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政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
快讯· 2025-05-31 09:34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 - 5月制造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5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改善 [1][2] - 生产指数为50 7%,上升0 9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49 8%,上升0 6个百分点 [2] - 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 0%,供需两端较快增长 纺织、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产需释放不足 [2] - 大型企业PMI为50 7%,上升1 5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 中型企业PMI为47 5%,下降1 3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PMI为49 3%,上升0 6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 9%,连续4个月扩张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2%和50 2%,上升1 6和0 8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0%,下降0 7个百分点 [3] - 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 5%和47 1%,上升2 8和3 7个百分点,进出口情况改善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5%,上升0 4个百分点 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等行业预期指数持续高于56 0%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 - 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3%,略降0 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2%,上升0 1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 [4] - 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55 0%以上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 5%,上升0 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始终位于56 0%以上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 0%,下降0 9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 3%,上升1 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2 4%,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乐观 [4] 综合PMI产出指数小幅回升 - 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4%,上升0 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 [1][6] - 构成综合PMI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 7%和50 3% [6]
2025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5-31 09:30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大型企业PMI为50.7%(环比+1.5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7.5%(环比-1.3个百分点)继续收缩,小型企业PMI为49.3%(环比+0.6个百分点)接近临界点 [4] - 生产指数升至50.7%(环比+0.9个百分点)进入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回升至49.8%(环比+0.6个百分点)接近临界点 [5] - 原材料库存指数47.4%(环比+0.4个百分点)降幅收窄,从业人员指数48.1%(环比+0.2个百分点)用工景气度微升 [5][6]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0%(环比-0.2个百分点)与上月持平 [7] 制造业分类指数表现 - 新出口订单指数47.5%(环比+2.8个百分点)但仍处收缩区间,进口指数47.1%(环比+3.7个百分点) [10]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6.9%(环比-0.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44.7%(环比-0.1个百分点)显示工业品价格继续下行 [10]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5%(环比+0.4个百分点)保持乐观 [10] 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 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环比-0.1个百分点)维持扩张 [1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1.0%(环比-0.9个百分点)扩张放缓,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2%(环比+0.1个百分点)微升 [14]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5%,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低于临界点 [14] - 新订单指数46.1%(环比+1.2个百分点)需求改善,其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43.3%(环比+3.7个百分点)回升明显 [18] 非制造业价格与就业 - 投入品价格指数48.2%(环比+0.4个百分点)仍处收缩区间,销售价格指数47.3%(环比+0.7个百分点)降幅收窄 [18] - 从业人员指数45.5%与上月持平,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39.5%(环比+1.7个百分点)仍低迷 [18]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5.9%(环比-0.1个百分点)保持高景气,服务业预期指数56.5%(环比+0.1个百分点)优于建筑业 [19] 综合PMI产出指数 - 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50.4%(环比+0.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扩张 [24]
牛街打造“美食+文创+互动”主题邮局
消费日报网· 2025-05-30 10:28
主题邮局转型 - 主题邮局从传统寄递服务转型为融合文化体验、消费互动的新型城市空间 [1] - 牛街主题邮局凭借"美食+文创+互动"组合方式成为年轻人、游客和集章爱好者的打卡地 [1] - 百年老邮局通过地域传统小吃IP与邮政文化深度融合焕发新活力 [1] 文创产品开发 - "牛街小吃"毛绒玩偶系列囊括老北京经典美食造型 采用牛皮纸袋包装 兼具市井气息与潮流风格 [2] - 玩偶系列由西城区邮政公司联合文创团队打造 强调"可感、可带走、可共鸣" [2] - 产品受到年轻群体欢迎 同时激发老年人对童年记忆的共鸣 [2] 文化互动体验 - 盖章墙提供16枚免费印章 包括生肖系列、文化季限定章和风景章 [3] - "小吃系列套色明信片"售价10元 通过三次盖章叠印制作自制明信片 [3] - 设有三类特色邮戳:常设日戳、生肖文化主题戳和风景戳 5月12日发行"伏羲女娲"彩色邮资机戳 [3] 新质消费模式 - 主题邮局演变为承载情感与记忆的"文化驿站" 经营重点转向情绪与时间 [4] - 全国范围内主题邮局以"轻改造、高互动、强文化"路径扩展 如什刹海邮政文博空间和成都熊猫邮局 [4] - 空间布局形成文创展陈区、互动打卡区、明信片墙与盖章区的消费闭环 [4][5] 行业价值重构 - 牛街邮局通过"故事感"和"体验感"唤起文化参与意愿 成为新质消费典型样本 [5] - 邮政以贴近时代和生活的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新据点 [5] - 在地业态通过"轻装上阵"的文化实践找到生长路径 [5]
600万公里交通网上的担当与奉献(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中国交通建设成就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突破600万公里[1]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实现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30年无大修"和多年冻土地基浅层处治技术突破[1]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建立三峡升船机运维体系,技术成果从"引进来"蜕变为"走出去"[2]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使用国产TBM设备穿越30公里断裂带仅用80天,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2] - 国产TBM制造技术取得巨大进步,推动交通行业向高效、安全、绿色、智能方向发展[3] - "海巡01"轮是我国首艘同时具备海事监管和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执法船[3]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 云南怒江州356个边境自然村实现直接通邮,每周3次投递[4] - 486公里邮路投递时间从6天大幅缩短,邮车可直接进村寨[4] - 邮政系统引入无人机技术提升偏远地区快递服务效率[4] 交通科技发展 - 交通运输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技术成果,包括冻土区公路建设技术和升船机运维体系[1][2] - TBM设备国产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设备成本[3] - 无人机技术应用于邮政快递服务,提升配送效率[4]
勇当交通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五位交通运输领域代表讲述奋斗故事
新华社· 2025-05-29 21:57
交通强国建设进展 - 交通运输领域代表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勇当开路先锋"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奋斗故事 [1]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修筑等关键技术被攻克,填补国内空白 [3] - 三峡升船机运维体系建立,编制国内首部齿轮齿条式升船机运行操作规范 [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 利用大数据、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慧航道、智慧船闸,提升长江航运时效性 [4] - 装备制造领域呈现智能化、自动化趋势,推动交通行业向高效、安全、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5] - 邮政系统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投送,提高工作效率 [6]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参与修建三条跨越天山的超长隧道,操作水平从"会操作"提升至"精操作" [5] - 邮路交通条件改善,从6天送1趟缩短到1周送5班,促进山区与外界沟通 [6] - 冻土公路建设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4项 [3] 行业人才发展 - "95后"操作手参与重大工程建设,见证国产技术装备升级 [5] - 我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带领团队保障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4] - 科研人员20年坚持高原冻土研究,被戏称为"野牦牛" [3]
一财社论:公用事业领域垄断现象应进行全方位治理
第一财经· 2025-05-25 20:57
公用事业领域垄断现状 - 公用事业领域垄断案件多发 水电气热等行业具有高度敏感性 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 [1] - 2024年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典型案例中 公用事业领域案件占比最高 涉及瓶装液化气 水务 燃气等行业 [1] - 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 企业易滥用垄断力量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 [2] 法规体系建设进展 - 2023年3月出台《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明确公用事业领域经营者不得损害消费者利益 [3] - 2023年11月通过《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监管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范围 [3] - 当前法规缺乏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需加快制定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指南 [3] 监管执法强化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公用事业企业增强反垄断合规意识 同时加强梯次性监管工具运用 [4] - 多部门公布典型案例进行警示 地方政府需对准入和监管环节承担责任 [4] - 垄断成因包括特许经营协议导致的独占优势 以及企业将垄断延伸至工程安装等环节 [4] 行业特殊性分析 - 垄断案件背后普遍存在地方政府显性或隐性因素 涉及政企利益关联 [5] - 行业具有公益性特征 政府投入需回馈民生 禁止通过垄断获取非正常收益 [5] - 行业体量庞大 反垄断治理复杂度高于其他领域 需综合运用法规和监管手段 [5]
北京市邮政公司、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携手京东集团 为外卖骑手打造暖心驿站
北京商报· 2025-05-23 10:19
合作启动 - 北京市邮政公司、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与京东集团联合启动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进驻"邮爱驿站"项目 [1] - 合作凝聚北京市金融总工会、北京市邮政公司、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京东集团四方力量 [3] - 四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在骑手权益保障、职业发展支持、应急服务网络等领域深化协作 [5] 邮爱驿站服务 - "邮爱驿站"已在北京市建成328家站点,覆盖城市与乡村 [3] - 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饮水、纳凉、取暖等服务 [3]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表示将持续优化驿站功能,联合更多社会力量构建劳动者服务体系 [5] 京东集团举措 - 京东集团以"有责任的供应链"为核心展现企业担当 [3] - 京东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调配物资支援灾区,近年依托智能物流体系保障城市物资供应 [3] - 京东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3] - 京东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驿站+社区服务"模式 [3] 邮储银行合作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与京东集团合作可追溯至早期商务汇款业务 [3] - 双方在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开展13项深度合作 [3] - 年融资金额、同业投资及托管规模均突破百亿元 [3] 骑手反馈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代表表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和享受五险一金让其激动 [3] - 骑手认为"邮爱驿站"提供了暖心保障,感受到社会尊重 [3]
全国首个南海文化主题邮局开业 打造海南特色文旅融合新典范
海南日报· 2025-05-20 09:00
文旅融合创新 - 全国首个南海文化主题邮局在琼海潭门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正式揭牌开业,旨在打造海南特色文旅融合新典范 [1] - 主题邮局首发近50款文创产品,包括深蓝宝藏青花系列和珐华系列邮品,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 [1] - 集戳本和明信片等产品设计融入文物元素,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并促进海洋文化传播 [1] 合作与活动规划 - 中国邮政集团海南省分公司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签署主题邮局运营合作协议 [1] - 未来将推出"南海文化研学之旅"、"小小邮差体验日"等系列主题活动 [1] - 主题邮局通过集藏文化产品赋能,发挥"以邮彰文、以邮促旅、以邮惠民"的作用 [1] 文化元素融合 - 珐华孔雀蓝莲纹带盖梅瓶特色邮筒即将亮相,融合传统文化与书信功能 [2] - 邮筒设计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独特纽带,推动城市文旅融合 [2] 行业创新示范 - 南海文化主题邮局是"博物馆+邮政"品牌资源跨界融合的成果 [2] - 项目为邮政文化赛道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机衔接的创新示范 [2] - 既拓展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也为海南自贸港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2]
5月18日周日《新闻联播》要闻18条
快讯· 2025-05-18 20:32
行业动态 - 前4个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8.3% [6] - 一季度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7] - "十四五"期间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提前完成 [8] - 三峡水库补水调度有效改善700多万亩农田灌溉条件 [9] - AG600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10] - 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转入发射区 [11] 国际贸易与航运 - 本周美国自中国进口集装箱货运量大幅增加 [13] - 德国航运巨头看好中国集装箱航运市场 [13] 区域经济 - 浙江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1] - "两重"建设加力提速 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4] - 各地加大投入持续改善民生 [5]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开幕 [12]
中国邮政不一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42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邮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元素,重塑公司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并释放"邮政效应" [1][4] - 2025年2月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私有化部署,部分场景效率提升33% [2] - 2024年加速数智化建设,深圳建成6个智慧邮局和35个自助体验式邮局,每年每个网点节省成本2万余元 [7] 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 深圳龙华邮政支局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自助邮寄,仅需1位营业员维持运营,收寄业务量达3.6万余件 [7] - 邮储银行推出云柜服务,北京分行日均办理业务超330笔,将3个台席压缩至1.5个 [9] - 寄递行业上线指调系统2.0版,省际中心袋(件)量预测准确率达92.98%,总量预测准确率98.53% [10] - 电商板块推出数字人"小邮"2.0版,累计直播4789小时,吸引2.89万独立访客,产生31.6万笔订单,交易额2438.5万元 [10] 技术创新与投入 - "邮储大脑"应用于数百个场景,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112.78亿元,占营收3.29% [13][15] - 成立中邮无人机公司,开通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计划推广无人机、无人车规模化应用 [16] - 与华为合作开发数字人"小邮"2.0版,开展AI技术交流 [17] 业务协同与绿色发展 - 农村电商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 [22] -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全网新能源车辆达16908辆,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年增长22.55% [22] - 2024年累计开展企业碳核算服务突破万户,多次获"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称号 [22] 创新体系与社会效应 - 中国邮政作为产融结合、"四流合一"的现代大型集团,效率提升将释放更强的社会经济外部效应 [4][5] - 邮政系统天然包容技术创新,通过普惠网络提升社会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业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