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白酒报表端继续释放压力 行业进入底部战略性布局期
智通财经· 2025-11-11 14:59
基本面分析 - 白酒行业自25Q2起受外部需求结构扰动,需求环境承压且消费场景大量缺失,头部品牌报表端开始出清 [1][2] - 25Q3报表端加速出清并开始触底,行业整体动销在24Q3低基数下预计同比下降20%-30%,相比23Q3下降约50% [1][2] - 高端白酒价格近期继续下跌,市场在加速寻找量价平衡 [1][2] - 预计26Q1动销同比仍有双位数下滑,报表端继续释放压力,26Q2有望企稳,26Q3有望迎来基本面拐点 [1][2] 估值分析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白酒板块绝对PE为18.7倍,低于2011年至今均值27.6倍 [3] - 白酒板块相对PE倍数(相对上证综指)为1.14倍,低于2011年至今均值2.01倍 [3] - 大部分白酒公司当前股息率在3%以上,龙头公司披露了三年期分红回报方案,分红率有望继续提升 [3] 持仓分析 - 2025年三季度白酒板块重仓股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5.52%,环比下降1.26个百分点 [4] - 当前持仓占比低于2009年以来平均值,回落至接近2017年第二季度水平 [4]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复盘2012-2015年,股价拐点领先于基本面拐点,预计26年底至27年将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击 [5] - 对中长期资金而言,优质企业已进入战略配置期,但需对基本面保持耐心并注意个股分化 [5]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并建议关注迎驾贡酒、金徽酒等 [5]
2025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点评:增长停滞、分化显现、韧性仍存
联合资信· 2025-10-28 19: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出现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86%,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09% [2][5]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和分化现象,贵州茅台、五粮液和山西汾酒三大香型代表企业收入保持增长,而其余17家企业中有12家收入降幅超过10% [2][9][10] - 短期内行业仍面临下行压力,调整期可能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但中长期看,产品结构优化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将延续,现有上市公司凭借优势地位有望保持发展韧性 [2][12][14][15]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415.08亿元,营业利润1297.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86%和1.09% [5] - 剔除贵州茅台后,19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降幅分别扩大至6.07%和9.02%,下降趋势更为清晰 [5] - 行业毛利率整体稳定,贵州茅台毛利率为91.46%(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其余19家公司算术平均毛利率为66.51%(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体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5] 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 业绩负增长受政策冲击和行业自身运行规律双重影响,2025年5月修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其部分区域的扩大化执行对二季度白酒消费冲击很大 [6] - 经过2015-2024年的持续中高速增长,中高端白酒供应已充分覆盖当前需求,社会库存积累至临界值,供求关系变化不再支持高速增长 [6] - 政策出台前,行业增速已显著放缓,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4.09%大幅降低至2.06% [6] 行业分化与集中趋势 - 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和五粮液收入增速在20家企业中排名前三,收入分别增长9.16%、5.35%和4.19% [10][12] - 除上述三家企业外,仅有3家企业收入基本持平,2家企业收入降幅小于5%,其余12家企业收入降幅均超过10% [10][12] - 营业利润变化与收入高度相关,收入正增长的企业利润亦增长,收入大幅下降的企业利润降幅更大,例如水井坊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6.41%,酒鬼酒同比下降92.65% [10][12] 短期与长期展望 - 短期看,2025年6月下旬以来政策执行层面负面影响在减轻,但社会库存仍需消化,预计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仍面临压力,行业调整可能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 [12][13][14] - 长期看,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下降可能导致行业产销量逐步下行,行业整体将呈现收缩态势 [15] - 产品结构优化和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将延续,高端及次高端白酒销量占比不足5%,未来大众消费升级仍有空间 [15] -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从2017年的1593家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887家,集中度提升有利于维持行业利润,现有上市公司在融资和规划方面具备优势 [15]
李迅雷:稳楼市有利于稳酒业!高端白酒,尤其是酱香白酒,和房地产周期有高度的相关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26
行业周期性分析 - 高端白酒行业尤其是酱香白酒与宏观经济周期存在高度相关性 [1] 宏观经济环境 - 人口老龄化加速可能使房地产行业面临较长的调整阶段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楼市和股市的政策方向 [1] 行业间关联影响 -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将对酒业发展产生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1]
糖酒会闭幕日恰逢“苏超”半决赛,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交易金额比前一周同期增长5.4%
南京日报· 2025-10-21 10:19
核心观点 - 大型体育赛事与全国性展会叠加 有效拉动当地消费市场 形成“商务+体育+文旅”多元消费新场景 [1][4][5] 餐饮行业表现 - 热门餐饮门店在周末及节假日普遍排起长队 外地游客占比较高 [2] - 餐饮企业通过赞助大型体育赛事及推出凭票根享优惠、主题套餐等活动吸引客流 品牌推广效果显著 [2] - 重点住宿餐饮类企业客流量在活动期间环比增长10.3% [1] 酒店行业表现 - 糖酒会期间多家酒店实现连续多日满房 扭转了国庆假期后的传统淡季局面 [3] - 酒店业绩拉动明显 例如华山饭店308间客房全部售罄 短短几天带来数百万元级别营收 [3] - 酒店业通过提供配套服务及特色伴手礼等方式提升宾客体验 如世茂滨江希尔顿酒店活动期间累计接待达4.2万人次 [3] 消费市场整体数据 - 10月18日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实现交易金额7.8亿元 较前一周同期增长5.4% [5] - “苏超”半决赛单场活动吸引61565名观众 与糖酒会商务客流共同推动消费升温 [1] - 商家通过串联重点商圈、举办主题活动的“组合拳”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5]
第六轮康波周期来临,白酒行业或面临根本性重塑
搜狐财经· 2025-10-10 19:17
康波周期理论框架 -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世界经济存在的长约50-60年的长波运动,每个周期包含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四个阶段 [3][4] - 技术集群革命是驱动每一轮康波周期的根本力量,能够彻底重塑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4] - 第五次康波周期由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主导,约在1991-2020年 [5] - 当前经济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萧条期"末尾,第六次新康波周期的"复苏期"即将开始 [9] 新一轮康波周期的驱动力量与转折点 - 2025年可能成为第六轮康波周期的起点,标志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颠覆性技术的加速突破与融合 [9][11] -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旧技术浪潮能量已几乎耗尽,全球经济增长陷入瓶颈,进入存量博弈 [11] - 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速度远超预期,例如ChatGPT和Sora [12] - 新能源革命步入爆发期,光伏、风电成本下降,储能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飙升 [12] - 生物科技在大数据与AI赋能下进入精准时代,AI辅助药物研发、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开始应用 [12] 中国在新一轮康波周期中的角色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光伏、风电、动力电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销与渗透率全球领先 [14] - 在人工智能应用层面,中国凭借庞大用户基数、丰富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资源,在视觉识别、自动驾驶、工业智能等应用端具备全球竞争力 [14] - 中国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系统性产业革命,例如通过智能网联汽车、新型电力系统、AI赋能智能制造推动经济范式整体升级 [14] 新康波周期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 新一轮技术浪潮将催生新一代具备全球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创富者,为中国白酒带来更高附加值的品牌叙事和更坚实的高端需求支撑 [15] - 高端白酒的消费核心力量将来自AI、新能源、生物科技领域的新财富创造者 [17] - 新技术产业化将激活大量全新的高端商务消费场景,例如AI大模型训练成功、新能源电池技术量产突破、生物创新药获批上市等庆典活动,为高端白酒创造增量市场 [17][19] -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具备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名酒其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和情感连接的社交属性将更加凸显,成为对抗不确定性的硬通货 [20][21] 白酒行业的战略布局建议 - 当前行业调整期是战略蓄力期,应聚焦品牌文化的深度建设,使其价值超越产品本身,成为新兴高净值群体认同的文化符号 [22] - 需推动渠道健康化与现代化,注重终端动销、价格稳定和数字化渠道管理,构建高效透明的渠道生态系统 [22] - 对投资者而言,在"萧条期"末尾布局具备前瞻性,当前白酒行业的业绩承压与估值回落为未来复苏提供了折价入场机会 [23]
双节白酒动销下滑15%,为何机构逆势加仓?
搜狐财经· 2025-10-08 17:45
行业现状与市场情绪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行业动销同比下滑15%-20% [1] - 当前行业被描述为最艰难时期 渠道库存高企且价格倒挂严重 [3] - 市场表面动销疲软 但部分特定价位段产品正形成资金共识 [3] 资金动向与市场背离 - 部分区域龙头酒企交易活跃度逆势攀升 与渠道数据和股价出现背离 [3][5] - 高端酒出现分化 某些品牌终端价格倒挂但批发环节资金活跃度提升 [5] - 大众价位带(100-300元)出现持续性资金沉淀 [5] 历史比较与分析方法 -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3年塑化剂风波及2018年行业调整期有相似之处 [3][7] - 决定企业命运的關鍵因素是渠道资金流向差异 而非单纯的库存周期 [7] - 程序化交易占比已超过40% 但三方博弈(机构、游资、散户)形成的交易痕迹能真实反映市场情绪 [7] 量化工具与观察指标 - 通过观察机构库存与游资动向的交汇 可以捕捉资金博弈痕迹 [5] - 单日换手率突然放大3倍以上的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9] - 在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前两周 部分标的已出现频繁的资金信号闪现 [7] 投资策略框架 - 应放弃完美择时的执念 避免错过窗口期 [9] - 需重视不同消费场景对应的价格带逻辑 因其会有差异化表现 [9] - 普通投资者可借力专业量化分析工具以更清晰地观察当下的资金博弈 [7][9]
10月起,四大降价潮袭来,有人偷着乐,有人却愈发焦虑
搜狐财经· 2025-10-06 01:41
高端白酒与奢侈品行业 - 高端白酒和奢侈品在二手市场及非官方渠道价格出现松动 [1] - 商品降价反映社会心态转变及“送礼经济”退潮 [1] - 注重性价比的理性买家得以摆脱品牌溢价束缚,商品使用价值回归 [3] 消费电子与大众消费品行业 - 新款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及日常消费品普遍出现促销和降价标签 [3] - 价格下行是企业端“以价换量”的无奈之举,反映消费信心不足和终端需求疲软 [3] - 线上平台低价冲击导致实体店主和品牌经销商客流减少、利润摊薄 [5] 二手房市场 - 二手房市场经历“挤泡沫”运动,挂牌量激增但带看量和成交周期拉长 [6] - 急于变现的房东开始松动价格 [6] - 市场天平向买方市场倾斜,刚需购房者获得更多选择权和议价空间 [8] - 手持多套房产的投资者和改善型家庭面临资产缩水恐慌及置换链条卡壳 [8]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价格战白热化,头部品牌官宣全系降价或变相优惠 [9] - 价格战导致现车充足且购车门槛降低,消费者可享受数万元现金优惠 [9] - 行业从业者面临利润摊薄和KPI压力,老车主面临车辆快速贬值问题 [11] - 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极致内卷下遭遇利润和生存空间拷问 [11]
线上爆款中秋好礼+线下门店焕新,物美“双轮驱动”引领中秋消费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9-29 23:15
月饼消费市场特征 - 月饼市场呈现价格带拓宽与品类创新加速的特征,价格从十余元散装月饼到数百元高端礼盒不等 [1] - 中低价位创新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一款售价不到30元的京趣「抱富黄金大饼」登顶品类冠军,带动品类整体销售额环比显著增长 [1] - 200元以下礼盒贡献超90%销量,显示消费呈现"轻礼盒、重体验"特征 [4] - 传统品牌如五芳斋、美心、稻香村礼盒稳居销售前列,同时平台引入中小规格礼盒迎合轻量化偏好 [4] 产品创新与消费偏好 - 产品创新体现在口味多元化,例如老字号卢师傅推出巧克力蔓越莓等西式口味,黄庄月夕推出糖醇黑芝麻系列低糖配方 [4] - 文创化成为关键增长点,物美联名五芳斋打造"繁花锦簇"文创礼盒,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提升审美与收藏价值 [4] - 京趣大饼凭借"抱富"创意概念与亲民价格受青睐,尤其获得女性消费者欢迎,其女性用户消费占比显著高于平台均值 [2] - 消费者偏好趋向健康化与个性化,更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情感价值,促使礼品市场向健康、个性化方向发展 [4] 线上线下融合策略 - 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多点APP与线下调改门店形成双轮驱动,实现"线上下单更便捷,线下体验更丰富" [7] - 线下7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同步焕新开业,升级聚焦商品结构优化与场景体验提升,门店改造首日客流量同比增长显著 [1] - 线下门店设置"中秋团圆宴"等主题陈列区,将消费与场景深度融合,并扩大现制熟食和烘焙区域,增加试吃和品鉴活动 [5] - 线上线下销售均呈现"轻量化、健康化、个性化"特征,除月饼外,优质海鲜、进口坚果、有机水果礼包等商品销量显著增长 [5]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零售行业正形成以"体验驱动消费"为核心的新趋势,"体验"已成为拉动消费的关键变量之一 [7] - 月饼礼盒从单一食品向'文化伴手礼'转型,文创化、场景化成为关键增长点 [4]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逐步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零售新生态 [7] - 消费者对于节礼需求从"买得到"升级为"买得好、买得巧",更注重互动性与沉浸式体验 [5]
消费改善、生产偏弱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21 22:02
消费 - 汽车零售与批发量受“金九银十”旺季效应带动回升,同比边际改善[6] - 飞天茅台散瓶零售价连续第二周回升,环比上涨0.6%[6] - 18城地铁客流量同比增速改善,主因天气改善和出行增多[7] - 电影观影人数和票房收入同比涨幅持续扩大,受热门新片上映影响[7] - 城市间迁徙规模指数同比明显回落转负,受中秋假期错位影响[7] 投资 - 截至9月20日,今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66万亿元,9月前三周发行3971.2亿元,发行进度为2020年以来最快[16] - 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涨幅扩大,但主要受中秋假期错位影响[16] - 土地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扩大,土地溢价率回落至2.18%[16] - 基建相关财政支出中,8月交通运输支出同比由负转正[16] 生产与物价 - 沿海八省日耗煤量同比跌幅扩大,工业用电需求偏弱[20] - 南华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6%,工业品价格多数上行[33] - 水泥价格环比上涨0.6%,供给收缩对价格有支撑[33] - 多晶硅价格环比上升2.0%,新能源相关材料价格上涨[33] 流动性 - 美元指数回升3.4个BP,美元小幅走强[35] - 人民币兑美元从7.1224小幅回落至7.1125,保持温和升值[35]
国泰海通|宏观:消费改善、生产偏弱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1 21:5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周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呈现消费改善与生产偏弱的分化格局 消费端因旺季及基数效应有所回暖 而生产端受需求或利润影响出现回落 [1] 消费 - 商品消费中汽车零售批发量及高端白酒价格因旺季和基数效应出现回升 [1] - 服务消费方面 城市内人口流动及电影票房数据有所改善 [1] - 城市间迁徙指数同比转负 显示跨区域人员流动减弱 [1] 投资 - 基建投资方面 专项债发行速度较快 项目合同额跌幅收窄 [1] - 地产销售因假期错位及旺季效应同比回升 [1] - 土地市场转冷 同时地产开工建设数据仍处于低位 [1] 进出口 - 受关税政策扰动影响 国内主要港口运价出现下跌 [1] 生产 - 各行业生产活动多数回落 [1] - 发电及钢铁等行业因需求或利润因素进行调整 [1] 库存与物价 - 库存方面以补库趋势为主 [1] - 物价呈现工业品价格上涨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分化的态势 [1] 流动性 - 美元指数出现小幅上行 [1] - 人民币汇率呈现温和升值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