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SD自动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AI热潮之下科技巨擘们分道扬镳 “股价分化之火”将于财报季越烧越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0:23
美股七大科技巨头股价分化 - 美股七大科技巨头(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Meta)在AI赛道表现迥异,股价出现显著分化 [1] - 英伟达、Meta、微软2025年以来股价分别飙升30%、20%、20%,而特斯拉、苹果、谷歌分别下跌18%、16%、2% [2] - 七大科技巨头占标普500指数权重约35%,在稳定市场波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3] AI赛道表现差异 - 英伟达因AI算力需求爆发成为最大赢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两年股价翻三倍 [10] - 微软、Meta因AI应用创收效应显著,股价持续领涨 [10] - 苹果AI进展缓慢,Siri升级延期至2026年底,AI人才流失严重 [7] - 谷歌面临反垄断监管压力,但凭借Gemini AI大模型仍被看好 [8] - 特斯拉转型AI机器人公司,但电动车销量滑坡拖累股价 [8] 市场估值与预期 - 七大科技巨头中有六家市盈率远超标普500平均22.35x,仅谷歌低于平均水平 [11]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七巨头Q2盈利同比增长14%,远超标普500其他成分股 [12] - 英伟达预期市盈率33x,低于十年平均水平,显示上行空间 [12] 财报季影响 - 英伟达、微软、Meta的强劲财报可能推动美股创新高 [4] - 财报季或加剧股价分化,AI赢家与落后者差距扩大 [11] - 科技板块Q2盈利预计同比增长17.7%,通信服务板块增长31.8% [14] 行业趋势与展望 - AI算力投资主题被视为股票市场"最强阿尔法",需求持续井喷 [15] - 纳斯达克100指数因AI热潮持续创新高,涨势猛于标普500 [14] - 分析师预计AI将推动标普500指数2025年底升至7000点 [14] - 特斯拉Robotaxi和Optimus机器人业务被大摩看好,预计市场规模超汽车行业 [9]
探寻智能化发展新路径 多方协力共促新能源汽车提质向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7-15 21:07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1] - 智能化体验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 [1] 智能化技术发展 - 智能汽车正从低等级辅助驾驶向高等级自动驾驶跨越,但复杂长尾场景下事故频发 [2] - 提出"认知驱动"技术路线,融合规则驱动与数据驱动的优势,构建"感知-认知-决策"闭环体系 [2] - AI操作系统将经历"AI in OS"、"AI for OS"、"AI as OS"三阶段演进 [3] - NeuSAR OS已支持80余款芯片适配,帮助车企1-2个月内完成新芯片迭代 [3] 芯片国产化进展 - 国内智能座舱芯片与车控芯片加速突破,芯驰X9系列座舱芯片覆盖50余款车型 [4] - E3系列车控MCU填补高端空白,累计出货超800万片,覆盖90%国内车企 [4] - 下一代4纳米工艺X10系列将支持7B规模AI大模型本地部署 [4] 产业生态变革 - 全球智能汽车竞争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生态能力较量" [5] - 中国L2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泊车辅助超20% [5] -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形成"深度绑定"新模式,如华为、Momenta与车企联合定义产品 [5] - 2030年电动车电子硬件占比将达70%,软件成为差异化核心 [5] 全球化与技术输出 - 中国研发团队将智能大灯开发周期压缩至8-10个月 [6] - 20个技术平台在中国研发并首发,反向输出至全球市场 [6] - 岚图FREE+上市15分钟锁单破1.1万台,聚焦用户场景痛点 [6] - 江淮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破6500台 [7] - "十五五"期间计划投入超200亿元研发 [7]
【深度研报】Robotaxi对美股不同板块的⻓期影响
特斯拉产业角色转变与估值重构 - 特斯拉被视为Robotaxi时代最大潜在受益者 方舟投资测算到2029年其企业价值的88%将来自Robotaxi业务 传统电动车销售仅贡献9% [3] - Robotaxi成功将使特斯拉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科技"公司 估值模型将更接近科技平台型企业 收入来源拓展至乘车费 软件订阅费和车队运营管理费 [4][5][6] - 特斯拉可能同时扮演车队运营商 平台提供商和技术输出方角色 未来或向其他车企授权FSD系统 并向第三方开放Robotaxi网络 [7] - 当前特斯拉市值已隐含Robotaxi预期 若推进受阻则核心电动车业务估值可能远低于当前市值 [9] Robotaxi产业链受益企业 - 无人驾驶芯片需求激增 英伟达汽车业务营收预计2026财年超50亿美元 特斯拉 华为等自研芯片带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12][13][14] - 激光雷达市场预计从2024年8 61亿美元增至2030年38 04亿美元 中国企业禾赛 速腾聚创 华为占全球车载激光雷达88%份额 [16][17][18][19] - 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商迎机遇 主机厂+技术公司合作模式盛行 如现代与安波福合资Motional 博世 大陆等Tier-1供应商开发L4级自动驾驶套件 [21][22][23] - 高精地图需求提升 百度 四维图新 Here等企业受益 5G/V2X网络部署带动电信设备商增长 [24][25][26] 出行平台战略转型与挑战 - Uber转型合作路线 2025年在美国多城市上线Waymo无人车服务 并向文远知行追加1亿美元投资 计划5年内在15座欧洲中东城市部署Robotaxi [33][34][36] - Lyft与Motional合作在拉斯维加斯推出无人驾驶服务 逐步转向"人类司机+自动驾驶车"双轨模式 [37][38] - 出行平台面临科技公司直接竞争风险 需转型为无人驾驶出行聚合平台以保持中介地位 [39][40] 中国Robotaxi公司全球竞争力 - 中国Robotaxi技术达L4级 2030年车队规模预计达50万辆 为美国14倍 单车成本约4万美元 仅为美国方案一半 [47][48][49][50] - 中国采用"车企+技术公司+出行平台"金三角模式 百度与吉利合作Apollo Moon 小马智行与丰田合作测试车 [51][52] - 文远知行 小马智行获Uber投资合作 计划在中东 欧洲部署服务 百度计划2025年将无人驾驶服务拓展至65个城市 [56][57] Robotaxi对电池与能源板块带动 - 动力电池需求激增 磷酸铁锂电池因寿命长成本低或成主流 固态电池技术加速研发 [66][67][68][69] - 充换电基础设施提速 百度尝试可换电Robotaxi车型 无线充电技术可能推广 [70][71][72] - Robotaxi车队或成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一部分 通过V2G技术参与电网削峰填谷 [75][76] Robotaxi对云计算与数据基础设施带动 - 自动驾驶数据训练需求推动云计算增长 Waymo模拟测试里程达数十亿英里 亚马逊AWS 微软Azure等云服务商受益 [80][81][82][83] - 5G/6G网络和边缘计算需求上升 单车月均数据流量或超100GB [87][88] - 大数据存储管理催生专业解决方案 未来可能出现自动驾驶数据交易市场 [90][91][92] 仿真测试板块受益 - 仿真测试成为自动驾驶研发核心 Waymo虚拟测试里程远超实际道路 催生Applied Intuition Cognata等专业仿真服务商 [96][97][98][99] - 硬件在环测试设备需求增长 NI dSPACE等仪器供应商受益 [102] - 监管可能要求企业提供模拟测试数据作为安全证明 进一步推高仿真投入 [104] 网络安全板块受益 - 车载网络安全防护成标配 入侵检测 加密通讯等需求催生Argus Upstream等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 [110][111][112][113] - 欧美法规要求车辆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带动安全咨询和合规服务 [115][116] - 用户数据隐私保护需求提升 加密存储和访问控制解决方案重要性凸显 [119][120]
大摩力挺特斯拉(TSLA.US):马斯克手里的牌非常多! “特马闹剧”无碍牛市叙事
智通财经· 2025-06-09 15:13
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的看涨观点 - 摩根士丹利维持特斯拉"增持"评级 目标价410美元 隐含40%上行空间 [1] - 长期牛市目标价800美元 核心逻辑基于FSD 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业务 [8] - 特斯拉涉及AI 自动驾驶 人形机器人 能源等前沿领域 是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核心标的 [1] 特斯拉近期股价表现 - 上周因马斯克与特朗普公开争执股价暴跌15% 创史上最大单日市值损失 [2] - 2025年迄今累计下跌超25% 上周五小幅反弹4% [2] - 4-5月股价反弹逾50% 因马斯克承诺专注特斯拉及AI领域押注 [5] 政治争议的影响与缓和迹象 - "特马"争端核心是"大而美"税收法案 马斯克多次尖锐批评 [4] - 近期出现缓和信号 马斯克回应比尔·阿克曼调停 转发特朗普移民政策表态 [4] - 政治关注度可能暂时疏远部分客户 但长期基本面不受影响 [6] 特斯拉核心增长引擎 - FSD自动驾驶系统普及是长期价值关键 预计市场规模超当前汽车行业 [8] -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络 2040年车队规模达1200万辆 45%EBITDA利润率 [9] - Optimus人形机器人业务 每替代1%美国劳动力创造3000亿美元价值 [11] 业务板块估值分析 牛市情景(800美元目标价) - 汽车核心业务:2030年700万辆销量 18%EBITDA利润率 [9] - 能源业务:28%20年收入复合增速 2030年26%毛利率 [9] - 移动出行:2040年1200万车队规模 [9] 基准情景(410美元目标价) - 汽车核心业务:2030年470万辆销量 16.1%EBITDA利润率 [9] - 网络服务:2040年65%附加率 200美元ARPU [9] AI技术布局优势 - 拥有Dojo超算系统 FSD自动驾驶和定制AI芯片 [10] - xAI的Grok大模型未来或与特斯拉AI体系深度融合 [10] - 人形机器人结合Grok模型将显著提升推理能力 [10] 劳动力替代市场潜力 - 全球40万亿劳动力市场 人形机器人NPV约20万美元/台 [11] - 美国1.6亿从业者 每1%替代相当于特斯拉市值提升100美元/股 [11]
大摩深度解码特斯拉(TSLA.US)股价冲800美元的催化剂:AI与中美自动驾驶博弈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8:21
特斯拉股价潜力 - 摩根士丹利重申特斯拉基准目标股价410美元 最乐观情景下目标价达800美元 当前股价343 82美元[1] - 特斯拉未来12个月股价上涨空间显著 主要基于FSD自动驾驶系统 Robotaxi网络及AI人形机器人业务[1] - 特斯拉AI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远超当前全球汽车市场[1] 特斯拉业务估值逻辑 - 传统汽车业务仅估值50-100美元/股 核心价值在于前沿业务组合包括AI大模型 自动驾驶网络 人形机器人等[2] - 牛市情景下总估值800美元 包括汽车业务130美元 能源业务885美元 共享出行263美元 网络服务248美元[3] - 基准情景总估值410美元 包括汽车业务75美元 能源业务557美元 共享出行90美元 网络服务160美元[3] - 熊市情景总估值200美元 包括汽车业务53美元 能源业务30美元 共享出行83美元 网络服务71美元[3] AI技术优势 - 特斯拉拥有Dojo人工智能超算系统 Optimus人形机器人体系 将成为AI纪元最大受益者之一[5] - FSD系统接入Grok大模型将提升智力等级 加速Optimus机器人发展[5] - 特斯拉开发了FSD自动驾驶 Dojo超级计算机和定制化AI芯片[5] 自动驾驶领域机遇 - 中美自动驾驶博弈将成为特斯拉估值扩张催化剂[6] - 特斯拉FSD系统可能以订阅模式渗透至美国传统车企[6] - 特斯拉庞大的美国道路数据及AI算力有望促成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6]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远超全球汽车市场[9] - 全球劳动力市场约40万亿美元 人形机器人替代潜力巨大[10] - 每1%美国劳动力被替代可创造3000亿美元价值 提升特斯拉股价约100美元[10] - 德银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750亿美元 2050年达1万亿美元[19] 具身AI发展趋势 - 机器人正成为现实世界的真实代理人[10] - 电动化机器是AI大脑的实体插座[11] - 能自动化的机器终将被自动化[12] - 攻克汽车自动驾驶将解决万物自主运行问题[13] - 人形机器人只是数千种具身AI形态之一[14] - 具身AI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达十万亿美元级[17] 中美电动车竞争格局 - 中国厂商或已赢得电动车硬件及整车制造领域[22] - 特斯拉等美国厂商转向自动驾驶软件领域竞争[22] - 特斯拉有望成为中国电动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最强竞争对手[22] - 特斯拉可能在中国BEV制造技术美国本土化中发挥关键作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