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首城戴上“珍珠链” 新消费场景“串”起活力新宜宾
搜狐财经· 2025-04-30 23:57
消费新场景激活 - 翠屏区奥斯汀花园餐厅以原宜宾纸厂礼堂及安阜教堂旧址为基底,保留百年历史建筑外观,内嵌咖啡区、礼堂、包厢餐厅等功能区,打造"婚恋+餐饮+文化"复合型消费新场景 [4] - 冠英古街一期拥有保存完整的16座百年院落,建筑呈清代民居风格,已成为宜宾城市热门新地标,二期新增花园餐厅、咖啡厅、文创店等多种业态,总用地面积17.83亩 [6] - 冠英古街二期"五一"假期推出四大主题活动:夹镜楼《僰道长歌》3D光影舞剧、赛博机甲巡游、合江街微醺朋克市集、时空幻境光影打卡点 [8] 现代化消费场景创新 - 竹里香街是宜宾首个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文旅体验街区,占地58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由20栋特色院落式建筑组成,商家入驻率70%,业态涵盖餐饮、非遗体验、酒吧等 [10] - 宜宾滨江C组团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21.83万平方米,涵盖天原礼堂文创工程与王府井购物中心两大板块,后者为宜宾在建最大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8.47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竣工 [12] - E·PARK(宜公园)是宜宾高铁南片区首个公园式开放商圈,计划引入18个特色品牌,包括五粮液创新体验空间、宜宾燃面非遗概念店等,将于5月底全面开放 [14] 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 - 宜宾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已对外开放,提供航天科技沉浸艺术展、VR大空间沉浸剧场等体验,"五一"假期新增《熊猫的世界》和《宇宙猜想·启程》两大主题沉浸式体验 [14] - 宜宾市提振消费大会提出将开展四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聚焦增加群众收入、加强民生保障、丰富优质供给、改善市场环境四大方面 [16]
“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五:提振消费的“关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22:18
促消费政策历史回顾 - 我国促消费政策分直接财政补贴和间接支持政策,全国促消费针对大宗商品,地方以消费券为主[1][15] - 2007 - 2012年央地累计投入765亿元用于家电、汽车“下乡”,政策效果显著[1] -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一年减负约1250亿元,2010 - 2011年农民工人均收入同比20.3%[1] 制约消费的因素 - 短期居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恢复进度仅疫情前75%左右,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拖累消费[3][50][53] - 中期住房在居民资产中占比近六成,2025年3月二三线城市房价较最高点回落16.2、18.6pct,高学历群体失业占比上升[3][60][65] - 长期未来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速平均3.6%,服务消费供给与需求存在“质量错配”[4] 促消费的期待 - 政策可扩围至服务领域,如加大补贴、加码服务业投资,2025年服务业投资增速反弹至5%以上[5][87] - 为居民“增收”“减负”,如提高养老补贴、生育补贴,存量房贷利率下降[5][93][95] - “稳住楼市股市”助力居民财产净收入恢复,增强财富效应、改善预期促进消费[6][101][105] 国内高频情况 - 生产高频:工业生产回落,高炉、化工链、汽车链开工率下滑,建筑业开工略好于去年同期[108][109][116] - 需求高频:地产成交延续下滑,全国商品房成交同比-13.1%,货运量好于去年同期[128]
穿透消费企业财报:内需激活与制造快乐,新逻辑的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2:1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 同比增长4.6% 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其中3月份增长5.9% [1] - 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 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 家具类增长18.1% 四项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2] 家电行业表现 - 截至4月24日 12类家电以旧换新4746.6万台 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3] - 海尔智家一季度营业收入791.2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54.9亿元 同比增长15% [4] - 美的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1284亿元 同比增长20.6% 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38% [4] - 北鼎股份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13亿元 同比增长33.41% 归母净利润3337.27万元 同比增长47.71% [4] 家具行业表现 - 欧派家居一季度营业收入34.47亿元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 同比增长41.29% [5] - 梦百合等家具类企业一季度业绩持续兑现 [2] 潮玩行业表现 - 泡泡玛特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至170%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5%至100% [6] - 广博股份一季度营收4.84亿元 净利润2991万元 同比增长31.2% [6]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2024-2029年CAGR约13% [6] 文旅行业表现 - 三峡旅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73% [6] - 黄山旅游一季度营收4.03亿元 同比增长19.79% 净利润3689.50万元 同比增长44.7% [6] 宠物经济表现 - 乖宝宠物一季度营收14.80亿元 同比增长34.82%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增长37.68% [7]
游戏赋能福建文旅专项计划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1:37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游戏+文旅"主题活动 - 活动聚焦"游戏+文旅"前沿动态,探索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新路径,助力福建打造数字文旅新范例 [1] - 活动吸引约130位业内精英、专家学者参与,并签约一批数字文旅成果 [1] - 正式发布"数字山海·福游新生"专项计划,分阶段推进"游戏+文旅"IP跨界合作,培育新业态、提升文化影响力 [1] 游戏技术赋能文旅产业 - 网龙公司通过游戏脚本、美术画面等载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持续吸引全球玩家关注,推动文化出海 [2] - 游戏与技术的天然耦合性使其成为文旅场景创新的"技术试验田",多点技术成熟带来巨大消费转化 [6] - VR技术应用案例:市民可通过佩戴高清VR设备"骑马"游览武夷山项目 [4] 数字文旅发展趋势与评价维度 - 音乐旅游成为文旅经济新赛道,未来可围绕"+音乐"拓展领域以提升旅游品质 [4] -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需从产能效能、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和用户体验等多维度评价 [6] - "游戏+文旅"深度融合可推动文旅经济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协同增值 [6] 企业参与与战略布局 - 网龙公司2004年起探索游戏出海路径,现计划投入技术优势助力福建文旅数字化升级 [2][6] - 专项计划将整合企业核心开发资源,通过跨界合作展示福建新形象 [1][6]
36小时卖出7万斤人参果,助吴川新农人打开销路|驻在千镇万村⑪
南方农村报· 2025-04-30 16:34
农产品销售突破 - 36小时内成功销售7万斤滞销人参果,来自湛江吴川市黄坡镇岭头村 [1][3][8] - 通过工作队对接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经销商以2.8元/斤收购,市场终端售价达8元/斤,挽回农户近20万元损失 [14][15] - 此次行动成为工作队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突破口,未来将推进湛江市乡村振兴产品专馆建设,完善"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服务体系 [18][20][22] 产业振兴举措 - 工作队计划投资300万元建设番薯脱毒种苗实验室与智慧大棚项目,目标建成国家级实验室,破解种苗退化难题 [35][36] - 创新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规划投入300万元改造废弃足球场为11人制标准足球场和羽毛球场,预计为村集体增收约70万元 [38][39] - 继续优化陈兰彬故居项目,整理出版书籍《鉴江之子陈兰彬》,并计划整合文旅资源打造外交文化品牌 [41][43][44] 农户发展规划 - 农户陈绍宏计划明年扩大规模,在果园散养5000只湛江鸡 [23] - 工作队正帮助对接农业龙头企业,预计投入10万元建设鸡棚,引进省级龙头企业提供疫苗鸡苗与技术支援 [24][25] - 养殖户将向村集体返还部分收益,发挥联农带农作用 [25]
应收账款比营收还多!风语筑2024年亏损1.35亿元,牵手“小孩哥”松延动力押注具身智能|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30 15:01
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76亿元,同比暴跌41.44%,归母净利润亏损1.3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3166.79万元 [2][4][5] - 完工项目数量大幅减少是营收下滑的直接诱因,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单位,易受国内宏观经济影响 [2][5] - 分业务看:城市数字化体验空间业务收入4.49亿元(同比-46.83%),文化及品牌数字化体验空间业务收入8.73亿元(同比-37.40%),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业务收入5478.60万元(同比-51.12%) [5] - 毛利率整体下降6.90pct至22.98%,其中城市数字化业务毛利率减少11.89pct,文化及品牌业务减少2.49pct,数字化产品业务增加14.29pct [5][6] 2025年一季度业绩改善 - 2025年Q1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29.81%,归母净利润4027.44万元(同比+368.25%),扣非净利润3967.93万元(同比+362.57%) [2][6] - 业绩改善主因完工项目增加带动收入利润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43.96万元(同比+110.64%) [6]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13.92亿元(占营收101%)降至2025年Q1末12.74亿元,但仍处高位 [6] 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将"具身智能"列为五大经营计划之一,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与松延动力达成战略合作 [3][7] - 合作聚焦新文旅场景机器人解决方案:公司提供场景入口及数据资源,松延动力提供人形机器人产品及控制技术 [7] - 技术应用方向包括:智能导览机器人、情感交互虚拟角色、多语言讲解机器人、仿生历史场景复原、AI眼镜AR导览等 [8][10] - 行业专家预计商业化周期需3-5年,短期内收入贡献有限 [9][10] 未来发展战略 - 围绕国家"全面扩大内需"战略,布局"文化+科技+消费"新三元融合场景,开拓新文旅消费业务 [2] - 推出"内容动态更新"服务,利用AIGC技术实现展览内容实时迭代 [10] - 深化"IP+科技+运营"模式,推动传统展览馆向沉浸式体验空间转型 [10]
一体化发展!芜湖宣城明牌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4-30 10:52
芜宣一体化政策背景 -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芜宣一体化 [2] - 2024年3月安徽省政府印发文件强调强化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2] - 政策持续加码确保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行动有力 [2] 区域经济数据 - 2024年芜湖GDP实现5120.47亿元增长6.4% [3] - 宣城市经济总量达到2053.5亿元增长5.8% [3] - 芜湖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500家 [3] 交通基础设施 - 芜湖宣州机场为两市共建共用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2] - 宣城推进旌德通用机场、绩溪通用机场等市域通用机场建设 [5] - 构建起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包括公路、铁路、水运、空运 [3] 产业发展现状 - 芜湖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余家 [4] - 宣城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700余家年产值超850亿元 [4] - 芜湖在汽车、机器人、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 [4] 产业协同规划 - 通过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平台共享实现协同发展 [6] - 芜湖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宣城有序转移 [6] - 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6] 长三角一体化机遇 - 两市同属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成员 [6] - 可承接南京等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功能疏解 [7] - 借力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深化区域合作 [7]
我省发布行动方案深化“品质江苏”建设六大行动,助力“经济大省”跃升“质量强省”
新华日报· 2025-04-30 07:27
质量强省建设 - 江苏省连续三年在国家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等次,正将质量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1] - 《"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和21条具体举措,包括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等,目标将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从82分提高到83分以上[2] - 方案落实最新部署要求,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支持发展首发经济、赛事经济,开展"苏新消费"等活动[3] 品牌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 江苏省推动智能工厂梯度建设,每年推动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2000家以上开展先进级建设[4] - 江苏省形成"苏字号"品牌体系,6个品牌入选2024《世界品牌500强》(全国第二),37家企业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5] - 农业领域绿色食品企业达3689家、产品7755个,数量全国第一,15个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5] 民生与消费升级 - 方案针对住宅质量、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提出专项提升行动,如"好房子"建设和食品安全"你点我检"[7] - 江苏省计划培育50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构建多元夜经济品牌矩阵,并开展零售业提升工程全国试点[7] - 文旅领域将延长文博场馆开放时间、优化景区预约管理,每年新增1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店[8]
【渭南】加快攻坚突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38
经济表现 - 一季度渭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 [1] - 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任务,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地16个,制造业投资增长47%、居全省第一 [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居全省第一 [4] 产业发展 - 全力支持高校围绕产业布局开展基础学科领域研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 [1] - 以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统揽,加快构建"一核+两翼+N产业链"格局,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家、瞪羚企业超过25家 [1] - 围绕市级20条重点产业链,聚焦稳定能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做强现代服务业 [3] 投资与招商 - 计划策划包装重大项目500个、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一季度共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58个、总投资971.1亿元 [2] - 把每年每个县市区招引1个重大产业项目作为"硬任务",努力实现招一个项目、育一个产业 [2] 消费与贸易 - 消费品以旧换新核销金额1.6亿元,带动交易金额10.7亿元 [2] - 一季度渭南进出口总值增速居全省第三,持续开行"渭西欧"班列 [2] - 加快建设中亚(陕西)霍尔果斯果蔬交易中心,针对重点外贸企业制定"一对一"金融服务方案 [2] 就业与民生 - 先后组织招聘活动289场次,签订劳动合同1.73万人次,聚焦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帮扶 [4] - 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 [4] 基层治理 - 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推广"接诉即办"等经验做法 [4] - 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机制,推广运用"四联调解"工作法 [4]
新模式 新体验 新场景 云南旅游消费升级按下“加速键”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10
云南省旅游消费升级 - 2025年一季度云南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261.8亿元,文旅消费迎来"开门红" [1] - 传统观光游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行业着力开发"旅居游""赛事游""银发游"等新消费场景 [1] - 云南省出台《若干措施》,围绕品牌塑造、消费激活、业态创新等八大方向构建政策矩阵,目标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文旅目的地 [1] 旅居游新模式 - 2025年1-3月云南旅居人数达228.81万人,同比增长56.9%,"旅居云南"成为消费升级重要突破口 [2] - 行业正在编制发展规划和等级评定标准,重点培育乡村、度假、医养等八大旅居业态 [2] - 旅居客通过创新实践(如非遗工坊、特色民宿、电商平台)激活闲置资源,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增长,例如花神非遗工坊2023年吸引游客1000余人,带动消费20余万元 [2][3] 赛事游新体验 - 行业提出"体育+旅游"等40余项创新业态,打造"四季赛事乐园",2024年举办赛事超2000项,参赛人次超200万,拉动文旅消费近千亿元 [4][5] -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山水联赛串联丽江、大理等景点,选手可深度体验民宿、美食等场景 [4] - 联合发布60个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特色体验 [5] 银发游新场景 - 行业创新推出适老化旅游专列(如Y764次),提供"车上休憩+车下体验"模式,例如滇西之旅覆盖丽江、保山、腾冲三大目的地 [6] - "旅游+文化""旅游+康养"业态带动沿线餐饮、住宿消费,例如腾冲热海温泉等场景 [6] - 2024年计划打造"星光·澜湄号"跨境列车等品牌,提供"动车票+景区门票+酒店"一站式服务 [7] 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多业态融合(如文体旅、科技+旅游)、多场景创新持续优化旅游产业模式 [1][4] - 中老铁路、滇越铁路等交通资源整合推动"流量"向"增量"转化 [7] - 新消费场景(旅居、赛事、银发)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核心引擎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