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膜

搜索文档
泰福泵业关联并购:“牛散”家族穿梭,资产挪移下的套利暗影 | 深度
钛媒体APP· 2025-07-21 08:10
泰福泵业收购南洋华诚 - 泰福泵业宣布收购浙江南洋华诚科技51%以上股权 构成关联交易 因邵雨田既是泰福泵业前十大股东 又通过家族掌控南洋华诚 [1] - 收购后泰福泵业将新增电容器薄膜业务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旨在提升经营规模和竞争力 [1] - 被收购的电容膜业务四年前曾被航天彩虹作为"低效业务"剥离 现通过资本运作重新注入关联上市公司 [1][12] 邵雨田家族的资本运作 - 邵雨田家族历时24年围绕电容膜进行资本运作 包括创业、上市、转型、剥离、重新整合等环节 [2] - 家族直接或间接持有绿田机械、泰福泵业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被称为"牛散" [5] - 2021年通过股东提议推动航天彩虹剥离电容膜业务 随后成立南洋华诚以底价3.18亿元接盘该资产 [12][13] - 接盘后迅速扩张产能 2022年斥资4024万元购入两块工业用地 2023年启动年产3万吨新能源薄膜项目 [16][17] 电容膜行业发展趋势 - 2021年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产业爆发 带动电容膜需求快速增长 2021年全球产能缺口达23% [9][10] -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从2018年12亿元增至2023年2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0.1% 预计2029年达79亿元 [10] - 行业生产线从2021年前不足40条增至近60条 未来三年预计新增20余条产线 [10] - 2025年海伟电子、龙辰科技等电容膜企业相继提交上市申请 反映行业融资扩张需求 [12] 南洋华诚业务转型 - 南洋华诚2021年成立后员工从260人增至2024年353人 累计获得32项专利 [18] - 2025年与德国布鲁克纳签署10条BOPP电容薄膜生产线投资备忘录 强化新能源领域技术优势 [18] - 被剥离时航天彩虹电容膜业务毛利率低于背材膜(-10.12%) 但行业实际处于爆发前夜 [12][10]
常熟争当人才“最佳合伙人”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人才引进与政策支持 - 常熟全市人才总量达4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5万人,工程技术人才24.4万人,青年常住人口占比27.22%位居全省第二 [2] - 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推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计税薪酬超80万元直接认定为"昆承英才"、高能级创新载体最高支持2亿元、设立"引才伯乐奖"等政策 [4] - 成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和5个青年发展型街区,提供集成化服务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江苏烁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现锂电池隔膜技术从7微米到5微米迭代,销售额从1亿元翻倍增长至6亿元订单 [3] - 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为小米YU7提供碳纤维零部件,推动碳纤维应用进入月销万辆级市场 [5] - 成立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聚焦碳纤维回收再利用技术研发,解决航空、风电等领域废料处理难题 [6] 资本与平台建设 - 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常创人才基金二期",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和苏州"1030"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成立创投联盟汇聚22家机构,促进资本与人才项目融合,关注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投资机会 [9] - 建立先进海洋技术与装备测试认证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海底光缆测试平台 [7] 新兴产业布局 - 常熟低空经济产业推进会上揭牌低空飞行器实训基地和检测联盟培训基地,开展无人机操控员等紧缺人才培训 [10] - 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显示131家青年创业企业平均价值2.8亿元,11家达亿美金级 [2] - 上海交大·常熟新材料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覆盖基础研究到技术产业化全链条 [6]
★"6群13链"续写新传奇 千年商埠扬州迈向"双万亿"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扬州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额达9124亿元,4年连跨3个千亿级台阶 [1] - 2024年GDP达7809.64亿元,同比增幅6.0% [1] - 提出"双万亿"目标:2025年工业开票破万亿,"十五五"GDP破万亿 [1] "613"产业体系 - "6群"包括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六大主导产业集群 [2] - "13链"涵盖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智能电网、新型光储等13条新兴产业链 [2] - 2024年"613"产业开票占规上工业91%,新材料产业开票达2000亿级,新型光储产业链近700亿元 [3] 航空产业发展 - 航空产业链规上企业63家,2024年开票销售184亿元 [2] - 华东航空谷核心项目投入30亿元,将集聚500名科研人员 [1]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研究院完成低空飞行器首飞,新扬新材料研发3款飞行器 [5] 工业母机与人工智能 - 亚威股份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前三 [6] - 人工智能产业链组建6家创新联合体,促成39项技术合作 [6] - 仪征大数据产业园算力规模剑指华东前三,支撑AI大模型"混元助手" [6] 创新与科技突破 - 2024年新增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破320亿元 [6] - 博恒新能源年产4万吨特种膜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3.8亿元,打破国外垄断 [4] - 邗江数控成形机床实现椭圆面粗糙度76纳米,突破国外禁售限制 [6] 资本与金融支持 - 2024年组建千亿产业基金集群,总规模941亿元 [8] -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12.5亿元落地,航空航天专项母基金16亿元获批 [8] - 全市现有上市公司24家,新三板挂牌28家,7家在辅导 [9] 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 - 2024年"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签约789个亿元以上项目 [10] - 建成企业服务中心,新落户外资企业近1500家 [10] - 全省率先出台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打造"信用扬州"等品牌 [10]
“6群13链”续写新传奇 千年商埠扬州迈向“双万亿”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49
扬州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额达9124亿元,4年连跨3个千亿级台阶 [1] - 2024年GDP达7809.64亿元,同比增长6.0% [1][4] - 提出"双万亿"目标:2025年工业开票销售额破万亿,"十五五"GDP迈上万亿台阶 [1] "613"产业体系 - 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 [3] - 13条新兴产业链:包括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电网等 [3] - 2024年"613"产业开票占规上工业91%,新材料产业开票销售达2000亿级,新型光储产业链近700亿元 [4] 航空产业发展 - 航空产业链规上企业63家,2024年开票销售184亿元 [2] - 华东航空谷核心项目总投入30亿元,将集聚500名以上科研人员 [1]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完成基础型低空飞行器首飞 [7] 科技创新突破 - 2024年新增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20亿元 [8] - 邗江数控成形机床实现椭圆面粗糙度76纳米,突破国外禁售限制 [8] - 仪征大数据产业园算力规模剑指华东前三,为AI大模型提供支撑 [8] 产业基金与资本市场 - 2024年组建120只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941亿元 [9] -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12.5亿元落地,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16亿元获批 [9] - 全市拥有上市公司24家(境内16家),新三板挂牌28家,7家在辅导 [10] 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 - 2024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89个 [12] - 建成企业服务中心助力开拓境内外市场,新落户外资企业近1500家 [13] - 全省率先出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13] 重点企业案例 - 博恒新能源年产4万吨新能源特种膜,预计年产值13.8亿元 [6] - 亚威股份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 [7] - 稻源科技、苏北医院人工智能项目获省前沿技术专项资助 [7]
双星新材: 公司章程(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18 16:1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名称: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JIANGSU SHUANGXING COLOR PLASTIC NEW MATERIALS CO,LTD [4] - 公司住所位于宿迁市宿豫区彩塑工业园区井头街1号,邮编223808 [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47,428,712元,系以发起方式设立的永久存续股份有限公司 [6] - 公司于2011年6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5,2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2]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名、独立董事3名、职工董事1名,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8][42] - 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1次,临时股东会在特殊情形下两个月内召开 [19][47] - 设立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成员含2名独立董事,负责财务审核及内控监督 [52][53] - 独立董事占比超过40%,对关联交易、重大事项等具有特别表决权 [50][51] 股份与股东权利 - 公司股份总数1.147亿股,每股面值1元,采取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 [6][20][35] - 控股股东需维持控制权稳定,质押股份不得影响生产经营,转让股份需遵守限售承诺 [17][44] - 连续180日持股1%以上股东可对董事/高管损害行为提起诉讼,并可查阅会计凭证 [14][33] - 关联股东表决回避制度,违规表决的决议可被撤销或认定无效 [34][36] 业务与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光电新材料、光学膜、太阳能电池背材膜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5] - 经营宗旨强调科技创新与持续改进,目标打造国际一流品牌 [14] - 可开展进出口、加工贸易业务及普通货物运输,业务范围覆盖产业链上下游 [5] 重要决策机制 - 对外担保超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需股东会批准,董事会审批权限为净资产30%以内 [18][45] - 重大资产交易(超总资产30%)、修改章程等事项需股东会特别决议(2/3表决权通过) [31][32] - 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承诺变更等事项具有前置审核权,可独立聘请中介机构 [51][52] 高管与合规管理 - 高管不得在控股股东处兼任行政职务,薪酬由公司直接发放,禁止利益输送 [55] - 董事/高管离职后仍需履行保密义务,未尽责造成损失的追责不因离任免除 [41][42] - 建立股东会网络投票机制,保障中小投资者表决权单独计票并披露 [32][34]
独山子石化提质增效双突破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13:33
生产经营表现 - 一季度加工原油189 5万吨 生产乙烯51 96万吨 尿素22 9万吨 新材料22 04万吨 高端产品占比突破63% [1] - 重点监测的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指标多项保持领先 在中石油炼化企业中持续领跑 [1] - 两套乙烯装置日产量连续6个月保持4000吨以上 创历史新高 [2] - 生产波动频次同比下降33 3% 聚丙烯 丁苯橡胶 全密度聚乙烯等关键装置单耗达近三年同期最优 [2] 重点工程项目成效 - 碳二回收装置自2024年9月投运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1] - 聚丙烯装置235线改造和聚苯乙烯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提升产品种类 产能和生产灵活度 [1] - 热电厂动力站煤电机组改造延长高效运行周期20天 降低煤炭 蒸汽 电力与新水消耗 [1] - 炼油能效提升项目涉及11套装置 有效降低燃料气 蒸汽等消耗 [1] 管理优化措施 - 深化"六优化一控制"策略 动态调整产品结构 紧密衔接产销链条 [2] - 通过RTO系统精准调控裂解深度和原料优化 保障乙烯 丙烯等关键产品增产 [2] - 构建生产异常标准管控体系 形成"监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 [2] - 投用污水回用率智能监控 优化氮气系统运行 一季度蒸汽 新水单耗降幅超10% [2] 科技创新与产品升级 - 2024年国内首次采用气相法工艺量产聚烯烃弹性体(POE) [3] - 一季度POE产量突破万吨 增产增销锂电池隔膜料 电容膜料 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产品 [3] - 以"创新驱动 绿色转型 价值引领"为主线推进高质量发展 [3]
研判2025!中国BOPP电容膜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产品价格差异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4 07:54
行业概述 - BOPP电容膜是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自愈性、绝缘阻抗高、介质损耗小、介电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频率特性优异等优点 [3] - 2024年我国BOPP电容膜产量达19.39万吨(同比+7.60%),需求量18.18万吨(同比+7.83%),市场规模79.94亿元(同比+15.67%)[1][11] - 产品价格差异显著,低端产品报价约1万元/吨,超薄型产品超5万元/吨 [1][11] 发展背景 - 政策支持电子产业升级,推动BOPP电容膜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5] -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需求激增,带动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达251亿元(2024年同比+15.67%)[9] - 消费电子和家电需求增长进一步夯实下游市场基础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聚丙烯原材料、添加剂(抗氧化剂等)、生产设备(挤出机、拉伸机等)[7] - 中游:BOPP电容膜制造 [7] - 下游:薄膜电容器(核心应用)及5G通信、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 [7][9] 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技术、资金、设备、品牌四大壁垒,设备依赖进口导致投产周期长 [13] - 领军企业河北海伟电子已实现1.5微米超薄电容膜量产,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4] - 浙江大东南BOPP电容膜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2.30亿元,占总营收35.66% [17] 代表企业 - 河北海伟电子:2022年电容器薄膜收入占比91.9%,2024年金属化膜业务占比提升至16.8% [16] - 铜峰电子、东材科技、大东南等上市公司为主力厂商,产品覆盖基膜、金属化膜等多品类 [15] - 非上市企业如南通百正、泉州嘉德利等专注细分领域电容膜生产 [15] 未来趋势 - 高端化需求驱动超薄型、耐高温型产品研发,加速进口替代 [20] - 环保政策推动绿色生产工艺升级,加强废旧膜回收利用 [20] - 新能源与新兴应用领域(如物联网)持续拓展市场空间 [7][20]
大东南分析师会议-20250501
洞见研报· 2025-05-01 2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大东南公司调研情况展开,涵盖公司经营、业务、财务、股价等多方面问题及回复,显示公司聚焦主业、推进产业链延伸与数字化转型,部分业务有亮点但也面临市场竞争等挑战 [22][33][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大东南,所属行业是塑料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骆平,独立董事周伯煌,财务总监钟民均,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明良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大东南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业务与产品**:子公司宁波万象特高压电容膜产品产销好,是利润增长点之一,2025年将保持产销量实现营收突破;宁波万象电容膜已规模化生产,市场形势好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目前暂不研发PEEK材料;公司不会直接销售电容器,通过研发掌握电容膜技术数据提升品质;光学膜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单一致2024年毛利率下滑,将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自各类塑料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 [22][30][34] - **研发与生产**:公司正与相关单位共同研发原材料国产替代,已进行前期试产,时间不确定;2024年研发投入4454.01万元,同比增长12.04%,将继续加大投入;子公司宁波万象新建厂房预计6月建成,具体投产时间根据生产线安装进度确定;浙江俊工新建厂房完工后将加快设备安装,主要进行新能源金属化薄膜研发及生产 [22][33][41] - **财务与盈利**: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净利润均盈利;2024年度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上升,因BOPP电容膜、BOPET薄膜、CPP薄膜毛利率上升,存款利息收入和其他收益增加;公司经审计2024年度可分配利润为负数,未达利润分配条件 [24][30][38] - **股权与市值**:公司大股东公开征集转让股权事项正积极推进,后续进展以公告为准;影响股价波动因素多,公司重视市值管理规划,后续根据企业实际考虑;公司暂无回购股份计划 [25][28][34] - **市场与行业**:各类薄膜市场竞争激烈,普通膜产品明显,部分产品收入成本倒挂,公司将保持差异化细分市场竞争优势;公司2024年外销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28%,贸易战对经营无直接重大影响 [33][37]
大东南(002263) - 002263大东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21:53
公司经营与业绩 - 2024 年年度报告及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净利润均实现盈利 [3] - 2024 年研发投入 4,454.01 万元,同比增长 12.04% [8] - 2024 年度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上升,因 BOPP 电容膜、BOPET 薄膜、CPP 薄膜毛利率上升,存款利息收入和其他收益增加 [7][10] - 2024 年外销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9.28%,贸易战对公司经营无直接重大影响 [10] - 受薄膜市场影响,2024 年度相关产品售价下跌,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12] - 光学膜 2024 年毛利率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利润能到 -15% 左右 [14] - 一季度利润 400 多万 [16] 业务板块与产品 - 子公司宁波万象特高压电容膜产品产销较好,是利润增长点之一,电容膜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形势较好,部分产品供不应求 [2][9] - 子公司宁波万象开工率较高,截至目前订单较好,销售价格根据产品不同有差别,高端膜价格较为稳定 [11][12][14] - 公司主要业务收入系各类塑料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 [11] - 光学膜产品单一,主要生产扩散膜,无差异化产品 [10][14] - 测试中心主要生产研发电容器,为主营产品电容膜提升品质,后续视市场销售电容器 [10][12][16][17] - 大功率充电桩用电容和高端新能源汽车电容研发完成后已逐步推向市场 [16] - 子公司宁波万象新能源汽车电容膜已通过测试,后续将根据订单量安排生产 [16] - 浙江俊工将于新建厂房完工后,加快设备安装工作,主要为新能源金属化薄膜的研发及生产 [12] - 子公司宁波万象新建厂房面积 8800 平方米,新上四条生产线,形成年产 1200 吨新能源金属化薄膜 [18] 发展规划与战略 - 2025 年继续保持宁波万象特高压电容膜产销量,实现营收新突破 [2] - 持续聚焦主业,推进产业链延伸及数字化转型,坚持合规经营、稳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水平 [3][5][7][8][9][10][11][17][18] - 努力保持在差异化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持续改进差异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扩大差异化产品品种、产量和销售比例 [4] - 积极推进原材料研发,目前已进行前期试产,具体时间尚不确定 [2] - 暂不考虑剥离和整合业务板块,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做好传统产品生产和销售 [4] - 重视市值管理规划,后续将根据企业实际予以考虑 [8][9][17][18][20] - 暂无回购股份计划 [9] - 暂无市值管理规划 [9][17] 股权与转让 - 大股东公开征集转让股权事项正积极推进中,后续如有进展将及时披露相关公告 [3][5][6][7][14][16][18][20] 其他问题 - 影响公司股价波动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公司经营情况等多方面 [3][5][7][9][10][11][17][18][20] - 公司经审计 2024 年度可分配利润为负数,未达到利润分配条件 [7] - 公司新建厂房预计今年 6 月份建设完成,具体投产时间将根据生产线安装进度确定 [8][25] - 公司通过子公司绿海新能源账户进行银行定期存款,增加公司收益 [19][20] - 固态电池与新能源金属化薄膜无关联 [20]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23
主要财务数据变动 - 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79.07%,主要因增加以预付货款方式采购原材料 [3] - 其他流动资产较期初减少38.00%,主要因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减少 [3]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41.26%,主要因高精度超薄电容膜三水二期和高新复合阻隔材料升级扩产项目工程投入增加 [3] - 短期借款较期初增加52.45%,主要因根据市场利率变动调整融资结构 [3] - 交易性金融负债较期初减少45.84%,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外汇远期合约预期损失减少 [3] - 应付职工薪酬较期初减少31.00%,主要因实际发放绩效工资 [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期初减少30.26%,主要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减少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90.24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和汇兑净损失增加 [4] - 其他收益同比增加49.15%,主要因确认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 [4]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320.04万元,主要因对联营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39.69万元,主要因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减少 [4]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55.22万元,主要因计提的坏账准备减少 [4]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减少4.97万元,主要因上年同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4] - 营业外收支净额同比增加28.34万元,主要因其他营业外收入增加 [4]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增加115.64万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外汇远期合约损益变动 [4] -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30.97%,主要因收到的招投标保证金增加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739.28万元,主要因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增加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441.31万元,主要因到期赎回银行理财产品同比增加、购买同比减少 [4] -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455.00万元,主要因控股子公司收到少数股东注资款 [4] -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89.6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04.98%,主要因结合经营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筹资结构 [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08.77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 [4] -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252.56万元,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减少451.01万元,主要因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及信用证的保证金变动 [4] 重要投资项目 - 高新复合阻隔材料升级扩产项目:投资23,299.03万元,新厂房建设及消防改造已完成,新设备及配套设施采购按计划推进 [5] - 设立项目公司承接高新复合阻隔材料升级扩产项目:佛塑科技出资9,545万元持股95.45%,跟投平台出资455万元持股4.55% [6] - 高精度超薄电容膜三水二期项目:投资19,570.19万元,按计划推进 [7] - 转让广东省广新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2.80%股权:以11,186,463.38元价格转让给广新集团 [8]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 [8] - 设立锂电池复合集流体膜材料及关键装备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公司:投资20,395万元,新建BOPP超薄锂电池复合集流体薄膜生产线 [10] - 偏光膜三期项目:投资49,888.44万元,国产涂布线、国产拉伸线已进入量产爬坡阶段 [1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