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乖宝宠物(301498) -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4:34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2.45 亿元,同比增长 21.22%,归母净利润 6.25 亿元,同比增长 45.68%,自有品牌业务收入 35.45 亿元,同比增长 29.14%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80 亿元,同比增长 3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增长 37.68% [1] 分红规划 - 2024 年度公司进行二次分红,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 2 亿元,占 2024 年度归母净利润的 32.02% [1]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已审议通过《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 2025 年中期分红事项的议案》 [1] 泰国工厂情况 - 泰国原有工厂已满产,新建工厂项目投资约 2 亿元,预计 6 月投产,届时产能将翻倍,生产品类也会拓展 [2] - 公司正在筹划建设泰国研发中心,投入预算正在测算中 [2] 内部优化内容 - 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未来将全面深入优化重构数字体系,打造“数智乖宝”全景式战略架构 [2] - 实施战略组织能力与人才梯队的持续孵化,优化激励机制,升级人才战略,打造高效、有韧性的人才与组织体系 [2]
传化智联(002010)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4:21
市值与估值提升 - 公司今年披露《估值提升计划》,提及增持和重组,目前正积极评估,如有相关计划将依规披露 [1][2][3] - 公司长期重视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价值表现,坚持通过经营驱动内在价值和市值提升,已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并将积极推动落实 [2][8] - 公司管理层将根据市值提升计划推动相关举措,若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及时公告 [3] 业务合作与布局 - 5月8日控股股东传化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公司将发挥物流和化学板块优势,围绕业务场景和新材料探索人形机器人应用及技术创新 [2][6] - 公司与蚂蚁集团有良好合作基础,持有蚂蚁消金5.01%股份,将围绕“场景 + 新技术”“场景 + 新模式”加强合作,探索业务可能性 [7][13] - 公司控股股东传化集团参股钱塘征信,公司将利用其资源,加强与蚂蚁集团及钱塘征信业务合作交流 [4][7] - 公司物流业务以公路港为中心搭建供应链物流服务,挖掘属地市场机会,拓展业务,深化与化学板块联动 [10] - 公司重视全球布局,化学业务产品出口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将强化海外业务 [9] 融资与资产处置 - 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中期票据不超过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建设、偿还公司债务 [3] - 青岛公司和支付公司转让正在推进,相关资产处置收益未体现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 [4] 业务经营情况 - 传化合成分拆上市已报证监局辅导,后续进展将依规披露 [2] - 2024年计提3.6亿减值准备,2025年一季度计提7千多万,主要为化学板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 [4] - 稀土顺丁橡胶价格为14500元,毛利率17.61% [5] - 杂化苯基硅树脂及制备技术于2024年申请专利,目前处于小试阶段,聚焦耐高温涂层领域市场 [7] 技术应用与发展 - 公司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应用于物流园区客户服务和专线智能报价场景,后续将推动AI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 [9] 行业地位与产品 - 化学板块聚焦功能化学品与新材料领域,纺织化学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是纺织印染助剂国家标准领衔制订者 [10] - 稀土顺丁橡胶业务市场占有率国内超60%、亚洲第一,镍系顺丁橡胶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是国内技术实力最强的顺丁橡胶生产企业之一 [10] 政策影响 - 中美联合声明对关税政策调整,公司及产业链合作伙伴有出口业务,预计对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7]
万里扬(002434) - 002434万里扬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4:18
公司业务范围 - 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业务和新型储能业务 [1] - 汽车零部件业务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着力发展非公路传/驱动系统产品,大力发展零部件外销业务 [1] - 新型储能业务包括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电站和电力交易等业务 [1] 股东持股情况 - 安徽国元信托和国元信托 - 安瑞 1 号、华润深国投信托和华润信托·华颖 16 号为奇瑞汽车关联方和一致行动人 [1][2] 各业务板块情况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 成立产业化团队,完善产品型号,推动产业化能力打造和整合,促进产品试验验证和配套应用,提高市场份额 [3] 重卡变速器业务 - 开发完成全系列产品,开展客户车型搭载试验和标定工作,随配套车型量产上市,产销量将增长 [4] 轻卡变速器业务 - 稳步发展现有轻卡手动挡产品,积极发展电动化产品,目前产销需求旺盛 [5] 乘用车变速器业务 - 2024 年直接出口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后续加大海外客户开发力度,推动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发展纯电动乘用车 EV 减速器及相关产品 [6] 新型储能业务 - 广东肇庆和浙江义乌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已运营,装机容量分别为 100MW/200MWh 和一期 100MW/200MWh,应用自主研发技术实现较好效益,正推动新项目开发,发展市场化运维服务 [7]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近 30 年,产品覆盖全系列,可配套多种车型,具备综合能力、供应链和销售网络,每年产销变速器总成 100 多万台,生产几千万件零部件,有强大规模化制造和品质管控能力,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9]
泰永长征(002927)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13:0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12日15:40 - 17:40,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活动参与人员为投资者网上提问,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黄正乾,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韩海凤,独立董事陈众励 [2] 产品应用领域 - 电源及配电产品在新能源领域应用于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场站建设工程配电系统、逆变器产品内部配电系统、充电桩产品内部配电系统、工业配电(含新能源生产型企业厂房配电系统) [2] - 电源电器类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有一定知名度,供货部分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在通讯领域开发出1U型断路器,近三年供货集成商用于各地及部分海外5G基站建设 [7] 数字化与低碳转型 - 公司实施IT数字化及能效管理系统,推进光储充微网建设,实现自身数字化绿色工厂;开发创新数字化产品,提供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及系统,通过智能化元器件与软件平台进行能源调控与效率提升,助力客户转型 [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处于中低压电器行业,定位中高端品牌,坚持技术创新与品牌战略,在能效管理智慧云平台、固态断路器、智能1U断路器等产品技术上较国内同类产品有显著优势 [3] - 掌握多项低压电器产品核心专利技术,在数字化产品创新技术领先,TYT Future智能云系列软件平台等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有显著技术优势,率先推出电力电子驱动的固态断路器,在智能配电领域领先,具备提供全领域解决方案能力 [4] 产品特点与优势 - 固态断路器集合多种高端技术,适用于光储直柔、电网、船舶等交流直流系统,动作时间达微秒级别,无电弧,能迅速切断故障电流,提高安全性 [5] - 5G基站专用智能1U断路器集成多种功能,具备高智能化等特点,高度缩小为1U以适应通讯基站机柜要求,有独立运行控制系统,解决传统断路器不足 [6] 战略规划 - 2025年战略聚焦智能电网、数据通讯、智能工业、新能源风光储、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等细分领域,开拓海外市场,坚持创新研发,完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战略客户市场份额 [8][9] - 公司在专注主营业务同时,寻求外延式发展机会,关注智能电网等相关产业上下游纵向拓展 [9] 2024年经营情况与应对措施 - 2024年受宏观环境及建筑行业周期性影响,工程投资建设下降、项目延期,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降、大宗材料成本上涨、信用减值增加,公司收入和利润同期下降 [9] - 调整战略布局,深耕关键细分行业,优化业绩结构;加大研发创新,固态断路器商业化应用扩展,1U高度断路器市占率领先,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成功应用 [9] - 未来实施“五个一”战略举措:开发战略客户及其服务体系,加速产品线开发和升级,推进质量提升及成本优化,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和绩效改革,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9]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2:14
1 | | 答:公司积极并高度关注中美贸易政策变化,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 | | | --- | --- | --- | | | 施。公司泰国工厂于 年开始筹建,并已实现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 2019 | | | | 设备和气门嘴及其他轮胎用品的批量生产和出货;同时,公司通过重大 | | | | 资产重组并购了 WMHG 在德国、捷克、美国和上海的工厂,已实现全 | | | | 球本地化生产和供应。因此,基于全球化的布局,公司能够较有效地抵 | | | | 御贸易争端风险。尽管近期中美贸易争端有所缓和,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 | |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 | | | 年营收同比增长 3、公司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 2024 29.79%,2025 | | | |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41.17%,请问该业务是否能保持稳定增长? | | | | 答:2024 年度和 2025 年一季度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乘用车 TPMS 业务, | | | | 公司乘用车 传感器营收主要来源于售后替换市场。随着技术日趋 TPMS | | | | 成熟,乘用车 TPMS 传感器可以适配覆盖市面上 95%以上的车型, ...
铜陵有色(000630) - 000630铜陵有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1:16
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生产情况 - 生产自产铜精矿含铜15.52万吨、阴极铜176.80万吨、铜加工材41.58万吨、硫酸535.96万吨、黄金22.91吨、白银547.67吨、铁精矿39.36万吨、硫精矿44.73万吨 [3] 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455.31亿元,同比增长5.88%;利润总额55.08亿元,同比增长2.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09亿元,同比增长4.05% [4] 管理情况 - 安全环保:实现安全“零工亡”、环保“零事件”,碳排放同比下降2.02%,碳排放配额盈余超20.7万吨 [5] - 企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65%,多个项目建成或推进,多个工厂入选相关名录 [5][6] - 科技创新:研发投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2.38%,获多项科技成果奖和专利,发布多项标准,获多个品牌称号 [7] - 改革创新:国企改革各项目标进度符合预期,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两非”“两资”处置 [8] - 精细管理:节电超3500万千瓦时,防控各类风险,拓宽采购渠道,调整销售策略,完善采购体系,信息披露工作蝉联“A”级 [8][9] - 社会责任:公益支持发放43.4万元,消费帮扶采购农产品1353.89万元,派发现金红利10.13亿元,入选多个ESG榜单,乡村振兴案例获优秀实践案例 [10] 2024年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铜消费与价格 - 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速为2.9%,中国是核心驱动者,电力、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需求增长,地产相关需求低迷但拖累缓解,家电需求有韧性;铜价在67830 - 88940元/吨波动,现货均价74904元/吨,同比上涨9.7% [10][11][12] 铜矿供应与加工费 - 全球铜产量2300万吨,同比增长1.77%,全球冶炼产能增加160万吨,铜矿供应偏紧,冶炼厂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大幅下跌 [13] 铜材加工 - 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2125万吨,比上年增长1.9%,行业呈“黄减紫增”格局,技术创新推动高端应用发展 [13] 行业发展趋势 铜需求 - 短期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影响有扰动,但长期因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有增长潜力,中汽协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冲击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14][15] 铜精矿供应 - 供应紧张,进口矿加工费下行压力大,冶炼厂利润承压 [15] 铜材加工行业 - 向高端化制造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 [15] 2025年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安排 生产目标 - 自产铜精矿含铜19.49万吨,阴极铜189.6万吨,铜加工材43.05万吨,黄金19.13吨,白银542吨,硫酸596.1万吨,铁精矿(60%)35.3万吨,硫精矿(35%)30.5万吨 [16] 经营策略 - 固本强基:矿山开采多产,冶炼降本增效、关注硫酸市场、推进智改数转,铜材加工发展新材料产业 [17][18][19] - 可持续发展: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团队建设,统筹预算资金,强化海外资产和内控管理,加强安全环保管理 [20] - 提升投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落实矿产资源战略,做好分红规划,落实股份回购,防范风险 [21] 问答环节要点 行业前景 - 铜需求长期增长,铜精矿供应紧张加工费下行,铜材加工向高端绿色转型 [22] 行业及企业业绩 - 2024年行业铜消费高景气、铜价波动,铜矿供应偏紧加工费下滑,铜材加工稳中有进;其他企业业绩查阅相关公告 [22][23] 米拉多二期问题 - 预计2025年6月具备试生产条件,二期达产达标后预计固定成本摊薄,资产注入按规定披露 [23]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规模技术、科技人才、交通区位、完整产业链优势 [24] 财务盈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5.31亿元,净利润28.09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2.22亿元,净利润11.29亿元 [24]
思泰克(301568)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0:20
公司产品与市场地位 - 核心产品为三维锡膏印刷检测设备(3D SPI)和三维自动光学检测设备(3D AOI),在3D机器视觉检测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4][11] - 2024年度,公司毛利率为50.07%,其中3D SPI的毛利率为51.40%、3D AOI的毛利率为56.15%,近三年毛利率均保持在50%以上 [8] - 2024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7.50%,客户集中度合理 [8]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1%、净利润同比增长25.98%、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40.08% [4][5] - 2023年境外收入占比0.69%、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2.66% [13] 提升品牌影响力措施 - 定期参加国内外展会及学术会议,适时召开产品发布会 [2][3] - 拥有线上营销团队,加强线上内容输出,依托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渠道宣传 [3] 研发情况 - 202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02%、10.3%、9.50%,研发投入逐年递增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得各项知识产权86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2024年新增1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2024年新增5项),外观专利8项(2024年新增1项),软件著作权33项(2024年新增8项) [6] - 2024年成功研发并推出第三道光学检测设备,加速推进在线X - Ray检测设备(AXI)的研发进程 [6] 未来战略规划 - 创新筑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研发创新,重点研发光源系统、算法等关键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 [7][15] - 产品突围:依托既有优势进行产品升级,加速研发AXI及半导体后道封装检测设备 [7][15] - 市场拓疆:借经济回暖与政策东风,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拓展3D AOI市场份额,优化营销网络,国内外市场并进 [7][15] - 人才聚力:实施“内外兼修”人才战略,引进复合型人才,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7][16] - 资本赋能:严控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探索并购机会 [7][16] 其他情况 - 公司经营情况平稳正常,二级市场股价受市场情绪波动、行业趋势、投资者偏好和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 [6] - 公司目前未涉及生产机器人 [11] - 核心产品已充分实现国产替代,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暂无直接影响 [1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累计回购股份677,049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66%,已支付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1,900,331.25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尚在进行中 [14]
三变科技(002112) - 002112三变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09:32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 15:00 - 17:00 通过“约调研”微信小程序线上举行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谢伟世、独立董事管宏斌、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章日江、财务经理何晓娇 [1] 定增项目进展 - 2025 年 4 月 28 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董事会将按要求和授权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相关事宜并及时披露信息 [1] 营收净利润增长原因 - 积极应对行业市场变化,加强市场拓展,关注市场需求动态,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与各领域客户沟通,拓展新能源产品市场,2024 年取得一定幅度销售增长 [2] 产品领域规划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与新产品研发,通过智能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同比有较大涨幅,多个研发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具体项目情况查阅《2024 年度报告》 [2] 应收账款管理 - 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部分央企、石化企业等,应收账款质量良好,坏账率较低,将继续加强货款回笼和管理工作 [2] 经营现金流改善 - 通过加强市场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客户回款管理、优化供应商管理降低成本等促进现金流改善,改善后公司有更多现金储备,可用于日常经营等,提高运营质量和盈利能力,提升信用评级和市场形象 [3] 新能源领域情况 - 产品用于电力转换及传输等,应用于国家电网、光伏企业等,将持续专注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借助现有资源拓展市场,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3] 市场竞争力提升 - 通过技术高端化、市场多元化、供应链精益化及服务化转型,开拓新市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油浸式变压器情况 - 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 46.02%,增长动力为注重技术研发、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未来将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技术升级,但面临行业竞争、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等风险 [4][5] 技术研发成果 - 多个研发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24 年度具体情况查阅《2024 年度报告》 [5] 特定领域市场推广 - 将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评估自身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特点,制定超高压、特大容量燃气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领域的市场推广策略 [5]
锐明技术(002970) - 002970锐明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09:2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线上会议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地点为线上会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炯 [2] 中美关税谈判影响 - 中美关税谈判阶段性结果预计改善公司今年业务发展环境 [2] - 4月初美国关税政策波动未使公司失去客户和减少订单,公司认识到全球化布局意义 [2] - 积极信号增强客户合作信心,公司将服务全球客户确保产品交付 [2] 一季度业绩情况 - 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明显,收入增长较小 [2] - 净利润增长因主营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增长小因出售子公司控股权不再并表 [2][3] - 剥离子公司业务使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及资产负债率回归主营业务水平 [3] - 关税扰动使部分美国客户二季度加大下单量,加强业绩景气度 [3] 欧洲前装业务进展 - 凭借欧标补盲类产品和商用车AEBS产品布局欧洲商用车前装业务 [4] - 今年进展顺利得益于去年前装欧标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和后装AEBS产品交付运行 [4] - 切入欧洲市场意味着产品技术获认可,开辟新业务成长空间 [4] 长期产能规划 - 海外产能布局服务全球供应链整合与客户服务优化 [6] - 产品生产工序灵活,去年在南美巴西等地调研,计划建立生产线供应南美和北美市场 [6] - 考虑在东南亚其他地区、中东甚至美国本土投产 [6] - 越南工厂投产为全球产能均衡布局打下基础 [6]
太阳能(000591) - 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09:14
市值管理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通过提升内在价值、优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坚持稳定年度分红等举措实现价值与市值动态平衡 [3] - 应对行业变化,保障项目质量,推进新业务落地,研究虚拟电厂可行性及商业模式 [3] - 以合规信息披露为基础,传递公司战略与成果,加强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3] - 保持稳定年度分红比例,合理采取其他市值管理措施,回购注销部分公司股份方案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4] 海外项目拓展 - 海外光伏发电领域发展空间大,公司依托国内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5] - 2024 年设立海外业务部,已与多国洽谈,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 600MW 项目备忘录 [5] - 今明两年加快海外项目投资落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开发收购,适时设立海外投融资平台公司 [5] 储能业务布局 - 扩充储能项目类型,从光伏配储向工商业储能、独立储能探索布局 [6] - 加强储能技术探索,研究构网型储能及长时储能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7] 2024 年业绩情况及 2025 年展望 - 2024 年营业收入 60.39 亿元,归母净利润 12.25 亿元,总资产 489.84 亿元,业绩下降受制造业产品价格下降、电价下降、新并网项目贡献有限、发电量减少等因素影响 [7] - 2025 年行业发展有压力但机遇并存,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52.6 亿元,利润总额 16.51 亿元、净利润不低于 13.18 亿元,分别较 2024 年增长 5.51%和 7.42%,投运、在建、拟建电站及签署预收购协议的电站总规模力争超 13.6 吉瓦 [7][10] 政策影响 - 136 号文标志行业从“政策补贴依赖”向“市场机制驱动”转变,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但配套细则未落地给项目收益测算带来难度 [12] - 公司需降低度电成本,优化项目布局,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以应对市场化竞争 [12] 光伏组件业务拓展 - 2024 年光伏组件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盈利困难,公司对落后产能进行会计处理 [13][14] - 2025 年计划通过战略能力升级、拓展海外市场、创新经营模式、筛选订单、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4] 利润稳定增长方案 - 持续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自建与收购双轮驱动,提升发电能力,深入智能运维,提高电力市场交易能力 [14] - 推动新能源相关业务延伸,推进售电业务,探索虚拟电厂业务 [15][16] 本期盈利水平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60.3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25 亿元,运营电站约 6.076GW、在建电站约 2.081GW,运营电站规模较 2023 年度增加 1.402GW [17] - 全年销售电量约 69.66 亿度,增幅 6.83%,其中市场化交易电量 32.83 亿度,占比 47.07%,平均交易价格约 0.2172 元/度 [17] 盈利增长点 - 扩大光伏电站规模,优化投资模型,控制成本,提升运维效率,做好市场化交易 [18] - 开展售电业务,研究储能等新业务协同发展,开拓海外光伏发电市场 [18]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24 - 2030 年全球每年光伏新增装机不少于 500GW - 700GW,2025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为 531 - 583GW,国内新增光伏装机为 215 - 255GW [19] - 136 号文出台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光伏发电未来仍有成长空间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