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智科技(300566) - 300566激智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8:1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2,779.5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712.75万元,扣非净利润14,500.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0% [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5,394.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60.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99%,扣非净利润4,581.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9% [2][3] 业务板块表现 - 高端光学膜增长带动光学板块利润提升,DPP产品及其他高端复合膜成为利润增长点 [3] - 光伏板块背板销售下滑,但间隙反光膜份额提升且利润率较高,胶膜开始出货且销售额上涨 [3]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光学板块、光伏板块、汽车板块和电池板块 [3] 新产品与增长点 - 电子纸高阻水膜(PS膜)出货量持续攀升,性能与良率提升获主流客户认可 [3][4] - 裸眼3D膜与头部海外厂商及多家公司合作,将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4] - VR用高色域量子点膜与头部厂商合作开发下一代VR产品,已多次送样验证 [4] - 偏光片表涂功能膜的国产替代是未来利润增长点之一 [4] 研发与战略布局 - 公司较早布局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复合光学膜,是国内突破多种光学复合膜研发生产的少数公司 [3] - 公司紧密联系BC电池和组件发展需求,持续开发反光膜、分光膜等新产品 [3] - 未来将强化复合膜、量子点膜、COP/CPP、Mini-LED光学膜等高附加值光学膜 [5] - 在光伏领域以间隙反光膜为突破点,背板及胶膜为基础,持续打造功能性薄膜平台公司 [5] 市场趋势与展望 - 随着TV面积增长及国内终端企业全球占比增加,高端复合光学膜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4] - 光伏行业受组件电池类型转变及国际贸易影响,背板市场下降但公司着力研发新产品提升竞争力 [4] - 间隙反光膜拥有自主结构发明专利,双弧形设计功率增效更高,已在一线组件企业批量交货 [4]
鲁 泰A(000726) - 000726鲁 泰A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8:08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面料销售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2] - 前三季度衬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由于销量增长影响,售价基本平稳 [2] - 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减少,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 [3] - 投资收益变动主要是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响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是公司持有的理财等金融资产按照期末时点计量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3] 产能与运营 - 三季度面料产能利用率基本平稳,环比略有提高,同比略有下降 [3] - 三季度服装产能利用率高于面料,环比、同比基本持平 [3] - 海外高档面料产品线项目(一期)今年产能释放加快,销量同步增长 [3] - 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项目(一期)前三季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减亏,目前已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后续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3] 区域市场 - 前三季度内销市场营收略有下降 [3] - 前三季度外销占比提高,其中欧美市场、日韩市场均有增长,东南亚市场略有下降 [3]
经纬股份(301390) - 301390经纬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8:08
财务业绩与增长趋势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突破3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突破6亿元 [1] - 2023年及2024年整体毛利率下降导致净利润下降 [1] - 2025年三季度存货为5.08亿元,同比增加2.44亿元,主要因未完工项目增加 [2] 业务构成与战略重点 - 2024年电力工程建设业务占比提升至54.78% [2] - 2024年电力咨询设计业务占比下降至24.16% [2] - 电力工程建设包括变电站、配电房、储能设施、光伏电站等基础设施,其中光伏电站和储能设施需求增长较多 [2] - 电力咨询设计涵盖电网和新能源领域,2024年光伏、储能的新能源咨询设计需求增加 [2] - 未来将重点拓展高电压等级电力设计及新能源设计业务 [2] 资产负债与运营状况 - 资产增加主要因在建工程增长,负债增加主要因未完工项目产生的合同负债 [2] - 公司资产负债率符合日常经营情况,未来将保持合理水平 [2] 行业展望与未来规划 - 电力行业正朝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1] - “十五五”规划目标包括如期实现碳达峰、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3] - 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以“光储充”为核心的新能源服务、购售电服务、运维检测、能效管理、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3] - 将拓展创新产品“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系统”在电力、新能源、石油石化、轨道交通、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领域的应用 [3]
森马服饰(002563)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8:0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创建于2002年,旗下拥有森马(成人休闲装)和巴拉巴拉(童装)两大品牌集群 [7] - 公司采用虚拟经营模式,产品全部外包生产,业务包括品牌运营、设计研发等 [7] - 巴拉巴拉品牌在童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连续多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7]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6.95亿元,同比增长7.31% [8]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55% [8]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8.44亿元,同比增长4.74% [8]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37亿元,同比下降28.9%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181.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114.57亿元 [8] 运营指标与费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存货41.42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持平微降 [8] - 库存结构健康,1年内库龄新品占比下降,1-2年库龄产品占比提升 [8]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45.12%,较2024年同期44.77%增加0.35个百分点 [9]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34.37亿元,同比增长14.13% [9] - 销售费用增长18.62%,主要由于线上投流、IP投入、广告费用及线下开店道具支出增加 [9] 渠道发展 - 报告期内新开店861家,关闭1081家 [9] - 截至期末店铺总数8,105家,其中成人装店铺2,752家,童装店铺5,353家 [9] - 渠道构成:直营1,027家,加盟7,046家,联营32家 [9] 零售表现与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全渠道整体零售增长6.29%,其中森马品牌增长2.72%,巴拉巴拉品牌增长5.34% [10] - 线上零售增长2.92%,线下零售增长7.9% [10] - 2025年10月全渠道零售呈双位数增长,四季度开局良好 [10] - 期待随着国家促消费措施落地,公司及行业在四季度获得良好增长 [10]
唐人神(002567)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8:0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5.86亿元,同比增长8.8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6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2亿元),第三季度亏损主要因生猪价格下行、计提存货跌价与信用减值准备1.78亿元及外购仔猪成本较高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65.51%,账面货币资金约22.15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34亿元 [3] 业务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376.22万头,同比增长34.78% [2] - 2025年前三季度饲料内外销量491.53万吨,同比增长7.69% [2] - 第三季度“公司+农户”养殖完全成本为13.3元/公斤(剔除外购仔猪影响),该模式下肥猪出栏占比约81% [2] - 公司种猪结构中70%-80%为新丹系种猪,未来计划将新丹系占比提升至90%左右,目标断奶仔猪成本降至300元/头以下 [3] 发展战略与规划 - 未来三年经营重心是持续降低生猪养殖成本,中长期战略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投入肉制品和生鲜业务,布局“香乡猪”高端品牌 [3] - 饲料业务通过“助养”、“价值承诺”、“技术服务方案”等方式提升客户生产成绩,强化在广西、广东、湖南、山东等核心区域的竞争力 [3] 资金与风险管理 - 主要贷款集中于饲料业务,该业务周转快、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足,银行授信额度充足,整体风险小 [3] - 公司通过子公司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等多渠道融资,保持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落实稳健发展策略 [3] 疫病防控 - 生猪养殖基地疫病情况稳定,公司通过饲养管理、营养技术、生物安全体系及专业化兽医团队构建综合防控体系 [3] - 配备专业化检测中心、监控设备及标准化流程,强化人员培训和奖惩制度,提升疫病应对能力 [3]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8:00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近18亿元,同比下降2%多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01% [2] - 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00%多 [2] - 2025年1-3季度累计营收53亿元,同比下降2%多 [2] - 1-3季度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50%多 [2] - 1-3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亿元,同比增长100%以上 [2] - 公司贯彻以盈利为目标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放弃高风险、低毛利项目,虽然收入略有下降但净利润和现金流符合预期 [3] 业务板块结构 - 智能显示业务营收占比85%以上 [4] - 文旅夜游业务营收占比约9-10% [4] - AI与空间计算业务营收占比约5% [4] - 三大业务比重结构保持稳定,符合公司战略定位 [4] 技术发展历程 - 1998年成功研发中国首块LED全彩显示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 2010年原创并命名"LED小间距"技术,推动LED显示从户外走向室内 [6] - 2020年率先实现Micro LED技术产业化突破 [6] - 2024年首发采用无衬底Micro LED芯片的新一代黑钻产品,显著提升显示效果 [6] 市场策略改革 - 国内市场启动"直渠融合"营销策略,削减二级三级代理商数量,加强直销与渠道协同 [10] - 海外市场实行双品牌战略,"Planar"覆盖高端市场,"Leyard"覆盖中端及下沉市场 [11] - 亚非拉市场自2022年起新增团队拓展,保持30%以上同比增速 [11] - 海外团队90%为本地员工,实现本地化研发、销售和服务 [11] - 海外拥有斯洛伐克工厂,加速推进沙特工厂建设,完善全球产能布局 [11] 创新业务发展 - AR眼镜采取B端和C端"两手抓"策略,B端聚焦文旅、办公、会议等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 [13] - C端AR眼镜售价3999元,集成智能提词、实时翻译等功能 [13] - AI交互产品"吧唧"电子徽章针对特定IP粉丝群体,抓住情绪消费和粉丝经济新场景 [14] 产品技术与产能 - Micro LED产品毛利率可达30%以上,高于公司整体显示业务27%-28%的毛利率水平 [16] - Micro LED原有产能1600KK/月,新增Hi-Micro第一期产能1200kk/月已投入使用 [17] - 目前Micro LED总产能达2800KK/月,第二期规划产能1200kk/月正在扩产中 [17] - 具身智能业务采用项目制定制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标准化收费方案 [18]
凯莱英(002821) - 2025年10月31日凯莱英特定对象调研演示材料
2025-10-31 17:5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概览 - 营业收入4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 [5] - 归母净利润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 [5] - 归母净利率17.3%,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5] - 毛利率42.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5]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基本持平,毛利率47.0% [5] - 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9%,毛利率30.6% [5] - 化学大分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 [5] - 新兴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0.6个百分点 [5] 客户收入分布 - 中小制药公司收入2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10] - 跨国大制药公司收入(剔除大订单)2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 [10] 费用管理 - 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3.2%,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12.6% [13][14]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9.4%,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1.9% [16][17] - 期间费用占收入比重18.1% [24] 财务数据详情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润19.6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9.14亿元人民币 [29] - 货币资金66.62亿元人民币,交易性金融资产8.99亿元人民币 [34] - 资产总计198.07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合计173.60亿元人民币 [34][37] 资本开支与订单 - 资本开支8.38亿元人民币 [25] - 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业务新签订单保持双位数增长 [6] - 第四季度交付规模将显著高于第三季度,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3%-15% [6]
凯莱英(002821) - 2025年10月31日凯莱英特定对象调研记录表
2025-10-31 17:58
财务业绩与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兴业务毛利率为30.6%,较去年同期提升10.6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实现13%-15%的增长 [4] - 预计2026-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将逐年提升 [4] - 2025年资本开支金额预计在13-14亿人民币,较2024年基数有所上调 [3] 新签订单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保持双位数增长,且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提升 [2] - 化学大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业务新签订单均保持强劲增长 [2] - 新业务板块自2024年下半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4] - ADC业务新签订单中40%来自海外客户 [4] 产能布局与利用率 - 小分子业务天津厂区API产能紧张,东北厂区利用率处于行业正常水平 [3] - 化学大分子业务payload linker产能紧张,正持续扩建天津新产能 [3] - 寡核苷酸业务产能在下半年高位运行,新增产能预计2026年落地 [3] - 多肽固相合成总产能预计2025年底达44,000L,并已启动第三栋厂房建设 [3] - 生物大分子上海金山产能饱和,奉贤ADC新产能将于2025年底投产 [3] 新兴业务发展 - 多肽业务服务十几个分子,近半数处于临床Ⅱ和Ⅲ期,预计2026年部分项目进入PPQ阶段 [3] - 寡核苷酸业务2025年服务的临床管线超过50个,部分项目2026年有望进入临床后期 [4] - 新兴业务毛利率预计在2026-2027年逐年提升 [3] - 化学大分子业务收入中约50%以上来自多肽业务 [8] 国内外市场表现 - 国内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国内创新药市场发展进入向上拐点 [5] - 国内小分子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相对较低 [6] - 多肽业务收入来源将逐渐变为海外为主 [8] - 一站式ADC业务目前以国内为主,海外收入呈增加趋势 [8] 运营管理与费用控制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占比较同期有所下降 [6] - 公司未来将严格管控费用支出,目标使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6] - Sandwich Site预计2025年对利润的影响控制在1亿人民币以内,未来亏损规模将持续收窄 [6] 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新分子类型的项目交付能力与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储备 [7] - 国内具有综合服务能力及面向国际市场成熟体系的企业不多 [4]
鹏鼎控股(002938)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7:5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8.55亿元,同比增长14.34%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07亿元,同比增长21.23% [4] - 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达49.72亿元,同比增加近30亿元 [5]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账上净现金66.52亿元,资产负债率31% [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1天,同比减少16天;存货周转天数为52天,同比减少7天 [5] 业务板块表现 - 通讯用板业务营收167.54亿元,同比增长6%,营收占比62% [4] - 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营收84.83亿元,同比增长23%,营收占比33% [4] - 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用板营收13.92亿元,同比增长91%,营收占比5% [5] - 光模块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突破,主要对应1.6T光模块需求 [7] 产能布局与并购 - 积极推进淮安、泰国、台湾高雄等地新产能建设 [5] - 拟以现金3.57亿元收购华阳科技53.68%股权 [5] - 华阳科技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车载模块及智能传感器研发生产 [5][6] - 泰国一期从5月份进入产品产线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上半年产线进入较好状态 [6] 运营效率与成本 - 单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一个百分点,主要因折旧费用增加6000多万元及新厂认证费用增加 [7] - 三季度管理费用提升较多,主要因行政办公楼折旧增加及生产旺季人员招募费用上升 [7] - 新建产线自动化率很高,大规模量产产线可做到无人化关灯工厂 [7] - 泰国产线成本差异短期主要受生产效率和良率因素影响 [7] 市场展望与产品进展 - 下半年属于生产旺季,四季度营收预计跟随市场需求 [6] - AI眼镜对软板层数、精密度要求更高,公司是高端产品领域主要供应商 [8] - 未来两年看好AI眼镜对软板及高端硬板的增量贡献 [8] - 随着AI算力爆发,公司进入新一轮扩产高峰,算力领域将成为重要支柱业务 [5][7]
泰和新材(002254)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7:42
氨纶业务 - 氨纶行业供给140-150万吨,需求仅100多万吨,供需失衡 [2] - 氨纶产能扩张势头减缓,中等产能退出,行业状况需2-3年改善 [2] - 公司氨纶产能不大,正通过工艺和工程技术改造提升品质、效率和降低成本 [2] - 氨纶销售价格今年开始略高于同行,前两年因品质不稳定而低于同行 [9] - 氨纶业务策略是保证生存,进行工程技术迭代和销售服务提升,并整合进先进纺织事业部 [9] - 氨纶行业周期从以往3-4年拉长到近10年 [10] 芳纶业务 - 芳纶业务形势不佳,因新进入者增多及原有公司扩产,国际龙头供给波折影响市场 [4] - 芳纶需求不振,光缆市场需求差,前5G和欧洲通信基建需求增长后需求减少 [4][5] - 芳纶间位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与国外差距不大,与国内差距大;对位产品压力大,与国外稳定性有差距 [5] - 芳纶间位营销较好,注重终端和品质品牌;对位正提升品质、效率和市场解决方案 [5] - 芳纶纸业务较好;隔膜业务出货量进展慢,成本高,重点走特殊领域如算力中心 [5] - 芳纶价格处于底部区间 [10] - 芳纶业务整体盈利,但宁夏对位业务亏损 [10] 生产运营与成本 - 公司正优化芳纶隔膜业务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装备以降低成本 [6] - 对位芳纶技改从设计原理入手优化流程,成本高与设计及产能利用率低有关 [8] - 氨纶成本优化空间在于设计改进和提升开工率 [8] - 宁夏生产基地成本低于烟台,但产能利用率低,因品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及销售能力影响 [8][9] - 烟台氨纶开工率高于宁夏 [9] - 氨纶纺丝速度在国内处于靠前位置 [9] 产品与市场 - 芳纶隔膜在半固态电池中应用不错,芳纶浸润性可解决固态电池快充快放和循环寿命短板 [7] - 芳纶在轮胎应用少,中国轮胎以低成本为主,欧洲高端品牌用量多但认证周期长 [8] - 防护服市场,国企和三桶油多用芳纶,小化工企业推广效果不佳,防护服为耗材,使用寿命3-5年 [7] - 公司重新推动氨纶差异化品种,但市场容量不大 [9] - 公司计划上涤纶回收中试线(化学法),并研究数码印花和数码染色 [10] - 芳纶事业部将上新膜,导热性能比POD PI膜高,成本低 [10] 未来展望与规划 - 氨纶业务通过2-3年时间将品质提高到国内较高位置,成本做到较低水平,销售争取溢价 [2][3] - 芳纶隔膜业务供应能力解决后,销售前景不错 [6] - 宁夏氨纶业务技改,聚合今年完成,纺丝明年年中完成,盈利能力将逐步改善 [10] - 公司暂无氨纶原料布局计划,芳纶原料有部分自给,其他在观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