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ADS 3.0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自动驾驶仪行业产业链、市场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国产替代加速崛起,技术突破与出口飙升共驱全球竞争力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49
行业概述 - 自动驾驶仪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飞行器或车辆行驶的装置,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实现预设路线和速度的行驶 [2] - 按应用对象分类包括飞机自动驾驶仪、导弹自动驾驶仪、汽车自动驾驶仪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56-1978年为探索阶段,中国首套国产自动驾驶仪在轰5飞机上首飞成功并批量生产 [4] - 1979-2014年为初步应用阶段,飞机和导弹自动驾驶仪技术持续迭代,汽车领域开始无人驾驶测试 [4] - 2015-2019年为政策驱动阶段,《中国制造2025》将无人驾驶作为重点,L2级功能逐步商业化 [5][6] - 2020年至今为商业化落地阶段,Robotaxi服务开放,多家企业实现技术突破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零部件、芯片与计算平台、感知传感器、高精地图与定位等 [8] - 中游为自动驾驶仪研发生产环节 [9] - 下游应用于飞机、汽车、导弹、船舶、航天器等领域 [9]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中国自动驾驶仪进口数量23个,同比下降99.53%,进口金额270.65万元,同比下降73.02%,国产替代加速 [10] - 同期出口数量763个,同比增长132.62%,出口金额271.06万元,同比增长152.65%,全球市场崛起 [11] - 进口主要来自德国(35.51%)和挪威(30.77%),出口主要流向挪威(66.33%)、美国(7.62%)和越南(5.44%) [12][15][16]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飞机自动驾驶仪领域:宝成公司参与多个国防重点项目,技术稳定性获认可 [18] - 无人机自动驾驶仪领域: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领导地位 [18] - 汽车自动驾驶仪领域:华为全栈自研技术体系,百度Apollo推出Robotaxi服务 [18] - 中兵红箭2024年营业收入45.69亿元,研发投入7.27亿元 [21] - 百度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4.52亿元,同比增长2.98% [2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激光雷达、AI芯片等核心技术突破推动高精度发展 [24] - 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Robotaxi、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加速商业化落地 [26] - 政策与标准体系完善,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27]
欧洲汽车科技反击战开启!大众、奔驰、宝马等11家巨头联手打造开源软件平台
华夏时报· 2025-07-01 19:17
欧洲车企软件联盟 - 大众、宝马、奔驰联合博世、大陆等11家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开源汽车软件平台,目标重新掌控数字化未来[1] - 合作获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将建立共享开源核心软件栈以降低研发成本,适用于各品牌[1] - 软件栈由中立的Eclipse基金会管理,采用"代码优先"策略,企业直接共享可执行模块提升开发效率[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欧洲车企面临特斯拉、Waymo的技术壁垒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压力,2030年欧洲汽车软件市场规模预计800亿欧元,但本土企业份额不足30%[1] - 车辆核心软件模块70%以上专利由美资企业掌握,大众旗下CARIAD三年亏损58亿欧元,保时捷、奥迪等多款车型因软件问题推迟上市[2] - 奔驰曾出现车机大面积故障,涉及地图数据丢失和语音指令延迟超30秒等问题[2] 合作细节与规划 - 联盟成员包括三大豪华车厂、四大顶级供应商及专业软件企业,采用"标准化核心+个性化外衣"模式平衡共性与品牌差异[2] - 核心软件栈计划2026年交付,首批量产车2030年推出,已向法国汽车协会PFA扩展合作[3] 全球竞争格局 - 特斯拉FSD V12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小鹏XNGP系统在巴黎日均回传1.2TB数据,迭代速度提升40%[4] - 博世利用生成式AI缩短自动驾驶训练周期60%,预计2035年相关业务营收超100亿欧元,智能制造AI优化2000余参数提升产线效率18%[4] - 中国车企推出基于Rust的"小满"系统,内存安全率提升90%,适配158款国产芯片,OTA升级周期缩短至6个月[5] 技术趋势与行业影响 - 汽车产业转向"代码即权力"时代,胜负关键从机械性能转向代码行数和AI算力[6] - 全球技术代差和标准争夺(如ISO/SAE 21434与中国信息安全要求)将决定未来产业话语权[5]
华为徐直军,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00:17
全面智能化战略布局 - 智能化时代企业应具备"六个A"特征:自适应用户体验、自演进产品、自治运营、增强员工、全量全要素全联接和智能原生基础设施 [4][5] - 算力是智能化核心驱动力 公司通过架构创新构建"超节点+集群"系统算力解决方案 基于中国实际芯片制造工艺打造可持续算力 [7] - 华为云全栈升级 提供昇腾云服务和ModelArts服务 降低企业AI算力获取和模型训练门槛 [8][9] - 终端AI应以体验为中心 构建鸿蒙原生智能 计划将"小艺"升级为智能体 与生态伙伴合作提升全场景智能产品能力 [11][12]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 自动驾驶网络目标实现零等待、零中断、零接触用户体验和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网络运维 [14] - 华为ADS 3.0版本实现全场景贯通和全向防碰撞系统升级 目标在高速/城区/乡村等场景实现不同级别自动驾驶 [15] - 未来五年强力投资生态发展 为世界计算领域提供第二选择 打造第三移动操作系统 [15] AI技术应用理念 - AI应用应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降低技术门槛 [15] - 技术需创造社会福祉 避免滥用 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6]
广汽押注华为,冲击智能MPV爆款
雷峰网· 2025-05-27 17:51
2024年前4个月,广汽传祺MPV销量同比下滑13.25%。而2025年,广汽集团整体销量目标高达230万 辆,增幅超过15%。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广汽既需要爆款拉动,也需要品牌结构提升。 " 30万元级智能MPV市场,广汽想重塑存在感。 " 作者丨田哲 编辑丨林觉民 在赛力斯问界M9、小鹏X9、比亚迪腾势D9相继打响"高端MPV智能化"战役之后,广汽传祺也交出了自己 的答卷。 5月26日,广汽发布了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新能源MPV车型——传祺向往M8乾崑版,售价35.99万-40.99 万元。 智能化是传祺向往M8乾崑版的最大卖点,其配备了华为ADS 3.0辅助驾驶和鸿蒙座舱,支持车位到车位辅 助驾驶、全向防碰撞和机场代客泊车等功能,成为继岚图梦想家乾崑版之后,市面上第二款搭载华为乾崑 全栈方案的MPV车型。 这也是广汽首款全栈引入华为智能化技术的量产车型,其定价超过传祺E9,成为广汽传祺在售价格最高的 MPV。 (传祺向往M8乾崑版) 广汽为此安排了为期五天的发布会,围绕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重点讲解。一位广汽传祺销售表示,这款 车并非基于现有M8小改款推出,而是从M8宗师平台衍生出的全新序列,承担"向上突破"的 ...
一周新车盘点 | 小米YU7正式发布 东风奕派eπ007续航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25 14:16
小米YU7发布 - 小米汽车推出首款SUV车型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提供单电机后驱与双电机四驱版本,计划7月上市,竞品锁定特斯拉Model Y及智界R7 [1] - 车身尺寸4.99米长/3.00米轴距,标配20英寸轮圈,续航最高超过850公里,搭载96.3kWh及101.7kWh两款电池包 [1][3] - 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配备16.1英寸悬浮中控屏,前排双零重力座椅支持10点按摩,后排支持电动无极调节 [3] - 全系800V平台,提供319马力至691马力电机组合,配备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及4D毫米波雷达 [3] 东风奕派eπ007升级 - 2025款奕派eπ007全系指导价11.59万至14.99万元,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同步更新 [8] - 纯电版续航从620公里增至650公里(73.5kWh电池),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由200公里提升至230公里 [10] - 车机系统升级至eπOS 2.0版本,支持分屏交互与AI语音助手,中高配车型可选装运动舒享套装 [10] - 纯电版单电机车型分218马力与272马力高低功率版本,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544马力 [10] 深蓝S09上市 - 深蓝S09为六座增程式SUV,补贴后价格20.49万至27.49万元,车身长度5.21米,轴距3.11米 [16] - 搭载1.5T增程系统,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492马力,CLTC纯电续航220公里/210公里 [18] - 配备可移动式中岛设计,内置10升车载冰箱,第二排双独立座椅支持按摩/通风/加热 [18] - 底盘配置空气悬架及CDC可变阻尼减振器,支持车身高度70毫米调节 [18] 示界06上市 - 示界06为紧凑型纯电SUV,限时优惠价10.88万元,车身长度4.67米,轴距2.78米,CLTC续航520公里 [23] - 搭载218马力电机,0-100公里/小时加速6.9秒,匹配62.36千瓦时电池组 [25] - 内饰以浅色木纹饰板为主调,配备悬浮式中控屏及双辐方向盘 [25] 吉利银河M9首发 - 吉利银河M9为六座旗舰SUV,车身长度预计超5.00米,轴距或达3.00米级,搭载插电混动系统 [28] - 配备双联屏、双手机无线充电及旋钮式控制键,第二排独立座椅支持电动调节 [28] - 预计综合功率与深蓝S09(492马力)接近,纯电续航或突破200公里(CLTC) [30]
全价值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 东风华为共绘智能化下半场“中国方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5-24 17:34
战略合作升级 - 东风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2] - 合作范围从原有品牌扩大到全系品牌,包括东风岚图、东风猛士、东风奕派等,并考虑进一步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2][4][5] - 双方合作始于2018年,此次签约标志着合作提升至"集团级"战略协同 [2][6] 合作内容与技术领域 - 东风汽车将凭借整车研产供销服积累与华为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电动部件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4] - 华为将提供云计算、AI、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助力东风汽车实现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4] - 双方计划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车载软件研发平台、智能辅助驾驶研发、AI泛场景应用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 [4] 合作成果与产品落地 - 东风岚图已推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ADS 3.0和鸿蒙座舱的MPV车型岚图梦想家,以及首批搭载华为ADS4.0和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的岚图FREE+ [7] - 东风猛士与华为合作推出智能越野车型猛士M817,采用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并首批搭载华为ADS4.0 [7] - 东风奕派与华为签署协议将合作开发中高端智能化汽车产品 [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是东风汽车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2] - 双方合作将巩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汽车赛道的领先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 [8] - 湖北省领导表示希望合作能助力湖北壮大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3]
从99%到99.99%,Robotaxi正在跨越“最后一公里”?
36氪· 2025-05-14 18:48
2025年,或许注定是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爆发年。 此前,特斯拉宣布将于6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完全无人监督"的Robotaxi服务,并计划2026 年量产无方向盘车型CyberCab。 不仅如此,马斯克旗下AI公司xAI完成60亿美元融资,剑指算力超级工厂,试图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 术注入新动能。 Robotaxi市场上,最大的热门之一——特斯拉已经与xAI形成"软硬合围"之势。现阶段来看,其核心竞 争力就来自其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的数据积累与AI算力支持。 据悉,其FSD V12版本通过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已经实现"拟人化"驾驶决策,可灵活应对施工路段、 动物穿行等复杂场景。 相关数据显示,特斯拉FSD的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6亿英里,按照规划,FSDV13自10月推出后,必 要接管里程数将提升6倍;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FSD将在欧洲、中国监管批准后陆续落地。 全球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与Lyft则通过合作Waymo、Mobileye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此外,两大巨 头于近日先后交出一季报,自动驾驶业务均取得进展显著。中国玩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也不甘落后, 与联手优步将Robo ...
从99%到99.99%,Robotaxi正在跨越“最后一公里”?
美股研究社· 2025-05-14 18:28
自动驾驶与AI融合趋势 - 2025年被视为自动驾驶与AI深度融合的爆发年,特斯拉计划2026年量产无方向盘车型CyberCab并推出Robotaxi服务 [1] - 马斯克旗下xAI完成60亿美元融资,旨在为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算力支持 [1] - 全球网约车巨头优步和Lyft通过合作Waymo、Mobileye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 [1] - 中国公司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与优步合作,将Robotaxi服务拓展至中东与欧洲市场 [1] 技术竞争格局 - 特斯拉FSD系统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6亿英里,V13版本将使必要接管里程数提升6倍 [3] - 特斯拉与xAI技术共享将缩短FSD迭代周期,推动Robotaxi技术跨越式提升 [3] - 行业分化为成本派和生态派:Waymo依托谷歌生态实现每周15万次自动驾驶出行;中国公司通过成本优势抢占市场 [4] - 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将车载计算单元成本下降80%,激光雷达成本下降68% [4] - 文远知行在中东运营最大商业Robotaxi车队,累计商业化运营超1700天 [4] 市场前景与资本动态 - Waymo估值超450亿美元,优步因自动驾驶合作股价年内上涨46.05% [5] - 预计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 [5] - 特斯拉凭借16亿英里FSD数据闭环和xAI算力支持逼近技术临界点 [5] 商业模式变革 - 行业从硬件销售转向"数据驱动、服务增值"的生态模式 [7] - 特斯拉推出"共享经济+订阅制",车主可通过"特斯拉网络"赚取收益 [7] - 优步采用轻资产平台化战略,整合第三方技术并拥有1.3亿月活用户 [9] - Lyft计划2026年在达拉斯推出Robotaxi服务,采用分工合作模式 [9] -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出海+本地化运营"策略进入中东市场 [9] 中国企业的机遇 - 北京、武汉等地2025年将实施L3级自动驾驶条例 [13] - 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显著降低硬件成本 [13] - 华为ADS 3.0通过车路协同提升复杂路口通行效率 [13] - 百度Apollo已在10个一线城市实现Robotaxi试运营 [13] - 中国企业在中东获得政策支持,形成"技术输出+硬件出口"模式 [14] - 华为昇腾芯片、速腾聚创激光雷达等构建自主供应链 [14]
300亿,重庆跑出一个电车独角兽
36氪· 2025-04-07 08:1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阿维塔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深度合作创立,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制造+智能+能源"的铁三角模式[3][7] - 公司前身为长安蔚来,后由长安汽车增持并引入华为、宁德时代重构品牌[6] - 累计完成四轮融资,募资总额近190亿元,2024年12月C轮融资达110亿元[3][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销量73606辆,2022年营收2834万元净亏损20.15亿元,2023年营收56.45亿元净亏损36.93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61.52亿元净亏损13.95亿元[11] - 阿维塔06预售26小时订单突破20117辆,预售价21.59万元起[14] - 2024年9月推出的增程式阿维塔07曾创造月销破万成绩[1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搭载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配备192线激光雷达及27个传感器,实现城区NOA功能99%覆盖率[12][14] - 采用宁德时代CTP 3.0麒麟电池和800V高压平台技术[7] - 配备华为鸿蒙HarmonyOS智能座舱,25扬声器英国之宝音响,全系标配流媒体后视镜和智能电动门[15] 行业竞争环境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50万辆,全球纯电动车销量预计增长30%至1510万辆[18] -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10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合计市场份额65.5%[18] - 磷酸锰铁锂电池、46系大圆柱电池、混合固液电池等技术进入应用期,固态电池预计未来几年商业化[18] 发展战略 - 计划2026年上市,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6][8] - 未来三年推出多款新车覆盖中大型SUV、MPV等细分市场,基于SDA 2.0平台打造下一代架构车型[8] - 国际化布局加速,阿维塔11已登陆泰国,2025年计划进入俄罗斯、中东等50个市场,2026年进军欧洲[8] 市场挑战 - 高端定位面临价格战冲击,40万元以上定价策略限制目标客群范围[11] - 品牌认知度不足,消费者更倾向将其视为"华为技术载体"而非独立品牌[11] - 增程式车型续航里程低于同级竞品,"降价不增配"策略收效有限[11]
豪华轿车市场洗牌,享界S9发起「价值战」
36氪· 2025-02-26 21:44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产品只有颠覆与被颠覆两种命运。 新能源汽车鏖战数年,高端市场已成为国产品牌的关键战场。 2024年,50万元以上豪华SUV销冠已被攻下,豪华轿车领域成为传统车企仅剩的销量与利润依赖。2025年,国产品牌乘胜追击。 售价100万元-150万元的尊界S800已揭露面纱,以智能化技术迎战传统豪华。而享界S9更是摩拳擦掌,将推出增程版车型,剑指传统车企腹地。 豪华汽车"科技潮"背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以性能与操控捕获用户的保时捷,为了满足客户新需求,在中国搭建了智能驾驶与智能座 舱团队;以设计和品质为本的奔驰,在新车型上押宝L2+高阶辅助驾驶及智能语音系统。 传统豪华品牌已然意识到,想要留住中国用户,智能化是必修功课。豪华汽车市场,即将展开一场新的价值战。 在牢握的豪华车市场,品牌力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与"BBA"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品牌相比,新豪华品牌从建立到获得消费者认可不是易事。不过,品牌力并非只能由时间与岁月缔造。技术与产品的时代性变 革,将孕育新的豪华标签。 新能源引领的汽车工业革命下,电驱代替发动机与变速箱,让汽车动力"平权";智能化改变了汽车座舱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