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英特尔第四财季营收展望乐观 股价盘后大涨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04
公司财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在128亿至138亿美元之间,区间中点为133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34亿美元 [1] - 公司第三财季不含若干项目的每股收益为23美分,显著超过分析师预估均值1美分 [2] - 公司第三财季营收增长3%,达到137亿美元,超过市场预估 [2] - 公司将可编程芯片部门Altera分拆出去,导致第四财季营收预测减少约4亿至5亿美元 [2]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涨近7%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大涨约90%,表现在费城证交所半导体指数成分股中名列前茅 [1] 业务运营与市场环境 - 公司首席财务官表示当前需求增速超过供应,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至2026年 [1] - 第三财季业绩超出预期得益于核心市场的基本面强劲 [1] - 若排除已分拆的Altera业务收入,公司第四财季的营收展望与市场预估相比会显得更好 [2] 公司战略与管理 - 新任首席执行官在短期内为公司赢得了美国政府的非常规投资,并获得英伟达和软银的支持 [1] - 业绩展望表明公司在经历动荡一年后正逐步走上正轨 [1]
沐曦股份IPO上会在即,国产GPU迎历史性机遇,半导体产业ETF(159582)盘中涨近3%
搜狐财经· 2025-10-24 10:14
半导体及芯片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09:49,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上涨2.79%,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2.80%,报2.17元,近3月累计上涨43.47%,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2] - 同期,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2.88%,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上涨2.77%,报2.53元,近3月累计上涨51.29% [2] - 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率为3.51%,成交1403.22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7500.80万元 [2] - 科创芯片ETF博时盘中换手率为5.03%,成交3464.48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1.55亿元 [2] - 近10个交易日内,半导体产业ETF合计资金净流入5765.92万元 [8] 成分股及权重股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成分股晶瑞电材上涨11.67%,拓荆科技上涨6.69%,神工股份上涨5.42% [2]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华虹公司上涨7.23%,拓荆科技上涨6.69%,联芸科技上涨6.67%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18%,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69%,包括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芯国际等 [8] 新材料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09:49,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上涨1.69%,科创新材料ETF(588010)上涨1.50%,报0.81元,近3月累计上涨24.15%,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4] - 科创新材料ETF盘中换手率为1.66%,成交416.10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3153.12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成分股斯瑞新材上涨6.41%,神工股份上涨5.42%,嘉元科技上涨4.96%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8%,包括沪硅产业、西部超导、安集科技等 [9] 行业重大事件 - 谷歌宣布在自研Willow芯片上实现全球首个可验证"量子优势"算法"Quantum Echoes",运行速度比全球最强超算快1.3万倍 [5] - Anthropic与谷歌云达成数百亿美元合作,获得最高100万颗TPU芯片与超1吉瓦算力支持,用于训练新一代Claude模型 [5] - 国产GPU厂商沐曦集成科创板IPO将于10月24日上会 [5] - 国巨集团自11月1日起上调聚合物钽电容多系列产品价格,龙头KEMET市占率约46%,AVX、Vishay等出现交货周期延长迹象 [6] 机构观点与ETF概况 - 行业主线呈"算力技术突破 + 供应链涨价"双驱格局,AI算力周期仍处扩容期,为国内GPU、存储及功率器件带来估值支撑 [7]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及相关应用等核心环节 [7][8] -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样本来自科创板芯片生态且成份不超过50只 [7][8] -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成分集中在电子特气、半导体材料、锂电材料等细分方向 [7][9]
刚刚,安世发布致客户信
芯世相· 2025-10-23 13:43
公司运营与法律立场 -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强调其运营扎根中国且战略放眼全球,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并独立运营[1] - 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各项生产经营有序推进[1] - 公司对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质疑产品合规性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并将依法维权[1] 客户承诺与产品质量 - 公司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将保障客户生产连续性视为现阶段最高追求[3] - 所有在华生产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3] - 公司承诺产品出厂前均通过严格质量检验,后续如有变更将按正常流程与客户提前沟通[3] 行业背景与作者信息 - 公众号作者自称入行20年,经手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芯片采购,拥有50万以上芯片行业粉丝[6] - 公众号文章提及行业热点,包括安世芯片需求旺盛、芯片分销商上市开盘大涨344.44%等话题[6]
DRAM价格飙升!
国芯网· 2025-10-23 12:46
AI芯片制造引发的内存市场动态 - AI芯片制造对算力需求巨大,导致史无前例的全球内存缺货潮蔓延[2] - 芯片制造商将生产线资源转向HBM内存和AI加速芯片,造成通用DRAM内存供需失衡,供不应求[2] - 过去两个月市场出现明显抢货潮和重复下单现象,推动DRAM价格飙升[2] DRAM价格变动与市场预测 - 9月份DRAM现货价格年增幅接近三倍,远超今年上半年的个位数温和涨幅[2] - 此次供应紧缩可能仅维持一至两年,预计最快在2027年进入下行循环[4] - 市场对涨势可持续性保持谨慎态度,AI投资推动需求创纪录增长的同时出现泡沫化早期迹象[4] 主要受益者与行业影响 -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内存巨头成为AI产业引发产能错位效应的最大受益者[4] - 工业电脑制造商研华表示DRAM价格高涨正不断压缩企业获利空间[4] - 威刚科技四大主力产品线DDR4、DDR5、NAND Flash及HDD首次同时出现供应紧张,公司手握数百亿元库存仍从10月起启动限售策略[4] 对AI超级循环的潜在风险 - 业界担忧若AI资本支出热潮无法带来相应投资回报,AI超级循环可能演变成典型泡沫[4]
“红利+科技”双管齐下!港股央企红利ETF“越涨越吸金”,10月超30亿元抄底恒生科技指数ETF
格隆汇· 2025-10-23 11:09
市场资金流向 - 市场不确定性升温导致资金偏好转向银行等高股息红利资产等防御性板块 [1] - 港股央企红利ETF本月上涨超过4% 期间净流入资金3.1亿元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在10月净流入31.49亿元 显示资金亦踊跃流入科技板块 [1] 行业与公司表现 - 国企业绩的稳定性及高股息特性受到避险资金青睐 [1] - 湖北省提出国有"三资"管理"三化"改革 引发市场对地方国企资本运作的关注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成份股涵盖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包括中芯国际 阿里 腾讯 百度 小米 联想 美团 京东等 [2] - 港股央企红利ETF权重股包含中远海控 东方海外国际 中信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石油股份 [1] 市场观点与趋势 - 高盛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 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30%上涨空间 [1] - 人工智能正重塑盈利格局 AI资本支出对利润的提振正在兑现 [1] - 贸易摩擦打破了港股AI叙事回归 [1]
德州仪器,大跌!
半导体芯闻· 2025-10-22 18:30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超过分析师预期的46.5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48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49美元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1] - 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为42.2亿至45.8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5亿美元 [1] - 第四季度每股利润指引约为1.26美元,低于此前预期的1.39美元 [1] 各业务部门表现 - 模拟部门收入为3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1] - 嵌入式处理部门收入为7.09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其他收入为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 [1] 市场动态与需求 - 整体半导体市场正在持续复苏,但复苏速度低于以往的回升 [2] - 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已恢复正常,此前经历的“提前需求”已不复存在 [6] - 工业客户对其工厂扩张计划采取“观望”态度 [2] - 客户因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经济动荡正在放缓订单 [1]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在新产能方面投入巨资,今年工厂和设备支出约50亿美元,明年可能缩减至20亿至30亿美元 [6] - 公司在美国境外拥有四家工厂,其中一家位于中国,并在达拉斯地区和犹他州建造新工厂 [6] - 公司库存已达到最佳水平,已开始放缓工厂生产速度以避免产生过多库存,这将在短期内拖累盈利能力 [7] - 公司承诺一旦扩建完成,将重新将重点放在股东回报上 [6]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制造商,其业绩是衡量整个经济需求的重要指标 [6] - 公司拥有半导体行业最广泛的产品线和最长的客户名单 [6] - 公司约2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并面临来自本地客户日益激烈的竞争 [6] 市场反应 - 业绩预测公布后,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8% [2] - 公司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约3% [2]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经落后于整体半导体市场的涨势 [5]
商务部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
财联社· 2025-10-22 12:08
商务部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2025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27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 片进行反倾销调查。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85423990,该税则号项下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期货市场情报 | 半导体芯片 下载财联社APP获取更多资讯 准确 快速 权威 专业 实时盯盘 VIP资讯 7x24h电报 头条新闻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准确 快速 权威 专业 C L S 为速度和交易而生 机构和私募都在使用 ...
商务部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
央视网· 2025-10-22 11:36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2025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27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 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85423990,该税则号项下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附件:1.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国外出口商或生产商调查问卷.pdf 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国外出口商或生产商调查问卷.wps 2.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国内生产商调查问卷.pdf 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国内生产商调查问卷.wps 3.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国内进口商调查问卷.pdf 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国内进口商调查问卷.wps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2025年10月22日 ...
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过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9:28
记者丨唐婧 编辑丨包芳鸣 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官宣已半月有余,投放情况如何?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 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893.5亿元、1001.11亿元,合计近3000亿元;预计可拉 动项目总投资分别为2.8万亿元、1.26万亿元。 进出口银行虽未直接披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放规模,但明确提及对经济大省投放占比达83%,充 分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对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放占比达40%,积极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对数字 经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投放占比达40%,精准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方向领域。 另据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消息,近期,该行成功为山西双雁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放首笔6000 万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专项用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雁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 整体来看,自国家发改委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 补充项目资本金"以来,投放进度已经过半,且都明确加大对经济大省的投放力度。 从上市公司公告来看,民营企业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参与热情。10月16日,芯片制造商芯联集成公告称, 基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
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过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9:19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规模与进度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已分别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893.5亿元和1001.11亿元,合计投放规模近3000亿元,占5000亿元总额度的进度已过半 [1] - 预计已投放资金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规模分别达到2.8万亿元和1.26万亿元 [1] -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预计,本轮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拉动倍数可能在4至5倍,对应撬动2万亿元至2.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增长 [2] 资金投向与战略重点 - 资金投放高度集中于12个经济大省,国家开发银行向经济大省投放1465.8亿元,占比达77.4%;农业发展银行向经济大省投资项目407个,金额671.36亿元 [2] - 对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支持力度显著,进出口银行相关投放占比达40%;国家开发银行向民间投资项目投放545.2亿元,占比28.8%;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民间投资项目23个,金额93.59亿元 [1][2] -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进出口银行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投放占比达40%;国家开发银行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项目投放710.5亿元,占比37.5% [1][2] - 本轮工具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 [4] 具体项目案例与公司参与 - 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山西双雁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放首笔6000万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专项用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雁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 [1] - 芯片制造商芯联集成拟向国家开发银行子公司申请不超过18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期限5年,用于“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该项目高度契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4][5] - 锂电池制造商欣旺达子公司已顺利获批并获放款6700万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借款,用于南京和惠州总计三个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 [6] 政策工具的经济影响与功能 - 本轮工具投放较快,有助于提振四季度经济增长,并推动明年一季度“开门红”走势,尤其是承托信贷周期和投资增长 [2] - 工具兼具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调结构的双重功能,短期内通过形成实物工作量承托经济增长,中长期通过赋能新兴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8] - 作为项目资本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跟进,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根据规定,通过金融工具筹措的资金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50% [8] 对金融市场“资产荒”的缓解作用 - 工具投向扩展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多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领域,有利于投向民营企业并撬动社会资本,从而增加社会资本可参与的资产 [9] - 考虑到投向更加市场化,其撬动的新增信贷和社会投资的利率、回报率可能更高,从而为市场提供更高回报率的资产,有助于缓解“资产荒”现象 [10] - 通过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破解项目因资本金短缺无法启动的困境,激活整体信贷循环,引导资金从被动沉淀转向有效需求领域,对缓解资产荒具有结构性破局意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