化至少需10至12个月 维持稳定的去库存节奏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关键 [9] - 除聚焦科技与高端制造业外 中国政策需继续保持在稳定物价和推动经济再平衡的方向上 [9] - 对于宏观和量化基金而言 能够便捷地使用对冲工具是其增加在A股市场参与度的前提 [9] - 投资者普遍希望更多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活动 如A股IPO 目前外资可通过合格境外投资者(QFI)通道参与境内股票IPO [10] - 中美关系依然是影响中国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若因相关消息引发市场下跌 或可考虑把握逢低买入中国资产的机会 [10]
大摩: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三年高位
智通财经· 2025-09-11 15:24
市场关注度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 - 超过九成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 为2021年初以来最高比例[1] 投资领域偏好 - 投资者兴趣从互联网和ADR板块延伸至港股和在岸A股[1] - 重点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和新型消费[1] - 量化基金与宏观基金更倾向于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进入市场[1] - 美国投资者交易偏好以ADR为首选 其次是港股 再到A股[1] 驱动因素 - 中国在类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和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保持全球领先[1] - 政策制定者以渐进方式出台稳定经济举措并释放呵护资本市场信号[1] - 流动性状况改善及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提供支撑[1]
高盛“杀疯了”:四年来最猛IPO周来袭,科技股打新盛宴重启
智通财经· 2025-09-11 14:57
IPO市场复苏 - 高盛预计迎来2021年7月以来最繁忙的IPO周 活动量将超过2021年7月以来任何时期 [1] - 瑞典先买后付贷款机构Klarna完成备受期待的IPO 为金融科技公司上市奠定基础 [1] - 设计软件公司Figma股价首日上涨一倍有余 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首日涨幅同样超过100% 太空科技公司Firefly Aerospace首日飙升56% [1] - 华尔街银行近数月招聘数十名高管以迎接交易复苏 [1] 并购市场表现 - 当前并购活动同比增长约32% [1] - 超过100亿美元的交易活动实现100%增长 [1] 宏观经济风险 - 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2] - 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裂痕 部分就业数据显示经济疲软迹象 [2] - 关税政策影响悬而未决 企业和投资者评估反复加征关税对消费者支出的冲击 [2]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难以量化的影响 [2]
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文化融合铸根基,勤毅笃行筑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14:3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整合华英证券与民生证券投行业务优势 确立"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新战略方向 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1] - 文化融合推动业务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IPO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七 申报IPO数量跻身行业前五 新三板挂牌家数排名第二 [2] - 以合规筑基、专业赋能、区域深耕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投保联动与行业组建设培育差异化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3][4][6] 文化融合与战略定位 - 融合华英证券"风清气正"文化底色与民生证券"民生在勤"精神特质 形成"合规筑基、专业赋能、协同共赢"文化体系 [1] - 文化融合推动2025年上半年IPO承销家数和金额双第七 IPO申报数量行业前五 新三板挂牌家数第二 [2] - 战略定位聚焦"精品投行、特色投行" 行为规范强调"勤耕不辍、服务至上" [2] 合规风控体系 - 构建"华英合规根基+民生服务基因"模式 融合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追责与三道防线有机服务理念 [3] - 将第二、三道防线职能升级为与第一道防线并肩控风险、同促发展的主动服务角色 [3] - 通过内控标准化模块搭建 严守项目质量底线并提供业务发展安全垫 [3] 专业化能力建设 - 从"投资+投行"模式升级为"投保联动+行业组"战术 打破资源壁垒构建内部资本+社会资本服务体系 [4] - 组建覆盖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12个前沿领域的行业组 持续优化分组并设立专项组拥抱新质生产力 [4] - 通过专业培训+项目实战推动团队从通用型服务向行业专家型服务转型 [4] 区域与行业布局 - 以无锡为根据地 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及长三角、珠三角产业核心城市 加强西南、西安、合肥等科创高地覆盖 [6] - 深入研究各地优势产业布局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6] - 紧抓"并购六条"政策红利发力并购重组 新设国际业务部拓展跨境服务 [6] 文化落地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党建引领、制度支撑、文化赋能体系 将党建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设立党员示范岗与先锋队 [7] - 融合华英证券"德才兼备"选人标准与民生证券"能者上、优者进"激励机制 [7] - 凭借文化业务协同优势斩获新财富最佳股权承销投行、最佳IPO投行、最佳再融资投行、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最佳投行多项大奖 [7] 未来发展方向 - 以勤奋为魂、专业为魄 持续夯实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三大支柱 [8] - 深化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业务竞争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