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魔视智能递表港交所 国泰君安国际、国信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8:4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魔视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国信证券(香港) [1] - 按2024年L0至L2+级解决方案收入计算 在中国第三方提供商中排名第三 [1] - 公司解决方案已获选用于92款车型 交付超过330万套 [1] 技术能力与产品优势 - 拥有从底层算法到应用层的全栈自研技术体系 包括算法模型数据治理及智能驾驶软硬件核心技术 [1] - 平台兼容超过10个主要智能驾驶芯片平台 适配新芯片平台和部署新算法的速度远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技术能将新车型的推出周期缩短至最短三个月 [1] 业务范围与市场覆盖 - 为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L0至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1] - 中国首批实现自研AI模型开发的乘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量产的公司之一 [1] - 已实现全球车型量产的市场覆盖 [1]
魔视智能递表港交所,为智能驾驶板块扩容再添新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8:15
公司为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L0级至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 MagicDrive(行车解决方案)、MagicParking(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和MagicSafety(主动安全解决方 案)。这些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高度可定制,客户可按需选择组合功能。往绩记录期间,其解决 方案已被主机厂客户选用于92款车型,交付超330万套,彰显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的合作车企众 多,乘用车领域有奇瑞、广汽、北汽、上汽等,商用车领域则包括陕重汽、宇通客车(600066)、开沃 汽车等。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魔视智能是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中少数具备自研AI算法设计的第三方提 供商,按2024年L0—L2级(包含L2+)解决方案的收入计算,在该等提供商中排名第三;公司同时是中国 首批实现以自研AI模型开发的乘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量产的公司之一;公司是中国首批为主机厂的 全球车型实现量产的、市场覆盖范围最广的第三方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包括美洲、欧洲、东 南亚、中东及大洋洲;此外,魔视智能的平台为业内功能最全面,兼容逾10个国家及国内主要智能驾驶 芯片平台。 日前魔视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
华源证券-汽车行业双周报:特斯拉FSD V14发布在即,智驾范式或再迎跃迁-250928
新浪财经· 2025-09-29 00:21
FSD V14版本发布计划与预期性能 - 特斯拉FSD V14版本预计将于下周发布,随后约两周后推出V14.1版本,最终是V14.2版本 [1] - 到V14.2版本时,车辆的驾驶体验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仿佛拥有"知觉" [1] - 本次更新重点或是模型"十倍参数规模"及"具备近乎智能生物般的感知能力",模型迭代分为"测试"、"优化"、"正式发版"三个顺序 [1] FSD系统迭代能力与当前表现 - 特斯拉通过车端影子模式、建设算力中心、统一端云芯片规划等措施构建了极具效率的数据闭环系统 [2] - 自FSD V12端到端版本发布以来,城市道路平均接管里程从约100英里/次上升至V13版本的200英里以上/次 [2] - 高速公路接管里程从FSD 10.x版本的平均20-30英里/次上升至FSD 13.x版本的突破200英里/次 [2] FSD V14更新的潜在影响与技术突破 - 模型参数规模快速增长可能带来超出市场预期的"十倍规模"线性改善,背后或有类似大语言模型方案的引入等底层框架性变革 [3] - SDF占用网络技术及音频数据的引入,让FSD V14在视觉感知上实现从"几何框"到"物理世界"的精细理解,并具备多模态能力 [3] - FSD或将迎来非线性的"智能涌现"时刻,特斯拉的数据优势或将从"规模领先"转向"规模+质量领先",数据资产价值增长曲线将更陡峭 [3] 潜在投资机会 - FSD V14落地效果如超预期,将推动智驾行业技术变革,建议关注国内智驾技术领先的新势力整车企业 [4] - 建议关注深度受益智驾技术进步的上游零部件企业,如智驾SoC厂商和智驾域控厂商 [4] - FSD V14的发布或将进一步推动特斯拉Robotaxi业务落地,建议关注国内相关自动驾驶公司 [4]
地平线配股融资58亿港元,加码Robotaxi与全球化布局
钛媒体APP· 2025-09-28 23:52
融资概况 - 公司计划通过"先旧后新"配股模式筹集约58亿港元净资金 发行6.39亿股新股(占当前总股本4.6%) 配售价9.99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5.75% 最终募资总额约63.4亿港元 [3] - 融资承诺未来90天内不再额外发新股或做类似融资动作 以避免对股价造成冲击 [4] 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投资Robotaxi新领域 拓展海外业务 投入研发提升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以及战略投资上下游合作伙伴 [5] - 选择当前融资时机的考虑包括吸引新投资者增强资本结构 保证国内海外及Robotaxi等领域有足够资金投入 [5] Robotaxi市场前景 - 2025年以来特斯拉Waymo百度等企业Robotaxi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 特斯拉纯视觉Robotaxi在奥斯汀实现固定票价运营 百度萝卜快跑累计服务超1400万次 Waymo计划将车队规模扩至1万辆 [6] - 高盛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将迎爆炸式增长 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00亿至45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 [6] - 行业普遍认为Robotaxi已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 [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选择2025-2027年Robotaxi商业化初期窗口期切入该领域 [7] - 创始人预判2025年智能驾驶产业将迎真正拐点 3年内行业大局可定 提出3年实现脱手开 5年实现闭眼开 10年实现随心开的时间表 [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与Robotaxi领域若干运营公司展开合作提供技术基础设施 [7] - 与哈啰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后 后续类似合作还将增加 [7] 合作模式 - 与哈啰出行分工明确 公司作为技术基座公司联合研发L4级自动驾驶软件算法 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 完成端到端系统集成与量产验证 [8] - 哈啰出行扮演运营商角色 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队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量产达万辆规模 2027年部署超5万辆形成全无人收费运营商业闭环 [8] - 作为核心供应商 公司将在两年内实现L4技术规模化量产落地 [8] 技术路线 - 公司与特斯拉同样选择渐进式路线 认为只有规模化L2量产才能走向智驾终局 [11] - 渐进式路线被视为实现L4的更优路径 通过海量数据迭代拓展ODD边界 叠加系统冗余逐步实现L4能力 可显著降低单车投入提升ROI [11] - HSD系统8月进行重大升级 从混合式端到端迭代到"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全新版本 被认为三至五年内可带来接近100%安全体验 有望从全场景辅助驾驶升维为全场景自动驾驶 [11] 竞争优势 - 奇瑞星途ET5将于11月上市首发搭载HSD系统 HSD商业化将于年底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已与全球多家汽车品牌超10款车型达成合作意向 未来3-5年计划实现千万量产目标 [12] - 与全球超40家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 中国前十大车企均为合作伙伴 量产上市车型超200款 量产定点车型超400款 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前装出货量超1000万套 [12] - 2024年以33.97%市场份额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供应商第一 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公司方案 [12] - 供应商身份拥有行业最广泛车企与生态合作伙伴朋友圈 提供全栈软硬件技术方案 支持合作伙伴自主开发解决方案 形成"技术-产品-量产"完整业务闭环 [12] 行业趋势 - Robotaxi领域重新受到关注主要因特斯拉技术路线带来乐观预期 特斯拉Robotaxi车队在得克萨斯州正式运营 三个月内在奥斯汀进行三次大规模服务区域扩展 [10] - 与Waymo直接从L3/L4核心技术出发的跨越式路线不同 特斯拉采取从L2辅助驾驶起步的渐进式路线 通过真实场景数据迭代验证 依托海量场景数据和功能闭环逐步覆盖城区和长尾场景 [10] - 智驾行业目前处于20%阶段 市场格局未定 未来比拼重点包括产品力 组织能力 资金充足性 投入领先性和迭代速度 [13]
印奇回应千里智驾整合进展:有信心在未来2-3个月,形成非常好的团队和战斗力
新浪科技· 2025-09-28 23:08
公司整合进展 -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透露,吉利研究院、极氪智驾团队和迈驰智行三大团队已合并进入合资公司重庆千里智驾 [1] - 公司表示目前仅整合了很小一部分,团队融合需要时间,但预计在2-3个月内形成良好团队和战斗力 [1] 智能驾驶系统能力要求 - 公司认为智驾系统需要具备两类核心组织基因:强大的AI原生能力和模型能力,以支撑模型、数据迭代和应用研发 [1] - 公司强调同时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工程化团队,认为三大团队的合并形成了良好的互补配合 [1]
智能化产业链更新:地平线黑芝麻及一级公司解读
2025-09-28 22:57
**智能驾驶行业与核心公司分析纪要** **一 行业政策与技术发展现状** * L2组合驾驶方案国标已出台 计划2027年落地 行业政策端实现标准化[2] * L3主流试点方案即将推出 法规层面推动达到关键节点[2] * 产业链呈现从L2向L4迁移的明显趋势 头部企业及供应商积极布局Robotaxi和Robotman业务[2] * 2025年四季度迎来新一轮技术迭代 包括华为ADS 4.0 理想汽车8.0 小鹏汽车XOS 5.7.7 VLA系统升级以及地平线HSD系统11月量产 表明各车企及供应商能力提升[3][8] **二 核心公司财务与运营数据** * 地平线完成第二次配股融资约50亿人民币(约8亿多美元) 资本市场对AI公司募资持开放态度[1][4] * 地平线上半年芯片出货量达200万片 全年目标400万片 明年预计550万片[3][9] * 地平线高阶芯片上半年出货100万片 全年目标200万片[9] * 地平线高阶芯片G6P预计明年贡献三五十万片 显著推动收入增长[3][9] * 地平线市值约1500亿人民币 对应30倍PS估值 未考虑出海及机器人业务[3][9] * 黑芝麻今年收入预计8亿元人民币 明年有望增长50-60% 估值仅10倍PS[5] * Momenta累计融资额超12亿美元 是二级市场融资最多的算法供应商[3][10] * 元戎启行累计融资额超过5亿美元 青舟科技累计融资额超过2亿美元[10] **三 核心公司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地平线正处于与二线供应商拉开差距 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 与Robotaxi领域合作紧密(例如规划到2026年生产1万台 2027年生产3.5万台)[1][4] * 黑芝麻作为国内第二大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 加速客户拓展 包括出海业务和与德赛西威合作开发RoboOne项目 并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合作提供芯片解决方案[1][5] * Momenta占据第三方算法市场60-70%份额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美股上市[3][6][10] * 元戎启行获长城汽车投资1亿美元 已成为长城核心支架供应商 采用无图方案并预计2025年落地VLA方案 侧重Road AGI[10][11] * 青舟科技获奇瑞主导融资 依托理想Pro方案实现快速量产 每年出货量达几十万台 是国内最早迈过百万大关的算法供应商之一[10][12][13] **四 市场竞争格局与供应链关系** * 智能驾驶算法市场中 自研算法占据一半份额(包括特斯拉 华为 小米 小鹏 蔚来和理想)[6] * 第三方算法供应商除主导的Momenta外 主要还包括元戎启行和青州科技 这些公司大多由百度背景的AI人才创立[6][7] * 车企合作格局:比亚迪选择Momenta和地平线 吉利选择地平线 Momenta 元戎及青舟 长城选择地平线和元戎 广汽选择地平线和Momenta 上汽选择Momenta及外资伙伴 大众作为地平线股东与其紧密合作[14] * 算法供应商量产情况:Momenta上半年配套车型出货超10万台(客户包括比亚迪 知己非凡 丰田等) 元戎上半年出货约2万台(限于长城魏两款车型) 青舟依托理想方案年出货达几十万台[13] **五 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 * 地平线增长潜力大 未考虑出海及机器人业务[3][9] * 黑芝麻因滞涨状态 具备性价比和投资赔率优势[9] * Momenta上市后预计逐步成长为千亿人民币规模的算法供应商[10] * 智能驾驶算法供应商正处于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过渡的关键阶段 地平线和黑芝麻已上市 Momenta计划美股上市 元戎与青州也将陆续计划上市[14][15]
千里科技: 未来十八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28 22:14
公司战略规划 - 未来十八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 [1] - 计划在单一城市布局超过1000台Robotaxi [1] - 与合作伙伴在全球十个城市启动商业运营服务 [1] 技术研发进展 - 加速研发L4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1] - 计划明年年中发布L4级别智能驾驶方案 [1] - 与吉利合作研发Robotaxi专用硬件载体 [1] 产业合作部署 - 与国内外领先出行服务商共建运营服务平台 [1] - 与吉利推动整车研发 [1] - 专用硬件载体需兼顾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 [1] 品牌动态 - 发布全新英文名"AFARI"与新Logo [1]
李书福谈与印奇相识,称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新浪科技· 2025-09-28 22:06
公司合作与战略关系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通过第三方介绍相识 李书福评价印奇"很聪明"并认可其能力 [1] - 双方关系被描述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体现高度战略契合度 [1] - 吉利作为千里科技旗下千里智驾的股东方 对印奇管理团队给予"充分授权" [1] 管理层评价与战略方向 - 李书福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印奇领导能力表达强烈信心 称其"一定会很有作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1] - 明确提出对印奇的战略要求:认准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完成使命 [1] - 赋予印奇核心使命为"带领千里走向无限广阔的未来" 体现长期战略定位 [1] 行业背景与活动信息 - 对话发生于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 凸显人工智能与智能驾驶行业焦点 [1] - 发布会期间同步披露奔驰入股千里科技的相关信息 反映行业资本动态 [1]
印奇回应如何打造“第二个华为”:希望能提供些不一样的方案
新浪科技· 2025-09-28 22:05
公司战略定位 -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表示公司希望提供与华为不同的智驾解决方案 强调基因和能力差异[2] - 公司目标成为国内OEM和供应链体系中能够走出来的优秀企业之一[2] 行业合作动态 -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于3月20日公开表态 要与千里科技共同打造智驾领域的"第二个华为"[2] - 吉利汽车认为该合作是实现未来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领域领先地位的关键路径[2] 行业发展格局 - 国内智驾领域预计将涌现更多优秀企业 包括OEM厂商和供应链企业[2] - 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不同企业将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2]
印奇回应奔驰入股千里科技:会形成非常紧密的战略合作,敬请期待
新浪科技· 2025-09-28 21:43
公司战略合作 -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表示奔驰成为公司股东代表对公司的认可 [1] - 千里科技与奔驰将形成非常紧密的战略合作 [1] - 双方合作领域包括智驾和智舱并将有丰富合作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