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龙魔芋爽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换供”疑云:早在溜溜梅之前,供应链已“悄悄”国产化
36氪· 2025-07-31 10:25
核心观点 - 山姆近期因频繁更换供应商引发消费者对商品品质降级的质疑,涉及多个品类如椰子水、西梅干、有机大豆等 [1][3][5] - 公司供应链策略呈现国产化趋势,从进口转向国内代工再与本土品牌合作,但信息不透明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 [23][24][32] - 会员制零售面临成本、品质与规模的三重平衡难题,供应商更替被消费者直接等同于价值缩水 [27][33] 供应链调整 - **供应商更替集中爆发**:涉及Member's Mark椰子水生产商从Thai cocconut变更为Asiatic Agro,垃圾袋供应商从上海康霆更换为声科家具 [3] - **品类迭代特征**:西梅干两年上线4款不同品牌产品,规格从1.13kg降至800g,单价从69.8元降至56.9元但每百克价格从5.29元涨至7.11元 [10][15] - **国产化路径清晰**:西梅干从境外企业生产(PROCESADORA BAIKA)逐步转为青岛赢丰诚代工(MRDONNY),最终由溜溜梅承接 [17][19] 消费者反应 - **品质质疑焦点**:有机大豆原料产地从单一变多地区,蛋白质测算标准变更引发争议;椰子水被指口感差异明显 [5][29] - **价值感知落差**:大众品牌如好丽友、溜溜梅上架削弱会员专属感,尽管有减糖80%等改良仍难满足预期 [28][32] - **信息透明度不足**:供应商变更未充分说明,高蛋白三级大豆被误读为品质降级,官方解释反加剧疑虑 [31][33] 行业策略分析 - **成本驱动明显**:内部要求选品利润率提升,通过引入本土供应商压缩采购成本,如橙汁代工厂从Natural One切换至橙宝食品 [21][27] - **供应链优化逻辑**:国产化可缩短交货周期,溜溜梅替换MRDONNY因后者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周补货量翻倍需求 [26][27] - **会员制信任机制**:零售商需平衡参数调整与消费者沟通,试吃、双版本并行等做法可缓解信任危机 [34][36]
8点1氪|余杭自来水异味7人被严肃问责;上海和平饭店罐装可乐一瓶卖50元,市监局回应;山姆App重新上架卫龙魔芋爽
36氪· 2025-07-24 08:04
上市动态 - 聚智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汇富融资为独家保荐人 [1] - 立讯精密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2] 消费品行业 - 上海和平饭店罐装可乐售价50元引发争议,市监局称属市场调节价 [5] - 山姆App重新上架卫龙专供产品"高纤牛肝菌魔芋爽" [6] - 蜜雪冰城回应自提30个冰淇淋纠纷,称已向消费者道歉并将加强员工培训 [7] 科技与AI - 腾讯客服确认微信实时对讲功能已下线且暂无重新上线计划 [8] - 智元机器人官网推出四足机器人D1 ULTRA,最高奔跑速度3.7米/秒 [20] - 优必选发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7×24小时自主换电能力 [21] - 阿里巴巴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集成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等功能 [24] - 360计划推出AI录音笔和智能眼镜,强调显示功能的重要性 [25] 汽车与交通 - 公安部强调智能驾驶系统责任主体为驾驶人,将加强规范管理 [12] - 新能源重卡制造商零一汽车完成5亿元A轮融资,Momenta领投 [23] - 特斯拉洛杉矶超级充电站餐厅6小时营收4.7万美元,计划在上海开设分店 [19] 零售与电商 - 沃尔沃将改革经销商管理体系,推行全国统一"一口价"模式 [15] - 泡泡玛特在美国起诉7-Eleven销售假冒LABUBU玩偶 [16] 国际动态 - 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系5年来首次 [12] - 特朗普宣布与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美将对菲商品征收19%关税 [18] -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将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 [19] 投融资 - 运动品牌SURPINE松野湃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 [22] 其他行业 - 影石创新宣布入局无人机市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25] - 可口可乐将在美国推出蔗糖配方产品,中国市场暂不涉及 [18]
“背刺”中产的山姆,已经妥协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20:10
山姆会员店选品争议 - 公司近期悄然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独家商品,替换为低糖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等大众品牌,引发"选品降级"争议 [4][5] - 消费者实测低糖好丽友派糖分未达宣传标准,配料含起酥油和人工甜味剂,上线一个月累积300余条差评 [5] - 部分特供商品被质疑与普通版本差异甚微,例如包装印"PANPAN"实为盼盼品牌 [8] - 卓越会员权益缩水,洗车券等增值服务取消,仅保留消费返现活动 [9] 商业模式与会员价值 - 公司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商品稀缺性与高品质的隐形契约,年费260元(卓越会员680元)构成中产身份认同门槛 [5][15][17] - 当前选品同质化导致会员价值重估,长沙会员反映"家门口能买到的商品不值得付会员费" [7][10] - 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25%-30%却贡献40%营业额,是差异化关键 [17] 扩张战略与业绩表现 - 中国门店数量从2015年12家增至2025年7月56家,年均开店速度从0.6家提升至5-6家 [12][23] - 电商业务爆发,云仓数量达500多个,电商销售占比从2019年4%跃升至2024年48% [13] - 销售额呈现陡峭增长:2022年660亿元→2023年800亿元→2024年突破1000亿元 [13][14] - 会员数量从2020年300万增至500万以上,年会员费收入超13亿元 [14] 行业竞争格局 - Costco通过奢侈品引流策略(如10万爱马仕包、低价茅台)争夺高端客群 [20] - 盒马2024年销售额750亿元,与公司差距缩小,并通过价格战直接竞争 [21] - 胖东来凭借极致服务异军突起,上半年销售额117亿元,且无会员费门槛 [22] - 代购生态变化反映商品稀缺性下降,山姆代购收入锐减而胖东来代购崛起 [23] 战略调整与未来挑战 - 公司紧急下架争议商品,显示对会员付费意愿的妥协 [25] - 快速扩张带来业绩压力,新店目标年销售额36.7亿元,可能促使采购策略大众化倾斜 [23][24] - 行业分析师指出规模化与品牌独特性的矛盾是核心挑战 [2][18]
山姆选品变化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46
山姆会员店选品策略调整 - 山姆近期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明星商品,同时引入好丽友低糖派、溜溜梅、徐福记燕麦蛋糕、盼盼等大众品牌 [3] - 消费者质疑山姆选品逻辑从"全球尖货"转向"超市通货",削弱会员费价值 [3] - 争议商品如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已在全国线上渠道下架,但盼盼全麦坚果面包脆片(好评率96.6%)和溜溜梅无核西梅干仍在售 [4][5] 会员制商业模式特点 - 山姆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年费260元)和卓越会员(年费680元) [5] - 仓储式会员店SKU精简(3000-5000种),每个细分品类仅1-3件商品 [8] - 选品差异化是关键,山姆内部原则是"满大街都做的东西就不做" [10] 商品开发策略 - 山姆首创升级版日式便当(含30%以上蛋白质)等创新产品 [7] - 曾带火35.8元24个麻薯、39.8元烤鸡、68元16个瑞士卷等网红商品 [7] - 与Dole合作开发糖分降低30%的小橘干,类似好丽友派糖分减少80%的改良思路 [11] 国内品牌合作现状 - 国民零食品牌推出高端产品线,向健康化、高端化转型 [11] - 卫龙魔芋爽添加云南牛肝菌,但品牌定位难获会员认可 [11] - 山姆将"盼盼"改为拼音"PANPAN"引发消费者质疑 [11] 管理层变动与扩张 - 2024年9月郑硕怀调任山姆首席营运官,2025年1月文安德退休 [12] - 2024年新开6家门店,平均每年新增6-7家,覆盖温州、绍兴、泉州等地 [14] - 2024年5月进行大区重组,原6个大区增至7个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仓储式会员店面积达1万-3万平方米,远超传统超市(2500-5000平方米) [8] - 行业专家认为山姆商品研发可能从高端向中高端倾斜 [11]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评价山姆和胖东来是"把产品差异化做到极致"的代表 [14]
山姆上新好丽友引发退卡潮?“背叛感”来自中产的身份焦虑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3:42
事件概述 - 山姆会员店因上架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等大众品牌零食引发会员强烈不满,部分商品因争议被紧急下架,差评数量迅速突破400条 [2] - 公司回应称已将会员意见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虑,但舆论风波持续发酵 [2] 消费者心理分析 - 会员认为山姆的稀缺性和高端定位被稀释,260元年费的价值在于"身份确认"而非单纯折扣,大众品牌引入导致象征性溢价失效 [2] - 营养师证实低糖好丽友派减糖80%且0反式脂肪,但消费者仍批评"太甜""不值",反映对品牌调性下坠的敏感度高于产品质量本身 [2] -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理论指出,中产通过"稀罕商品"维系阶层边界,山姆过去"全球直采""独家规格"策略被破坏后,消费者通过贬低商品完成身份捍卫仪式 [3] 公司战略与行业模式 - 山姆商业模式核心为会员制下的"严选—大包装—低毛利—高周转",依赖有限SKU与高标准选品实现差异化,与依赖促销的大众超市形成区隔 [4] - 2023年起公司推行"降低进口依赖、压缩物流成本"策略,引入本土品牌属既定计划,非高层变动或个人意志导致 [3] - 行业竞争格局中,退卡消费者可转向Costco、fudi或盒马X会员店等替代选择 [5] 危机根源与应对建议 - 信任危机源于规模化采购与稀缺感平衡失调,需强化专供差异、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同时回应中产对安全与身份区隔的双重诉求 [5] - 公司回应被指"技术理性有余共情不足",未有效处理消费者情绪,尤其在外资背景下缺乏"支持国货"的情感杠杆 [5] - 舆论监督机制达到空前高度,事件对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公司将下架事件转化为用户调研机会,用本土化语言重建信任 [5]
新消费快讯|卫龙魔芋爽官宣王安宇为代言人;百年舞蹈品牌Capezio出售
新消费智库· 2025-05-02 20:38
新消费产品动态 - 森永乳业在日本推出含双歧杆菌MCC1274的功能性酸奶新品 主打认知功能改善概念 包装采用象征健康的绿色设计 [3] - BlueglassYogurt升级晚安胶原酸奶PRO至5.0版 新增DAG甘油二酯油 保留GABA/胶原蛋白肽等核心成分 [3][4] - 金龙鱼战略转型大健康领域 推出"丰益堂"品牌系列产品 包括甘油二酯油和植物甾醇蛋白乳 [3][4] - 361°推出「甜典」女子网球系列 包含Polo背心/百褶裙等专业运动装备 强调高温散热与多场景穿搭 [3][5] 品牌营销合作 - Supreme与Spike Lee制作公司40 Acres推出联名系列 包含棒球夹克/T恤等单品 融入电影文化符号 [1][15] - d'zzit官宣刘浩存为品牌代言人 通过2025夏季系列广告大片诠释品牌调性 [1][15] - 卫龙魔芋爽签约王安宇为代言人 推出蓝色限定礼盒 强化"百搭"产品属性 [4][5] 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 - 美国可口可乐装瓶商Arca Continental投资1.68亿美元扩建德州工厂 2023-2024年实现销量与市场份额双增长 [7][9] -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旗下489家餐厅构成全国性网络 收入主要来自堂食与外卖业务 [9] - 紫燕食品拟投资3亿元在尼泊尔建设水牛肉加工基地 通过成都子公司实施跨境布局 [11][14] 投融资动态 - 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资金用于Lymow品牌割草机器人量产交付 [7] - 劢微机器人获亿元级B+轮融资 由普华资本领投 资金将投入技术研发与智能工厂扩建 [7] - 私募公司Argand Partners收购百年舞蹈品牌Capezio母公司Ballet Makers 交易金额未披露 [9][10] 企业人事变动 - 露华浓任命Dana Medema为北美总裁 原任飞利浦个人健康业务高管 5月5日正式履职 [11] - 麦当劳美国市场四年来首次更新固定菜单 5月5日重新推出麦脆鸡柳条 应对竞品竞争压力 [14][15]
卫龙美味(09985):魔芋开启新纪元,辣味王者再启航
华泰证券· 2025-04-28 15: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卫龙美味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19.96 港元(基于 25 年 32xPE)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零食市场多品类、弱品牌,辣味零食成瘾性强、复购率高,卫龙打造国民辣条品牌,是魔芋赛道先行者,有望享受品类扩张红利,后续聚焦打造大单品和拥抱新渠道,顺应行业趋势成长势能向上 [17] 行业层面 辣味食品赛道情况 - 辣味零食迎合吃辣潮流,2023 年市场规模约 2045 亿元,17 - 23 年 CAGR 为 8.7%,预计 24 - 26 年零售额 CAGR 为 10.2% [18][25] - 细分品类中,2023 年肉和水产类/调味面制品/辣味蔬菜市场规模分别为 549/534/357 亿元,占比 27%/26%/18%,21 - 23 年 CAGR 分别为 7%/8%/16%,23 - 26 年预计 CAGR 分别为 18%/9%/8% [31] - 2021 年辣味零食 CR5 为 11.4%,卫龙市占率~6.2%;调味面/辣味蔬菜 2021 年 CR5 分别为 19.4%/19.2%,卫龙市占率均为 14.3%,行业集中度呈提升趋势 [33] 辣条品类情况 - 销售体量~100 亿元,市场规模稳定,头部品牌显露,2023 年卫龙市占率达 28% [2][18][41] - 发展分四个阶段:萌芽期(1998 - 2006 年)、规范期(2007 - 2014 年)、爆发期(2015 - 2019 年)、品牌化(2020 年至今) [41] - 麻辣口味增速领先,2024 年 49%消费者偏好麻辣口味,2024 年麻辣辣条行业市场规模 29.5 亿元,21 - 24 年 CAGR 为 8.2%,预计 26 年达 43.3 亿元,25 - 29 年 CAGR 为 8.0% [44] - 目标群体以年轻消费者为主,低线城市占比高,2023 年 65%消费者位于低线城市 [49] 魔芋品类情况 - 2024 年出厂口径市场规模~70 亿元,零售额突破 120 亿元,年增长 20%+,卫龙市占率 42% [2][19][51] - 未来发展空间或超百亿,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空间大,消费群体广,形态多元 [53] - 中国魔芋产业链处于发展初期,产品矩阵有望丰富 [54] 公司层面 公司概况 - 业务发展分三个阶段:初创期(2001 - 2008 年)、快速发展期(2008 - 2015 年)、成熟期(2015 年至今) [65] - 股权结构稳定,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 [66] - 24 年实现收入 62.7 亿元,19 - 24 年 CAGR 为 14.7%,蔬菜制品收入 33.7 亿元超调味面制品,成为第一大品类,收入占比 53.8%,蔬菜制品毛利率 49.5%高于其他品类 [71] 构筑综合壁垒 - 基因方面,敢为人先、勇于求变,首创辣条、率先规模化生产、升级产线、推出魔芋产品、推动渠道变革等 [79][80][81] - 品牌方面,辣条是童年回忆,打造国民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塑造网红形象 [20] 成长空间和发展演绎 - 产品端,研发管理体系成熟,技术可复用,2016 年后推新品,24 年蔬菜制品收入超调味面制品,后续持续创新迭代 [21] - 渠道端,流通渠道起家,2024 年末与 1879 家线下经销商合作,积极拥抱新渠道,2024 年零食量贩渠道收入占比 20%+ [2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 13.5/16.5/19.7 亿,同比+26.6%/+22.2%/+19.0%,对应 EPS 0.58/0.70/0.84 元 [5] - 参考可比公司 25 年 PE 均值 25x,考虑公司盈利能力强于可比公司,给予 25 年 32x PE,目标价 19.96 港元 [5]
什么信号?男士美容、"彩妆茅台"、"黄金爱马仕"……集体爆发!
券商中国· 2025-03-27 20:37
港股新消费赛道公司股价表现 - 3月27日港股新消费赛道公司集体大涨:卫龙美味涨11.43%、三生制药涨10.91%、泡泡玛特涨9.24%、老铺黄金涨9.23%、毛戈平涨9% [5] - 年内涨幅显著:卫龙美味累计涨92.22%、三生制药涨97.37%、泡泡玛特涨71%(近一年涨5.7倍)、老铺黄金涨近2倍、毛戈平涨95% [5][6][7][8] - 泡泡玛特市值达2064亿港元,老铺黄金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10倍 [6][7] 公司核心业务与竞争优势 - **卫龙美味**:辣味休闲食品龙头,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收入占比超95%,2025年前两月销售额增长30%(魔芋爽超预期) [5] - **三生制药**:男性脱发治疗领域龙头,蔓迪品牌市占率超70%,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2024年营收91.08亿元(+16.5%) [5][9] - **泡泡玛特**:潮玩行业规模最大企业,2023年10个IP销售收入过亿元,2024年营收130.4亿元(+106.9%),海外业务占比38.9% [6][10] - **老铺黄金**:古法黄金第一股,产品设计独特(传统文化结合),2024年净利润预增236%-260%至14-15亿元 [7][12] - **毛戈平**:高端彩妆品牌,毛利率达84.9%,自营柜台数量行业第二,2024年营收增长超预期 [8][12] 业绩驱动因素 - 三生制药2024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34.9%),核心产品特比澳、蔓迪贡献主要增长 [9] - 泡泡玛特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185.9%),2025年收入指引增长超50%(海外增速超100%) [10] - 卫龙美味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56.6%,新品"麻辣麻辣"系列推动面制品业务增长 [11]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悦己消费赛道崛起**:涵盖辣味食品、潮玩、彩妆、男性美容等,机构关注度提升 [14] - 消费K型分化:宠物食品、悦己消费领域升级显著,大众消费更趋性价比 [14] - 中金公司看好港股新消费板块估值上行,国信证券强调辣味食品的情绪价值属性 [14] - 基金经理布局:景顺长城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认为消费习惯变迁推动非必要消费增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