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工厂倒闭,失业率飙升,美关税正在非洲国家引发“灾难”
环球时报· 2025-08-19 06:56
美国关税政策对非洲国家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莱索托纺织制造业面临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 莱索托政府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1][3] - 美国向莱索托征收15%关税 南非被征收30%关税 突尼斯需支付25%关税 近20个非洲国家受类似影响 [3] - 美国买家在新关税政策生效前取消订单 导致非洲供应链中断 [3]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的成效与挑战 - AGOA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对美非石油商品出口从2000年80亿美元增长至目前近400亿美元 [4] - 该计划促进非洲制造业多元化 包括南非汽车、莫桑比克食品加工、肯尼亚/毛里求斯/莱索托纺织品等 [4] - 仅32个非洲国家有资格享受AGOA免税待遇 大部分贸易利益集中在少数国家 [5] - 批评指出AGOA缺乏互惠性 非洲国家因贫困难以购买美国商品 [5] 美非贸易逆差的经济意义 - 美国对莱索托贸易逆差2.34亿美元 毛里求斯1.86亿美元 加纳2.04亿美元 南非89亿美元 [6] - 贸易逆差被视为成功合作标志 促进非洲资金流入和产业发展 [6] - 美国本土生产低端商品不具备价格优势 关税政策将推高消费品价格 [6] AGOA政策前景 - AGOA将于2023年9月到期 可能被特朗普全面关税政策取代 [6] - 若AGOA失效 其他国家可能扩大在非洲影响力 [6]
宏观周度观察:美俄短期风险下降,市场聚焦定价美联储降息幅度-20250818
国联期货· 2025-08-18 1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美国通胀数据抬头,市场聚焦美联储降息幅度,通胀压力限制降息空间;中国推出“双贴息”政策刺激消费,财政与金融协同发力;7月中国经济受多重因素扰动,供需两端收缩,但年内5%经济增长目标仍大概率实现;美俄元首会晤短期地缘风险溢价暂落,但持续性影响仍存;A股慢牛逻辑支撑,指数短期或回调;国债价格低位震荡 [3][4][5][8][12][15][16] 各部分内容总结 本周宏观观察 - 关税影响通胀,市场聚焦美联储降息幅度:7月美国CPI和PPI数据影响下,市场围绕9月降息预期波动,PPI超预期引发关税通胀担忧,关税对商品价格影响显现,未来CPI上升压力增大;虽通胀抬头,但美联储9月降息仍大概率,市场聚焦降息幅度,通胀限制降息空间 [3][4] - 财政“双贴息”扩内需政策落地:财政部等推出“双贴息”政策,与其他政策叠加刺激消费,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后续政策或继续探索财政与金融协同,下半年财政发力或倾向定向发挥乘数效应,“双贴息”响应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方针,三季度国内降息概率下降 [5][6] - 中国7月经济受扰动:7月中国经济供需两端收缩,内需放缓明显,消费、投资、金融数据不佳,但短期扰动因素具暂时性,后续国补资金到位、政策落地等,年内5%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实现 [8][10][11][12] - 下周重点梳理:美联储9月降息大概率,市场聚焦降息幅度,通胀限制空间;美俄元首会晤短期地缘风险释放,关注后续缓解情况;A股慢牛逻辑支撑,指数短期或回调;国债价格低位震荡 [13][14][15][16] 国内重点事件及重要经济数据 - 货币政策:央行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本周净回笼4149亿元;财政部修订学前教育资金管理办法;多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案 [17] - 物价水平:7月中国通缩压力稍缓,PPI环比改善,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为17个月最高 [17] - 工业生产: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7%,环比增长0.38% [17] - 消费:7月社零同比增长3.7%,138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电商物流活跃,7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4.7% [18] - 投资:1 - 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 [18] - 房地产:7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收窄 [18] - 进出口:中美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 [18] - 金融数据:7月末M2、M1、M0余额同比增长,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存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有变化 [18] 海外重点事件及重要经济数据 - 美国:7月PPI大幅上涨,CPI持平上月,核心CPI升至五个月高位;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涨至90.1%;特朗普提名劳工统计局局长,扩大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范围;美国国债总额超37万亿美元 [19] - 欧洲:欧盟将制定第19轮对俄制裁并为乌提供军事援助 [19] - 日韩:日本央行内部要求放弃锚定模糊通胀指标为加息铺路 [19] - 关税政策:特朗普表示不对黄金征关税,美财长称贸易团队将与中方会面,药品关税公告或推迟 [20] - 地缘政治:美俄元首会晤后表示未达成协议但接近 [20] 下周重点数据/事件 - 8月18日星期一22:00:美国8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 [21] - 8月20日星期三9:00:中国8月一/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6:00欧元区8月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初值;17:00欧元区7月CPI和核心CPI同环比 [21] - 8月21日星期四20:30:美国8月16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1:45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初值;22:00美国7月成屋销售总数同比 [21] - 8月22 - 23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21]
帮主郑重:美国又挥关税大棒!钢铁铝这波操作,藏着三个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7 17:49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将钢铁铝关税从25%提升至50%并在两个月后新增407种衍生产品至关税清单 8月18日生效 [1] - 新增关税产品覆盖钢铁铝产业链全环节包括汽车合金轮毂 家电冷轧钢板 铝制门窗框架等均适用50%税率 [3]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本土汽车厂等依赖进口原材料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需在利润压缩与终端涨价间抉择 [3] - 美国钢铁铝产业短期受益于关税保护 订单可能增加但政策持续性取决于后续贸易博弈 [4] - 欧洲威胁对美国农产品加税报复 可能冲击大豆 玉米等出口贸易 [3] 投资机会挖掘 - 墨西哥 加拿大设厂企业可通过加工转口规避部分关税成本 存在潜在收益空间 [4] - 中国高端钢铁铝企业若提升技术竞争力 有望在东南亚 南美等市场扩大份额 [4] - 具备核心技术及市场优势的企业更可能跨越贸易摩擦周期实现长期增长 [5]
中方4天之内再出重锤,将加拿大告上WTO,加方再不改错可就晚了
搜狐财经· 2025-08-17 16:47
中加贸易争端 - 中国商务部决定从8月14日起对所有自加拿大进口的菜籽油征收75.8%保证金[1] - 中国于8月15日正式向WTO提起诉讼要求加拿大撤销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歧视性关税[3] - 加拿大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并对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5] 加拿大贸易政策 - 加拿大在2023年12月宣布计划在2026年对中国的半导体和石墨征税[5] - 加拿大新政府在2023年7月宣布对含有"中国钢铁成分"的产品征收25%关税[5] - 加拿大征收中国钢铁产品关税的真正动机是为解决其与美国的贸易矛盾[3] 行业影响 - 美国在2023年6月宣布对加拿大施行50%的钢铝关税[3] - 加拿大钢铁出口严重依赖美国市场[3] -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正值油菜籽成熟季节[1] 政治背景 - 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因无法应对美国压力而辞职[5] - 新总理卡尼以"绝不向美国屈服"立场当选但延续对华强硬政策[5] - 中国曾对新总理卡尼上任表示祝贺希望促进中加关系[5]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8月11日
新华财经· 2025-08-11 13:12
美联储人事变动与政策动向 - 美国财长贝森特团队扩大美联储主席人选筛选范围 新增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和前布什顾问马克·苏默林为候选人 [1] - 美联储理事鲍曼支持今年三次降息 认为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已接近2%目标 当前高通胀可暂时忽视 [1] 全球央行政策信号 -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指出通胀压力可能减弱 但长期定价和工资设定行为变化或推迟未来降息 [1] - 日本央行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委员认同未来加息 但对美加征关税影响表示担忧 市场短期加息预期降低 [1] 美国电动车市场动态 - 美国消费者抢购电动车 7月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9.1%创历史新高 二手电动车销量达36700辆 [1] - 9月30日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即将结束 刺激近期购买需求 [1] 美日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将对日本适用减轻税负担特例措施 包括退还多征收关税及下调汽车与零部件关税 [1] 全球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98%至21450.02点创历史新高 标普500指数涨0.78% [2] - 贵金属价格微涨 COMEX黄金期货上涨0.13%至3458.2美元/盎司 白银期货涨0.56% [3] - 国际油价下跌 美油主力合约跌0.83%至63.35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0.17% [4] - 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 10年期收益率升3.49个基点至4.287% 30年期涨2.53个基点 [4] - 美元指数上涨0.18%至98.27 美元兑日元大涨0.40%至147.7360 [4]
海外宏观周报:美国降息预期升温-20250811
平安证券· 2025-08-11 11:48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6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大幅收缩16%至602亿美元,为2023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1][5] - 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0.1,低于预期的51.5,新订单接近停滞,就业萎缩[1][5] - CME FedWatch数据显示9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88.9%,2025年末政策利率预期降至3.66%[1][5][11] -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使总税率达50%,并计划对芯片和半导体加征100%关税[1][5] 欧洲与日本经济 - 欧元区7月综合PMI终值50.9,创4个月新高但低于初值51,法国是唯一收缩的主要经济体[1][5][13] - 德国政府计划设立1000亿欧元投资基金投向国防、能源等战略性行业[1][5] - 日本6月名义工资同比上涨2.5%,增速较前月的1.4%加快[12][13] - 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GDP增长预期从1.2%下调至0.7%[12] 全球资产表现 - 标普500指数周涨2.4%,黄金现货价上涨1.4%至3394.2美元/盎司[14][15][20] - 布伦特原油周跌4.4%至66.6美元/桶,受美俄地缘冲突降温预期影响[14][15][20] - 美元指数周跌0.43%至98.27,英镑兑美元领涨1.3%[25][26]
忧美国关税影响 日本仅三分之一大企业预期经济增长
新华网· 2025-08-10 15:49
日本大型企业对经济前景的看法 - 仅有33%的日本大型企业预期日本经济将出现适度增长,56%预期零增长,11%预期将适度收缩 [1] - 与今年1月调查相比,预期经济增长的企业比例从71%大幅下降至33% [1] - 68%的受访日企对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表示"担忧"或"有些担忧" [3] 美国加征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从1 2%下调至0 7%,主要归因于美国加征关税 [4] - 丰田、本田等七大汽车制造商本财年营业利润预期合计减少约2 67万亿日元(181亿美元) [5] - 美国对日本征收的关税税率为15% [5] 企业对全球贸易环境的评论 - 日本王子制纸公司批评美国关税政策,认为"拒绝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步履维艰" [4]
美国“对等关税”生效 日本印度瑞士发声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11:37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生效 - 美国政府调整后的"对等关税"于7日生效 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不等的关税 [1] - 印度、日本、瑞士等多国表达不满并采取应对措施 [1] 日本方面反应 - 日本面临15%的对等关税税率 强烈要求美方修改总统行政令 [2] - 日本首相指出美方未落实谈判中承诺的"税收减轻"条款 即现有税率超过15%不再加征 低于15%则提高至15% [2] - 日本寻求澄清新关税是否会叠加在现有税率上 并要求降低汽车关税 [2]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与美国商务部长和财政部长举行会谈 [2] 印度方面反应 - 印度面临25%的对等关税 8月底还将因进口俄罗斯石油被额外征收25%关税 [3] - 印度总理表示不会为关税妥协农民、奶制品行业和渔民利益 [3] - 印美贸易谈判破裂 主要分歧在农业、奶制品市场开放和俄罗斯石油进口问题 [3] - 印度外交部认为美国提高关税缺乏逻辑 相信最终会找到解决方案 [3] 瑞士方面反应 - 瑞士面临39%的税率 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3] - 瑞士内阁召开紧急会议 表示仍致力于与美国磋商降低关税 [3] - 瑞士联邦主席未能与特朗普会面 但谈判代表仍留在华盛顿继续协商 [3] - 瑞士不考虑采取关税反制措施 担心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4] - 瑞士希望药品和黄金等主要出口商品免税 使平均税率低于25% [4]
特朗普关税即将正式生效 全球经济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22:18
贸易政策框架 - 美国全面关税政策于纽约时间周四凌晨后开始执行生效 平均关税税率从2.3%推高至15.2% [1] - 白宫行政令设定"对等关税"标准 未列明国家统一适用10%税率 通过第三地转运商品征收40%转运税 [1] - 特朗普政府计划针对制药业征收新关税 并宣布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4] 行业影响与供应链 - 汽车行业面临持续不确定性 欧盟/日本/韩国汽车关税优惠尚未立法确认 [4] - 全球供应链承压 企业普遍存在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焦虑 [3] - 许多国家承诺向美国投入数千亿美元投资以换取较低关税税率 [3]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增长出现自新冠疫情以来最急剧向下修正 [5] - 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主因消费者支出放缓和企业适应贸易政策变化 [5] - 截至6月的九个月内 美国关税收入飙升至创纪录的1130亿美元 [7] 金融市场反应 - 华尔街主要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Evercore ISI警告标普500指数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或将面临短期下跌 [2] 政策内在矛盾 - 关税收入增长与制造业回流目标存在根本性矛盾 国内制造业回升将导致进口减少和关税收入下降 [7] - 企业前期通过建立库存消化成本压力 但难以长期承受较低利润率 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 [6]
如何面对8月7日之后的世界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14:28
从4月2日到8月7日,这场关税战持续了4个月零5天。 不出意外的话,8月7日之后,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针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战,将尘埃落定。 总体而言,特朗普为输往美国的商品设立了4套税单,分别为:友好国家税率10%起步;正常国家税率 20%起步;不友好国家税率30%起步;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输往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已经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要向美国缴纳3种费用:一是输美商品被征收关税,二是承诺向美国 投资,三是承诺购买数额巨大的美国商品。 4个月的关税战中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尤其是特朗普的率性而为、朝令夕改给人印象深刻,但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的逻辑是清晰的、步骤是正常的,也基本取得了他们希望取得的结果。 至于这个结果对美国及全世界而言利弊如何,众声喧哗、莫衷一是。 笔者试分析如下: 第一,美国的关税围墙既然立起来了,就不大可能降低或撤销。接下来,如何进入、经营美国市场,是 企业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如果这些承诺全部落实了,别说特朗普政府了,整个美国及其人民都可以躺平了。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承诺,不可能100%实现,能够部分实现就很好了,特朗普就会很满意了。 这一点,特朗普和他的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