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铜箔
icon
搜索文档
从铜开采到铜基新材料 铜陵有色抓住铜、延伸铜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8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铜陵有色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重要成员及全球行业巨头,位于安徽省铜陵市 [2] - 公司生产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和第一块铜锭,现为亚洲最大电解铜生产商之一 [2][4] - "一五"期间铜官山铜矿粗铜产量年均增长72.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7.1%,1957年铜料和粗铜产量均突破1万吨 [3] - 90年代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包括"闪速炼铜技术"等 [4] 智能化生产与技术升级 - 金冠铜业分公司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从矿石破碎到阴极铜电解全程智能化 [5] - 阴极铜纯度达99.95%以上,为伦敦和上海交易所注册产品 [6] - 应用互联网和AI技术联网管理30余台设备,实现数据追溯与偏差实时监测 [6] - 引入机器人剥片机组提升效率,开展多目标质量提升课题攻关 [7] 产业链布局与高附加值产品 - 旗下拥有冬瓜山、米拉多等国内外矿山保障资源供应 [8] - 突破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锂电铜箔从6微米到3.5微米技术跨越 [8] - 当前电子铜箔年产能达5.5万吨,产品覆盖棒、杆、管、带、箔等多形态 [8] - 布局HVLP铜箔、IGBT封装铜板带材等高端铜基新材料,形成"电解铜-印制电路板"完整产业链 [8] 行业机遇与政策支持 - 新能源汽车需20公斤以上铜箔/辆,推动高纯度铜箔需求增长 [7] - 《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新能源领域需求 [7] - 公司计划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巩固冶炼领先地位,发展铜基新材料战略性产业 [9]
红宝书20250618
2025-06-19 17: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眼镜、液冷、超导、稀土、PCB、空调、钠电池、电子铜箔、工商业逆变器、激光防御、军事仿真、超导材料、低温超导、高温超导、数据中心散热、柴发等 [2][3][4][5][6][7][8][9][10][11][12][13][15] - **公司**:鼎际得、中京电子、顺威股份、震安科技、普路通、逸豪新材、通润装备、新光光电、广晟有色、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华如科技、大族数控、比依股份、联创光电、清越科技、雷神科技、纬达光电、瀛通通讯、奋达科技、明月镜片、博士眼镜、星星科技、亿道信息、卓翼科技、天键股份、老凤祥、创维数字、佰维存储、歌尔股份、水晶光电、国光电器、弘信电子、恒玄科技、星辰科技、中科蓝讯、曙光数创、英维克、申菱环境、依米康、高澜股份、川润股份、川环科技、佳力图、淳中科技、精达股份、永鼎股份、西部超导、国缆检测、辰光医疗、百利电气、宝胜股份、安泰科技、南极光、比依电器、理湃光晶、东创科技、胜宏科技、亚商科创、常州格林、钠壹新能源、科泰电源、威贸电子等 [5][6][7][8][9][10][11][12][13][15][16][17][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眼镜**:多款重磅产品即将发布,如2025年6月20日扎克伯格将发布全新AI眼镜Meta X Oakley,小米预计6月26日发布首款智能眼镜且已小批量生产,Meta计划推出多款不同形态AI眼镜 [2][15] - **液冷**:首批国家标准即将发布,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2029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2024 - 2029年复合增长率46.8% [3][15] - **超导**:上海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拟募集12亿元用于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项目,超导材料应用广泛,高温超导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应用较多 [4][15] - **鼎际得**:随着中试产品成功,将向下游客户发送自产POE粒子进行认证,一期项目规划产能大,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可观 [16] - **中京电子**:部分PCB产品用于VR/AR智能眼镜领域,子公司为Switch系列供应FPC,还应用于AI多领域,是高端PCB领先企业 [6][16] - **顺威股份**:是空调风叶龙头,间接供货小米空调,与广州极飞科技合作推动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融合 [7][16] - **震安科技**:实控人拟变更,收购方为华为核心供应商,控股子公司有核级抗震产品 [8][17] - **普路通**:布局半固态钠电池,与小米合作,深耕ICT领域提供供应链服务 [9][17] - **逸豪新材**:与胜宏科技合作,布局高速高频电子铜箔,构建PCB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10][17] - **通润装备**:北美市场工商业逆变器市占率第一,海外收入占比高,关税影响有限 [11][17] - **新光光电**:布局轻小型激光防御系统,可精准打击无人机,光学制导/激光对抗系统业务有一定占比 [12][17] - **稀土**:印度政府叫停该国唯一稀土矿商出口,涉及广晟有色等多家公司 [13] - **华如科技**:核心品牌XSim®实现升级跨越,推出新一代数字战场环境平台XSimWorld® [15] - **比依股份**:投资并合作的理湃光晶是国内AR眼镜光波导模组最大供应商,控股股东增资,协助建设生产线 [15] - **联创光电**:联建XR应用解决方案,子公司在超导和高场磁体制造有优势 [15][17] - **清越科技**:具备VR/AR领域硅基OLED显示技术,为硅基OLED AR眼镜供应屏幕 [15] - **雷神科技**:在2024年CES上发布三款全新品类智能眼镜 [15] - **纬达光电**:具备AR/VR眼镜用偏光片技术及生产能力,产品已批量交付 [15] - **上海超导**:全球高温超导材料领先企业,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国内市占率超80%,近三年排名第一,业绩增长显著 [15] - **精达股份**:持有上海超导股份,IPO发行后股权占比变化,持股市值有望增加 [15] - **永鼎股份**:2024年超导材料业务收入增长,子公司在高温超导领域有优势,与多家客户合作密切 [15] - **西部超导**: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为ITER项目中国低温超导线材唯一供应商 [15] - **南极光**:是唯一通过任天堂Switch2产品认证的背光显示模组厂商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6月17日美参议院修订OBBB,储能补贴退坡延后至2036年结束,通润装备海外业务受影响 [17] - 2025年6月17日资讯,以色列首次在战斗环境下使用“铁束”激光系统拦截火箭弹和无人机 [17] - 盘中消息,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 [17] - 科泰电源AIDC柴发2025年Q2交付环比大幅增长,已明确拿到核心订单 [18] - 威贸电子国产数据中心散热系统线束项目已量产,风机罩壳组件项目预计下半年量产 [18]
铜冠铜箔扣非2年1期亏损 2022上市募36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11: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7.19亿元,同比增长24.69%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下滑1008.97%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5亿元,同比改善22.56%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56.29%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5.1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亿元,同比恶化46.37% [2][3]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5.7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34.30亿元,超募22.33亿元 [4][6] - 原计划募集资金11.97亿元,用于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高性能电子铜箔技术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5] - 发行费用总额1.49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33亿元 [6]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17.27元/股,发行数量2.07亿股 [3]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 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席主承销商为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
北方铜业(000737) - 000737北方铜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8:08
项目进展 - 年处理铜精矿150(优化变更80)万吨综合回收项目除贵金属车间外已达产达标 [2] - 铜矿峪矿园子沟尾矿库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2] - 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及覆铜板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产能未完全释放,仅部分生产线投入生产 [2] 产品种类 - 冶炼综合回收产品包括金、银、硒、碲、铂、钯、铼等有价金属 [3]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个月内实施,现金分红股权登记日尚未确定 [3] 权证办理与资产注入 - 铜矿峪矿80米标高以下深部探矿完成现场勘探,正在进行资源储量报告评审 [3] - 胡家峪矿外围采矿权证正在办理中 [3] - 中条山集团承诺在取得胡家峪铜矿外围采矿权后的24个月内,向公司转让胡家峪矿业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及对应的采矿权 [3] 市值管理 - 公司作为地方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将按相关制度要求加强市值管理 [4] 发展战略 - 加强铜矿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推进深部接替资源勘查,推动与科研院所等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5] - 铜精深加工板块加快试生产进程,创立中高端差异化自主品牌,走个性化、差异化定制供应之路 [5]
2025年中国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新型储能市场持续扩容,行业迎来"极薄化+复合化"发展新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9:14
行业概述 - 超薄电子铜箔(厚度≤12微米)是储能电池负极集流体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成本及安全性 [2] - 产品按厚度分为常规8-12μm、主流6-8μm(市占率75%)、高端≤6μm(2024年占比15%),其中6-8μm电解铜箔因性价比主导储能市场 [3][18] - 技术路线以电解法为主,压延法用于高端产品,表面处理分光面(降内阻)和毛面(强附着力)两类 [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超薄电子铜箔总产能突破25万吨,其中储能专用铜箔占比40%(约10万吨) [1][16] - 预计2025年储能电池用铜箔需求量超40万吨,市场规模突破250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40% [1][16][24] - 2024年4.5μm及以下高端产品年增长率达45%,复合铜箔渗透率预计从不足5%提升至2025年的15%以上 [18][22] 产业链 - 上游:高纯阴极铜(纯度99.99%以上)由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等供应,配套生箔机、阴极辊等设备链 [9] - 中游:实现4.5-8μm超薄铜箔规模化生产,下游应用于电力调峰、5G基站、数据中心及户用储能等领域 [9] - 头部企业如嘉元科技、诺德股份合计市占率45%,第二梯队(龙电华鑫、中一科技等)占35% [20] 技术发展 - 技术从进口依赖转向自主创新,2010年后突破6微米工艺,2019年加速迭代至4.5μm,2024年形成极薄+复合铜箔产品矩阵 [7] - 未来3.5μm及以下极薄铜箔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10%-15%,复合铜箔因轻量化、高安全性成为新增长点 [22] - 中国企业在中端市场优势明显,但高端产品仍面临日韩竞争 [3] 政策驱动 - 国家出台《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支持电池级高档电解铜箔研发 [11][12]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电解铜箔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与正极材料、隔膜等并列 [11] 下游需求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累计装机7376万千瓦(同比+130%),锂离子电池占主导 [13] - 2024年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24%),其中储能电池260GWh(+55.69%),增速居各领域之首 [14] - 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将催生差异化铜箔需求 [24]
中天科技20250126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天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 4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收入 97.55 亿元,同比增长 18%,扣非归母净利润接近 6 亿元,同比增长 20% [2][3][4] - 2024 年电力板块收入 198 亿,通信板块收入约 80 亿,海洋板块收入 36 亿(海缆约 27 - 28 亿,海工接近 9 亿);2025 年一季度电力板块利润占比 40%,海洋占比约 25%,通信占比约 20%,新能源盈亏平衡 [2][3][5] - 2024 年公司 80%收入来自境内,其余来自国际市场,海外市场目标提升至 15% - 20% [2][3] 2. **业务板块情况** - **海缆业务**: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受益于青州 6 330 千伏产品交付;总产能约 100 亿,接单目标 100 - 120 亿,预计 2025 年实现 60 亿左右收入;海外订单约 40 多亿 [2][3][7][8][9] - **海工业务**:2024 年毛利率为 - 8%,因海上风电开工率不高;预计 2025 年收入恢复到 15 亿元以上,毛利率回升至 10% - 15% [2][3][11] - **电力传输业务**:约 15%份额来自海外,其余来自国网和南网;净利率 6% - 7%,未来预期维持 20%左右增速 [12][13] - **新能源业务**:2024 年储能业务收入约 30 亿元,光伏 EPC 约 20 亿元,电子铜箔约 10 亿元,自持光伏电站收入约 3 亿元;2025 年收缩规模,提升盈利水平 [3][18][27] - **光通信业务**:2024 年收入维持在 80 亿元左右,未来丰富接入端产品实现平稳运营 [23] 3. **项目进展与市场预期** - 江苏大丰项目开工快,二、三季度主缆确认比例提高将改善盈利能力;江苏盐城项目 2 月开工,二、三季度密集交付 [7] - 江苏地区 8.05 个计划下半年或有进展,广东粤东地区二、三季度有招投标进展 [10] - 国内海上风电并网量 2025 年预计 12GW,2026 年可能 12 - 15GW;欧洲 2026 年起每年至少增加 8 - 10GW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四季度因计提特殊费用毛利率低,2025 年一季度回升,后续盈利能力有改善空间 [6] 2. 公司提出每 10 股送 3 元利润分配方案,分红水平达当年归母净利润的 36% [3] 3. 公司在深远海科技领域提供海底电缆等产品,有专注深远海观测和感知系统子公司,2024 年收入 1 - 2 亿元 [26] 4. 三山岛和帆 12 的 500 千伏项目预计 2025 年三、四季度交付 [21] 5. 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未来三年目标较 2022 年收入增长 15%,利润增长 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