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雪节能(301010)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6: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010,证券简称晶雪节能 [1] - 2025 年 5 月 7 日 15:00 - 16:30 举办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价值在线网络互动平台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贾富忠、财务总监张恭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徐兰、独立董事王莉 [2] 业务板块情况 门业务板块 - 冷库门、工业建筑门收入增长,因除冷库应用外,干仓和工业厂房应用量增加 [2] - 未来规划为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完善营销布局、加大产品创新、加强品牌宣传 [2] 冰雪经济板块 - 已参与长春、苏州滑雪场等项目,未来将业务延伸至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 产品结构 - 2024 年金属面节能隔热保温夹芯板收入下降 3.56%,冷库门、工业建筑门收入增长 2.73% [4] - 长远规划强化“设计 + 产品 + 运维”全链条服务,通过产品升级和精准市场策略扩大增长产品市场份额 [4]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111,739.87 万元,营业利润 3,115.49 万元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下降,公司将巩固竞争优势,聚焦主业实现二季度和全年经营目标 [2][3] 研发情况 - 截至 2024 年开展自主研发项目 19 项,涉及伸缩式平台关键技术研发等 [3] - 2024 年新申请专利 20 项,新增授权专利 13 项,含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PCT 专利 1 项 [4] 市场与营销 - 2025 年完善产品营销布局,加强客户覆盖,深耕需求,拓展海外业务,优化业务结构 [3] - 结合“一带一路”沿线特点,审慎制定系统性规划,拓展市场 [3] 社会责任 - 过去一年打造“晶雪咖啡屋”,组织公益献血,开展“晶苗计划”,发放福利慰问职工,建立环保和能源管理体系 [3] 市值与股价 - 公司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多因素灵活运用工具维护市场价值,依法合规披露信息 [4] - 公司按发展战略工作,提升经营业绩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不评论具体股价走势 [4]
蓝盾光电(300862) - 300862蓝盾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5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4.55% [2]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01,516,555.3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329,148.15元,较2024年1 - 3月均有所下降 [3] - 2024年度环境监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 11.70% [3] 应对措施 - 围绕“双碳战略”“数字交通”“智慧气象”执行“三年产品研发规划”,推动新产品开发 [2] - 收缩交通领域系统集成项目,推动应收账款回收 [2] - 关注公司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 [2] 业务拓展 - 交通管理领域拓展推出信控调优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城市交通区域信控调优服务 [3] - 针对高速交通、城区高架道路恶劣天气管控,推出低成本能见度检测产品和预测预警系统,建立管控方案并形成示范应用 [3] 市场前景 - 国家政策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新的市场需求逐渐释放,“气象 +”服务格局带来新增需求和广阔发展空间 [4] -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端分析仪器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国产分析仪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国产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渗透,行业进入“存量升级 + 增量创新”双轮驱动阶段 [5] 公司战略规划 - 抓住新市场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平台建设,巩固核心业务竞争力,发展成为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5] 公司客户群体 - 主要客户为全国环境监测、公安、交通、气象等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单位等 [4]
中联重科(000157) - 000157中联重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52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1.17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14.10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率11.64%,同比提升3.86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0亿元,同比增长141%,收现比同比提升5.11pct [1] 业务转型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公司加速向全球化、多元化、数字化转型,产品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高附加值为研发导向,实现产业梯队和销售市场的拓展升级 [1] - 国际市场践行“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海外业务体系,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5.17%;国内市场以价值销售为导向,内销复苏由挖机传导至非挖板块,混凝土、工程起重机销售超预期 [2] 全球化战略 区域表现 - 海外市场前十大区域占比较均衡,规避对单一市场依赖 [2] 网点拓展 - 一季度在多个国家新增投资运营30余个网点,截至一季度末,已在全球40多个重点国家设立超430个网点,产品覆盖超170个国家 [2] 本土化布局 - 海外员工约7300人,其中本土化员工约4600人;拥有超210个服务备件仓库,覆盖全品类产品;2月投建匈牙利工厂、3月开启德国工厂二期项目 [2] 管理升级 - 数字化赋能,聚焦业务、物流、服务三大模块,推进“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利用AI技术优化端对端效率,强化全流程风险管控 [2] 传统优势板块 工程起重机 - 国内销售超预期,大吨位履带吊供不应求,履带吊市场份额行业第一,汽车吊行业第二,大吨位及110吨以上全地面汽车吊销量行业第一;海外全地面起重机实现符合欧盟准入标准产品的规模化出口 [3] 建筑起重机 - 国内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风电大塔占比达历史新高,核电领域需求旺盛;海外超额完成预算目标,在多地交付标杆产品 [3] 混凝土机械 - 国内销售超预期,电动搅拌车销量和渗透率快速提升;海外在中东本地化定制产品获青睐,打破欧美品牌垄断,在西欧上市多款泵车填补市场型谱空白 [3] 新兴板块 土方机械 - 国内中大挖销售企稳增长,市占率保持行业国产前三,小微挖确保经营质量,一季度开发经销商近40家,建设近300个营销网点;海外中大挖产品增长迅速,11款新产品推进,两款小挖新品销往欧洲多国 [3][4] 矿山机械 - 国内发挥模式优势,与头部厂商竞争屡获佳绩,与多名头部客户签署年度采购协议;海外高端新品获订单,行业首台全国产100吨级电传动自卸车海外销售,产能较年初增长3倍 [4] 高空机械 - 国内高机渗透率有提升空间,电动化产品渗透率达90%;海外本地化资源整合推进,匈牙利工厂开工,高米段臂车热销多地,公司在超高米段产品享有国际定价权,推出多款新产品 [4] 农业机械 - 国内拖拉机可售机型拓展至300马力,烘干机市占率行业第一,小麦机市占率行业第二,水稻机销量大幅增长;海外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农机出口增速第一品牌 [4] 财务表现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提升0.21pct,归母净利率大幅提升3.86pct [4][5] 风险控制 - 回款持续优化,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40.96%,销售回款率91.57%,同比提升5.11pct,逾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5] 降本情况 -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下降6.67%、262.09%,合计减少1.76亿元;销售费用增加1.70亿,研发费用同比增加0.65亿 [5] 三化创新 - 引领工程机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季度新能源产品营收占比近10%,完成22款新产品上市,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发展,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样机 [5] 股东回报 - 一季度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分红预案,拟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在港股回购一般性授权下持续回购,截至一季度末,累计回购H股总金额超1.6亿港元并拟注销 [5][6] 问答环节 内销复苏驱动场景 - 重大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包括交通、水利与能源、新能源基建等领域;城市更新与农村建设,如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新能源与设备更新政策,推动电动搅拌车增长和非挖板块换新 [6][7] 土方机械拓展情况 - 一季度土方板块新开发经销商近40家,建设近300个营销网点,布局超600人专职销售队伍,三年以上行业销售经验人员占比超80% [8] 直销体系优势 - 基于国内成熟直销经验、数字化技术(中科云谷)和深度本土化能力构建,包括国内经验全球化移植、中科云谷数字化赋能、本土化运营深度沉淀 [8][9] 汇兑损益情况 - 一季度汇兑净收益约1.3亿元,收益主要来自美元、巴西雷亚尔、白俄罗斯卢布敞口;管理措施包括商务合同约定计价货币、考虑汇兑风险成本、设置专业团队锁定汇率成本 [9][10] 应收账款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中国内与海外各占50%;预计全年应收账款规模基本稳定,与去年持平 [11] 存货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较年初增加约10亿,主要因新兴板块增长提前备货;存货压降措施包括全业务流程管控、海外产销存精细化管控、释放智能制造优势、梳理长库龄存货 [12]
燕京啤酒(000729) - 000729燕京啤酒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4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1] - 参与机构 2 家,共计 13 人,包括汇添富基金、广发证券相关人员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7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徐月香 [1] 产品战略与销售情况 - 坚定推进燕京 U8 大单品战略,稳固核心地位,着力稳固塔基产品,提高中高档产品占比,优化产品结构 [1] - 2024 年燕京 U8 销量 69.60 万千升,同比增长 31.40%,2025 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 30%以上高增速 [1]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啤酒销量 99.5 万千升(含托管企业),营业收入 382,683 万元,同比增长 6.6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6,527.57 万元,同比增长 61.10% [3] 市场建设与发展 - 坚持市场精耕细作与战略性扩张并行,加强市场开发体系建设 [1] - 顺应啤酒消费模式转变,拓展新市场和新渠道,完成销售渠道结构升级,实现全国化布局与销量双突破 [1] 成本下降原因 - 2024 年度吨酒成本和吨酒燃料动力下降,原因是原辅材料和燃料价格下降,以及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卓越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工艺技术及设备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 管理效能提升 - 将 ESG 理念融入战略核心,构建“绿色酿造 - 责任供应链 - 价值共创”体系 [4] - 通过卓越管理体系助推生产变革,重塑生产系统管理架构,提升品控能力和成本效益 [4] - 构建产品与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安全、绿色、健康产品 [4] - 完善组织流程和人才机制,释放组织效能 [4] - 采取营销创新举措,打造立体化营销矩阵,提升品牌影响力 [4] - 运行订单履约系统和采购管理平台,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4] - 落实风险防范职责和任务,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4]
超捷股份(301005) - 2025年05月0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6:4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为民生证券,人员为崔若瑜 [2] - 时间为2025年5月7日上午9:50 - 11:30 [2] - 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李红涛和证券事务代表刘玉 [2] 汽车业务情况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海外市场:汽车零部件出口拓展,与麦格纳、法雷奥、博世等国际一级供应商有良好合作关系 [2] - 国内市场:新客户开发(蔚来、比亚迪等)、产品品类扩张、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化替代 [2] 增收不增利原因 - 2024年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月数控机械航空业务订单减少,商业航天火箭结构件业务未大批量交付 [2] - 2024年业务规模增加使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上升较快 [2] - 2024年加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拓展和国内新客户开发 [2] 单车价值量 - 中级乘用车单车紧固件价值量市场预估约2千元,公司中小尺寸紧固件连接件单车价值量预估约800元 [3] 人形机器人业务情况 - 可提供多种紧固件、PEEK材质产品、传感器基座及精密机加工产品 [3] - 已取得智元机器人等部分客户小批量正式订单,还有给其他客户打样,未取得大批量订单 [3] 航空航天业务情况 业务进展 - 商业航天业务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2024年完成产线建设,已批量交付整流罩、壳段等产品 [3] - 会根据市场情况同步建设燃料贮箱产线 [3] 业务优势 - 人才优势:有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部分核心人员经验丰富 [3] - 资金优势:可依靠上市公司资金优势进行设备购买和产线建设 [3] 产品价值量 - 主流尺寸商业火箭成本中结构件占比约25%,目前公司可做结构件产品价值量约1500万 [3] - 完成燃料贮箱产线建设后,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2500 - 3000万 [3] 产品研发进展 - 凭借汽车紧固件领域技术积累,积极研发航天紧固件产品,已有部分产品交付客户 [4]
长城证券(002939)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6:40
公司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 - 依托股东在电力、能源领域的产业禀赋,打造“科创金融港”,坚持以融强产、以融促创、以产塑融,打造专家型投资银行 [1] - 下一阶段坚持“产业券商 + 一流投行”战略,打牢重资本业务基本盘,发展轻资本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夯实客户基础推动转型,投资银行业务激发股权业务活力、扩大债券业务规模,自营投资业务优化资产配置,机构业务提升研究能力聚焦重点客户 [1][2] 区位与资源优势及竞争优势 - 100 多家营业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综合性业务平台与多元化业务架构,分支机构覆盖全国重点城市,区域化布局合理均衡 [2] -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设立资管子公司、香港子公司完善业务布局,战略科学完整,聚焦电力、能源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有“产融结合”优势,业务牌照齐备,“数字券商”建设推进,经营稳健,风控合规有力,声誉与知名度良好 [2] 绿色金融和产业金融对投行业务的催化 - 发挥投行团队专业力量,为主业资产证券化提供服务,借助股东产业禀赋,服务电力、能源、环保产业客户,打造绿色金融、碳中和领域服务能力与品牌优势 [3] 自营布局看法 - 重视权益市场投资机会,以“低波动类”高股息资产为盈利基石,自管“灵活均衡”策略灵活配置、严控回撤,互换便利业务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结构配置,新三板与北交所业务把握潜在机会,搭建“金字塔型”资产组合 [3] 股东考核指标与新合作 - 国资委、控股股东对公司考核涵盖经营业绩、安全合规、功能服务等多方面,关注主要业绩指标绝对值、行业对标及排名情况,增加功能性考核权重 [4] - 2025 年服务主业重点工作包括债券发行、权益融资、咨询及课题研究、战新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售电业务等 [4]
宝丽迪(300905) - 300905宝丽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40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技术壁垒与创新能力:深耕原液着色技术 20 余年,形成基础技术体系和配方数据库,依托科研平台与高校合作,通过多种模式加速创新转化 [3] - 一体化解决方案模式:提供全流程服务,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提升客户粘性 [3] - 规模与区位优势:有多个生产基地,国内市占率领先,布局紧贴产业集群,福建基地将辐射华南及东南亚市场 [3] 未来 3 - 5 年战略规划 - 核心业务深化:2025 年福建鹭意新基地全面达产后产能突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标成全球原液着色技术标杆企业 [3] - 多元化市场拓展:纵向从化纤母粒向非纤领域拓展,预计 2025 年非纤业务占比提升;横向探索新兴应用场景并建立合作 [3] - 国际化与绿色转型:通过土耳其子公司辐射国外市场,推动产品符合更高级别认证 [3] 生产基地规划 - 现有基地扩建:福建鹭意新基地 2024 年启动建设,预计 2025 年底投产,新增 4 万吨产能;苏州新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 [3] - 未来新建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评估,优先在化纤产业或原料集聚区布局,推进土耳其工厂产能爬坡 [3] 市场份额占比 - 国内市场地位:纤维母粒国内市占率长期领先,黑色母粒市占率高,白色母粒通过并购厦门鹭意后提升 [3] - 国际市场布局: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低,主要市场为土耳其、东南亚等地 [4] 关税影响 - 市场分布:境外收入集中于土耳其、东南亚等区域,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4] - 成本转嫁能力:产品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可通过提价或优化供应链消化潜在关税成本 [4] 资产负债率情况 - 负债率水平:2024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11%左右,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4] - 变动原因:业务扩张使短期负债适度增长;分红与投资使资本性支出增加,负债率小幅上升但可控 [4] 短期偿债能力 - 偿债压力:公司不存在短期偿债压力,流动资产覆盖流动负债能力强,现金储备可覆盖短期债务 [4] - 未来举措:通过精细化资金管理、优化债务结构及加速产能释放,保持财务健康度 [4]
东亚机械(301028) - 301028东亚机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40
公司接待情况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华福证券、农银汇理基金、兴业基金 [2] - 时间为2025年5月7日,地点在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韩文浩、证券事务代表许志涌 [2] 行业政策影响 - 2024年国家提倡大规模设备更新并加大支持力度,2025年初部分地区针对空压机采购出台补贴政策,设备更新可持续,带动压缩机需求提升 [2] - 公司紧抓机遇研发投入,对产品迭代升级,替代存量旧设备,产品可作为配套设备销售 [2] 产品情况 无油螺杆空压机和螺杆真空泵 - 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升级,产品竞争力提升,销售稳健有升,已销售给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公司 [2] - 用于高端行业的干式真空泵产品首台出货,产品线拓宽,未来将进一步放量提升收入占比 [2] 离心机 - 2024年部分机型完成阶段性应用试验,性能稳定 [2] - 2025年初款式增加且已有订单,预计今年出货,高端技术行业产品稳步推向市场 [2] 国产替代进程 - 公司产品推陈出新、技术迭代,具备国产替代能力 [2] - 2024年在医疗、电子、半导体等头部行业实现更好国产替代,得到各行业大公司认可,带动空压机、真空泵需求提升 [2] 海外业务 - 目前出口主要面向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2][3] - 2024年积极参加国外机械展会,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8.22%,海外业务稳健有升 [3] - 未来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东南亚国家建立更多外贸销售通道,借助“一带一路”布局境外销售网点 [3] 毛利率稳定原因 - 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高端产品竞争力提高且稳定放量 [3] - 拥有强大的经销商团队,大客户开发能力提升,大客户数量稳定增加 [3] - 拥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和受市场广泛认可的品牌价值 [3] - 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建设,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通过精益生产控制成本费用 [3] 2025年经营展望 - 2024年公司经营稳步向上,2025年一季度经营景气,管理层充满信心 [3] - 继续推进高端机型研发创新、拓宽产品线,优化销售渠道,搭建销售团队,建立外贸通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
托普云农(301556) - 301556托普云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38
公司业务规划 - 未来将精研农业AI,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感知监测系统、基于模型算法的决策系统、以智能农机装备为核心的执行系统,提升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2] - 正在研发布局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如“作物卫士”AR眼镜和“田间侦察兵”机器狗 [5][6] - 持续深耕各地区市场,巩固现有优势,挖掘潜力,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 [3] - 抓住政策机遇,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拓展市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4][5] 公司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为21.07%,处于行业中等偏上位置,财务杠杆水平适中,维持稳健财务状态 [3]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8,895,664.04元,同比增长6.41%,其中智慧农业项目收入294,038,781.66元,同比增长8.86%;智能硬件设备收入189,699,958.05元,同比增长4.56% [3] 行业政策与机遇 - 农业强国战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广阔成长空间,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4] 公司竞争优势 - 具备综合竞争优势,以研发为驱动构建全面丰富的产品线,能提供一站式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6]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整合研发资源,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化平台 [6] 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 - 通过部署智能硬件设备构建农业物联网体系,实时采集数据,实现自动化监测和调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7] - 利用信息化软件平台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为农户提供精准方案,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帮助科学管理农田 [7] - 在农业物联网、信息化软件平台、智能硬件设备业务线可为中小农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 [7]
海融科技(300915) - 300915海融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26
产能建设 - 未来食品产业园计划2025年6月30日前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1] - 广东粤海融工厂已投产,设计规划产能6万吨 [1] - 印度工厂第二条生产线已投产,产能从1.3万吨/年提至3.5万吨/年 [1] 营销渠道拓展 - 优化产品结构,围绕市场需求研发创新,针对细分场景开发产品矩阵 [1][2] - 优化传统经销渠道,拓展直销渠道至“大烘焙”领域,加强与电商及社交媒体合作 [2]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以89,598,1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4元,合计派现35,839,268元,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35,839,268股 [3] 竞争优势 - 依托“海融”品牌,发挥技术研发、渠道网络和客户服务优势 [4] - 加快产能和营销体系建设,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深化全球化品牌战略布局 [4]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2亿元,同比增42.56%,因销售现金增加和收到4,850万元政府补助 [5]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67亿元,同比降306.72%,因二期工厂项目投入增加 [12] 行业格局 - 国内烘焙食品原料企业多,集中度待提高,有供应链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发展势头好 [6] - 奶油领域主要厂商有维益、海融、立高、南侨等,国内品牌集中度低但在崛起 [7] 毛利率情况 - 去年下半年油脂原料采购价上涨影响毛利率,2025年供需改善,油脂价格修复 [7] - 公司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调整供应商结构,采取灵活采购策略 [7]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增长,因业务拓展和研发投入增加,通过预算管控保持费用率稳定 [8] 下游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约3,360亿元,消费场景多元化推动市场增长 [9] - 消费者对品质、健康和创意需求提升,推动行业朝多样化、健康化及跨界融合方向发展 [9]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16亿元,同比增16.78%,加快海外市场开拓和全球化布局 [11] - 关税政策变化未影响现有出口业务,生产经营正常 [11][17] 餐饮渠道业务 - 坚持0氢化等理念推广,推出鲜牛乳奶基底等健康产品 [13] - 为合作伙伴提供专属原料产品定制,抓取市场趋势推出创新产品 [13] 业绩相关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78% [3] - 2025年一季度销售下降因经销渠道含乳脂植脂奶油产品收入下滑 [1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因油脂大宗原料价格上涨 [15] 募投项目 - 2024年对部分在建募投项目调整,降低“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冷藏库建设项目”投入 [14][15] 应对策略 - 坚持研发驱动,深化与经销商合作,优化渠道布局,开发餐饮渠道,加快产能布局 [14]