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搜索文档
利好来了!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7:1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聚焦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的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1][13][14] - 通过优化金融工具联动、强化产业链韧性、推动数字与绿色金融等举措,提升服务适配性,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13][14][21] 关键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 - 银行需为重点产业链(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核心技术企业可享上市、发债等"绿色通道" [1][16] -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鼓励创投机构以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支持在孵企业 [2][18] - 高层次人才创业可获信贷、财务顾问等一揽子服务,保险机构与中试机构合作创新型保险业务 [2][19]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布局 - 银行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信贷支持,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设备并证券化债权 [3][22]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基金和保险资金重点布局未来产业 [4][23] - 推广"创新积分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升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 [4][24] 中小企业融资与数字金融赋能 - 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应收账款、仓单融资,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 [5][34][35]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加速建设,优化首贷户征信服务 [5][32] - 数字基建(如5G、工业互联网)可获中长期贷款,银行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AI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率 [7][30] 绿色金融与跨境服务 - 绿色信贷、债券向环保节能领域倾斜,建立专门金融标准体系支持高碳行业绿色技改 [6][27]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信贷投放,支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优化QFLP试点 [45][47] -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 [47] 金融机构机制优化与政策协同 - 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完善尽职免责机制 [49] -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保险和理财子公司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长期资金 [52][54] - 建立"政金企校协"合作机制,加强产业与金融政策标准互嵌 [58][62]
七部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格隆汇· 2025-08-05 16:27
格隆汇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到,支持新 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 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划重点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5 16:23
今天(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 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将带来什么改变?对我们会有哪些影响?一起来看提炼的干货! 1、关键技术攻关金融给"长钱" 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银行要提供中长期融资;突破核心技术的企 业,上市、发债、并购重组可走"绿色通道";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三首"产品推广,可获更 多金融支持。 2、科技成果转化资本要"有耐心" 3、传统产业升级融资渠道"多起来" 银行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信贷支持;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智能装备、环保 设备,相关债权能证券化;上市公司可借整体上市、定向增发等实现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千帆百舸"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 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创业投资可通过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投资在孵企业;高层次人才创业,有信 贷、财务顾问等一揽子服务。 4、新兴未来产业资金要"跟得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政府投资基金、保险资金 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前提下, ...
七部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6:16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提升科技金融质效并支持新兴产业培育[1] - 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并加大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1] - 推广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融资增信服务,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1] 新兴产业融资支持 - 政策明确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1] - 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为新兴产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1] 未来产业布局 - 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机制[1] - 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重点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1]
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更加活跃
经济日报· 2025-08-05 06:05
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今年以来科创板新增披露50余单并购交易,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和9月"并购六条"政策推动交易活跃度显著提高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公司披露股权收购交易超110单,其中35单为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远超2019-2023年合计17单 [1] - 2025年新增50余单并购交易中,22单为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占比达40% [1] 行业分布与新质生产力导向 - 新增35单重大并购交易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分别占21单、6单、5单 [1] - 半导体材料领域出现典型整合案例,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后出货量预计跃居全球第二 [1] - 并购标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技术协同与产业升级 [2] 并购标的资产多元化趋势 - "科创板八条"后新增30单收购未盈利标的案例,包括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等 [2] - 跨境并购案例增加,如南微医学收购英国CME公司、凌云光收购丹麦JAI公司等14单海外标的 [2] - 拟IPO企业作为并购标的达8单,显示资产范围持续扩展 [2] 支付方式与估值机制创新 - 支付工具多样化,华海诚科、阳光诺和等公司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组合 [3] - 凌云光通过定增募资7.85亿元完成跨境收购,缓解资金压力 [3] - 市场化估值案例涌现,三友医疗等采用差异化作价,圣湘生物引入"Earn-out"业绩对赌机制 [3] 政策与市场协同效应 - 制度创新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并简化流程,显著提升硬科技领域交易效率 [3] - 政策赋能下市场化特征凸显,形成产业需求驱动的高质量并购格局 [4]
宏昌科技(301008.SZ):拟参投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格隆汇APP· 2025-08-04 21:24
投资计划 - 宏昌科技拟以自有资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认缴出资总额5.03亿元人民币[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5亿元人民币 出资比例29.82%[1] - 出资方包括普通合伙人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合伙人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浙江金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浙创鸿鹄企业管理合伙企业[1] 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前沿技术等行业[1] - 投资领域均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业方向[1]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决赛在济南启动
齐鲁晚报· 2025-08-04 11:01
大赛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5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决赛于8月1日在济南启动 [1] - 大赛主题为"因创而聚,向新同行",由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主办 [4] - 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园"多向对接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融合 [4] 参赛情况 - 决赛于8月1日至8月5日在山东科技大市场举办,共有340余家参赛企业 [6] - 参赛企业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方向分类 [6] - 采用"7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的竞赛形式 [6] 奖励与支持政策 - 决赛一等奖企业获30万元、二等奖25万元、三等奖20万元、优胜奖10万元奖补 [6] - 全国赛优秀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奖补 [6] - 邀请投资金融机构现场对接,搭建融资桥梁 [6] - 优先给予科技信贷、股权投资、担保和保险等政策支持 [6] - 决赛项目纳入系列基金储备项目库,全国赛获奖项目直接纳入股权投资备选项目库 [6] 历史成果 - 大赛自2012年启动,山东自2017年实施创新竞技行动计划 [9] - 累计吸引1.25万余家中小微企业及团队参赛,现场晋级优胜企业(团队)2400多家 [9] - 推荐入围国赛400家,省级财政扶持资金达4.2亿元 [9] - 银行和创投机构提供扶持资金超150亿元,3000余家中小微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9]
珠海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8% 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52
外贸方面,上半年珠海外贸进出口总额1682.65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 口总额1154.17亿元,增长4.7%;进口总额528.48亿元,增长19.5%。 7月31日,珠海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上半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2243.65亿元,同比增长 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17.55亿元,下降1.3%;第三产 业增加值1296.06亿元,增长7.4%。 上半年,珠海工业生产稳中有进,重点产业增势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增速 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全市"4+3"产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 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增长17.9%、16.4%、16.0%、15.2%。全市规上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 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6.3%、13.4%、5.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7.9%、38.4%、30.2%。 珠海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上半年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2. ...
2025年1-5月全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统计分析:累计值为38095.6亿元,累计增长5.8%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11:22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 告》 2025年1-5月,全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累计值为38095.6亿元,累计增长5.8%;2025年5月,全国信息技 术服务收入当期值为9680.9亿元,环比增长27.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厚植科学城科创沃土 共创“光明”新未来
证券时报· 2025-07-31 03:09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光明区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承载区[1] - 已集中布局建设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包括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1] - 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正在加快建设[1] - 全区集聚59名国内外院士,3000多名高层次人才,近19万名各类人才[1] 重点产业集群 - 光明区围绕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方向构建"3+3+1"重点产业集群[2] - 已集聚9家百亿级企业,35家上市公司,1921家规上企业,2287家国高企业,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区[2]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光明区出台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措施,设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母基金[2] - 落地全市首只种子基金及4家市级"20+8"产业基金,涵盖智能传感器、脑科学、合成生物、超高清显示等领域[2] - 建成光明科技金融大厦,集聚30多家金融机构,成立光明科学城创投联合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