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今治造船将把JMU纳为子公司,对抗中韩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6-27 15:2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企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与日本企业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1] - 韩国企业在环保型船舶接单方面获得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凭借人工和钢材成本优势占据竞争力[2] - 日本2023年建造量1005万吨,较五年前减少31%,同期中国(3148万吨)和韩国(1835万吨)增长约30%[5] 今治造船战略动作 - 计划将JMU持股比例从30%提升至60%,实现子公司化以增强成本竞争力[1][2] - 收购后表决权达60%,JFE控股和IHI持股比例将从各35%降至20%[2] - 子公司化后年建造量将达约500万总吨,合并数据469万总吨可超越韩华海洋跃居全球第四[4] - 2024年今治造船建造量328万总吨(全球第6),JMU 141万总吨(全球第12)[4] 协同效应与业务扩展 - 子公司化后可在材料采购上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钢材成本并共享竞争信息[2][6] - 业务范围将从商船(今治优势)扩展至舰艇(JMU优势),满足日美关税谈判中的特种船舶需求[3][6] - 此前合资公司"日本Shipyard"仅限设计和营销合作,未能解决成本问题[5] 财务表现 - JMU 2024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同比5.4倍),订单量7202亿日元(同比1.5倍创历史新高)[4] - 今治造船虽未公布财报但被认为业绩良好[4] 历史合作背景 - 2019年宣布资本合作,2021年成立合资公司(今治持股51%,JMU 49%)[5] - JMU由JFE控股、IHI等多家企业船舶部门合并组建[6]
92%的企业卡在半路上:数字孪生为什么难落地?
36氪· 2025-06-27 11:17
数字孪生行业现状 - 全球仅8%企业实现数字孪生在产品生命周期、生产流程与性能分析中的深度集成,92%企业仍停留在"局部可视化"阶段 [1] - 数字孪生正从技术概念演变为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高复杂度制造行业的核心能力 [1] - 多数企业误将数字孪生视作"3D图形呈现",而非涵盖设计、仿真、验证、优化、制造与服务的"数字生命体" [3] 数字孪生核心价值 - 通过"虚实联动"大幅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协作效率,催生"左移工程"革命 [2] - 工程验证"前置"到设计初期,在虚拟世界完成性能测试与工艺验证,避免实物试错的高昂成本 [3] - 西门子南京工厂案例显示,数字孪生实现厂房配置、工艺流程、数据流路径的多轮验证与优化,投产后持续调整与性能提升 [4] 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 - 企业面临设计BOM、工程BOM、制造BOM分散管理,机械/电气/软件团队使用不同工具和格式的系统割裂问题 [8] - 西门子通过构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主线(Digital Thread)整合工具、数据、流程与系统 [9] - Teamcenter作为数字主线核心平台,支持多领域并行开发,通过EBOM实现产品完整定义与规格固化 [11][12] 技术应用案例 - 电池制造领域通过Simcenter优化空气流分布,冷却性能提升22%、设计时间缩短50% [17] - 义肢制造企业Unlimited Tomorrow利用数字孪生将成本从8万美元降至8000美元,交付周期从1年缩短至几周 [18] - 越南VinFast三周内完成从造车到造呼吸机的产线转换,月产能提升至5.5万台 [18] 未来发展趋势 - 数字孪生与AI、工业元宇宙、可持续制造深度融合,AI辅助设计实现结构减重80%、碳排放减少90% [18] - 全面数字孪生正从"工具堆叠"走向"系统重构",成为定义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水岭 [19] - 闭环优化能力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锚点,数字孪生是该能力的具象化 [6]
野村陆挺: 多方式提振消费 培育长期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4:30
消费提振政策效果显著 -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超50%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增速比前一月加快1.3个百分点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作用显著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0%、33.0%、30.5%和25.6% [2] 消费增长长期动能培育 - 需从财富、收入及创造消费场景等多角度出发刺激消费增长 [1][2] - 财富端政策重点为稳楼市、稳股市 [2] - 收入端需推进社保和福利体系改革 [2] - 培育消费新场景如"苏超"联赛带动周边文旅、餐饮、住宿等消费 [3] 中国制造业优势分析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超过30% 在造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快速发展 [4] - 人工智能领域中国顶级AI人才全球占比2022年达47% 2025年或超50% [4] - 工业机器人去年安装总量超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4] - 创新药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工程师红利及研发投入加大 [4] 企业出海竞争力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使出海企业展现强竞争力 [5] 下半年经济展望 - 出口存量订单释放及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支撑经济 [6] - 需通过稳定股市汇率、加快财政支出、完善社保体系等措施推动经济复苏 [6]
制造分论坛 - 新格局 新供给 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会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械制造、工程机械、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军工、航运、造船、汽车、物流、纺织服装、海洋油气、摩托车、商用车、零部件、修船 - **公司**:优必选、华为、杰克股份、宇树科技、中国通号、交通科技、众合科技、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聚变能有限公司、江西聚变新能源、星耀聚能、瀚海能源、中航沈飞、中航西飞、振华科技、航天电器、吉利、比亚迪、奇瑞、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春风动力、隆鑫通用、宇通、中国重汽、速腾聚创、德赛西威、伯特利、科博达、经纬恒润、地平线、拓普集团、精锻科技、双林股份、中鼎股份、贝斯特、艾科迪、安培龙、90公司、菜鸟、京东、美团、美国Figure公司、上海开普勒机器人公司、乐聚、禾赛、三一国际、北特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机械制造行业 - **研究重点和策略布局**:关注“新质生产力”和内需复苏,聚焦工业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和自主可控领域,协同多团队进行产业链研究,关注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无人化场景的应用,如自动化物流和无人物流 [1][2][5] - **上半年表现及驱动因素**:整体跑赢大盘,得益于机器人和可控核聚变板块增长,工程机械板块 2 - 3 月表现良好,但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基金重点加仓机器人和工程机械板块 [4] - **下半年投资策略**:延续上半年方向,看好新质生产力及内需复苏,关注工业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和自主可控领域,工程机械回调后是左侧布局时机 [1][5] 工程机械行业 - **内需复苏**:作为强周期性行业,本轮上行周期将持续,预计 2028 年达周期高点,内需销量或超 20 万台 [3][19] - **出口前景**:全球需求向上,中国企业出海能力强,2020 - 2023 年出口高速增长,2024 年增速放缓 [3][19] 人形机器人行业 - **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长期看好但短期波动,A股缺乏本体企业,预计最快 2027 年上市,2025 年为放量元年,销量超 2 万台,2026 年有望达数万台 [1][6] - **投资重点**:2025 年下半年聚焦应用场景落地标的,板块表现分化,BOM 价值占比高、与大客户绑定等零部件板块涨幅优,优必选和华为产业链表现突出 [1][8] - **估值和壁垒**:A股零部件标的估值泡沫化,硬件端零部件壁垒打破,价值量下降,零部件企业发展依赖本体企业 [10] - **技术瓶颈和发展方向**:大脑瓶颈在于模型和数据,关注灵巧手和关节技术发展 [16][17] 可控核聚变行业 - **发展趋势**:是未来储能技术方向,受碳中和需求驱动,ITER 项目预算约 250 亿美元,面临超支和延期问题,计划 2033 - 2034 年综合调试 [1][3] - **技术分类和影响因素**:分为磁约束、惯性约束和磁惯性约束,性能受不同因素影响 [30] - **国际项目进展**:多个项目在推进,部分公司融资活跃 [33][34] 军工行业 - **基本面变化**: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冲刺期,装备需求量回升,2023 - 2024Q1 基本面不佳,2024Q2 起好转 [42][43][44] - **基金持仓**:持仓占比略高于 3%,2024Q1 下滑,预计 Q2 改善 [45] - **军费预算**:2025 年为 1.7 万亿元,增速超 7%,占 GDP 比重 1.3%,低于国际水平 [45] - **军贸前景**:印巴冲突凸显中国装备优势,预计未来 5 - 10 年全球市占率达 15% - 20% [45][46] - **新兴赛道**:关注军工复合体方向,如低空、深海、水下攻防、军工加 AI 和低轨卫星 [47] 航运和造船行业 - **市场需求**:2021 年以来需求上扬,当前供需平衡,需求略超供给 1%,驱动力转向场外因素 [52] - **造船行业指标**:近三年新船订单量、完工交付量和手持订单量达过去十年最高 [53] - **中国造船地位**: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手持订单量占 62%,汽车运输船市场表现突出 [57][58] - **美国调查影响**:301 调查对中国造船市场有影响,集装箱船细分市场受打击严重 [61] - **行业发展趋势**:产能增加,未来 3 - 5 年船厂利用率或下滑,船舶替换年限缩短,行业周期逻辑变化 [69][71][72] 汽车行业 - **上半年表现**:板块涨跌幅排名第五,指数涨幅 6.9%,受以旧换新政策和人形机器人概念推动 [82] - **下半年展望**:受三重政策利好,预计全年销量稳增长,出口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中度提升 [84][85][89] - **细分板块表现**:摩托车量价齐升,出口突出;商用车受益政策,新能源转型加速;零部件行业面临挑战和机遇 [91][92][93] 物流行业 - **无人配送发展**:受政策推动,应用于低空物流、无人物流车和传统物流成本降低场景,面临法规和路权问题 [98][99] - **机器人应用**:物流场景是机器人应用落地关键领域,部分企业有典型案例和技术突破 [105][10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纺织服装行业**:杰克股份将机器人与模板机结合,有望在纺织工厂实现无人化,提升机器人渗透率 [12] - **海洋油气装备行业**:当前油价低位不利开采,但老旧装备替换需求显现,未来 5 - 10 年需求或维持高位 [79] - **修船行业**:中国修船业占全球市场份额 34.4%,利润率 20% - 30%,高于造船业,现金流表现优 [78] - **低空经济领域**:轨交控制系统公司布局低空飞行控制,订单额超预期,面临空域管控、产业园区建设和监管等挑战 [18][100]
又一家韩国船厂将上市|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18
公司上市计划 - DH造船将在2023年下半年在韩国证券交易所进行IPO [1] - 公司主要建造苏伊士型油轮和阿芙拉型油轮 [1] - 上市后市值可能超过1万亿韩元(7.3亿美元) [1] 财务与股权变动 - 2009年申请破产重组 2013年由大宇造船接管 2015年底结束法院托管 [3] - 2022年8月KH Investment Group以2000亿韩元(1.5亿美元)收购95%股份 [3] - 收购后公司退出破产管理并更名为DH造船 [3] 行业背景与订单情况 - 全球造船业进入"超级周期" 需更换2003-2008年建造的老旧船舶 [3] - 2005年全球造船产量1483艘 2010年增至2591艘 [3] - 公司已建立超过三年的强大订单簿 [3] 承销商信息 - 指定KB Securities和NH Investment&Securities为主承销商 [3] - Shinyoung Securities担任联合承销商 [3]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下单中国船厂,加交通部长发脾气:干嘛选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6-24 11:26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订单争议 -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BC Ferries选择中国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四艘大型客渡船,替换老旧船只,预计2029至2031年投入使用 [7] - 加拿大联邦交通部长弗里兰公开反对该合作,称对选择中国造船厂感到"非常震惊和失望",并要求核实联邦资金不会用于支持该项目 [1] - 弗里兰特别指出3780万加元年补贴、3.08亿加元疫情后资金及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贷款不得用于此项合作 [1] 国家安全争议 - 弗里兰质疑中国网络安全问题,要求了解签约前是否进行国家安全评估 [2] - BC Ferries回应称已与加拿大交通部和公共安全部保持联系,就项目安全和安保问题征求意见 [4] - 公司声明敏感系统将单独采购并进行独立认证,IT网络设备计划在加拿大国内采购并由内部员工安装 [4] 招标与行业反应 - BC Ferries强调决定经过"严格且独立"的全球招标程序,是"明智"选择 [7] - 公司表示过去十年加拿大企业已从中国船厂订购100艘船只 [4] - 加拿大业内人士支持该决定,称符合客户最佳利益 [7] 加拿大本土参与争议 - 弗里兰批评采购中缺乏"加拿大成分"或本土海运业参与 [5] - BC Ferries回应称无加拿大造船厂参与竞标 [5]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最初试图隐瞒弗里兰的信件,24小时后被迫公布 [5]
甲醇日报-20250624
建信期货· 2025-06-24 10:5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甲醇日报 [1] - 报告日期:2025年6月24日 [2] - 研究员:李金、任俊弛、彭浩洲、彭婧霖、刘悠然、李捷、冯泽仁 [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期货盘面周一收盘,甲醇加权合约增仓72881手,09主力合约增仓58789手,加权合约日内大幅冲高回落,收带长上下影线实体较大阳线,整体上涨2.84% [5] - 江苏太仓甲醇现货成交平均价2740元/吨,较上一日降10元/吨 [5] - 甲醇受地缘影响,伊以冲突延续且伊朗议会投票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 [5] - 短期甲醇价格大涨或带来下游需求负反馈,行情可能触顶回落,当前已展开震荡回落行情 [5] - 技术面看,小时线和日线周期MACD和RSI指标显示价格开始调整,短期震荡回落运行 [5]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与展望 |合约|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涨跌幅(%)|成交量|持仓量|持仓量变化|投机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MA2601|2504|2492|2557|2472|-0.76%|162525|242840|16605|0.67| |MA2505|2420|2406|2464|2391|-0.70%|2187|5228|410|0.42| |MA2509|2518|2504|2588|2476|-0.99%|2496954|993459|108755|2.51| [6] 行业要闻 - 北海造船获山东海洋集团16艘甲醇双燃料VLOC大单,价值150亿,该型船由民船中心自主设计,最大化甲醇燃料舱设计,配备脱硫塔和EGR系统,能降低有害排放 [12] 数据概览 - 包含主力合约基差、产销地价差、期货价格和仓单数量、MA09 - MA01价差、三种工艺甲醇利润、甲醇海外市场价格等数据图表 [19][21][22]
日本讨论成立“国家造船厂”,由政府主导建设和装备造船厂
环球时报· 2025-06-24 05:38
日本政府重振造船业提案 - 日本自民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本部提交提案,要求今秋前制定包含具体支援措施、实施时间表及预计公私部门投资规模的造船业振兴计划 [1] - 提案核心为"国家造船厂"构想,拟由政府新建/收购造船设施后委托私营运营,依据《防卫生产基础强化法》和《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提供支持 [1] - 计划将船体列为"特定重要物资"以获取财政援助,强化供应链,预计需1万亿日元(约490亿元人民币)投资,政府考虑设立专项基金并纳入2025财年补充预算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造船业从业人数5年内减少超1万人,2024年降至7.1万人(含外籍劳工) [2] - 全球市场份额从90年代50%跌至当前10%,2024年5月新船订单量同比暴跌48%至88.41万总吨 [3] - 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产能萎缩导致市场份额落后于中韩 [2][3] 国际合作与战略目标 - 提案强调与美欧合作,包括技术协作及在日本船厂维修美军舰艇 [2] - 日美正筹备设立造船业振兴基金以吸引投资 [3] - 日本造船工业会提出2030年夺取20%全球市场份额的目标 [3] 行业风险预警 - 丹麦船舶金融公司报告显示,若无法获得大量新订单,日本船厂产能利用率或从2024年50%骤降至2027年20%,威胁工业产出与技术工人保留 [3]
造船效率大幅提升!这家船厂提前半年交付4艘箱船
搜狐财经· 2025-06-21 18:07
造船订单与交付 - HD现代三湖将万海航运4艘8700TEU集装箱船交付时间从2027年5月15日提前至2026年11月30日,缩短近6个月 [2] - 合同总金额6746亿韩元(约5.11亿美元),单船造价1.278亿美元 [2] - 订单为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属于万海航运首次投资双燃料船 [2][3] 效率提升与自动化 - HD现代三湖通过自动化机器人(约80台)和高效管理系统(1人管理6台机器人)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4][5] - LNG船坞期从6周缩短至5周,年建造能力增至10艘,年营业收入可增加5000亿~6000亿韩元(约26亿~31亿元人民币) [3] - 工人士气高涨和作业效率提升是工期缩短的核心原因 [2][3]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9664亿韩元(约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 [5] - 营业利润3659亿韩元(约2.55亿美元),同比增长96.3%,营业利润率达18.6%(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 [5] - 营业利润率远超同行(HD现代重工11.3%、HD现代尾浦5.8%),被行业评价为"非常罕见" [5] 万海航运船队扩张 - 万海航运船队从2021年初119艘32万TEU增至122艘52万TEU(增长60%),全球排名第11位 [3] - 在建新船23艘约18万TEU,占现有船队比例35.1% [3] - 此前签署甲醇双燃料船建造意向书(HD现代三湖4艘+台船国际12+4艘) [2][3]
报道:美欧即将就“非关税贸易争端”达成协议
华尔街见闻· 2025-06-21 09:06
美欧贸易协议进展 - 美国和欧盟正接近就多项非关税贸易争端达成协议,涵盖从森林砍伐规则到美国科技公司在欧洲待遇等广泛议题,但双方即将实施的关税措施前景仍不明朗 [1] - 协议草案显示双方在欧盟《数字市场法》、碳边境关税、造船业等具体贸易问题上达成初步协议 [1] - 草案未涉及特朗普威胁或已对欧盟征收的任何关税措施,包括特朗普此前暂停的20%"对等关税"以及针对汽车和钢铁等特定行业的更高关税 [1] 科技监管领域 - 美欧将就欧洲《数字市场法》的实施展开对话,并在谈判期间豁免美国公司的执法行动 [2] - 欧盟此前已根据《数字市场法》对两家美国公司——苹果和Meta Platforms处以罚款 [3] - 豁免美国公司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这项欧盟标志性数字法律的效力 [3] 环境政策与产业合作 - 欧盟将森林砍伐监管规定的实施时间推迟一年 [4] - 美欧将协调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美国产品在该政策实施后将获得一年豁免期 [4] - 美国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将免受欧盟甲烷规则约束 [5] - 欧盟将考虑采取措施鼓励来自市场经济体的造船和航运业发展 [5] - 美欧还将在国防采购和关键矿物等领域加强协调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