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
搜索文档
中国铁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284.03亿元行业第二,净利润172.29亿元行业第三
新浪证券· 2025-10-31 00:29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公司是全球最具实力和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拥有全产业链差异化优势 [1] -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本运营和物流 [1] - 工程承包业务是核心业务,2025年三季度收入为4346亿元,占总营收的88.84% [2] - 其他业务构成包括物资物流及其他(407.18亿元,占比8.32%)、房地产开发(207.55亿元,占比4.24%)、工业制造(118.26亿元,占比2.42%)和规划设计咨询(67.43亿元,占比1.38%) [2]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7284.0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359.54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中国中铁同期营业收入为7738.14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72.29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3位,高于行业平均数36.45亿元 [2] - 行业净利润前两名分别为中国中铁(192.18亿元)和中国交建(182.09亿元) [2]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9.14%,高于去年同期的76.83%,且高于行业平均的72.81%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8.77%,低于去年同期的9.16%,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1.72% [3] 业务发展亮点与前景 - 境外业务收入增长迅速,2025年上半年境外营收370.89亿元,同比增长20.29%,而境内营收4521.1亿元,同比下降6.84% [5] - 境外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7.43% [5]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正增长2.4%,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降幅较2024年末收窄3.8个百分点 [6] - 绿色环保和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5.1%和44.5% [6] - 新藏铁路、川藏铁路、雅下水电工程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5] 股东结构与市场预期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1.75万,较上期减少2.7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29万,较上期增加2.77%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3.23亿股 [5] - 银河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16亿元、235.54亿元、242.8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7%、3.23%、3.10% [5] - 光大证券维持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3亿元、229亿元、235亿元 [6]
中国邮政集团雄安研发中心项目落地雄安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8:48
项目落地概况 - 中国邮政集团于10月13日竞得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片区一宗土地,宗地面积为55.5亩,将用于建设中国邮政集团雄安研发中心项目[1] - 该项目标志着又一中央企业创新业务板块市场化疏解至雄安新区[1] 项目定位与业务整合 - 中国邮政集团将整合集团各创新业务板块研发资源,在雄安新区打造集金融、科技等研发业务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基地[1] - 公司是以邮政、快递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为主业、多元化经营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业务范围覆盖国内国际信函寄递、包裹快递、出版物发行、邮票发行、邮政汇兑、机要通信、邮政金融、物流、电商及各类邮政代理等全链条服务[1] 产业协同与园区发展 - 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片区目前已入驻中国星网雄安总部、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2] - 园区涵盖空天信息、能源互联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 - 中国邮政集团雄安研发中心项目将与其他已落地项目深度协同,充分发挥疏解带动优势,引领科技创新,服务雄安新区[2]
万科最新组织架构落地:整合设立16个地区公司
凤凰网· 2025-09-19 09:20
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完成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核心在于扁平化并强化集团总部管控 [1] - 组织架构划分为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 事业部三类 开发经营本部被撤销 [1] - 原5大区域公司 2个总公司 2个直管公司整合为16个地区公司 实现总部对地区公司的直接管理 [1] - 由集团-区域-城市三级架构转向总部-城市二级管控体系 [1] - 集团总部设有11个中心包括投资发展中心 成本招采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产品设计中心等 [1] - 地区公司分为16个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山东公司 上海公司等 [1] - 事业部包含物业 商业与酒店 办公 长租公寓 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1] 管理团队变动 - 集团董事长辛杰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等高管职务保持不变 [3] - 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3] - 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现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 [3] - 原西南区域李嵬现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3] - 原华东区域吴镝现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3] - 原深圳市特区建工卜令秋现任集团财务总监 [3] - 调整围绕能力集约建设 风险系统防控 组织高效精简展开 旨在减少管理层级并提升决策效率 [3] 行业背景与公司业绩 - 头部房企包括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招商蛇口等普遍优化组织架构以适配市场变化 [4] - 行业调整共性为撤销中间层级 强化总部管控与城市端执行力 打破三级架构转向两级管控 [4] - 盈利难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 是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一大背景 [4] - 万科上半年营业收入1053.2亿元 同比下降26.2%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19.5亿元 较去年同期98亿元净亏损有所增加 [4] - 业绩亏损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 毛利率低位 资产减值计提及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4] - 公司稳步推进改革化险工作 已顺利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4]
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16地区公司8大事业部亮相
新浪科技· 2025-09-18 11:22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进行近年来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 [1] - 新架构分为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三部分 [1] - 集团总部设置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1]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1] 地区公司布局 - 设立16个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上海公司等 [1] 多元化业务板块 - 事业部包含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1]
万科新组织架构落地,设立事业部寻求业务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9-17 16:15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调整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地区公司数量增至16个 包括北京公司、津冀公司、上海公司等[1][3] - 全面进入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 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由总部直接管控地区公司[3] - 新设立8个事业部 涵盖物业、商业与酒店、办公、长租公寓、海外、食品、物流及财顾业务[3] 战略转型方向 - 食品采购等非地产业务定位为开辟新增长曲线 弥补开发、物业等传统业务收入不稳定性[4] - 业务调整基于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的背景 属于长期发展战略[4] - 通过转让冰雪业务资产实现"瘦身" 出售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和北京万冰雪体育75%股权[7] 资金支持与债务管理 - 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59.41亿元借款 最新一笔20.64亿元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1][5][6] - 已如期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6] - 形成"深铁集团资金支持+自身销售回款+银行贷款"多元保障体系 资金链稳定性增强[7] 管理团队变动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任执行副总裁[1] - 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于2025年1月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多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进入管理层[6] 运营效率优化 - 强集团管控可通过精简管理层级压缩运营与人工成本[3] - 总部直接管控改善资源调配不均问题 提升跨项目资源统筹能力和战略落地精准性[3]
密尔克卫:演若投资、演智投资和演惠投资合计减持315万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0:49
股东减持情况 - 演若投资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143万股 [1] - 演智投资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97万股 [1] - 演惠投资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75万股 [1] - 三家投资机构合计减持数量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99% [1] - 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财务结构 - 2025年1至6月份物流业务收入占比51.39% [1] - 同期交易业务收入占比48.08%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53% [1] 市值表现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04亿元 [1]
从一间百货门市部到年销80亿元 宁夏唯一商业上市公司如何炼成的?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0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明确"扎根宁夏、辐射西北"战略定位 成为物美集团西北市场重要战略平台[2] - 形成覆盖全域、辐射多省业务网络 深度参与银川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及贺兰县商圈建设运营[2] - 业务范围延伸至宁夏全域并辐射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构建以银川为中心的区域商业辐射圈[2] - 拥有12家百货商场/购物中心、247家连锁超市、84家电器及通信连锁店 门店合计建筑面积逾130万平方米[2] 多业态协同发展 - 形成百货、超市、电器、通信、物流、餐饮六大核心业态 搭建多业态互补全场景覆盖经营矩阵[2] - 超市业态以"高品质、低价格、有限品项、合理订货、最佳供应链、资源共享"为经营理念[3] - 百货业态以"百货+类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创新形态重构消费场景 融合夜巷、潮π街区等特色空间[3] - 电器业态占据宁夏家电实体零售市场65%以上份额 开设京东平台新百旗舰店、拼多多新百专营店等线上渠道[4] 物流体系支撑 - 现代物流板块依托406亩物流基地与800公里配送半径 搭建"全渠道、一盘货、仓干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5] - 以"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为升级方向 完善物流枢纽功能并向社会化物流服务延伸[6] - 稳步推进"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战略转型 成为区域供应链重要支撑力量[6]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引入"多点"数字化平台近8年 "多点"APP积累近800万会员 线上月活跃会员近百万[7] - 深度挖掘会员消费数据构建"消费画像" 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引流与多渠道一体化运营[7] - 联合移动、顺丰、银联等企业打造数字化联盟 建设"新华商圈"智慧商圈省级项目[8] - 配套开发"逛新百GAI"小程序 实现商圈内门店导航、优惠推送、停车缴费等功能一体化[8] 区域经济赋能 - 依托渠道优势推广宁夏"六特"产业产品 搭建"产地直采+门店直供"产销对接模式[9] - 与近万家中小微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提供供应链支持与共享数字化工具[9] - "十四五"期间年均销售额近80亿元 平均利润额近1.2亿元 累计分红额超1.24亿元[10] - 连续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 2021年至2025年持续跻身宁夏100强企业前10位[11]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聚焦实体经济与商业零售主业 把握"区域领先、区域做强"总体战略[11] - 深耕宁夏本土市场平衡规模拓展与效益提升 巩固区域市场优势[11] - 以数智化为核心驱动力加快商业数字化发展 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11] - 构建以银川市为中心的300-500公里经济圈 辐射周边省份千万级消费人口[11]
先丰服务集团盘中最低价触及0.084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8-25 16:58
股价表现 - 8月25日收盘价0.085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61%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0.084港元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资金净流出4.58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0500HK [1] - 集团总部位于香港 业务总部设于北京 [1] - 分支机构覆盖上海、迪拜、内罗毕和约翰内斯堡等国际城市 [1] 业务特点 - 团队具备国际化及多语言特质 拥有丰富的属地知识和业务经验 [1] - 在前沿市场复杂环境中提供安保、物流、保险及工程等综合服务 [1] - 业务区域聚焦南部非洲区、中东北非区、西北区和西南区四大板块 [1] 客户群体 - 服务领域涵盖金融、油气、矿业、能源等关键行业 [1] - 客户包括国际组织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 [1]
天津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78亿元 同比增长4.33%
中证网· 2025-08-25 15: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78亿元,同比增长4.33% [1] - 同期实现净利润5.03亿元 [1] - 货物吞吐量达2.29亿吨,同比增长0.44%,完成年度计划4.56亿吨的50.22% [1] - 集装箱吞吐量1060.40万TEU,同比增长1.58%,完成年度计划2077万TEU的51.05%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为综合性港口运营商,涵盖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及制品等多类泊位 [1] - 主营业务包括装卸、销售、物流及港口综合配套服务 [1] - 全港70%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地区 [2] 行业地位 - 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7位 [2] - 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 [2] - 外贸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 [2] - 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47条,辐射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52%) [2] 战略发展 - 通过精准营销和精细化管理提升生产效能 [1] - 深化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1][2] -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 [2] - 强化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地位 [2]
财面儿丨新华百货: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 8600.81 万元 同比下降 2.52%
财经网· 2025-08-22 1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54亿元,同比下降0.9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00.81万元,同比下降2.52% [1] 收入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87.38%,租赁业务等收入占12.62% [1] - 超市业务收入占比67.37%,百货及购物中心占比9.44%,电器及通信占比22.60%,物流占比0.59% [1] 业务构成 - 核心业务涵盖商业零售、物流及商业物业出租三大板块 [1] - 零售业务包含百货商场、综合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及电器与通信连锁等多个业态 [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运营343家实体门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