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充电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华辰新能源产业基地投产 数据中心电源模块等新产品集中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1:27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公司于10月29日迎来成立十八周年暨新能源产业基地投产的重要时刻 [1] - 公司于2007年在徐州创立 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建立全流程制造体系 [1] - 公司于2022年5月成功登陆沪市主板A股 成为淮海经济区首家以变压器为主业的主板上市企业 [1] - 2023年公司首台110kV级变压器顺利下线 标志着公司具备110kV及以下全系列产品的自主设计与批量交付能力 [2] - 2025年公司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同步成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2] 新产品与技术实力 - 公司在投产仪式现场集中展示了移动充电机器人等11款新产品 [3] - 近三年来公司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8% [3]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0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17项 并参与了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 - 公司将持续开展固态变压器 更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等前沿方向的预研与技术储备 [4] - 公司固态变压器的研发已经开展了其中核心部件高频变压器的研发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4] 新能源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集成产品风光储销售收入显著增长 同比增长57.99%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新能源市场 夯实风光储充等领域的基础 不断探索氢能等新的业务领域 [3] - 新能源产业基地投产后将搭建5G工业互联网平台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 实现工厂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2] 荣誉与重大项目 - 2023年公司陆续斩获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绿色工厂三项权威认证 [2] - 2022年公司产品服务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 北京大兴机场等国家级工程 [1]
上市!同济校友企业港交所挂牌
搜狐财经· 2025-10-26 12:50
上市里程碑 - 挚达科技于2025年10月1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份代号02650HK,标志着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新阶段 [1] - 公司上市是其十五年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并在活动中展示了新一代自动充电机器人“灵蛇”等明星产品 [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销量计,挚达科技位居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第一,累计出货量超过130万台 [5] -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约为9.0%,中国市场份额约为13.6% [5] - 业务覆盖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网络涵盖360个城市 [5]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公司正推进“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2.0战略,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 [7] -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大规模走向海外,公司三年前已对此趋势做出前瞻性研判 [7]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1.9%增长至2024年的12.1% [5] - 自主研发的“灵蛇 SmartLink 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香港国际机场实现规模化运营 [5] 商业模式与产品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的三位一体商业模式 [5] - 产品线包括交流桩“开拓者”、移动充电机器人等 [1]
叫号充电、限充80%、设立移动充电站 十一长假新能源汽车遇“充电大考”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16:19
新能源汽车高速充电供需矛盾 - 2025年国庆假期全国多地高速服务区出现严重充电排队现象,有车主排队至49号,等待时间长达3小时,加上充电时间总补能耗时达4小时 [2][3] - 十一返程高峰期进出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地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等待时间普遍达到1至3小时 [3] - 10月1日及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流量分别达1328.7万辆次和1236.7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 [4]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689万辆,在汽车总量中占比突破10%,达到10.27% [4] 高速充电"潮汐现象"特征 - 高速公路车流潮汐特征导致充电桩平日使用率低,节假日高峰期供不应求 [4] - 节假日初期车流主要集中在出城方向,末期集中在回城方向,充电需求呈现明显潮汐特征 [4] - 国庆节当日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 [5] 应对充电高峰的运营措施 -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优化单车充电时长、增设移动充电设备等措施 [6] - 部分服务区实施"限充80%"的应急措施,将充电桩SOC设置为70%至85%,以缩短单车充电时间,缓解排队压力 [6] - 湖北省一些服务区通过发放"下一站点充电指引卡",标注下一个服务区或高速出口附近的充电桩分布及实时空闲数量,有效分流车流 [6] 移动充电与超充技术解决方案 - 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50座繁忙充电站配置100个移动充电桩,沪昆高速长安服务区临时安装5个移动充电桩并在附近收费站新配20个快充桩 [8] - 湖北交投在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投放300多台移动充电机器人,重点向热门高速线路和易拥堵服务区倾斜 [8] - 理想汽车已建设高速超充站超过1000座,覆盖"九纵九横"高速线路,平均150公里一站,其5C超充站获得车主正面反馈 [8] - 汉十高速建成全国首条新能源汽车超充走廊,全长434公里,布局10座乘用车液冷超充站,终端最大功率达600kW,实现"一秒一公里"充电速度 [9] 车主行为变化与政策支持 - 部分车主选择"下高速充电"策略,前往高速口5公里内的商超等场所充电,避免排队并探索当地风土人情 [7] - 政策层面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到2027年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9]
人流物流高效运转 ——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④
经济日报· 2025-10-05 09:47
铁路运输与客流 - 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0月1日达3357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4%,假期前3天日均流动量均超3亿人次[2] - 新疆铁路部门针对热门方向科学投放运力,并打造“天山雪莲”服务品牌以应对旅游热点[1]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提升 - 凌绥高速公路凌源蒙辽界至绥中段于9月27日正式通车,由中铁建投资集团和中铁十四局等单位参建[1] - 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于9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完成,由中铁十五局参建[1] - 多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在节前密集通车,为假期加大运力投放提供了支撑[1] 交旅融合与服务创新 - 新疆部分车站设置文创打卡点,推出快闪、歌舞等文化活动以提升节日氛围和旅客体验[1] - 国铁南昌局南平市站推出“非遗专列”巡演活动,福建省文旅部门联动推出1800余场活动深入铁路站车[2] - 天津武清服务区和湖北襄阳推出融合地方文化的交通服务,如“侠义襄阳”旅游公交车,呈现文旅消费新场景[2] 跨境客流与口岸服务 - 绥芬河铁路口岸因免签政策迎来跨境客流小高峰,国铁哈尔滨局开展专项培训以强化俄语沟通能力[2] - 提升外籍旅客通行效率是口岸服务的重点[2] 新能源汽车出行与充电保障 - 10月1日和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为1328.7万辆和12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3] -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推行多项创新举措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包括引导至对向服务区、使用移动充电设备等[3][4] - G50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东服务区使用移动充电机器人应对充电高峰,提升充电效率[3] 假期运营安全与能源保供 - 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在节前开展拉网式排查,节日期间加强班次配备和线路巡检以确保地铁运行安全[3] - 国铁太原局优化大秦、瓦日等能源大通道运输组织,建立“日沟通”机制和“一企一策”方案保障电煤供应[4] - 对重载车辆实行客车化管理以提高车辆周转效率,搭建电煤运输快车道[4]
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狂飙近4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5 00:09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 国庆中秋双节首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 [1] - 假期自驾出行预计达18.7亿人次,高峰时段高速车流量或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峰值可能触及1400万辆 [1] - 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高速电动汽车充电量达7215.27万千瓦时,日均1030.75万千瓦时,较当年五一增长34%,较2023年国庆增长80% [7] 充电基础设施供给 - 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2024年上半年桩车增量比优化至1:1.8 [2] - 高速公路充电桩四年翻两番多,累计建成6.2万个充电停车位 [2] - 假期超三分之一高速充电桩处于满负荷运转,京沪、广深周边服务区出现严重排队现象 [2] 供需矛盾分析 - 充电难问题本质是短期潮汐冲击与长期供需失衡的叠加,高速充电桩存在“假期忙成狗,平日闲成摆设”的峰谷差异 [8] - 2025年假期首日充电量接近2024年日均水平,需求增速远超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结构性矛盾凸显 [7] - 供给对比激增的需求仍显杯水车薪 [2] 短期应对措施 - 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和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采用“桩找车”模式打破固定车位限制,为潮汐需求提供动态缓冲,如在江苏和贵州的高速公路 [8] - 通过动态设置SOC充电上限,将默认充电上限从100%调整为80%,缩短单辆车充电时长,提升充电桩整体利用率 [8] - 车企与平台联合推出充电导航服务,实时显示周边充电站排队情况,引导车主错峰补能 [8] 长期规划与解决方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通知要求电网企业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用电保障,重点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用电容量,降低电力引入成本,缩短电力扩容周期 [9] - 推动均衡布局,在高速服务区按超充+快充梯度配置,并在服务区5公里辐射圈布局慢充补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补能问题 [11] - 优化收益结构,结合服务区餐饮、购物等增值服务,让充电场站从单一补能设备变为流量变现节点,解决投资收益问题 [11] - 需将高速快充网络与城乡充电网络统筹推进,避免充电难从假期高速向日常乡镇蔓延 [11]
长假期间江苏高速全绿电供应 30个重点服务区上线移动充电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10-01 10:36
充电服务升级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网充电桩将全部提供绿电 [1] - 30个重点繁忙服务区提前部署移动充电机器人以服务新能源车 [1] 假期充电需求预测 - 预计假期8天江苏高速路总充电量将突破8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 [1] - 预计全省高速服务区日均服务充电车辆将超4.5万台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1]
长假期间江苏高速全绿电供应30个重点服务区上线移动充电机器人
新华日报· 2025-10-01 07:06
充电服务保障措施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网充电桩将全部提供绿电 [1] - 30个重点繁忙服务区提前部署移动充电机器人以服务新能源车 [1] - 国网江苏电力构建“跨省联动+省内协同”的绿电采购体系以保障绿色出行与新能源消纳双效协同 [1] 绿电采购与覆盖范围 - 国网江苏电动汽车公司提前购入新疆地区的省外绿电2640万千瓦时,并联动省内绿电供应体系达成跨区域协同采购 [1] - 绿电供应覆盖全省219座高速服务区国网充电站,并延伸至国网城市公共、景区及公交充电设施,形成全域化绿色充电网络 [1] 假期充电需求预测 - 预计假期8天江苏高速路总充电量将突破8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 [1] - 预计全省高速服务区日均服务充电车辆将超4.5万台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1]
调研速递|易事特接受朝桦创业等4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数据与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29 18:14
公司基本情况与投资者交流 - 公司于9月29日在东莞总部会议室接待了朝桦创业、浮昇寰屿等4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 [1] - 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等高管出席会议并与投资者就业务情况展开深入交流 [1]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749.51万元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56.83% 未来随着双碳政策落地 光伏、风能、储能业务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1]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2025年上半年达到21.26% [1] 核心业务板块与产品 - 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风能、储能 是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1] - 海外业务主要销售电源产品如UPS、EPS 同时大力拓展逆变器、充电桩、储能等产品 [1] - 充电桩业务客户广泛 涵盖国网、南网等电力企业 中石油、中石化等石化企业 小鹏、长城等整车厂商 三一重工等重卡厂商以及公交集团、城投公司 [2] - 移动充电机器人可在加油站转型及高速服务区拥堵时发挥补充充电作用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拥有冷板式、浸没式、喷淋式等多种成熟液冷解决方案 应用于充电桩、数据中心和储能系统 [2] - 公司首创浸没式储能技术 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有深化布局 液冷系统已实现跨场景落地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0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6.08% [2] - 公司在多地设立研发中心 拥有超1,00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各系列产品核心模块全栈自研 [2] - 钠电产品已实现长循环型和高功率型钠电芯量产 开发出钠电池UPS电源、汽车启停钠电池等多场景应用产品 [2] - 公司2016年参股东莞南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承担碳化硅应用技术开发 将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持续研发应用 [2] 市场与渠道策略 - 海外业务通过经销商与ODM合作模式 自行销售品牌 业务覆盖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1]
ST易事特(300376) - 2025年9月29日投资者活动调研记录
2025-09-29 17:36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749.51万元,其中高端电源装备占比42.72%(71,240.65万元),新能源业务占比56.83%(94,754.24万元)[1][2]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1.26%,产品以UPS、EPS为主,逆变器/充电桩/储能等新兴业务正在拓展[3] 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08%[7] - 拥有超1,00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核心模块全栈自研[7] - 液冷技术覆盖冷板式/浸没式/喷淋式方案,应用于充电桩/数据中心/储能系统[6] - 钠电池产品包括UPS电源系列(48V/192V/384V)及50kW/120kWh储能柜,替代铅酸/锂电池[8][9] 客户与市场 - 充电桩客户涵盖电网企业(国网/南网)、石化企业(中石油/中石化)、整车厂商(小鹏/长城等)及重卡制造商(三一/徐工)[4] - 移动充电机器人用于油电一体化补能站和高速服务区高峰补能场景[4] - 海外市场覆盖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采用ODM与自有品牌并行模式[3] 战略布局 - 碳化硅领域通过参股公司开展应用技术研发,重点推进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替代升级[10] - 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后申请撤销ST风险警示[11]
主刀、防爆、充电……宁企机器人世界舞台“秀”绝招
南京日报· 2025-09-18 08:18
南京人工智能企业参展表现 - 南京首次以城市代表团身份组织10家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 在世界舞台展示技术实力 [2] 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 - 佗道医疗科技展示手术机器人 实现72秒完成影像采集和数据传输 通过机械臂精准完成骨骼螺钉植入路径规划 [2] - 微创外科腔镜手术机器人实现精细切除操作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出血少恢复快 患者几天即可出院 [3] 工业防爆机器人应用 - 天创智能科技展示全球首款IIC T6级天魁1号防爆人形机器人 可在核辐射等极端环境下完成25公斤负载作业 填补危化场景技术空白 [3] - T9-W防爆轮式机器人已在全国70多个重大化工项目投用 适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高风险工业场景巡查 [3] - 移动充电机器人已在南京及国内多城市投用 并在泰国落地合作项目 可根据新能源车需求移动充电 [4] 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 - 大经中医智能脉诊仪精准识别28种脉象 已服务超1.4万家医疗机构 通过AI传承400多位名老中医诊疗智慧 [4] - 炫佳科技AIGC视听平台将AI动漫微短剧制作效率提升95% 成本降低95% [4] - 原力数字开发国内首个博物馆虚拟现实体验项目"运河奇境VR" 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环境 [4] - 埃斯顿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冠军 展示的工业机器人获广泛关注 [4] - 集萃智能全球首创智送一体咖啡机器人 实现从制作到配送全流程自动化 [4] - 坚米智能灵睿四足机器人具备高智能化强通过性重负载长续航特点 广泛应用于巡检安防消防等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