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5D/3D封装
icon
搜索文档
封测行业市场需求稳步提升 华天科技上半年盈利2.26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21:5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80亿元,同比增长15.81%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68% [1] - 第二季度营收42.11亿元,环比增加6.43亿元,单季度收入创新高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2.45亿元,环比增加2.64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83亿元,同比增长29.19% [1] 主营业务进展 - 开发完成ePoP/PoPt高密度存储器及车规级FCBGA封装技术 [2] - 2.5D/3D封装产线完成通线,启动CPO封装技术研发 [2] - FOPLP封装完成多家客户产品验证并通过可靠性认证 [2] - 报告期内获得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2] 产能与产业布局 - 华天江苏、华天上海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步释放产能 [2] - 先进封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2] 股东结构变化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比例由1.38%增至1.39%,保持第四大股东 [2] - 中证500ETF二季度买入509.9万股,持股比例由1.03%提升至1.18%,位列第五大股东 [2] - "牛散"莫常春以1555.87万股成为第十大股东 [2]
13页PPT详解先进封装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
材料汇· 2025-08-10 00:00
半导体封装技术发展路线图 - 3D互连密度与技术节点的综合时间线显示,从1970年到2050年,互连密度从1E+00 mm⁻³提升至1E+13 mm⁻³,技术节点从10.0µm缩小至0.003µm [4] - 主要技术包括TSMC的InFO、CoWoS、SoIC,Intel的EMIB、Foveros,以及ASE的FOCoS等 [4] - 3D互连密度计算公式为:(每毫米线数) × (每平方毫米垂直互连数) [4] 芯片级封装与异构集成优势 - 分区芯片设计可实现每片晶圆更多芯片、更高良率、优化成本、更高密度及更快上市时间 [6] - 英伟达等公司通过更精细的凸点间距和优化节点提升性能 [6] 头部封装企业资本支出 - 2022年全球头部企业封装资本支出达145亿美元,较2021年119亿美元增长22% [9] - 主要企业支出占比:Intel(未披露具体比例)、三星(未披露)、台积电(未披露)、ASE(12%)、Amkor(6%)、JCET(5%) [9] 高端封装市场格局 - 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通过2.5D/3D技术主导高端性能封装市场 [10] - 关键技术包括英特尔的Foveros Omni、EMIB,三星的3D堆栈内存(HBM、3DS),台积电的CoWoS-(X)、InFO_(X)等 [11] 全球先进封装供应商分布 - 产业链涵盖设计(AMD、Xilinx)、基板供应商(Ibiden、Shinko)、封装(ASE、Amkor)、终端客户(Google、腾讯)等 [14] - 设备供应商未在图中列出 [14] 先进封装与传统封装市场对比 - 2021年先进封装收入占比44%(375亿美元),2027年预计提升至53%(651亿美元),CAGR显著高于传统封装 [16] - 2021年总封装市场规模844亿美元,2027年预计达1221亿美元 [16] 先进封装出货量与市场规模 - 2021年出货量830亿颗,2027年预计达900亿颗,2.5D/3D领域CAGR达13% [18] - 市场规模2021年340亿美元,2027年预计620亿美元,2.5D/3D领域CAGR达18% [21] 商业模式占比 - 2021年先进封装晶圆市场中,OSATs占比65%,Foundry占比14%,IDM占比21% [23] - Foundry正从OSATs夺取市场份额 [23]
爱集微:2024年封测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 先进封装迎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22:3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封装测试行业上市公司总收入870.56亿元,同比增长20.69%,毛利率约15.67%,研发占比为7.38% [1] - 营业总收入前三的企业分别是长电科技(359.62亿元)、通富微电(238.82亿元)、华天科技(144.62亿元) [1] - 研发费用占比前三名的企业是利扬芯片(15.95%)、晶方科技(14.12%)、伟测科技(13.22%)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预计总营收为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2025年预计达569亿美元,同比增长9.6% [2] - 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到786亿美元,2022—2028年间年化复合增速达10.05% [2] - 全球半导体封装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650.4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18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6.6% [2]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616亿美元,首次超越传统封装 [2]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在全球委外封测(OSAT)榜单中占据明显领先优势,前三大OSAT厂商市占率合计超过50% [3] - 2023年先进封装领域资本开支为99亿美元,主要来自台积电、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等半导体大厂及头部OSAT厂商 [3] - 2024年先进封装领域资本开支预计增加到115亿美元,占头部OSAT资本开支的41% [3] 技术发展趋势 - Chiplet技术预计从2023年的31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10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2.5% [4] - 长电科技的XDFOI® Chiplet高密度多维异构集成系列工艺进入稳定量产阶段,实现国际客户4nm节点多芯片系统集成封装产品出货 [4] - 2.5D/3D封装市场空间预计从2022年的94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2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6% [4] 未来增长动力 - 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直接推动封测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3] - 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技术推动先进封装技术需求激增 [4] - 先进封装技术满足新兴应用领域对芯片高性能、小型化、低功耗的要求,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相对有限 [4]
先进封装:100页PPT详解传统工艺升级&先进封装技术
材料汇· 2025-06-27 22:12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39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8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2.7% [12] - 2.5D/3D封装将成为增长最快领域,预计未来五年增速20.9% [12] - AI相关需求是推动先进封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AI半导体市场2024-2033年复合增长率28.9% [27] 封装技术方案 - FC/WLP/2.5D/3D四大方案推动封装技术迭代升级 [4] - 倒装芯片(FC)技术优化信号路径、提升散热性能并增加I/O密度 [5] - 晶圆级封装(WLP)通过批量处理降低生产成本,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43亿美元 [5] - 2.5D封装通过硅中介板实现多芯片互联,3D封装直接在芯片上打孔布线 [96] 关键工艺技术 - 凸块技术向更小节距方向发展,微凸点互连成为三维封装关键技术 [36] - 重布线层(RDL)技术实现芯片水平方向互连,头部厂商将向0.5/0.5μm线宽发展 [42] - 硅通孔(TSV)技术实现芯片间垂直互连,深度通常在20-30μm [43] - 混合键合技术可实现10,000-1M连接/mm²,大幅提升互连密度 [46] 市场应用 - 消费电子是FCBGA和FCCSP主要应用市场 [79] - CIS是2.5D/3D封装主要收入来源,CBA DRAM增速最快 [112] - HBM采用TSV和混合键合技术,堆叠层数将增至16层以上 [106] - 面板级封装(FOPLP)成本优势显著,比晶圆级封装降低66% [115] 设备与材料 - 先进封装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达3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5] - 前道工艺后移推动刻蚀、薄膜沉积、电镀等设备需求增长 [5] - 国内设备厂商在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 [5] 行业发展趋势 - 摩尔定律放缓加速3D IC采用,Chiplet技术复合增长率48.1% [23] - 先进封装晶圆产量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11.6%,2.5D/3D增速32.1% [17] - 全球封装项目投资合计约千亿美元,台积电、三星等巨头积极扩产 [29]
先进封装:100页PPT详解传统工艺升级&先进封装技术
材料汇· 2025-06-20 23:14
先进封装行业核心观点 - 尖端先进封装需求持续增长,AI相关需求仍为主要驱动因素 [4][7][32] - 2023-2029年先进封装市场规模CAGR达12.7%,从390亿美元增至800亿美元 [12] - 2.5D/3D封装增速最快,CAGR达20.9%,将成为市场增长关键力量 [12][13] - 2029年2.5D/3D封装规模有望达378.58亿美元 [5] 技术路线演进 - FC/WLP/2.5D/3D四大方案推动封装技术迭代升级 [4][7] - 混合键合技术实现10,000-1M连接/mm²,显著提升互连密度 [46] - 凸块技术向更小节距发展,从75-200μm演进至10-30μm [37] - RDL层数从4层向8层以上发展,线宽从2μm向0.5μm演进 [42] 细分市场表现 - FCBGA 2024Q2营收23亿美元,环比增6.8%,同比增18% [5] - WLCSP 2029年规模预计24亿美元,FO(含IC基板)43亿美元 [5] - FCBGA在移动消费领域占比最高,达45% [79] - HBM3e互连间距将缩小至<15μm,堆叠芯片数达16层 [108] 设备与材料 - 2024年全球先进封装设备市场规模达31亿美元 [5] - 前道工艺后移推动刻蚀/薄膜沉积/电镀设备需求增长 [5] - 国内设备厂商在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关注ASMPT/北方华创等 [5] - 混合键合设备需纳米级对准精度,EVG/SUSS MicroTec领先 [56] 产业格局与扩产 - 台积电/三星以堆叠技术为主,日月光/安靠专注FC/SiP [25] - 全球封装项目投资合计约千亿美元,台积电CoWoS投资达15亿美元 [29] - 台积电AP7 CoWoS项目2024年启动,投资15亿美元 [29] - 英特尔Penang项目2022年启动,投资7.1亿美元 [29] 市场驱动因素 - AI芯片需求推动先进封装创新,需多种封装解决方案 [28] - AI相关半导体市场2024-2033年CAGR达28.9% [27] - 数据中心/HPC/自动驾驶成为主要增长领域 [27] - 5G/物联网/汽车电子接力智能手机成为新增长点 [25]
先进封装系列报告之设备:传统工艺升级、先进技术增量,争设备之滔滔不绝
华金证券· 2025-06-20 1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尖端先进封装需求持续增长,AI相关仍为主要驱动,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7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695亿美元 [3] - 凸块/重布线层/硅通孔/混合键合构建先进封装基底,各技术有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3] - FC/WLP/2.5D/3D四大方案助力封装技术迭代结构升维,各方案有不同优势和市场表现 [5] - 先进封装技术迭代推动设备行业进入增量发展新阶段,建议关注相关设备厂商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先进封装 - 发展历程迎来以3D封装为代表高密度封装时代,经历通孔插装、表面安装器件、面积阵列表面封装等阶段 [9][10] - 高性能封装要求I/O密度>16 I/Os per mm2且Pitch<130μm [11][12] - 先进封装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390亿美元攀升至2029年的8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7%,2.5D/3D封装增速最快 [14] - 先进封装出货量有望从2023年的709亿颗攀升至2029年的976亿颗,复合年增长率达5.5%,WLCSP、SiP和FCCSP出货量领先 [17] - 先进封装晶圆总产量预计以1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SiP和FCCSP短期内占主要份额,2.5D/3D技术增长迅猛 [20] - 技术路线上先进制程向纳米级、先进封装向微米级发展,摩尔定律放缓加速3D IC采用 [22][25] - 市场格局上台积电/三星以堆叠为主,日月光/安靠以FC/SiP为主 [28] - 市场拐点出现有望带动封装市场增长,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收入长期增长,AI芯片封装需要多种先进封装解决方案 [31][32][35] - 正在进行或计划中封装项目投资合计约千亿美元 [37] - 近期尖端先进封装需求持续增长,AI仍为主要驱动,多家公司有积极业绩指引和市场预期 [38] 基础技术 - Bump是晶圆制造环节延伸,为FC前提,朝着更小节距、更小直径方向发展,有多种制备方式及优缺点 [42][45] - RDL可改变IC线路接点位置,是实现芯片水平方向互连关键技术,布线层数将增加,L/S不断缩小,涉及多种工艺和设备 [49][52] - TSV在硅片上垂直穿孔并填充导电材料,实现芯片间立体互连,有不同制造类型和工艺顺序 [56][58] - 混合键合通过金属和氧化物键合组合连接芯片,减少凸块和接触间距,增加连接密度,有W2W、D2W等不同方式及特点 [61][66][69] 堆叠互联 - FC信号路径优化、散热性能提升、I/O引脚密度增加,所需设备/材料供应商众多,FCBGA/FCCSP出货量稳步增长,消费电子为首要应用市场 [81][91][92][100] - 晶圆级封装先在整片晶圆上封装测试再切割贴装,成本大幅降低,依据芯片/封装大小划分扇入/出,有不同分类和特点,所需设备/材料供应商不同,29年WLCSP预计规模为24亿美元、FO预计规模为43亿美元,严重依赖移动和消费终端市场 [107][108][114][117][118][121] - 多芯片互联中2.5D封装将芯片并列排在硅中介板上互连,3D封装直接在芯片上打孔布线连接上下层芯片,CoWoS是2.5D封装应用实例,HBM是3D封装应用实例,2.5D/3D封装所需设备/材料供应商较多,嵌入式封装EMIB通过硅片局部高密度互连,具有封装良率正常、无需额外工艺和设计简单等优点,2.5D/3D封装CIS为主要收入来源,CBA DRAM增速最快 [124][126][127][134][148][150][154] - FOPLP将Die重构在方形载板上进行FO,成本优势明显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